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发现一个现象:我们对毛泽东的态度变化与我们对父亲的态度 -- 达萨

共:💬293 🌺1462 🌵17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家园 没必要纠缠历史,关键是现实和未来

中国是继续做发达国家的打工仔,还是自己做老板,这是两种命运的抉择。

如果中国继续打工仔,即使再怎么盘剥农民工,污染环境,发达国家也是不放心的,因为中国的体量是恐龙级的,即使自己坚决做温柔的素食者,富国也会寝食难安,而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争做苦力,也会遭到穷国的反对,中国会成为全球公敌,而国内寄生的权富也会成为全民公敌,这样的中国,将重陷内忧外患之中。

中国的希望,只能是由打工仔变成老板,向产业链的中上端突围,至少成为世界经济的引领者,以比发达国家更高的价格购买能源和原材料,以比发达国家更低的价格售卖中高端商品,并将低端产业转移至穷国,让穷国依赖中国市场。

现实的情况是残酷的,中国国内的市场,中高端基本给外企占领,中国的企业几乎都成了房地产企业,只知道掠夺农民工,那里顾得上研发设计,以市场换技术,以股权换管理,汽车产业技术三十年进步了多少,银行的管理又进步了多少,中国的所谓精英,所谓中产阶级,基本上是一群寄生者。

改开的大战略是正确的,其成就主要是毛泽东红利,和全球产业大转移造成的,中国的精英阶层则是香港化,主体便是官僚与买办,扮演着媒介的角色,丢掉了自强的灵魂,这是改开的最大错误。

毛泽东则是自强不息和独立自主的象征,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灵魂,那些反毛的人,其灵魂要么置于历史,要么植根西方,或是只看到现实繁荣的表象,完全无视现实的暗流汹涌,和未来的艰难险阻,毛的价值不在历史,而在现实和未来,不是毛泽东需要崇拜,而是中国需要精神,需要灵魂,需要希望。

中国的未来,还是比较乐观的,主要不是中国做得多好,而是别的国家更糟。

改革开放的实质是——毛势邓承,差点丢了魂,现在,该还魂了。

通宝推:地的得,
家园 不纠缠历史是对的,只是现实是从历史过来的

老兄一直都很全面!佩服一下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工业方面,中国的特点是高的很高,低的很低,逐渐补上中间,需要时间。

不纠缠历史是对的,只是现实是从历史过来的,当年一方面有百年积弱,另一方面还有千年农业国的农业文化,农业文化的发达和发展工业化的矛盾,发展工业化和百年积弱又没有殖民地可以掠夺的矛盾,等等等等,结果就是只能掠夺自己,毛主席的时代就是从战争到和平的转化时期,也是农业到工业的转化和打工业基础的时期,当然也是农业文化到工业文化的转化时期,转化时期嘛,问题自然多,特别是物质资源极度贫乏又要发展工业投资,结果毛主席时代的中国社会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下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比较物质资源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有唯物主义的历史观,那就是原始社会过后是奴隶社会,现在的中国的很多问题恐怕是奴隶社会的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不改变,这些问题是不可能解决的,只能是量的限制。

家园 .

.

家园 毛的局限性,与毛的不朽性

毛的具体作为,是属于那个特殊的时空的,与现在和未来的需要相悖,但毛的精神,则是超越时空的,象征着国家精神,和民族的灵魂。

左派与右派,在毛的历史问题上纠缠在一起,互相丢泥巴,不但混淆了历史,更将现实和未来搞乱了,这正是反毛者,和反华者所期望的。

现在中国有两种意识形态在斗争,一种是普世价值那一套,一种则是毛的精神传承。普世价值那一套,是属于西方那种特殊条件的,而毛的精神传承还是不清晰的,更多的是属于那段特殊的历史。没有适合的意识形态,中国便只能用邓的那套猫论,摸论来凑合,是在不行了,便打上三个代表,和谐社会之类的补丁,修修补补三十年,惹急了,便是不争论,不折腾,或是一通大棒。

