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大投资(一) -- 陈经
国务院要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发改委提加强铁路等交通建设
一是加强市政地下管网建设和改造。完善城镇供水设施,提升城市防涝能力。到2015年,完成8万公里城镇燃气和近10万公里北方采暖地区集中供热老旧管网改造任务。
二是加强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末,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90%左右。
三是加强地铁、轻轨等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增强城市路网的衔接连通和可达性、便捷度。加快在全国设市城市建设步行、自行车“绿道”。
四是加强城市桥梁安全检测和加固改造,确保通行安全。
五是加强城市配电网建设,推进电网智能化。
六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市绿地蓄洪排涝、补充地下水等功能。
不久前,环保部等部门透露,我国将投资1.7万亿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投入2万亿元进行水污染治理。
有媒体称,此次公布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环保部的投资计划相加数额约为“4万亿”。
刚才看了郎教授的节目,把李总理类比里根总统,这把习总放在何等地位啊。
计划经济的结果就是短缺,市场经济的结果是过剩。
中国现在没有短缺的问题,不存在买不到消费品的状况。
昨天的cctv2,有专家说,我们用计划经济的办法解决短缺问题,殊不知现在的问题是过剩,所以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来解决。
这都是被洗脑洗坏了的。
计划经济的办法本身造成短缺,马克思当年设计计划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付过剩,而不是为了对付短缺。计划经济造成短缺之后,然后在这个框架内试图解决短缺问题,这不是计划经济的特长。逻辑要搞清楚:
计划经济——短缺——治理短缺
市场经济——过剩——治理过剩
但是最终,计划经济无法解决短缺,市场经济也无法解决过剩。
中国目前的混合经济制度是有优势的。
很简单,如果您有两个亿,准备在哪里投资?
美国?欧洲?
至少在可见的将来,中国都是最好的投资地,而且会越来越好。
中国各个地区,只要有了大投资,生活水平就能迅速提高。
克鲁格曼根本读不懂中国经济,说实话,经济学的诺贝尔奖就那么回事,我根本不看好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的解释。
中国发电量再增长4倍,是根本不可能的,用什么来发电?
中国只有两条路:
1)不走出去,就会由于环境承压的极限而不得不自我约束。
2)走出去,摊大饼,中国人控制的地域和资源增加4倍,于是走到军国主义,“生存空间”主义。
占中国水利资源的67%的横断山脉还没有开发。
中国的核能发电也只占很小的比例。
未来还有新技术诞生。
说穿了就是中国不给技术发展加盖子,发展的空间大,需要的投资多。
有武器,就能换来资源,国防工业体系,是利润极高的,是卢布购买力的基础,第一次海湾战争,苏联武器没人要了,没法用武器换资源,卢布也就白条了。
苏联当时和美国武器差十年或者一代,91年的时间太卡巧了,晚几年,Su27就完善和普及了,Sa10也该大批出口了。
现在中国的军工,差距还大着呢。
大投资就是要往基础设施上投,比如高铁,三峡大坝之类的。这些基础工程可以改变中国的资源结构和地缘结构,为经济发展开拓全新的空间。政府在前面造桥铺路,老百姓自然会跟上来盖城镇修工厂。没空间,没资源,什么都是瞎掰。发达国家搞技术创新是因为之前造桥铺路的事都干完了,只能通过技术创新来增加空间,费劲。中国不一样,一是还有空间,二是政府绝对力量大,其他中小发达国家搞不了的,比如太空开发,中国政府都能搞。这种优势不用就是浪费。
中国虽然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但是中国的民间企业没有定价权,是无法锁住利润的。只有中国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垄断国企把中国创造的财富留在中国。所以中国政府是有义务用这些财富搞大投资的,否则就无法实现经济循环,建立正反馈。
这里的计划经济请不要用任何有色眼光看待。
各届政府都在试图寻找计划和市场之间的平衡点。目前的平衡点在于适当控制计划经济所适用的行业范围和规模。
行业范围很好理解,但规模的控制是另一方面的思路。国企的核心不在市场或是资源,而是人,而在干部制度上,政企的关系越来越模糊了。其实虽然以前说企业政企不分,但国有或集体企业的数量过多,使得大多数企业的领导没有机会走入政途。结果是大量干部没有上升空间,这也自然容易走向腐败。而现在,由于国企数量有限,使得企业和政府之间存在不少的交换机会。这种中国特色的政企不分,反而可能从一个角度给了计划经济干部制度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是因为投资比例太大了,我们以为是压缩了消费投资。
真正老百姓消费投资没有被人为压缩。
衣食住行四项都有大量的人在干。
实际上,是因为投资比例太大了,我们以为是压缩了消费投资。
真正老百姓消费投资没有被人为压缩。
衣食住行四项都有大量的人在干。
实际上真是这样么?
中国现在的困难是全世界都经济低谷。
中国人本来就是要去赚全世界的钱的。
现在人家没钱了,自然我们日子就会过得不如以前。
这才是原因。
但是如果把原因归结于乱投资
等于自宫废了自己赚钱的硬本领。
掐死一帮企业的后果就是外资再席卷过来。
难道为了地球,我们自己就得饿死?
难道为了地球,我们自己就得饿死?
年初定调是中性偏紧,M2同比增幅在13%左右,实际到目前为止,今年每个月基本同比增幅都在15%到16%左右,但GDP增速还是是越来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