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屌丝院士和傻女人 -- 混天球
那些大的重点项目应该有专职的财务监督与管理。当时就吃一顿饭也没有细聊,凭印象说下。主要是对于大多数的课题来说都是几十百把万的小项目,没必要也不可能每个都设专门的财务,但肯定有个花费原则的。
不过这个原则比较粗也比较死,现实中不太可能完全遵循,每个项目的特点也不一样,花销方式差异也很大。而现实中社会外部环境大家也知道,就像你上街骑车开车不可能完全不违反交通规则一样,甚至有些小路根本就没有适用的交规。所以很多事情就通过报销这块冲了,至于冲出来的钱是用来当直接花费还是间接花费还是用在自已身上了这个只有天知道,如果不是这个屌丝院士的老婆掌握了切实的证据并双手奉上的话外面的人是很难取证界定的。这个院土平均下来一年10来万真不算大钱太普遍了,而经费多真要贪的一般都是外面勾挂一个公司,什么消耗材料啊设备维修啊甚至清洁服务啊挂再多也是看不出来的,甚至查都不好查。
但问题还不光在这里,学校里新体制的人员好多都是合同绩效制,课题立项的话大多应该是横向,带有很强的合同性质的。这无异于把科研方当成了独立或半独立的机构在看待,有委托合作的性质,那贪污公款这个罪名就有点界定不清了。国家一方面要成果心很急一方面也没精力没能力每个项目去审计也明白下面不可能是理想化的情况,一般只要不太出格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所以才说这个屌丝院士是倒霉催的,不知道是不是得罪人了还是怎么的给判得这么重。
你以为官员的贪污都是随便一个手提包装钱就搞定啊?还不是要通过各种方式洗白,比如说炒股赌博,绝对不敢公开收集发票。
而教授们呢?哦,是学校的老师们,尤其是高校的老师们,公开收集发票——影响极坏,而且还不认为这是贪污——这是最可恶的。
他们就弄几个小钱?相对官员动辄千万上亿的,可能是小钱,但对于其灰色收入和工资的比例(官员是大额额外一次性收入,而教授们是细水长流,月月入账),长年累月的积累(官员们收钱一般次数有限,但教授们收钱可是一辈子型的),还有不认为是腐败的普遍性(恐怕没几个官员会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是腐败吧?),这个腐败程度恐怕官员们也要汗颜了。
可以这么说吧,我人生第一次接触到的社会黑暗,就是在高校碰到,而且大学毕业快十年了,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和社会组织,至今还没有遇到比高校更黑暗的,即使有一次在广州火车站被无辜困住,也没觉得比高校黑暗。
就你自己非得把这两个反腐对立起来,非得先治这个再治那个。还不是自己心理不平衡,觉得和尚摸得,我也摸得,等那天和尚不能摸了,才有资格说我。
为什么就不能一起治?为什么就不能敲山震虎稍微遏制下?
错就是错,不能因为别人也错了,就说自己错得对了。
现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审核极其严格,经费不能乱用不说,用不完就是套取国家科技经费。哪里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再说了,教授们才拿多少?官员们拿多少?虽然说教授们拿也不对,但板子不能光打在教授们身上吧。
我也在学术界工作这么多年,不知道学术界的超级腐败是从哪里来的。说来听听?
