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凑个热闹也说点我爷爷那辈的事 -- 断桥残雪

共:💬35 🌺3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凑个热闹也说点我爷爷那辈的事

这几天连战访大陆,我跟我父亲通电话时他说他高兴得晚上都睡不着。我老婆纳闷了:至于吗?我说你不了解那种情结。我家祖籍在浙江嵊县,嵊县在哪里?是在奉化边上的一个大县。那块地方对国民党而言就象红安之于共产党,革命老区哪。

先说说我的家族。我这个也算大家族,有一本厚厚的从明代开始的族谱。这个族谱有五个copy, 文革时毁了几个,后来又补上了。族谱分五个人保存,我父亲是其中一个,大概不出意外的话,等我父亲百年之后我就是其中一个了。我看过这个族谱,我的祖上基本上算书乡门第,几百年的耕读出仕的传统,清代时还出了个翰林编修。到了辛亥之后就不太一样了,有从军的,有经商的。从军的清一色国民党,单是将军就出了六七个,当然做到那个位置的人都去了台湾,前些年回来一个探亲的,地方政府还很隆重地搞了个排场。好了扯远了,回来说说我爷爷那辈。

其实我爷爷死得挺早,四七年就没了,我奶奶守了五十多年寡,现在奔百岁了还精神矍铄。所以我所知到的故事大半是从奶奶那里听来的,小半是父亲那里。我爷爷的爷爷是举人,家底殷实。可惜我太爷爷不争气,抽上了鸦片,虽说不至于倾家荡产,但家景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到我爷爷出世的时候,在家族里也就是中不溜的样子。太爷爷下面有四兄弟,我爷爷最小。这四个兄弟两个暴病而亡,一个死在抗日战场上,只有老大一生平安,寿至近百岁而善终,各有各的命运,说来也是场人间悲喜剧。

好了先歇口气,回来再续。

家园 支持
家园 快点哪 我等这你呢 鲜花
家园 续一

我的大爷爷,据我奶奶说是脑袋不太灵光的那种,读书不行,做生意也不行,所以一辈子都呆在乡下守着祖坟。但所谓塞翁失马安知祸福,大爷爷一生都没经什么波折,最后活到99岁而善终。这个寿命在那个年代也算少有了。这里有个故事。我们那里的乡俗,是做九不做十的,也就是说,逢九的生日,比如六十九,七十九,八十九,要大操大办,而到了N十大寿的时候反而不能张扬。这里据说有些忌讳,我也不太明白。所以太爷爷到了99岁的时候,他的儿孙们就准备着大办寿宴。可老爷子发话了:今年的寿宴不办了。大伙儿纳闷:往年逢九的时候都很隆重,怎么今天就......。 老爷子就是不答应,谁劝也不听。结果到了离生日还有个把月的某一天晚上,老爷子无疾而终。据说人老到一定程度,是知道自己哪天死的,所谓知天命,这也算个例子。

我后来跟父亲聊天,大爷爷的长寿其实也大有道理在。一个人头脑单纯点,烦恼就少,生活简单,日复一日极有规律,自然能长寿。何况我老家山青水秀,空气又好,对身体帮助很大。相比之下,我们这些现代人的健康和寿命就要大打折扣。社会文明的发展,福焉?祸焉?天知道。

说完大爷爷就是二爷爷了。据说二爷爷是兄弟几个里身体最强壮的,少年时就可以挑百斤的担子走几里地。不单是身体好,读书也不错,浙江高等学堂毕业(就是后来的浙江大学)。那时家里都指望他在政府里谋个好职位,可他却选择了从军。当时太爷爷极力反对也没有办法。二爷爷从军的年代我不得而知,因为那时我奶奶还没过门,从我的推算来看,应该在北伐到中原大战之间。那段时间我老家有许多年轻人跟着蒋介石去打天下,想来二爷爷也是其中之一。他跟的是俞济时,我查了下历史,大约是第一军第一师第四团,之间有些什么调动就不得而知了。以二爷爷的学历,才干和籍贯,在军中应该属于比较有实力的中下层军官。三二年淞沪开打,二爷爷的部队奉命出征,他就牺牲在战场上。现在读了一些那段历史的资料,当时的确很惨烈,连俞济时本人都受了伤。他牺牲后很长一段时间,国民党政府每年都会有人来我家慰问,其中也有军人,可能是老俞那边的。死讯传到老家,太爷爷只说了两句:“我就料到,我就料到......”, 后来便整日阴沉着脸,不久郁郁而终。太爷爷这个人,据我奶奶说,虽然自己抽鸦片,但家训还是很严厉的,对儿子们有很高的期望。想来二爷爷在他心目中也是光宗耀祖的寄托,白发人送黑发人,能不伤心吗?二爷爷的风采,我只能从仅存的一张四兄弟合影里看到,的确高大英俊,神采飞扬,令人神往。如果他活到抗战结束,应该也是将校级的国民党中坚吧。听奶奶说,他牺牲时尚未娶妻,没有留下后代,可谓一生都奉献给军队了。

