主题:【讨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拍的很好,值得一看。 -- 金陵明安
送花成功。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感觉和第一季的味道完全不一样了,不再详细介绍食材、菜品的制作过程、工艺这些内容,只是最后成品露一露脸,然后让我们看着它被制作者吃掉。着眼点换了的话就不要叫舌尖上的中国嘛,既然不是来说吃,而是来赞叹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改成劳动者的中国才对。窃以为,动物世界就是说野生动物的,演一出马戏不能算;新闻联播就是讲新闻的,编一段故事不能算;防务新观察就是说军事的,谈半天政治不能算;健康之路是宣扬医疗保健知识的,光是买药不能算;舌尖上的中国就是讲中国美食的,赞美劳动者的平凡和伟大,再怎么说也不能算!(除舌尖外,栏目仅拿来举例,并无评价的目的,切勿误会,以上。)
第二集的山东煎饼,一看就是很久没有做了,先起鏊子,手法都生疏了,特别是卷煎饼的动作,几个年轻人的手法一看就是没吃过煎饼的,腮帮子咀嚼的费劲,根本就不是常吃煎饼的人。好比你平时从不锻炼,突然让你跑1000米,到终点时那个喘啊。
我今年39岁了,小时常看奶奶、姥姥她们烙煎饼,她们的手是那么轻盈灵巧,烙出的煎饼轻薄香脆。现在老家人基本无人做了,大家都是到市场上去买,就是买煎饼的也都用上机器了。现在的孩子大多爱吃米饭、馒头等好咬的食品,爱吃煎饼的也少了。
在阿妹例假国的,有认识这位的没?拍丫一脸猪蹄子
如题~
我看完以后,唯一的反应就是:
“你找抽呢吧?你不会是找抽呢吧?你一定是找抽呢吧?”
为了方便大家看,我把沈睿的原文贴在下面。
严正声明:这个是沈睿的原文,不是我的,拍砖的时候别拍错了。
以下是旅美作家沈睿《舌尖上的中国:有多好?》原文内容。
世界上大概只有中国人才不停地说自己的饭何等好吃,而其他国家的饭不如自己的——我旅行过很多国家,在美国、中国和法国都深入地住,我喜欢中国、法国和美国各地的饭,不仅仅是餐馆里的饭,而是日常老百姓家里的饭,有意思的是,只有中国人才不停地说自己的饭何等好吃,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饭都不如自己的。我很纳罕并总结: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或国家主义,表达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说自己的饭何等好吃。
要带学生去中国了。上个星期我给他们做行前文化准备,谈及将在中国遇到的文化休克,谈及的一点就是中国饭。平时在美国,你常常听到人们说,“啊,美国的中国餐馆的饭不是地道的中国饭,去中国才吃到地道的中国饭,我在这里提醒你们,地道的中国饭可能并不对你的胃口,其实也不那么好吃,这将是你们的文化休克之一:中国饭没有说的那么好。中国饭比较油腻,只要是好吃的中国饭,基本都是油多的,在美国生活久了,就会不习惯吃中国饭。”学生看着我,所有的眼睛都一眨一眨,有到中国拭目以待的意思。
想起三个星期前在芝加哥,朋友跟我们会面,那天我们正要离开芝加哥,飞机是晚上的,所以朋友提议去芝加哥的中国城吃中国饭,老伴开车,我们在芝加哥的南城找中国城,芝加哥的南城好像是第三世界的城市:肮脏,杂乱,破烂。中国城如同黑夜中的影子,怎么也找不到。我知道老伴早就烦了,可是碍于朋友的面子,老伴故作平静,我心里好笑,趁机会磨练老伴的耐性。
最终我们终于找到了中国城,并去了朋友建议的“Dim Sum” ——港式早茶饭店。饭店已经是下午,基本还是爆满,可见其受欢迎程度,当然在座的大多都是中国人。朋友热情建议我们要一些特色菜,比如鸡爪子之类的,我知道老伴是坚决不会吃的,我自己呢,好不容易吃一顿中国饭,也同意,也有故意让老伴见识见识中国饭的意思。