认清了西方的特殊条件,或是认清了毛的历史特殊性,便会发现二者的精神实质是相通的,只是偏重不同,现在的中国与毛时期的中国,毕竟要比西方距离小的多,因此毛的精神传承,要比西方那一套重要的多,可以说,毛的精神传承主要应体现在实质上,西方的普世价值主要体现在形式上。

将传承自毛的精神实质,与西方的自由民主,道德法治的形式相结合,便是中国的希望之路,实际上这也是所有成功国家的共同特征,美国是这样,英国,日本等国都是这样。

将毛作为精神传承的象征,即使必须的,又是不得不这样做,因为除了毛,中国近百年来,就没人了,甚至一千年来,也没别人了。

毛的唯一性,决定了那些反毛的人,是在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国家虚无主义,真正反的其实并不是毛,而是反华。

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现实又是构建在历史的基础上的,历史上的毛,是一座伟大的丰碑,但其阴影也同样巨大,毛的具体作为只属于那段特殊的历史,只属于毛泽东本人,世间已经不可能再有毛泽东,却不能没有毛泽东精神,因为这是民族的精神,和国家的灵魂。

家园 部分同意!只说说不同意的部分

除了你的西化基督教思维部分,想让毛主席成为一个公式或定理。

你以为西方和日本的自由民主和道德法治的形式有用是因为你看不见他们的内部矛盾,而他们的内部矛盾是有的,只不过是靠战争和掠夺转移到国外了。

西方没有自由民主,也没有道德法治,至于形式嘛,中国恰恰不能学,只有不一样才有竞争性,一旦中国有一定的成功就必然动摇西方和日本的思想基础。

一个国家只要不被掠夺就必然发展,其实哪怕被掠夺一点也问题不大,发展是必然的,中国也不例外。

西方和日本只要掠夺的少一些就必然要出问题,因为西方和日本的自由民主和道德法治的形式是建立在掠夺的基础上的,西方唯一的经济学就是掠夺经济学,掠夺的不够多就寅吃卯粮入不敷出,内部矛盾激化,自由民主和道德法治的形式也没用,占领华尔街只是个开始,只是知识分子干的,等老美的有枪的蓝领闹事吧。

毛主席没成为一个公式或定理,后人不能见问题就套公式,因此就是局限性,这是西方的思维方式。

中国文明不相信绝对真理,一切都是随时间变化的,中国人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而不是前人造公式,后人套公式,一劳永逸。

很多人认为文革没有一劳永逸解决官僚等等问题就是失败也是西化思维,社会不是自然科学,不可以套公式,即便是上帝也不能只用一个方法,比如说淹死人类只留诺亚一家良种也没用,神话都不过如此,何况现实呢。

家园 成功的国家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国家却各有各的不幸

自由实质是力量,民主的实质是力量的制衡,但民粹化的自由民主,却由力量的一往无前,变成能量的暗流汹涌,可以说,自由民主丢掉了精神,渐渐的只具其形。

力量,引领的力量,是所有成功国家的共同特点,道德法制其本质也是刚性的力量与柔性的力量,因此,自由民主和道德法制作为力量的架构与体系,是任何国家发展的共同方向。

毛泽东精神,就是力量引领者的精神,而力量源自能量的有序流动,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引领者。

毛泽东是力量之魂,自由民主道德法制则是力量之形,因为中国的力量其核心便是毛所创立的军队,以及军事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而西方的力量主体,主要是宗教和企业,这是中国不具备的。

军队,以及军事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兴起并逐渐扩展到整个经济体系,甚至社会体系,这便是中国的力量发展路径,以毛泽东精神为灵魂。

宗教,民族企业为主体,逐渐扩展开来,便是西方力量发展的路径,这种路径并不是普世的,只是属于西方那种特殊条件的,其根本就是精英阶层又强又多,而中国的精英阶层则是又少又弱。