续一
家园 这么快就来了? 谢谢
续一
家园 献花支持啊,看来对于长辈的回忆,西西河又会有个原创的高潮啊
家园 多谢各位捧场,写得不好,请多指教
家园 雪地下跪鲜花支持
家园 呵呵,真老乡啊。不会是一个乡的吧
家园 续二

本想分几天写完的。但写到二爷爷似乎打开了话匣子,有点激动,索性多写点。

上回说到二爷爷,这里有个插曲。太爷爷去世前对太奶奶说,老二没有后代,让老大老二老四的后代以后扫墓世也都去看看老二。这个遗言直到现在我父亲和我都没有违背。每次我去扫墓,除了拜祭太爷爷太奶奶和我爷爷外,都会去二爷爷坟前拔拔草鞠个躬。在我们这个家族里,二爷爷是永远的英雄,也正是因为二爷爷的原因,我们对国民党有这很深厚的情结,即使它败退台湾也很难磨灭。这算是对开头我老婆的那个疑问的解释吧。

该说三爷爷了。三爷爷是典型的乡绅。据奶奶说,三爷爷为人精明,是做生意的好手,但比较吝啬。太爷爷到后来基本上就只抽抽鸦片享清福,把家里都交给三爷爷和我爷爷打点。我爷爷婚后去了杭州闯天下,老家的田地和产业完全由三爷爷处理。这个家在三爷爷的手里慢慢又有了生机。不但田产越攒越多,还在嵊县城里开了几家作坊和商店。现在我陪奶奶回老家,她还会指着某处的一块地说,那里以前是我们家的铺子,你爷爷也有股份。总的来说,三爷爷也是个很有才干的人,但正如前面所说的,他对乡亲太吝啬,这个缺点后来要了他的命。我奶奶对三爷爷一直颇有怨言,因为他在我爷爷死后吞掉了我家全部的田地和大部分铺子的股分,只给奶奶留了很少一点。但还是那句话,塞翁失马,安知祸福,共产党来了,一切都改变了。

续二
家园 如果说续-是惊喜的话 这个就是狂喜了
家园 你也是嵊县的?哪里人?

我老家在嵊县和新昌交界处,一个叫做澄潭的地方,现在属于新昌县。但因为地理位置离嵊县近,所以解放前我家的生意主要在嵊县,我奶奶也生活在嵊县。

家园 长乐方向。难得你家还保留家谱。我家的想找都找不到了。可惜
家园 续三

前面说了,三爷爷为人比较吝啬刻薄,其实太奶奶说过他很多次,但三爷爷听不进去。我太奶奶是个很有见识的女人,念过小学(那个年代读过书的女人很少)。太爷爷不长进,这个家很大程度上靠她撑下来。我爷爷去世后,奶奶迫于生计去外地做工,把我父亲留在太奶奶那里直到他上中学,所以太奶奶跟我们这一房是很亲的。啊哟,又扯远了,打住回来。

后来共产党来了,三爷爷因为家大业大,又对乡亲刻薄,给评了个地主,而且属于那种不太好的重点批判的。这个罪名可大了,家产全部没收,成天挨批,连饭都是有一顿没一顿的。我们那边土改,杀人不多,但斗地主还是要斗一下的。据说后来三爷爷饿得不行,挨家地要饭吃,有个好心人给他一碗饭,他狼吞虎咽,就噎死了。这个说法似乎有点演义的色彩,在我想来,一个人落泊到那种程度,心力衰竭,饥寒交迫,暴病而亡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不幸中的万幸是,爷爷去世后,家产就分净了,太奶奶带着我父亲跟大爷爷住在一起。因为太奶奶在乡里的人缘很好,大伙儿又同情我们家二爷爷和我爷爷的遭遇,所以我家其他几支并没有受到三爷爷的牵连。而我奶奶这边,因为家产和土地早就变卖,主要劳动力爷爷又早已去世,据然评了个贫农。这个算是大幸了,对我父亲后来的前程帮助极大。至于我太奶奶,一生劳苦,四子丧了三个,但还是坚强地活下来,晚年安定,一直活到文化革命前,享年86岁。

家园 长乐好地方啊

听老家的人说,长乐现在富得流油啊。

我家的族谱在文革中也丢了好几本,现在我父亲手里的是后来又重抄的。copy件多,就是有这个好处。但老祖先传下来的那本原件我也没见过,不知道在不在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