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赫克托耳说西藏 -- 赫克托尔

共:💬191 🌺169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关键是看本事灵不灵

本朝文殊菩萨手下的天兵天将,不论打仗杀人还是治病救人,都立竿见影,(种田养牛、修桥补路、逢灾救险也精通),于是那些出卖精神安慰的各路法王国师抵挡不住,只好“夜奔”了

家园 帖子不错,但是扯得太远,除了说狮驼国是喀喇汗朝这个结论

其他的都与狮驼国无关。我估计他下面想说,喀喇汗朝实行双汗制度,长系为狮子汗,音译阿尔斯兰汗;幼支为公驼汗,音译博格拉汗,两支大汗凑在一块正好是狮驼国。

至于大鹏,也好办,突厥人特崇拜各种猛禽。人名中就很多,最常见的是脱欢(Toghan),也叫妥欢,也先的爹叫脱欢,元顺帝叫妥欢帖木儿。常见度较低的有塞尔柱帝国太祖突格里勒-贝格(Tughril Beg),克烈王汗脱斡邻勒,《史集 成吉思汗纪3》对突格里勒和脱斡邻勒做了解释:

突格里勒是一种飞禽的名字,这种飞禽尽管谁也没有见过,但却为人们所知,就象西方的安卡鸟那样地出名。人们肯定地说:这种飞禽跟鹰很相像,嘴和爪子坚硬似钢。它一次能击落、捕杀二 、三百只鸟雀。人们说:“我们没见过[这种飞禽],但还是相信有这种[飞禽],因为猎人和游牧民常常见到这样的事:有时在某个地方会从空中落下一二百只各种鸟雀,有的身首分异,有的翅膀撕裂、腿折断。由此可见,一定有一种可怕的飞禽杀死这些鸟雀,它的爪子该有多么坚硬呀!”

安卡鸟是伊斯兰教史籍中一种神话的鸟名,与有关高加索山的传说相联系。按照迷信的说法,这种鸟的影子落到人的身上,这个人就注定要当帝王(与神话的忽马伊鸟/Chamros/Simurgh的伊朗旧说相当)

另有一种猛禽叫察格里(Chaghri),《世界征服者史》的注释说,察格里是鹰或隼的无数突厥语之一,察格里的维基解释见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aghri,The name Chaghri is Turkic (Cagri in modern Turkish) and literally means "small falcon", "merlin"。

塞尔柱帝国太祖突格里勒-贝格的弟弟叫察格里-贝格(Chaghri, Cagri BEG DAWUD),突格里勒-贝格无子,由弟弟察格里-贝格的儿子阿尔斯兰(狮子)继承。就是说,塞尔柱帝国的第一代哥俩都是鹰,哥哥是大鹰,弟弟是小鹰,小鹰的儿子叫狮子。

突厥人崇拜猛禽,导致突厥语中的猛禽特别多,随便拉一个就可以做大鹏,于是狮、驼、鹏都有了。以此为骨架,剩下的就是外延做皮肉,写一篇 5 万字以上的博士论文没问题。

家园 主要原因还在于道教理论工作者

不善于逻辑论证,不善于总结因果链条,总而言之理论思辨功底不够。这也是咱们中央帝国原始思维诗性思维的老毛病,并非道教一家所有。

雅利安语系诸民族,的确是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高人一筹,最杰出的是古希腊人,印度雅利安人虽然比不过古希腊人,但是搞定东亚东南亚人民还是没啥困难的。

通宝推:老老狐狸,
家园 捉虫,16世噶玛巴也跑了

“按常规,17世大宝法王应该生于 1982 年,为啥拖到 1985 年呢?因为1981年的天朝的主席还是华国锋,按后来的话说,还没【落实宗教政策】。留在国内的活佛,死了也就死了,天朝不管转世。”

这段话有误,16世噶玛巴也是1959年出走了,1981年死于美国芝加哥的医院(平时他住印度锡金邦,也经常跑各国传教)