家园 明白!你这个哲学的讨论我基本上同意

说“基本上”只是不想把话说绝,也不喜欢西方的这些概念。

民主和自由都是相对的,本来没什么可以讨论的,只是被很多人绝对化了。

哲学上说,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是自由,共产主义的价值观是平等,也可以不说价值观,用目标或追求。

我以为毛主席的“引领”已经足够了,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而且毛主席还给和平开了个头,国际上就是抗美援朝和与西方的关系正常化,国内就是建立工业基础差不多就是有了“第一桶金”。

中国人不能要求太多了,因为我以为后面的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积累,是量变时期,用公司来比喻就是毛主席把公司创立了,而且创业初期的比较不规范时期也在毛主席的“引领”下过去了,嘿嘿,借用你的选词“引领”。

再说了,老中是无神的,不是基督教的羔羊概念,需要“引领”,毛主席是老师,导师,毛主席跟中国人的关系是教导和打板子的关系,我以为用“引领”不太合适。

相比之下,苏联公司的创始人列宁就死的早,比起列宁,斯大林还是缺乏一些精神,希特勒打苏联可以说就是他跟希特勒各有一半的责任。

家园 随意剪裁毛的只言片语,这个在说你自己吧

你提了南宁会议,那后面的郑州会议,武昌会议,上海会议等等,你怎么不贴出来?

“大跃进”、“人民公社”,都是毛先生肯定并倡导滴,这个领导责任是他老必须担戴滴,毛有直接负责任的就是1020万吨钢的指标,后面的1800万吨的指标没拦住,至于亩产万斤,毛不相信亩产万斤的记录有不少,胡服等到处鼓吹浮夸的东西比比皆是。286的那张照片也是流传很广了。还有拔白旗插红旗又是谁搞出来的?

 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去天津新意村参观稻田,有关领导汇报说,亩产可达10万斤,毛泽东听后摇头撇嘴,表示不相信。毛泽东说:不可能的事。他指着一位领导说,你没有种过地,这不是放卫星,是“放大炮”。《人民日报》曾登过一幅照片,五位小女娃嘻戏地站在稻秧上,毛泽东摇头风趣的说:娃娃,下来吧,站得越高,跌得越重哩。又说:吹牛,靠不住的,我是种过地的,亩产10万斤,堆也堆不起来么!(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第138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毛泽东到湖北省,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讲,有一块实验田,水稻亩产上万斤。毛泽东摇头说:我不相信。外国朋友问毛泽东,亩产万斤粮的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他一笑置之,说:不要相信这些骗人的数字。(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第138—139页)

  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讨论人民公社问题,农林口上报的各地汇总的粮产指标超过1万亿斤。毛泽东说:搞不了这么多。经与农林口商议压缩到了5000—6000亿斤(相当平均亩产300—350斤)。农林口负责人说,不能再压了,再压就打击群众积极性了。

1958年11月初,郑州会议上毛泽东指出:今年的粮食产量9000亿斤,有假,最多7400亿斤,把7400亿斤当底数,其余1600亿斤当作谎报。人民是骗不了的,敌人看了好笑。不要把别人的猪说成自己的,不要把300斤麦子报成400斤。亩产万斤这股风是《人民日报》刮起来的。他提醒人民日报说:要冷静,这次会议之后,亩产广告要逐渐减少,今年底或明年初要绝迹。否则,《人民日报》就会变成中央日报。

195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号召全党为争取今年实现钢铁翻一番为生产1070万吨而奋斗。会间毛泽东向与会人员询问,现在钢铁生产仅400万吨,到年底还有4个月,4个

月能生产700万吨钢吗?大家都说能行。毛泽东非常感慨,他引用了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国共产党60年大事简介》,国防大学出版社1985年7月版,第462—463页)。毛泽东还说:“1070万吨钢的指标,可能闹得天下大乱,……怎么得了(吴冷西:《忆毛主席》第95—103页)。

