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89):小潜艇 -- 本嘉明

共:💬38 🌺22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航空军的理想坐骑
家园 一模一样的“声纹”没那么好弄吧?

,那么在越来越大的海域逐步取得空优

在中国夺取空优的情况下(就是基本保证敌人的飞机也不能出现在这片空域),此时我潜艇上浮所冒的险,还是值得的。

没空优这些潜艇没用;真要是有了空优,又弄这些小潜艇干啥

感觉挺鸡肋的

家园 可以尽量模仿另一型潜艇的声纹

当然,如果对方的主动声纳打到你,就穿帮了,因为根据回波可以看出你的体积。

小潜艇因为小,完全可以做到同大潜艇(比如说,元级)近似的航速,航程。这样跑出去的话,美国单靠海底监听列阵(被动声纳)无法鉴别。再说哪个士官敢拍胸脯说刚过去的是小潜,安啦?万一过去的是元级,模仿了小潜的声纹呢?

这等于在皮卡上套个纸板盒,冒充装甲车,敌人远远地看不清。来了三路,你防哪一路?

当然,这个小潜,是搞150吨还是510吨,那要靠在海军领饷的专家们,比如张将军找钟,去抓阄。

家园 主要是发现目标

摧毁目标并不难,小潜艇体积太小,火力太弱,升级空间不大。那种特攻潜艇的思路,日本海军早就用失败证明过了。无人潜航器主要用于探测 搜索,最后操刀的还是大型潜艇。

您最后的战术设想,很有些“民科”的味道

家园 很多疑点

小潜艇因为小,完全可以做到同大潜艇(比如说,元级)近似的航速,航程。

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没有任何一艘小潜艇能达到与当代先进常规潜艇相当的航速和航程的。

家园 我说的,是“轻装的侦察兵潜艇”

就是只配短枪的武工队,预见弱敌就打,遇见强敌就闪。如果小型攻击潜艇放弃重型鱼雷,就如同“珍珑棋局”里自屠大龙,设计思路就打开了。

一个好的声纳兵,可以凭被动声纳听出同样在水下的对方艇的核堆型号------如果对方是核艇的话,因为核堆是永远不能停的。但对于常规动力艇,水下用AIP和电池,大艇和小艇是可以“互相冒充”的。只要设计上预想到,小艇的航速近似于大(常规)艇是可行的。

至于航程,我说的不是整个“续航力”,小艇只要能模仿着大艇,一直装到走出美日的海底监听列阵,进入大洋深处就行了,因为这时候监听列阵也会像以往一样,丢失目标。至于这些列阵在中国家门口的哪个地方,走几里地能到,中国海军门儿清。

其实攻击潜艇不装备鱼雷,是个非常民科的想法,但大家至今都没打到我的要害。要害是,以潜反潜的话,敌方以潜艇攻击你,大家都在水下(此时谁也不敢上浮),小艇无力还手,因为水下只有鱼雷管用。这就好比我们根据99坦克的底盘,缩小后生产一个“小99”底盘,在漆黑一团的夜里一跑,听起来跟99坦克冲过来一样,但跟M1A1对撼,一开火就露馅了,“小99”上面不能扛大炮。

不过“小99”至少可以装“激光致盲枪”。同理,就是在小潜上装备超强主动声纳,用“声波弹”攻击敌大艇,震它个七荤八素,口鼻流血,自己可以趁乱跑路。

小潜艇最大的作用,是调动敌人,摇旗呐喊,把敌人有限的反潜兵力(包括敌潜艇),在正确的时间,调动到错误的海域,就行了,小潜在最后一分钟开溜就好了,不必去傻呼呼地硬掰。在这关键的几小时里,日本的潜艇不在应该在的位置,不就等于是废了?

小潜艇次大的作用,是在南海横行,欺负欺负没有反潜能力的小国,伏击一下敌导弹艇编队,送几个蛙人进去,这点吨位也足够了。

当然,配套的是,COSCO新造远洋货轮,必须在船底龙骨上加装齿槽或挂钩,以便小潜艇随时上来“蹭”一程。不过“蹭”之前,必须以北斗短信通知船长,不然大船小艇都是有危险的。

通宝推:海峰,
家园 那个XXVII型也可以借鉴,在头部装了枚大水雷

同时还带一条鱼雷。这样头部也可以加装机械手什么的

家园 资料贴:意大利小潜艇

Fincantieri公司是意大利最大的造船公司,军民兼造,产品以豪华邮轮和意大利自用的大型水面舰只为主,但也造潜艇。

Fincantieri的潜艇研发历史悠久,成系列的有S90,S1600,S1300,S1000,S800,S500,S300CC等。

一,S1000是同俄国红宝石(Rubin)合作,于2008年完成了概念设计,后因资金问题暂停,2012年重新启动项目,但简化了武备以降低卖价。

S1000潜艇计划由Fincantieri公司船厂建造,但是S1000潜艇既不提供给俄罗斯,也不服役于意大利海军,而是为第三国提供(比较可能是印度)。据称,如果有客户出现,S1000潜艇仅需要48个月便可以提交技术文档并建成首艇。