17世噶玛巴还搞出个双胞案来,噶举派的夏玛巴活佛私自指认了一个,天朝中央指认了一个(后来达赖也承认这个)。

天朝指认的这个比夏玛巴认的那个晚,不知道是否有关联

家园 深表赞同,这是华夏文明胎里带来的。
家园 我和京华讨论过,17大宝法王有2个版本

白教最重要的活佛是黑帽活佛、大宝法王,其次是红帽活佛,民间俗称二宝法王。乾隆朝红帽活佛勾结尼泊尔侵略西藏,乾隆震怒,停止了红帽系的转世,但乾隆管得了官方,管不了民间,红帽依然在地下转世。

白教的黑帽、红帽互相支持,关系远比黄教的达赖班禅好。黑帽16等白教活佛跟着达赖出逃之后,建议达赖恢复红帽,达赖同意,于是红帽恢复合法身份。1981年,黑帽16圆寂,知恩图报的红帽活佛抢先一步拥立了一个黑帽17,我称为黑帽17b。

可是此时正值中美蜜月,达赖和天朝有默契,天朝找了个黑帽17,达赖给予承认,是为 17a,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宝法王17--噶玛巴,他在1999 年出逃,于是两个黑帽活佛或大宝法王都在国外,17a 有天朝、达赖的双重认证,认同度远远高于 17b。

总之无论怎么算,达赖崩后,都要转世成小娃娃,班禅11在国内,那么海外藏人能拿得出手的宗教领袖,只能是两个黑帽活佛、大宝法王17。

家园 我记得以前在河里好像看到过提过

大宝王出去后在海外和老和尚并不和睦,老和尚(或者是那个藏流亡政府)排挤他的厉害,他都不敢住在达兰萨拉。达赖死后,能把权力交给他吗??请教

家园 请问你上述关于《老子化胡经》

的前生后世的历史史据出处。

家园 老子化胡经可是个犯忌讳的东西

连唐朝都禁

在化胡经正式文本形成之前,其它材料中就有老子西去化胡的说法,如《三国志》裴注中转引魏略西戎传:“临兒国,浮屠经云其国王生浮屠。浮屠,太子也。父曰屑头邪,母云莫邪。浮屠身服色黄,发青如青丝,乳青毛,蛉赤如铜。始莫邪梦白象而孕,及生,从母左胁出,生而有结,堕地能行七步。此国在天竺城中。天竺又有神人,名沙律。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经曰复立者其人也。浮屠所载临蒲塞、桑门、伯闻、疏问、白疏间、比丘、晨门,皆弟子号也。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弟子别号,合有二十九,不能详载,故略之如此。”

西晋惠帝时,天师道祭酒王浮每与沙门帛远争邪正,遂造作《化胡经》一卷,记述老子入天竺变化为佛陀,教胡人为佛教之事。后陆续增广改编为十卷,成为道教徒攻击佛教的依据之一,借此提高道教地位于佛教之上。由此引起了道佛之间的激烈冲突,唐高宗、唐中宗都曾下令禁止。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下令焚毁《道藏》伪经,第一种即为《化胡经》,从此亡佚

魏略那段是至今仍存的,化胡经的内容大致从类似的叙述敷衍而成,贬低佛教。历代统治者对这本书都不喜欢,宋真宗时期开始编定道藏(最后又经增补成《政和万寿道藏》的),还有人提出毁掉此经,经王钦若等崇道大臣的调节,宋真宗裁定保留。

之后,有人据化胡经又作《老子八十一化图》,此图也亡失了,通过别的途径传下来的:图中第42化为老子化“摩尼图”,第15化为“住崆峒”。

到元初,李志常掌全真教的时候,一边根据金代的《玄都宝藏》(道藏)编定自己教门的新《玄都宝藏》(加入大量全真教造作的经典),同时又把题为《太上混元上德皇帝明威化胡成佛经》的《老子化胡经》和《老子八十一化图》重新刻印发行,结果彻底的和和尚们闹翻了。经过1255、1258和1281三次御前辩论,全真教为代表的道教一败涂地,元廷下令焚毁除《道德经》以外的道教伪经,《玄都宝藏》及其经版都被毁。

家园 交不交不是达赖能说了算的,他只是宗教或精神领袖

毕竟藏人到海外50 年了,三代人都有了,既然生活在海外,难免被民主、科学、基督教等新玩意洗脑,海外藏人能有一半真信达赖就不错了。只是达赖的身份地位在那摆着,还能向西方化缘,各路僧俗都得给面子,一旦他挂了,内讧是肯定的。

