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拍的很好,值得一看。 -- 金陵明安

共:💬238 🌺1143 🌵5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家园 看了上音学提琴那一集

借用网上的一句评价:“这TM是广告中间插播电视剧吗”

家园 善良的人啊,要提高警惕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看起来”很接地气,可惜只是看起来而已。“西藏小伙要爬上40米10层楼高的大树采集野蜂蜜”其实是造假和摆拍,甚至连镜头运用也完全抄袭自BBC的纪录片。如今的中国也早已很难看到镰刀麦客的存在。

善良的人总是愿意原谅别人的“过失”,殊不知这些过失只是冰山一角。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所谓的“过失”,绝非无意之失,而是一贯如此,碰巧被别人发现了而已。

看看《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后续几集吧,说一集不如一集完全不过分。第二集里的飞鱼镜头竟然用的是BBC的镜头,只是简单做了镜像。到了第四集《家常》,已经完全无法忍受了。这还是美食节目吗?编导不用功到了极点,天南海北的红烧肉及其变种已经有多少内容好讲了?这些不讲,非要花极大篇幅讲完全不相干又不近人情的学小提琴的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煽情完全是基于肚内无货,只好煽情来凑。第一季为什么好看?因为真实细致,触碰了中国人的内心深处。而第二季呢?缺乏积累,生编硬造,刻意煽情。想一想第一季会怎样讲红烧肉?

家园 飞鱼镜头是购买的BBC版权,要提高警惕啊

这五个镜头都有BBC授权的,无论在流程上还是法律上都不存在问题。胡博解释道,《舌尖上的中国》毕竟是美食纪录片,人物、美食才是主要部分,不可能花费那么长时间和精力去拍摄飞鱼的习性。她透露,当时摄制团队在台湾只有15天时间。由于时间有限、缺乏专业设备、风浪大,虽然团队很努力,但还是难以用长焦捕捉飞鱼跃起的画面。她认为, BBC拍得好,在时间和成本上对片子有益,经过授权后使用对方的资源并没有问题。

这在播出后第二天节目组就已经回应过了。链接我就不贴了,因为网上搜搜“飞鱼”“BBC”“抄袭”可以轻松查到大把。可是你没有去做。

只挑刺,不做事,偏听偏信,我不是说你,但这习惯要警惕。

家园 这就是价值观,但这没啥奇怪的

这确实是很多很多中国人的价值观,没啥奇怪的。

楼下说的一点没错,就是“一切为了孩子”。

家园 “看得见的”油比较多而已,而且中餐用植物油比较多

那些个推崇法国鹅肝或者日本三文鱼Toro的……

家园 地中海的食物好一点,用橄榄油比较多

西班牙人吃橄榄油还是有点吓人,直接拿面包蘸着吃,好吃是真好吃

家园 三文鱼本身就有油脂,我觉得干煎就已经油的要死了
家园 不过既然是纪录片,它记录的也算是一种严厉的真实

从河南到上海,全家那么投入的支持孩子学琴可能是夸张了一点,可类似的望子成龙故事那可不是一个两个例子吧?也许这集只是在讲世界观而非价值观呢?

家园 一切为了孩子也可以理解啊
家园 基因自私的方式不同而已,西方人一切为了自己就不自私么?

如果要往极端了讲,无论哪个国家,人自私的方式各有不同而已。

家园 你为什么不贴链接?是因为节目组自己删了吧!
家园 他说的没错,我搜了百度,似乎是接受采访中说明的。
家园 提高警惕?警惕啥?这个词太夸张了吧?
家园 台湾人估计也能看出统战,兰屿的飞鱼……
家园 菜市场的大笋我也买过,要买冬笋,不要买毛笋

毛笋就是冬笋挖掉了之后再长的,口味差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