关于兴修水利问题,1958年11月初郑州会议上毛泽东说:现在要减轻一点任务,水利建设,去冬今春全国搞500亿土石方,而今冬明春要搞1900亿土石方,多了三倍还多,还有各种各样的任务,……我看搞起来,中国非死一半人不可,不死一半也死三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死5000万人,……你搞多了也可以,以不死人为原则,你们一定要搞,我也没办法,但死了人不能杀我的头。(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8—139页)就在这次会议毛放了“死了人不要杀我的头”的狠话之后,有位中央瓴导人硬给四川摊派了1千万亩万斤田的指标,有位后来当中央领导的人也推了一波助了一澜……呵呵郑州会议结束后不久,11月21日,人民日报以显著标题报道:广东又一个实现粮食平均亩产1000斤以上的省份,平均亩产粮食1600斤,30多万亩晚稻特大丰收,比去年亩产增加2.2倍。“共产风”、“高指标风”,照旧鼓吹,有增无减。

南宁会议批周公,毛是头脑发热。毛肯定要负重要责任:从反冒进时起,这风是他老掀起来滴!对下边报上来的高指标也有过半信半疑的

时候,至少没有断然否定,也有过一系列错误的指示。除了陈云之外,他老也是最早退出狂态状态的,而且随之而来有一大串纠偏的指示。问题在于:毛的错误指示被人大大张扬,那毛的正确指示为嘛没被贯彻涅?

要是真按照毛泽东的《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搞大跃进,至于会这么被动吗?这个《纲要》在党内正式通过的时间是1958年5月下旬。这时,正是大跃进发动初始。毛泽东亲手制定,经过4年准备,与14个省区负责人商讨,两次中央会议讨论适才形成。2个月后,胡服就在徐水发表了著名的“狗肉汤”的言论。后面就是一拨干部一个赛一个放卫星。

上海会议有人建议利用召开第2届人大的机会公开修改高指标,但没有得到多数支持。2届人大1次会议继续维持原来的四大指标。而2届人大结束当天,毛就起草了致六级干部的《党内通信》:“根本不要

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管这些,只管现实可能性”。

讨论到了改不改高指标,公不公布改了的高指标!介个很关键,如果介个时候改了公布了,后来就没那么多被动了!那么谁在会上主张改指标并公布之,谁又反对?呵呵,要刨出来,该多好?

家园 庐山啊,你自己看看庐山会议的进程吧

1959年7月2日—31日,在江西庐山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各省委第一书记、中 央和国家机关一些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目的是分析形势,以便从“左”的错误中汲取教训,对今后工作做出科学安排。

会议开始,毛泽东提出18个问题要大家讨论(附件一):1、读书;2、形势;3、今年的任务;4、明年的任务;5、四年的任务;6、宣传问题;7、综合平衡问题;8、群众路线问题;9、建立和加强工业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提高工业产品质量问题;10、体制问题;11、协作关系问题:12、公共食堂问题;13、学会过日子问题;14、三定政策;15、农村初级市场的恢复问题;16、使生产小队成为半核算单位;17、农村党团组织的领导作用问题;18、团结问题。

毛泽东在讲话中概括了三句话:“成绩伟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指出大跃进的重要教训之一是破坏了平衡。在整个经济中,综合平衡是个根本问题,有了综合平衡,才能有群众路线。提出要以农业为基础,要按农、轻、重的次序按排经济计划。毛泽东讲话后,会议进行分组讨论。彭德怀参加西北小组讨论,同大家一道,对1958年以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和改进的建议。

7月10日,毛泽东布置讨论修改《关于形势与任务——1959年7月2日到X日庐山会议议定纪录(修正草案)》。

7月13日晚,彭德怀起草给毛泽东的信(即“意见书”),陈述自己对1958年以来党的工作的看法。14日,将信呈送毛泽东(附件二)。

7月16日,毛泽东批示,将彭德怀的信印发到会同志讨论。讨论中一些人赞同信中观点,—些人表示反对。黄克诚、周小舟同意彭德怀的信的总的精神,张闻天作长篇发言明确支持彭德怀的意见。