确信的是,国内外会各拥立一个达赖,加上 2 个班禅,2个大宝法王,乐子大了。达赖管得了今生,管不了来世。就达赖来说,让大宝17做下一个政教合一达赖最合适,有人缘、能化缘,可以延续目前的整体藏人形象。但喇嘛教内部会不同意,僧俗之间更会有分歧。眼下时间在天朝一方,静坐看藏人如何演出即可。

家园 最早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的

当时的人也多把二者并称,看作近似的神仙方术

后汉书记载:"明帝的异母兄弟楚王英晚年(公元六五年左右)更喜黄老,学浮屠斋戒祭祀,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

后汉书 襄楷传是正史最早记述老子化胡传闻的,襄楷于延熹九年向桓帝的上疏中有这么一句:“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

后汉书作者范晔、三国志注者裴松之皆刘宋时人,即使他们的著作中的内容不能证明化胡之说始于东汉,但到南北朝初期此说已经比较流行了

至于正式的<老子化胡经>,按照佛教方面的记载,是西晋年间王浮(或王孚)做,但是按照早期的记载此经仅一卷.后来在敦煌发现其残卷,就有十卷了,应该后来还有增补.也有人说可能是完全不同来源的两套书.

(目前较完备的佛教大藏日本《大正藏》第五十四册所收的《老子化胡经》二卷(卷一及卷十),系法国学者伯希和(P. Pelliot)于敦煌所发现。)

残本<化胡经>中有“(老子)十五日,诞生于亳,九龙吐水灌洗其形,化为九井,尔时老君须发皓白,登即能步生莲花,乃至于九。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而告人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我当开扬无上道法,普度一切动植众生,周遍十方。’” 天上地下惟我独尊一语显然是仿照佛经中类似记载造作的

关于佛陀,也是老子令尹喜投胎转世:“我令尹喜,乘彼月精,托荫而生,号为悉达,舍太子位,入山修道,成无上道号,为佛陀”。据此则佛陀为老子弟子或再传弟子。

此书的问题是模拟老子口气编造经典,而与早期关于老子的记载不合.攻击佛教的态度又过于明显,是以历代统治者皆不予支持.唐崇道,但高宗总章年间,裁定<化胡经>为伪经,毁弃之.但唐代道教昌盛,禁令执行的不严,残本化胡经卷一所载中印度及中亚诸国名,皆为玄奘及王玄策所历所志之国,故敦煌本应在唐代成型的.

宋代真宗年间编修<大宋天宫宝藏>(政和万寿道藏的原本),编校过程中,宋真宗曾下令凡属道、佛二教互相攻击性质的文字要一律删除。有人便提出,《老子化胡经》是佛教徒历来反对的,不应收入道藏。但王钦若坚持说,此书是古代圣人的著作,不能删,结果予以保留。

可见这本书是道教的 一大祸患,终于在元代引爆了炸弹,把全真教打得一蹶不振.

(虽然真正的矛盾在于佛教道教的产业饭碗之争,但<化胡经>的弱点成了驳倒道教理论的突破口.再加上道士们学艺不精,不能像八思巴那样表演法术镇住忽必烈,结果自然就被KO了)

通宝推:积吉,
家园 佛教是在印度和印度教苦战过近千年的

在理论深度和自洽上比起土生的道教要强太多了。

家园 唐代禁这书太正常了

号称老子是始祖的唐宗室难道要认印度阿三为亲戚么?

家园 黑帽17a应该不能说是天朝找的

黑帽16圆寂之前是安排四个弟子轮流做庄三年 夏玛巴活佛就是弟子之一后来他掌权后就不想往下传,让后就立了黑帽17b这个黑帽17b也是跑到拉萨去的,然后另一个弟子就回国自己到处找,这个时候也是天朝放的很宽的时候,应该是他自己找到的,中央没怎么管。

严格来说达赖是黄教的也没有法统去认证白教的法王。

17b还到跑到过香港发展信众。

白教在锡金的隆得寺据说有庙产值十几亿美元 不知这两个17要怎么分的

家园 【原创】3. 大元帝师 1

西藏名人中,八思巴是不得不提的人,他也是边疆民族史和民族交流史中回避不开的人物,本章专门说他。

《汉藏史集》等书记载,八思巴生于藏历阴木羊年(1235)的3月6日,因此小名叫类吉,意为羊年生人。《元史 卷202 释老传》说“岁癸丑(1253),年十有五”,则八思巴生于1239年,可能是《元史》的作者,把八思巴的弟弟恰那多吉的生年,安在了八思巴身上。