倒是每次去地方上开会或者作报告,那种富丽堂皇,那种华贵威严,让我们这些科研民工们叹为观止。
楼下说得对,你要么就是个官二代,要么就是不食人间烟火。
都有专职财务监督与管理,但小型的课题与项目就不可能专设这一块,而这些才是数量最多的。说它是灰色是指一方面管理太粗太死不现实导致一些不规范的做法成常态,另一方面是关系有点没理清,特别是教育产业化后两套体制,科研方的身份地位不清,适用的管理不清楚。这些都不是单靠严格审核能解决的。
即使是重大项目,也有很多没有专职的财务管理。更何况,有没有专职财务管理跟经费的使用并没有关系。另一方面,僵化的经费管理体制也是逼着科研人员总在打擦边球的原因(各位所说的找发票报销,一大部分即来源于此)。
这不是某一个人群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的设计问题。制度、管理、审核都要跟得上才行,而现在,看不到希望。
大项目上人多可能也是一个原因,不把严点经费转眼就花光了。一个管理制度不能有效贯彻实行也就等于没有,实质上也就是变灰色了。加上现在新旧两个体制也确实有点乱,可能转换完了会好些。
第一次知道有陪酒这种现实:女生陪有权势的老师
第一次知道虚假发票这种洗白方式:老师们收集发票
第一次知道权势具有生杀予夺的能力:看着某老师为了某个自己特意栽培的学生,对其他潜在的威胁——也是学生一一通过各种手段清除。
第一次知道随便换套词汇就能成为学霸:这个普遍见于学术界。
第一次知道话语霸权:站在讲台上,看谁不顺眼就用手段收拾谁,管他有没道理。
第一次知道署名权就是权势:一批学生搞的成就,老师一个署名,就据为己有
第一次知道学商勾结:各种理论为某些无量商家量身打造
……
而且,这些事情是发生在十年前,现在这种风气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我相信你心里更清楚。
官员腐败,这个不可否认,但人家拿命换的,被查了要蹲监狱。学术腐败?有拿命换的么?我看到更多的是自己一手贪钱,一脚继续站在道德高度批评腐败,还在讲台上装道貌岸然……
另外,不要看别人腐败就觉得自己腐败也有理。
政府的楼亭馆舍华丽,和贪污是一样么?这是作风腐化,不是贪污,不要把贪污和作风腐化划等号
至于我个人身份,不劳猜测,但肯定不是官二代,不然我也不会碰到这些,也不会这么愤了。
看着我那同学动辄申请好几个亿的经费,而他的水平我是清楚的,完全就是一副分钱的做派,而不是想搞点真东西的。
这些对于我这个一分钱当两分花的商人来说,简直是腐败透顶了。把钱送官员人家至少还干点实事呢————可能就是因为这点取向,让楼下的人认为我是官二代吧???
像赵老师说的“本来挺好一件事儿,你非要闹……”
这院士冤屈不?我看挺冤的。
但是既然事情发生了,它就是有价值的。
我们从来不预谋一件事,只是将已发生的事情引向有利的方向。
例如孙同学死了,就终结了收容制度。
或者叫导火索,或者叫抓手。
这是针对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知们的战争。
我觉得这个事应该大规模宣传,最好二婶来公开宣判,声色俱厉地维持原判。然后召开专题研讨会、茶话会、恳谈会,喧哗一下。
或者公知们炸了锅,公知口诛笔伐力量大,把矛头指向司法系统,掀起司法界反腐,这是好事。
或者公共知识分子就此萎了,回家唏嘘感慨、兔死狐悲一下下,然后好自为之,这也是好事。
反正俩都不是好鸟。
有车的都是有钱人,国家是这么认为的,对有车一族的整治正在进行时。
当公务员的都是有权的,群众都是这么认为的,对公务员的整治正在进行时。
几年来公务员考试这么火爆,百里挑一香饽饽,仿佛鲤鱼跃龙门、一劳永逸似的。
世界上没有这么好的事情,公务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将成为苦逼职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群众的目光是雪亮滴,群众的兴奋点是很低的:
公务员吐痰真恶心啊,公务员抽烟真嚣张啊,公务员居然还戴手表、享受医保、吃饭喝酒、旅游??太震撼了!!
而咱企业界的常年累月地公车私用、私车公用,没有任何人有不同意见。
很多人关切的财产申报公示制度,我看以事业单位做试点然后逐步铺开比较合适,光吃不干的人大多聚集在这一块。
这叫摸着石头过河、以点带面、先易后难,操作阻力最小,也叫请君入瓮。
光靠打击监督其实是瘸腿的办法。另一条“腿”是“制造压强”。
腐败产生的根源是“闲”的。贪官的正事都由秘书和副值搞定了,他自然就把“搞个钱”“包个奶”当主业了;学霸们放个屁也有人帮忙裱起来,成为“先进”理念,那当然砖家们都有空玩“三飞”了。
应对其实也简单,如果“刁民”太多太横,副值都没人敢堵枪眼了,那自然就是检验官员成色的时候,谁还有空当“贪官”;民间“民科”兴起,学霸的皮到处被揭,那还有心思倒腾发票吗?
嘿嘿。这个人霉倒得是不是公平并不重要。
动辄好几个亿?2012年上海交大申请的自然科学基金总共才5点几亿,就这还是全国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