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听原版《二泉映月》 -- ccceee

共:💬52 🌺281 🌵4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关贴
家园 你说瞎话的时候睁眼了吗?

录音是1950年9月2日,阿炳的最后一次演出是1950年9月25日,也就是录音后的第23天,无锡牙医协会成立大会的文艺演出。

关贴
家园 DEL
家园 你能少扯淡吗?

伪市长和共荣圈是你自己臆想引申而来,能不这样恶心人么?

家园 删。因在下一页,没看到已经有回答了

他到中国后听到这首曲子时是说“应跪着听”

家园 我听的版本是这样的

小泽征尔改编了二泉映月,演奏完后,听了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他跪在地上请阿炳先生原谅他。

家园 我就是在恶心历史发明家,怎么了

可惜水平不够,不能投草

另外就冲你对凌未风说的

你是哪家跑丢的孙子?
也知道你是什么货色,我觉得我没什么说错的。

通宝推:夏级核潜艇,
家园 大过年的留点口德吧

你的信息来源是:《苏州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题目是《陆文夫的遗憾》吗?

阿炳的眼晴不是被日本宪兵用硝镪水弄瞎的,而是嫖堂子,得了花柳病(梅毒发作)!阿炳爱赌博、抽鸦片,败光了香火旺盛的雷尊殿,才弄得“赤脚地皮光”!

阿炳好端端的当家道士不做,自甘堕落,偏要做讨饭叫化子似的流浪艺人!

阿炳拉胡琴并非勤学苦练,只靠悟性,同-曲子,每次拉都不-样,任凭他即兴发挥!《二泉映月》并非阿炳创作,源出风月场中婊子和嫖客调情时,唱的淫曲《知心客》!

解放前,阿炳靠一把叫化胡琴,马马虎虎还能混得下去;一解放,政府雷厉风行,严加禁毒,他抽了三十多年鸦片,难以戒绝,烟瘾发作,又无经济来源,只得自行了断(上吊自尽)!

关于阿炳自杀经过,文章写道——

1950年12月4日上午9时许,因家中断粮已久,颗粒全无,借贷无门,饿得实在受不住。趁董催弟(阿炳妻子)出去讨点吃的的当口,阿炳在家上吊自尽。而不是如今《无锡市地方志》上记载,患病身亡。

另外那个叫冬苗的人是怎么回事?

冬苗,原名,董淼, 江苏省苏州市人。 出国前, 乃江苏省苏昆剧团(苏州)、江苏省锡剧团(南京)高级编剧。1993年4月定居加拿大蒙特利尔,任《华侨新报》编辑主任。为《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创会主席。出版戏剧、小说多部。

  • 违规禁,【补充】可申诉或道歉来解。偏要看
家园 叫我留口德,该谁先留口德?你倒是公正的可以。

关于信息来源,明确地说:不是。至于那个冬苗,我不了解。

30多年前,对阿炳的宣传铺天盖地的时候,我就已经听闻了“自杀说”。

对阿炳的评价,小泽征尔的一句“该跪着听”基本可以说是分水岭。在这之前,主流媒体对他没什么报道,之后就是铺天盖地地宣传,还拍了部电影《二泉映月》,那电影纯粹是扯淡,跟越剧《祥林嫂》类似。

我听很多老人谈起过阿炳,那些老人要么见过他,要么跟他认识,有的还很熟悉。他们口中的阿炳,负面形象居多。如果不是小泽征尔的那句话,阿炳在乡里的形象恐怕就会定格在“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的败家子”这个上面,他曾经一度是个反面教材,对他的正面评价就是他心肠软,善良,不损人利己,仅此而已。

如果他能够多活几年,待政府能给他一份稳定的收入,他在乡里的形象或许在他有生之年就可以扭转。

本来,讨论一下阿炳是个很好的话题,可惜了了。

家园 我帮你投了草
家园 查了一下

那是在1968年,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央乐团的首席指挥,席

间他指挥演奏了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和弦乐合奏《二泉映月》(改编),当时,小泽征尔并没有说什么。第二天,小泽征尔来到中央音乐学院,专门聆听了该院17岁女生姜建华用二胡演奏的原曲《二泉映月》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喃喃地说:“如果我听了这次演奏,我昨天绝对不敢指挥这个曲目,因为我并没有理解这首音乐,因此,我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目,只应跪下来听,我应该跪下来听。”说着说着,真的要跪下来。他还说:“断肠之感这句话太合适了。”

同年9月7日,日本《朝日新闻》刊登了发自北京的专文《小泽先生感动的泪》。《二泉映月》自此漂洋过海,得到世界乐坛的赞誉。

家园 黑陶的书里,有关于他自杀的一说

不过不晓得他在无锡市公安局的记录上,是怎么记录的。

从他死前一副道士装束来看,他自杀是有可能的。不过说因为没有要到钱,未免有些简单了吧。起码他糟糕的身体是原因之一吧。

小泽征尔来访,并演奏、听“二泉映月”是1968年。分水岭在这一年吗?国内大规模宣传,是在七十年代末好像。

在此之前,他的作品已经被改编,至少在音乐界的地位应当是肯定了的。是否适合做公众宣传的对象,有些犹豫应该没啥问题吧。

他的生活很糜烂,同时他在双目失明后,那些近乎道德洁癖的行为,怕也不是伪造的吧。

他在解放前已经选择放弃演奏,解放后在身体及其虚弱的情况下选择重新拿起弓弦,就算是他还没有明白解放意味着什么,但是起码知道,他不会再被人砸烂乐器,可以过相对平静的卖艺生活了。

历史真的应该给他一点时间,我相信他能明白,不仅仅是又碰到了一段太平年代,可以自由的卖艺,而不是乞讨。

只盯着阿炳年轻时的放浪,而对他作品表达出的内涵避而不谈。

我不知道该叫这种行为是什么?

阿炳后来对人们关心他模仿动物鸣叫、无锡方言的技巧非常不满,他希望别人欣赏的是他的“手法和神韵”。

我不晓得阿炳先生在世的话,对您在别人讨论他作品的帖子里,挖掘“真相”的言论会怎么反应。

家园 原来好像叫做“依心曲”

据说是在没有得到收入,深夜归来时,拉的最惊心动魄

家园 小泽征尔访华的年代有误。

小泽征尔来访,并演奏、听“二泉映月”是1968年。分水岭在这一年吗?国内大规模宣传,是在七十年代末好像。

应该是1978年?

费城交响乐团1973年访华的时候,中央乐团就演奏了二泉映月。费交听了,想把曲子带回美国演奏。后来因为江青不高兴,黄了。

通宝推:花大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