八思巴的父亲是伯父萨班的弟弟—好像是废话,萨班是萨迦五祖的第4位,出家做了和尚。萨班的弟弟桑察索南坚赞(zangs-tsha-bsod-nams-rgyal-mtshan,1184--1239)留在家里做俗人,先后娶了5房妻妾,长妻为衮噶吉(《西藏王臣记》),也叫玛久贡吉(《萨迦世系》),生了2个儿子,八思巴、恰那多吉。桑察其余的妻妾所生子女中,重要的有2个。一个是二妇生的仁钦坚赞(rin-chen-rgyal-mtshan,1238—1279),就是继八思巴之后的第2任大元帝师亦怜真;四妇生下耶协炯乃(ye-shes-‘byung-gnas,1238--1274年),后来恰那多吉的后代绝嗣,耶协炯乃的后代成了昆氏家族的大元帝师。

昆氏家族修的《萨迦世系》记载,八思巴的父亲桑察索南坚赞修习毗那夜迦的法时,看到毗那夜迦前来,用象鼻子将其卷起,送到佛教圣山须弥山的山顶,说:“你看——”,桑察惊惧之下没有看远,只看到卫、藏、康三地。毗那夜迦说,本来你看到的地方都将归你统治,但你没立刻看,所以你看到的卫、藏、康归只能归你的子孙。毗那夜迦(Ganesha)原是印度教神祗,父亲是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毁灭之神湿婆(Shiva),原来是个正常人,一个偶然的机会,脑袋换成了象头,具体过程有多种说法,本文不展开。与多数印度教神祗一样,象头神毗那夜迦被吸收进了佛教,进入【天龙八部】的第一部【天部】,统称为【诸天】,毗那夜迦叫象鼻天,他爹毁灭神湿婆叫大自在天,创造神梵天还叫梵天,维持神毗湿奴叫遍入天等等。诸天在佛教中的地位低于菩萨,《西游记》提到,猴哥数次去观世音的道场—南海普陀珞珈山,遇到观音手下的二十四诸天,通天河战役中,猴哥强闯紫竹林见观音,与诸天动了手。

此时桑察年过50还无子,听毗那夜迦如是说,大喜过望。毗那夜迦帮忙帮到底,让萨迦寺西南贡塘地方的高僧萨顿日巴转世为桑察之子,所以八思巴是萨顿日巴的转世,八思巴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能识别出萨顿日巴的弟子。清康熙朝兴起的普惠广慈大国师章嘉呼图克图,虽然是黄教的重要活佛,却也吸收了萨迦派的这个故事,把章嘉活佛的前世追溯到佛陀的弟子祖达尊者,并说八思巴也是祖达尊者的转世。这一说法得到了黄教的广泛承认,因为此说把黄教创立前的顶级高僧八思巴吸收进了黄教。

萨迦派的这个传说,有它的现实意义。如前文所述,白教宗师都松钦巴于1193年去世,到了1230年前后,即八思巴出生前不久,白教将一位出色幼年僧人—噶玛拔希(1204--83)迎入粗朴寺,宣布他是都松钦巴的转世,从此之后这支白教一直采用转世活佛制度,以全新的方式,彻底解决了本派法座传承问题,开创了黑帽活佛和大宝法王的传承系统,这在藏传佛教的继承制度方面,是一大发明创造,对传统的师徒相传的继承制度,造成巨大冲击。萨迦派的继承制度,名为师徒相传,其实是昆氏家族的内部伯侄私相授受,显然不如活佛转世好看,为了跟上潮流,声称八思巴接班是象鼻天指定的高僧转世,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八思巴本名罗追坚赞(blo-gros-rgyal-mtshan),三岁能诵咒语,八岁能背诵《本生经》,九岁能为人讲经,又生于名族,故时人称为八思巴(‘phags-pa)。“八思”做动词时是“超越”,“巴”是“人”,八思巴意为“超人”或“超凡脱俗的人”,也就是“圣人”,《元史 释老传》解释为【国人号之圣童,故名曰八思巴】,异译为“拔思发”等。藏人叫某某巴的很多,比如黄教祖师宗喀巴,“宗喀”是个地名,指青海西宁附近的河湟地区,“宗喀巴”就是“来自宗喀的人”,或“宗喀的圣人”。