S1000无核潜艇是基于热带条件设计,适用于岛屿之间浅水区域的高性能、操作简便、价格适中的潜艇。艇长56.2米,宽5.5米,水下排水量约1100吨,最大下潜深度约250米,最大水下航速14节,编制16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二,S300研发于1980年代,水上排水量260吨,水下300吨,长33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三, MS200,在2002年展示模型,长28米,排水量250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其他的意大利血统轻潜艇,还有一对卵生兄弟:Sauro(1076型)和Toti(1077型),排水量600吨上下,艇长47米,最大航速18节,潜深180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服装公司的地效翼船

民企研製地效翼船首航成功 單價1680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算中国的 SpaceX? 你相信这家没有军方背景?

家园 凭什么相信有军方背景哈

你以为解放军的钱花都花不完?

家园 茗谈(89)-4:刮脸

刮脸,也叫“修面”,主要是对大老爷们儿,胡子拉碴了,刮干净,又变回蔡国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那么今天我们要问一个新问题:

轮船,需要不需要“刮脸”?

事实是,太需要啦------可是可是,刮不到啊!

(一)

船底附生物(Marine Growth),是一个让人类头痛了上百年的问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是说,比100年更早的岁月,这问题不存在。而是说,这100年里,海运大发展,大型船舶技术大发展,海上巨无霸密密麻麻,这个问题,成百倍地严重起来,再不设一个中纪委管一管,可了不得。

您先看看这位胡子大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再看看这位英俊小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认出是谁了吗?对,这是辽宁舰,胡子叔是瓦良格号刚拖到大连,坐进干船坞时的邋遢相。

第二个例子,是豪华环球油轮“玛丽女王”号,刚进干坞时惨不忍睹,连螺旋桨上都爬满了海洋生物和藤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刮脸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1917年某德国战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对于远航的大船,这些不速之客,既减低了船速,浪费了柴油,又损害了船体,而且特别难对付。主要的对付办法,有两个,一个是进干船坞,好好搓个澡,然后涂上特种漆,让它们慢一点堆积起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第二是在水里时,派潜水员下去清扫,但既危险又劳累,成本大风险高,作业效率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根据日本专家的研究,每年的6月到10月间,是北太平洋海域MarineGrowth的高发期,这对于浪费燃料污染大气,有很明显的副作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二)

我的建议,是中国开发“小潜艇清洁技术”。

具体做法是:在南中国海,东中国海,渤海湾以外海域,共划定三个“船舶清洁作业区”。凡中国注册,或进出中国港口,吨位在4000吨以上的船舶,强制进行船底清洁,一年一次。当然船东尝到甜头,要主动多刮几次,那就打折欢迎。

那么有人问了:一样要刮底,趁船停在港口装卸货时,不更方便吗?

回答是“不行”。

一, 港内普遍水浅,刮下的废物,日积月累,淤塞航道,最后还要疏浚港口,一样花钱。

二, 船舶在港内,每个钟头都要付钱,一旦刮到一半,发现有“蛀牙”,要修理延时,后面等着进港的船岂不要去集体散步?

三, 某船在非洲带来的附着生物,刮到中国港口的水底,会不会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破坏生态环境?

四, 吸收了船底特种漆的水生物,一旦被渔民捕捞贩卖,岂不造成食物中毒?

而放在外海,比如南海地区,海底较深,海洋可以吸收废物并自净,又给三沙市一个财路。

比如“南海清洁区”,三沙市组建“船舶养护局”,名为局级,实质上由国务院和国防部联合指挥,三沙市出面跑腿。“船舶养护局”下有3-4个养护公司,整个“船舶养护局”可以发200张A牌照,400张B牌照。

每个A照,对应一艘水面排水量250吨级的作业潜艇,艇员12人。B照,对应一艘25吨级,可以用集装箱拖车拖运的作业潜艇,艇员2人。

A艇,长约30米,形状短粗,全国统一用一个款式,便于后勤保养和规模化生产。潜艇的结构设计,参考军用小潜艇,艇首有2个真正的鱼雷发射管,但发射口盖焊死,发射管里装两枚鱼雷形状的电池组。艇尾发动机舱留有空间,必要时可以加装AIP。在艇外的一侧,从艇首到艇尾安装多套机械手,各司其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在火星上的“好奇”号机械手

在艇的另一侧,则外挂三组备用油箱,以平衡对面机械手的重量。这款A艇,就等于是一条“水中联合收割机”,利用多组机械手不同作业,给船底擦洗,清洁,超声波探伤,补“蛀牙”,最后上油打蜡。

