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屌丝院士和傻女人 -- 混天球

共:💬101 🌺438 🌵1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绕了这么多,只需要回答一个问题:风气好了还是坏了

绕了这么多,只需要回答一个问题:风气好了还是坏了

如果现在风气比过去好,那我就是专说的过去,现在的不起作用。如果现在的风气比过去差,那我说的,不就是对现实有镜鉴作用么?

看来你是该领域的既得利益者啊,难怪这么维护,哈哈。

家园 你说的是学校的行政人员还是科研人员?

漫长的假期,一周工作几个小时?要是一周工作几个小时就能随便写文章,估计发的都是晶体学报之类的吧?

家园 市属的学校很有钱的

杭州师范大学据说从政府那里拿了100个亿?浙江大学就苦逼的一塌糊涂。

上海也是,市属的几个大学,包括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都从市里拿了10亿+的钱,钱多得大家都愁的要死。

教育部直属的就北大清华最爽了,各拿40亿,其他的都是教育部不疼,地方政府不爱了。

科大最悲催,给合肥安徽涨了那么多脸,结果学校大门口被地方政府修了个高架。

家园 19个女生的数学系?

这么多,师范大学的?

家园 你说的那些人里有很多是真正的赖皮

人家就是靠不干活耍嘴皮子活着的,平时之乎者也的,你要真敢一个月只给1000,他们就能天天堵在你家门口把你家上下18代骂个18遍,一直骂到你哭着求他:大哥,我给你1W,你走吧。回头他害得说他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真理。你要是找几个人把他打跑,那就更完了,人立马变反抗暴政的英雄了。

家园 我该说的都说了

风气比过去好了,还是坏了。本来就是很复杂的。不同单位和不同系科都有不同情况。我没法给你一句话回答。

就像清华大学这种中国第一流学府,名人无数,实力强大。但是在重新综合化下新建的历史系也能出常凯申这样的笑话。

关于署名权或者经费,从你的帖子我知道你是一个对中国科技界了解比我少得多的人。你过去在学校里见了不少东西,我可以理解你的感情。我也相信中国存在很多你这样的学校。你当然的话总有"镜鉴"作用,不否认。但是我认为我可以和其它网友用我们知道的行内情况,纠正你的这些东西。至少从“署名权”,在十年前,中国科技界主流就不是你所说的那样。

关于既得利益者,人多做事情或者事情做好,就应该得利。我在加拿大的同学比我读得好的去了美国名校当教授,钱比我挣的多;还有同学去了Facebook,一上市挣得够我一家活几辈子。我可不在乎人家既得利益。

你大概认为我家是既得利益者。关于我家,老妈文革后当年考硕士,我都小学了,单位全国只招六个人。原来地方单位我们家什么都放弃了。老妈硕士毕业我当时小学5年级去上海投奔老妈,白天在老妈办公室写作业,晚上睡在老妈和女同学的女生宿舍里的(本人是男性)。后头这些科研工作怎样,评奖之类是多少人取一个,我不想给你说细节怕被人肉。还不说分房等了十多年,得癌症怎么从从鬼门关逃回来。你能过这些关,你绝对也是既得利益者,嘿嘿。

家园 只看到自己的苦,看到自己的努力

因为你只看到自己的苦,看到自己的努力,就觉得这样的既得利益是合情合理的报酬。

问题是:同时期其他人呢?他们不努力?他们不苦?他们不该得到更多?他们得了么?更苦更努力的人都还没得呢,你们凭什么先得?

另外,你说的那些苦那些努力,对我来说,也不过尔尔。但如果因此就说我有权利得到比你父母辈更多的灰色收入呢?

关于署名权的事,或许已经改进过来了,但其他呢?改进了么?你还是在用个案来否定整体,所以我才会认为你是既得利益者在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呵呵。

家园 是滴
家园 当时老板的工资就两千多块

十多个学生,给了我们,家里就没饭吃了。

科研经费倒是几十万(十几年前)。我们搞计算的,当年就算每年都换新的(干过一次,项目结题了,剩了一大笔钱)。新电脑(当时主要还是pc),新桌子,新椅子,新空调,这些钱也用不完,这么用也觉着心疼。同时大家办公室搞得和nasa一样,到食堂里只敢打半份肉菜,半份素菜的。还不如给大家想办法多发点军饷,问题是搞发票真弄不了多少钱,还弄得跟做贼似的。正路应该是老板在外边开公司,大家到公司里领工资。当然了,是不是会耽误科研,就见仁见智了。