除了读书多,显示出神童的天赋,八思巴的童年无事可说。家里最大的变故是其父于1239年,即八思巴4岁时去世。八思巴的母亲也在1239年生下八思巴的亲弟弟恰那多吉,此后各种史书都没有她的记载,很可能去世于1251年之前,总之八思巴成了孤儿。

转眼到了1240年,蒙古大军首次进入西藏。整个西藏的政治格局,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蒙古王爷阔端,发现西藏并不统一,诸侯割据,政出多门,于是阔端决定在西藏找一个代理人,几经挑选,选中了萨迦派的座主、八思巴的伯父萨班。与阔端的热情相反,萨班对投靠蒙古人还有犹豫,毕竟对方是不信佛法的异教徒。《萨迦世系 萨班传》把蒙古人骂了个狗血淋头:“正当法王(萨班)在西藏宏扬释迦牟尼教法之时,凶暴的蒙古人在取舍方面如畜生一般愚昧;慈悲心比阎罗王还要小;体力比夜叉还要强壮;无数非天之军队使之畏惧。”在见阔端之前的1245年,萨班先把2个侄子,八思巴和恰那多吉送到凉州,也许有做人质的意思,盘桓一段时间之后,萨班才见到阔端,双方签订《阔-萨条约》,一举奠定了昆氏家族的政治地位的基础。

《萨迦世系》还说,本来阔端身边有一些也里可温教(基督教之聂斯托利派)教士、萨满,萨班的地位并不突出,但阔端患了一场重病,被萨班治好,阔端很高兴,让萨班坐在各教僧侣的上手,在凉州为萨班一家三口修建了幻化寺做居所。按萨迦派的传统,八思巴是法座继承人,恰那多吉会继续做俗人,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儿子做下一代座主。阔端显然希望萨迦家族与黄金家族形成血亲,将女儿嫁给不到10岁的恰那多吉,让小女婿改穿蒙古服装,可惜这对小夫妻没有生育。此后黄金家族多次下嫁公主给萨迦家族,都没有生下继承人。

1247年到1251年的4年间,萨班的除了为阔端祈福之外,最重要的作为是拜访了华北的五台山。西藏密宗最重要的神佛有三位,称为【密宗事部三怙主】,分别是佛部文殊、金刚部金刚手和莲花部观音菩萨,文殊的排名高于观音。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在西藏享有盛誉,萨班是第一位有文字记载的,登上五台山的藏传佛教领袖,随着萨班家族的辉煌,日后成了大元帝师,五台山的地位迅速提高,成书于元明交际的《水浒传》中,五台山是顶级佛教名山,鲁智深在此出家,最后在江南圆寂,成佛。

1251年萨班去世前,便与拖雷系发生了联系。《萨迦世系》记载,萨班临终前,将一件大氅送给一位高僧,而这件大氅的原主人是拖雷的遗孀—唆鲁禾帖尼,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兄弟的母亲。回溯一下会发现,阔端、萨班会见的次年,1248年,蒙古第3代大汗元定宗贵由驾崩,海迷失皇后摄政,连续3年,蒙古没有大汗。黄金家族的各个支系为了汗位,进行了激烈的明争暗斗。拖雷系人丁兴旺,母慈子孝,哥们四个各个不同凡响,为了大位积极钻营,可以断定,唆鲁禾帖尼对西藏也给了足够的重视,暗中结纳,这件大氅就是明证。我们再往前追溯,成吉思汗早年孤苦伶仃之际,正是拿着妻子孛儿帖的陪嫁黑大衣,送给多年不走动的老爹的安达—克烈王汗脱斡邻勒,王汗见大衣眼开,铁木真拜王汗为义父,从此驶上发迹的快车道。

1251年忽必烈的大哥,元宪宗蒙哥即位,11月14日,萨班死于凉州幻化寺,阔端死于同年,具体日期不详,很可能死在萨班之前,八思巴继承萨迦派的法座,成了萨迦五祖中的第5位。

通宝推:一介书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