沈睿老伴姐姐做的饭后甜点
饭上来了,一小碟,一小碟的,我们要了有十种左右,我跟朋友敞开心怀地大吃,老伴也吃,但是我知道他吃得不开心,因为几乎所有的东西都不对他的胃口,鸡爪子于他,几乎是野蛮,我们骗他说猪肚子是牛肚子,他也没吃出来,因为灰成一团,看不出到底是什么肚子来。排骨是过于油腻了——反正凡是油腻的,都好吃,老伴也在吃,看着我们两个中国女人吃得那么开心,他也假装开心,我心里一直笑,脸上也笑,我很少吃这样的饭,觉得好吃,虽然并不比家常的美国饭好吃。
朋友介绍这是芝加哥最好的中国餐馆之一。我觉得从中国餐馆的角度看,这样的在美国,也属于上乘的,不过,中国饭在美国,是下层社会的饭,是劳苦大众的饭,而不是给有闲阶级享受的饭,也同样的一小碟一小碟做的饭,西班牙的Tapa(观察者网注:此处疑似笔误,应为Tapas)比中国饭显得文明和漂亮,吃起来当然也非常好吃。朋友和我大快朵颐,老伴在一旁吃着,也赞美着,我看得出来他的勉强,心里一直在笑。
我们回来后讨论饭与文化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人坚决认为中国饭世界第一呢?《舌尖上的中国》在播第二季了,显然非常受欢迎,其实我倒是觉得国家电视台应该拍拍国外的食物,那数不尽的好吃的,让中国人开开眼界,而不是以为自己天下第一,中国饭最好吃。实话实说,比起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美食,中国饭并不比其他的美食更好,中国的烹饪是世界各种各样烹饪的一部分,我看网上的中国饭的照片,因为看到猪蹄子小龙虾乌龟的原本模样而觉得恶心——在国外的二十年,跟不同种族文化的人一起生活,我也习得了这个恶习:希望看不到我吃的东西的原本模样。
再次坦白地说,我在美国也习惯了吃牛排,牛排一定要只烤八九分钟,牛肉要带血才好吃。嫩,香,纯粹的牛肉香,是一种奢侈,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中国是一个贫穷的国家,老百姓吃不起牛排这样的大肉,中国做饭的肉是猪肉,并且肉只是味道,牛肉历来都比猪肉贵,美国这里也是如此,法国也是如此。法国的猪肉比牛肉便宜多了。就是美国人吃牛排也是特殊的日子,不是天天都是牛排的,法国也是如此。吃牛排如同吃鸡爪子,需要多吃,才吃出感觉来,否则就近乎野蛮了。
最终的结论是:舌尖上的中国,好吃是好吃,但绝不比舌尖上的美国或舌尖上的法国更好,比起舌尖上的意大利,就更差之千里了。美国是一个多文化多民族共存的地方,舌尖上的美国,比舌尖上的中国要丰富多样得多,在看了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我忍不住想:Nationalism(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真是个坏东西,连人们的舌头都被熏成或污染成有这种味道的了!
油温高,炸出来的确实要比水煮的要好吃;不过油多的弊端也不少,比如甘油三脂偏高, 脂肪肝之类,国人的比例就较高.
其实舌尖这个片子有几个很明显的缺点,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视而不见。
1,解说词水平一般。其实央视的纪录片解说词水平一向是很高的,很多专业性和艺术性并重的佳作,即使单独成文成书也不逊色。可舌尖这个片子,怎么说呢,太“白”,缺少韵味,经常是罗列一些看似对比鲜明的形容词或名词,造成一种似乎反差浓烈的效果,可实际上什么也没说。
我这么说肯定很多人不服气,还是举例吧。比如第二季第二集《心传》中做菜籽油那段:
重达100公斤的撞锤,敲打木楔子,对榨膛中的坯饼施加巨大的压力。依靠这种物理压,迫使油脂渗出。反复榨打,持续3个小时,在追求利益和效率的今天,这也许是对祖先智慧最好的继承。
不看画面,有谁能总结一下这段话到底想说什么吗?