7月23日会议上,毛泽东讲了话,对彭德怀的一些意见表示赞同,并作了自我批评。

7月31日,毛泽东宣布会议结束。

8月1日,准备下山的毛泽东被迫改变主张。

8月2日,举行八届八中全会。中 央委员75人,候补中 央委员74人出席会议。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的其他工作同志14人列席了会议。

8月16日,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决议》、《为捍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还通过了《关于撤销黄克诚同志书记处书记的决定》,但后来一直未向下传达。

据毛泽东贴身士卫李银桥回忆:

“……回到住处,毛泽东本是吩咐我们收拾东西,准备散会走人。 可是有些领导同志不干了,提议解决彭德怀的问题。当天晚上,我便正式得知不下山了召开中 央全会……”

“毛泽东没有参加中央全会。会议吵得很厉害,吵得声音很大。吵声传来,毛泽东睡不着觉,他睡不着觉是要发脾气的,叫我去看看。我跑步去了,见许多人同彭德怀吵。回来学一遍舌。毛泽东发火了,写了批示。中央全会期间,在毛泽东住的房子里,开了几次政治局会议。……政治局讨论决定:只免去彭德怀国防部长职务、军 委副主席职务,仍保留政治局委员和副总理职务。生活待遇不变。”

1966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汇报会议上说:

“邓小平从来不找我,从1959年到现在,什么事情都不找我。五九年八月庐山会议我是不满意的,尽是他们说了算,弄得我是没有办法的。”

家园 这个,主席算无遗策,故意养几个东方不败玩玩,只怕也是有的
家园 李银桥这个回忆不靠谱,

很可能他把7月31日与7月14日前记混了。

7月31日,8月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一些老帅+彭德怀、黄克诚、周小舟、周惠、李锐等被批判人员的会议一直连轴转,气氛紧张,但没有结论,怎么会停呢?绝无可能。否则,哪是毛泽东呀,简直是政治斗争的雏儿。毛泽东政治斗争的特点,就是斗争时紧紧不放松,在没胜利之前,其他人想拉都拉不住。

还有,你看过7月23日会议上毛泽东的讲话吗?那是“对彭德怀的一些意见表示赞同,并作了自我批评”?明明是老毛的全面反击,连“你解放军不跟我走,我就找红军去,我看解放军会跟我走”这么露骨的话都说了,这不就是有你无我的摊牌决战吗?7月23日讲话,就是告诉与会者,我与彭是对立斗争的两方,你们站队吧。可以说,在7月23日后,彭德怀等就不会有好结果了。

家园 这是主席高端黑

我感觉大多数人看待自己父亲的时候,除了幼年少年时的崇拜,长大了,既没有摆动到觉得父亲一无是处的方面,也没有到最后觉得是先知。

虽然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是,伟人真的是稀有产品;而太祖这种你在平行时空拿他的故事写穿越小说都行的伟人,更是大历史条件下偶然中的偶然。太祖所在的那个舞台,那些历史剧目的演出,那些剧情之曲折、艰难、百转千回,作为观众的我和我父亲都只能是瞠目结舌。而作为普通人的我和我父亲,只能在自己的时代条件下、在自己的家庭和教育背景下,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的舞台上,对一个狭窄的方面有片面的稍微深入一点的了解与看法,我当然也佩服自己父亲在他人生阅历上的一些深刻的看法,但从不认为能与东哥相提并论;其实何止我们普通人,就算现在的各国领导人,和那个大时代的领导人相比,见识、胆魄、能力、深邃性,都想去甚远。

想想雅尔塔三巨头在一起的照片(如果能加上东哥和小希就完美了),再把现在o8、普京、和卡梅伦(莫大妈和习core也加上)弄一块照一张,绝对会有很强的对比度。

通宝推:puma2011,
家园 读毛选确实是了解他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我以前对毛泽东也是很多误读。当年考研的时候在地摊上买了毛选,整个备考阶段就拿来做休闲读物了,语言风趣言之有物,非常耐读。邓选将选那是无法直视,邓选里的讲话稿还稍好一点。