每次作业,一条“左撇子A艇”(机械手在左面)配一条“右撇子A艇”,从大船的左右两个船底,一前一后,错开前进。

B艇,就是我们所说的,仿德国SEEHUND(海豹)艇,没有鱼雷发射管,艇首配备有较小的机械手和探照灯,等于是“手扶拖拉机”,跟着“水中联合收割机”打打下手,用冲击锤啃一些特别硬的附着物,或者处理一些复杂曲面,比如螺旋桨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每年的6月和10月,是业务高峰期,各艇尽量出勤。每个养护公司沿中国南海的主航道,撒下一串“剃头挑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每个“剃头挑子”有一艘保障船(也就是驿船),下辖若干组(一组有两A艇,2-3艘B艇)。南来北往的远洋轮在接近这一海域时,就通过卫星电话向相熟的养护公司预定服务,随后在指定海域拐出主航道,来到保障船附近抛锚,接受“刮脸”作业。作业完成后付费,得到一张清洗证书,证书一年一换,凭证书才能进中国港口。这个清洗作业虽然花钱,但节省了柴油,延长了船的使用年限,船东还是赚的;而中国对于柴油的进口依赖,也可以有效减少。这算是多赢吧?

到了其他月份,潜艇分3拨,一拨仍旧执勤,一拨排队到海南岛的保养中心去养护年检/艇员轮休,第3拨在整个南海分片瞎逛,名为“科考”,一样关饷。当然,这个科考,主要是考察有没有不明国籍的潜艇“到此一游”。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如果要打仗,只要把鱼雷发射管口盖启封,换上真鱼雷,海军支援几个鱼雷作业兵过来,再带一套高级别的小型拖曳声纳来。本来A艇的艇员就是海军退役的潜艇兵,部队上那套指挥通讯都是熟的,立码可以编入现役。小艇虽然跑不远,利用对南海海底的熟悉,就地设伏,当隐蔽炮台使,发起“冷枪冷炮运动”,那还是足够了。

家园 那不是一般的M4

2000年才服役的Mk.18 Mod 0 CQBR, 只配发给美国海军特种部队,我刚下河的时候最初回的贴,很有印象。

渔民捞到美式M4:美军特种部队在中国沿海动手了?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当然也不是这种枪就不可能被走私,可是这样可能性就比较低。

家园 船体清污的最好方法就是进坞清理,而且一直是这样做的。

大型船舶每年都要进坞的(干船坞),进坞的一项重要工程就是船体清污、除锈、油漆。除了船体,还有大轴、螺旋桨也要坞修时进行检查维修保养。

用小型潜艇来做,费时费力费钱,还清理不干净。

而且沿海大量的修船厂就没了营生了。

家园 你说的有理

但是,

一,超大船舶进坞很困难,因为大型干坞太少。而且进一次,费用惊人。建议您去了解一下上海为什么一定要开发洋山港?洋山港投资巨大,凡是走洋山的货柜,额外费用很多,我已经听过很多出口厂抱怨了。但洋山港不建是不行的,为降低运费,远洋轮(货柜轮和大型矿石轮)都越来越大,最新的集装箱货轮大到这个程度,在黄浦江里无法转身。再不造新港,上海根本不可能压过新加坡港。从远洋运输超大型化的未来趋势来说,船舶维护必须要改变思路,打破框框。大型船舶如果可以延长进坞周期一倍(两年进一次),这个经济效益有多大?中国还可以平添多少大船?

二,进干坞,其实是“一刀切”作业,因为船壳积聚附着物,在不同位置不同月份,走不同航线,海水冲刷方向不同,情况都是不同的,很多部位可进可不进。使用“剃须刀”式的小潜艇作业,可以根据当前重点,有缓有急,严重的地方刮干净,不严重的地方放过,下次再刮。

三,目前电动剃须刀技术和机械臂(比如外太空,深水用)都很成熟了,借鉴过来,很难说小潜艇会做不好这个工作,还没做你怎么知道?

四,小潜艇同时还可以担任其他任务,比如跨海大桥的桥墩清洗,抢救沉船和坠海飞机,为缠住渔网的大小船只脱困,开采浅海海底的养殖资源和矿物资源,把中国沿海养殖业向大海深处推进,等等。

五,如果中国需要上千的小潜艇,就会建立世界上最大规模,最好技术的民用潜水器研发工业。你怎么知道将来人类不会在浅海大陆架上建设“海底城镇”?至少不用强拆是吧?

家园 玩潜艇、搞客运旅游,光是投入和保险,就该属于玩心跳了

LZ说“科考,私人收藏,警用(水下安保),环保部门”等用途,怕是搞个无人的、线控的要简单许多。o(∩_∩)o...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