2,信息量单薄。其实美食这个东西,可说的真的太多了,色香味,天地人,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真的处处皆是文章。可舌尖这片子,经常是反复纠结在一些与食物关系不大的东西上,而对真正值得着墨的却浅尝则止或一笔带过。还是举上面的例子,不过四个字“重锤出油”,却罗罗骚骚写了一堆话。而关键性的食物烹制过程,常常就简单的几句“佐料的配比,适度的火候,精致的刀工……暗藏玄机。”感觉编导真的是很喜欢美食,但却不太懂得美食。
3,视角问题。我并不认为把美食纪录片拍成八大菜系教学片、宣传片就是好的。但是怎么选材,怎么表现,实际上也体现出了编导的指导思想。比如河里的美食家、业余名厨忙总曾盛赞过的淮扬菜,在第一季和第二季都出现过,但却是同一道菜:烫干丝。其实精致的刀工确实是淮扬菜的特色,但仅拿一个烫干丝做代表,让人有暴殄天物的感觉。这就好像有人讨论美国的东西好不好吃,却只知道肯德基和麦当劳一样。
实际上这样的问题在第二季更加普遍和严重。第二季看到现在,总体上感觉,都在表现中国人民的勤劳、善良、勇敢,内容上也大多在体现食材的来之不易,而美食似乎成了配角。我看叫“人与自然”倒更贴切些。
为什么会这样,我猜,“舌尖”第一季本意是拍给外国人看的。这从半文半白的解说词(很多可以直接翻译成英文,都不用考虑结构的)、快速的剪辑风格就可以看出来。不料意外的在国内大火,于是上马了第二季,并试图糅合进更多的“人文性”。不过这个片子的编导陈晓卿和顾问沈宏非等,大都是京城“老男人饭局”那个媒体圈子的,从文化趣味上,属于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前现代和现代之间的一个夹生阶层,不中、不洋、不古、不今,四不像,倒是与如今占据主流的都市中产阶级趣味一致,因此“舌尖”系列无心插柳的火了。但一旦试图去提炼那一点“人文景观”、“言外之意”时,却不出意外的卡壳了,原因也都是一致的:火候不到,功力不逮。其实大多人喜欢的都是一种沉浸在其中的感觉,但要去抓住背后那种恒久性的东西,总少不了一段漫长艰苦的过程。而所有的工业消费品(包括文化),回避的就是这一点。
彼此彼此,美国的肯德基(非中国改良版)那叫一个油,sullivan's,red lobster,也算比较高档餐馆了,还是油得不行。吃美餐吃得50岁就要心脏搭桥的那位未来的第一老公叫什么名字来的?
高档龙虾连锁店,sullivan's是高档牛排连锁店
虽然不算权威来源,但是目测还靠谱。。
炸鸡是最经典的的南方食物之一,你说它是垃圾德州人得跟你急的。“美国菜”大多数都是高油高热量的不健康食物,这位沈大娘挑的牛排是最拿得出手的了
上次在中餐馆请一帮米国教授吃饭,西海岸的老清新喜欢海蜇皮和清蒸鲈鱼,中西部的meat and potato guy抱着盆芥兰牛肉也吃爽了,大家都开心。
http://en.wikipedia.org/wiki/Cuisine_of_the_United_States
麦客还有没不清楚,但专门帮人割水稻的人绝对还有,在重庆、四川的偏远农村一带。我想麦客应该也差不多吧,至于舌尖里的麦客是不是摆拍就不清楚了
看欧洲的做饭的节目,基本上每个菜,先来半斤黄油下锅,那么长一条黄油,毫不手软的切下半块来,全和菜里了。当然不全是菜,意大利面也放半斤黄油,土豆泥放三块,反正你也看不出来,香滑就行了。
问题是你吃得时候不知道他放了多少黄油啊,全混进去了。结果是西餐越香的越多黄油,因为他们只认黄油。
其实你看他们面包上直接抹黄油,德国人直接抹板油,就知道他们对于美味的简单粗暴的理解了和对油脂的热情了。
当然美国人除了黄油土豆泥,只认油炸,没有欧洲人那么有玄妙。
为了播出的需要,又硬生生的剪成40多分钟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