真正通读过毛选的是很难不崇拜他的,正如我们长大了回头重读鲁迅,自然会百感交集。

家园 看过,这个发言稿怎么会没看

我有两条罪状:一个,1070 万吨钢,是我下的决心,建议是我提的。结果9000 万人上阵,补贴40 亿,“得不偿失”。

 第二个,人民公社,我无发明之权,有推广之权。北戴河决议也是我建议写的。我去河南调查时,发现嵖岈山这个典型,得了卫星公社的一个章程,如获至宝。你讲我是“小资产阶级狂热性”,也是有一点,不然为什么如获至宝呢?要上《红旗》杂志呢?我在山东,一个记者问我:“人民公社好不好?”我说“好”,他就登了报。这个没关系,你登也好,不登也好,到北戴河我提议要作决议的。“小资产阶级狂热性”有一点,你们赞成了,也分点成。但始作俑者是我,推不掉。人民公社,全世界反对,苏联也反对。

 我们现在的经济工作,是否会像1927 年那样失败?像万里长征那样,大部分根据地丧失,红军和党都缩小到1/10,或者还不到?我看不能这样讲。

  大家也是这么个意见。参加庐山会议的同志都毫无例外地说有所得,没有完全失败。是否大部分失败了?我看也不能讲。大部分没有失败,一部分失败了。就是所谓多付了代价,多用点劳动力,多付了一点钱,刮了一次“共产风”,可是全国人民受了教育,清醒了。现在要研究政治经济学。过去谁人去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我就不读。斯大林的书(按:指《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我读了一遍,根本没有味道。那个时候搞革命,搞什么社会主义经济。唉,一到郑州,我就读了两遍,我就讲学,就有资格讲学了,不过刚刚在火车上读了两遍。我讲了两章,没有造谣吧。现在不够,现在要深入研究,不然我们的事业不能发展,不能够巩固,不能够前进。

一个大炼钢铁,一个人民公社。大跃进的发明权是我,还是柯老?我同柯庆施谈过一次话,我说还是我。你那个属于意识形态,你有没有责任?(按:柯曾在1957年12月上海党代会作过一个长篇报告《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内容重提多快好省,要15 年赶超英国,具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大跃进精神,极为毛赞赏,成为南宁会议的先声。)钢铁你要搞600 万吨(按:1958 年6 月华东计划会议,确定华东1959 年钢铁指标为600 万吨,引起全国1959 年指标全面高涨,也影响到1958 年钢铁指标的变化),我要搞1070 万吨,北戴河会议发公报,薄一波建议,也觉得可行。从此间下大祸,9000 万人上阵。始作俑者是我,应该绝子灭孙。补贴40 亿,搞小土群、小洋群。“得不偿失”,“得失相当”

  等说法,即由此而来。我劝同志们,自己有责任的,统统分析一下,不要往多讲,也不要往少讲,都吐出来。无非拉屎嘛,有屎拉出来,有屁放出来,肚子就舒服了。今天不再讲别的,因为还要睡觉。你们要继续开会就开,我就不开了。讲了好久?不到两个钟头嘛。散会!

这个不算自我批评?和彭的信比较的话,这个自我批评同意彭的部分意见。

至于你引用的“找解放军”我觉得你的解读有点过了,前面的原文是“假如办10件事,9件是坏的,都登在报上,一定灭亡,应当灭亡。那我就走,到农村去,率领农民推翻政府。”

真正开始批彭,我觉得还是26日说了“对事也要对人之后”。

现在有几个关键的夜会,到现在还没搞清楚,

7月22日夜间的大区负责人会议,其实是一个关键节点,此会应该开到很晚,以致于毛泽东、刘少奇都服了不少安眠药。王光美对这个会避而不谈。7月23日早晨的讲话,对刘少奇是意外,按李银桥的回忆,对毛泽东多少也有意外,是被吵醒的。7月23日夜间,罗大将撞见秀才们之后怎么向毛泽东汇报的,也是个很大的谜团。

家园 卑贱者最聪明,这是看毛选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送给你这位绕着弯骂人笨的朋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