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个华人几乎证明了孪生质数猜想,海外的 -- 老成都
老张太牛了,开创性工作。
手一挥,这里有黄金,于是大家来挖,你挖一克,我挖半克,挖得不亦乐乎,老张在后面呵呵笑。
本来想把老张算3,500,000的过程贴一下,一是这里贴不了复杂的数学公式,二是哪个计算太恐怖,充满了数学符号,我看得胆颤心惊的,我也没有太看懂,也怕把大家吓跑了.
其实原来的英文已经非常清楚了:存在无穷多的相邻质数对,他们之间的距离小于7千万。
本来我以为3,500,000是个准确值,原来也只是估出来的上界。
这才是挖坑高手,如果只是暴力计算就能解决问题,一个小程序员就把坑填上了。
未来几年的数论博士论文不愁了
简单说明就是:在相同的条件下,可重复地得到相同的结果.再重申这只是说明而非定义,只可抓住精髓而可能经不起推敲.
认为绝对没人能破解,结果一群数学家联手把它从理论上暴力破了,外行人对专业问题贸然下结论是很容易闹笑话的。
看楼主口气是个码农,没有瞧不起的意思,我也是,只不过是个数学系出身的码农而已。关于张证明了啥,你可以去水木翻翻数学版的帖子。我不想费口水了。只是想说不要以为数学家不会写两行代码暴力破解啥的,专门有个数学分支就叫机器证明,吴文俊就是搞这个的。如果真像你说的都能暴力枚举了那在数学上根本就不叫个事儿了。
正经是集全国之力,集中了相当数量的那个时代的顶尖优秀青年。 把这样一大批青年精英交给老一代的大牛们。
以搞核试验的21所为例,这是搞试验而不是搞设计的,各研究室的技术干部,以老爹那一代人为例,如果不能说是全部的话,那也是绝大多数是从全国各名牌高校毕业的,比如清华、复旦、哈军工什么的。而且很多不是4年制本科,而是5年制或6年制。
咱没有什么统计数据,只记得87年授衔的时候,全所技术大校这个“顶级军衔”(技术少将只有基地科技委少数几人)有几十人,老爹回来说,数了一下,清华毕业的刚刚好一半。 由此可一窥当年TG在全国各行各业都急需人才的情况下,对有限的高校毕业生资源是怎么使用的,国家向两弹一星里投了多大的血本。
除了九院,在那个年代,到哪儿聚这么一帮名校毕业生给你这么奢侈地用。
有个链接,估计还会继续刷新:
http://terrytao.wordpress.com/2013/06/04/online-reading-seminar-for-zhangs-bounded-gaps-between-primes/
http://michaelnielsen.org/polymath1/index.php?title=Bounded_gaps_between_primes
7000万暴力破解云云更象是吹毛求疵。
对那时代的人心里还是钦佩些,所以不想再纠缠细节了。今天的科技界实际上依然可以看出问题所在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霸,为什么所谓的科研工作者还有闲心为度假和福利吵得天翻地覆?
就象很多IT工作者自嘲码工一样,很多科研工作者也已经沦为摆弄试管和按钮的低技术含量的“科工”。这也是文凭越来越不值钱的原因之一。现代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培养“码工”和“科工”,能真正称得上“大学”的也就有限的几所学校的几个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