老板是好人,做科研带学生都很认真,这个领域也算小有名气。我同学家里出了事,还真自己掏腰包给钱。我们这帮娃娃也还真没啥带坏水的,几乎都是优秀论文,还有几个填补啥空白的。

家园 苦不苦还要看结果

我说你能过那些关,不但要看你要多苦,还要看你能不能出成果。就像体校学生各个都练得苦,只有几个能到全运奥运拿成绩。有人练到残也没有出成绩。你认为这合理么。但是现实如此。

科技界评估结果就是你文章中不中,中什么样子的。老妈这行基本投国内刊物是被人鄙视的。只说国际刊物,好的刊物投稿录取率是很低的。就算有的杂志比较水,录取率高过50%,中国科学家也是和全世界科学家竞争,特别是美国科学家具有语言训练经费生源优势。当然没有体育那么难。但是你不会认为评委是扔筛子决定的吧。如果在倒回去考虑到科学家的培养,是本科硕士博士博后到正式职位层层筛选的。博士之后每一层上去都要看你的文章多少和水平。每一步都是很多人取一个。虽然说有走后门,但是要混到能走后门的地步你也不容易。你这个光跟普通人比较辛苦程度有意义么?

我没有必要来给你一一列举我们家过去什么受过什么苦。你不到38岁吧,老妈38岁硕士毕业我们母子挤女生宿舍。在此前文革中怎么样,我也没有必要一一给你列举。嘿嘿。你不过尔尔很对,而且没准你收入比我爹妈多几倍几十倍几百倍都可能。其实,爹妈认识的圈子,甚至他们的学生,作企业的或者金融的年入过百万到几百万的也有那么一些了。有时候去看人家收藏都是值多少多少。我妈单位周围房子过千万的很多,上亿的都有,主人从继承祖产的平凡老百姓到本市周边地区的老板企业家都有,没有几个是搞科研的。我爹妈肯定是买不起的。

关于灰色收入,在学术圈子里很多自己人和自己人都不同的。很多不同的规则。就从完全“合法”的规则来说,有的省市规定某年前评上正教授看病享受干部待遇,差了一年就差了去了,以副教授退休的也差了去了。有的省市规定“享受国家特殊津贴”者超过多少岁收入免税,不过这个年龄的差了去了。有的部队院校,资深教授或者院士享受军级待遇,给配车配司机,给非产权房子住,比其他学校研究所好的多。新招的海龟,年薪差不多,但是可能这一年来的给几十万房贴,下一年来的什么都没有,但是也许几年后又等到点什么。不灰色的,同一个专业,院士级别的人在北上广不同院校收入都会差将近一倍。学术圈内都人比人气死人。如果都计较,还活不活。如果说,国内连学术圈内都不能一碗水端平,那么要端平所有不同行业的收入,至少不是科学工作者本人可以负责的。

所以对你的问题,

但如果因此就说我有权利得到比你父母辈更多的灰色收入呢?

我的回答是,你完全有权利取得更多的一切,不限“灰色收入”,只要你符合本行业的游戏规则下能够取得这些东西,连月亮是你的我都没有意见。

家园 赞。这样的老板是俺们要学习的对象啊。
家园 上海交大引进的炸药奖蒙塔尼好像也就三亿经费

但是已经被人举报得一蹋糊涂了。

举报人不光是新语丝等网站,而且还有国外其他同行大牛,认为他的方法行不通。

家园 不晓得段振豪

漫长的假期,一周工作几个小时?

不过根据可靠消息来源(本人不认识,但是我的熟人认识),像王志珍(女,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这种级别的,周末加班都远远不止几个小时。而且如果没有其他活动(全国政协副主席,代表九三,所以经常有开会和视察之类),是早上第一个到实验室,亲自动手清扫除尘。为什么自己做,因为习惯了。

外链出处

我猜想这位段先生,也不会一周只工作几个小时。

家园 说的实在阿

有些人可能上了院士就松懈了。但是更多的我见到的博导,教授们都是恨不得一周工作8天的主

家园 其实这就是中国特色的tenure制度

拿到杰青就是tenure,拿到院士就是终生教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