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老山作战中,我军装备质量问题 -- AK545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Mon Apr 25 15:09:38 2005) WWW-POST
老山作战中,我军装备质量问题 ZT
山作战离我己经二十一年了,回忆当年的每一次战斗、100多天的阵地生活,一次次、一
件件索绕心头,记忆尤新。在这场战争中,我军克服了恶劣的地理、气候环境和生存条件
,战胜各种疾病,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战役胜利。然而,这胜利的背后,困扰指战员的还
有武器及其它装备的质量问题。
一、作战中使用的“五六”式冲锋枪:
该武器总体质量,在单发状态下射程、射击精度及杀伤力是不错的。但在实战中存在以下
质量问题:防腐蚀、防锈性能差,老山地区雾大、潮湿。该枪生锈严重,一天不擦、全身
生锈、三天不擦、枪机拉不动。在阵地上必须天天擦拭,否则,锈迹斑斑。如遇雨天,一
天要擦拭多次。由此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该枪连发时、稳定性较差;该枪耐高温性差,如连续射击三匣子弹后,枪管通红、不便握枪,准确性大打折
扣。
二、火炮质量:
老山作战中,各种火炮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这样说:“军功章有步兵的一半,也有炮兵
的一半”。然而,各型火炮的质量,用“豆腐渣”形容并不为过。以迫击炮一族为例,我
团100迫击炮,因质量问题三次更换。7.12反击战时,我连82mm迫击炮被打报废。原因是
火炮不耐高温,连续射击炮管膨胀、口径扩大。搞得我炮打打停停,须要冷却、降温后再
打。
最后,还是因口径增大,炮弹从半空中掉了下来,差点炸死我营营长。如不是营指及时发
现,不知要造成多少冤魂!后经检测,我连全部82迫击炮,口径均为82.8mm。这是冷却后
的检量数据,如果当时测量,至少是83.8。这炮还能使用吗!
三、弹药:
我连84年4月5日加入对老山地区的炮击行动,直到6月11日越军团级规模的反扑,一直使
用着一种炮弹。不知是清仓库、还是什么原因,炮弹上的“定心线”及弹体上,涂满了防
锈油(黄油),此炮弹发射前必须将黄油擦拭干净。否则,不能使用,炮弹下不去,也出
不了膛。因此,我们需要用大量的时间擦拭炮弹,大大阻碍了射击速度。
6.11以后,一天后勤处长亲自“押送”民工运送弹药上阵地,大家借此机会大提意见。后
来送来了无油炮弹。但这时候,我们己经撕光了所有棉质衣服、掏空了被子里的棉絮!
四、钢盔: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时,我军真的很可怜,指战员没有钢盔。1984年战前才装备部队,质
量怎么样呢?我的体会是挡一挡炮弹爆炸后,飞溅的泥土、碎石还可以、野战条件下用来
煮食物也还好。其它的大概就不好说了,阵地上被炸烂的、被子弹击穿的钢盔,随处可见
。
五、通讯工具 :
在一线阵地、基层连、排,使用最多、最广的是“步话机”,这家伙体积大、重量沉是明
摆着的事实。有的有五个频道、有的有九个频道。由于通话通道少、不抗干扰,平时用来
相互问候、聊天还可以使用。一但打起仗来,却用不上,越是紧张时刻,越是用不上。因
为敌我双方都在使用,几十台、几百台,每一个频道都有几种、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声音
。完全听不到、呼不上对方。还有其电池性能也差、不耐用。电量不足时,我们只好将多
块电池连接起来使用。有时连在一起的电池体积、重量比步话机本身还要大,还要重。不
利于行动和机动转移。在老山地区作战中,我们深受通讯不畅之苦!弃之不忍、用之无用
。
六、压缩饼干:
参加老山作战的一线指战员,忘不了压缩干粮“761”。它是一线官兵的主粮,其硬度、
味道和可口程度,回想起来,我除了直想呕吐而处,还有牙齿想掉的感觉!该食品单一注
重人体所需的热量,忽视了人体所需的其它营养成份,特别是维生素。一线人员长期食用
,造
成维生素缺乏症。由此,引起的种种疾病和伤痛,严重影响了我军战斗.
从枪到炮到炮弹到钢盔到压缩饼干,无一例外。
而是说质量问题。
话也说回来,比如讲冲锋枪枪管过热的问题、炮管过热的问题,只要武器的基本原理没变,再先进的武器也一样。想解决问题?好办……俺给你配一停水冷马克沁,成么:-)
说到枪械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问题,呵呵,M-16比56冲还差劲呢。
至于钢盔的那个就更让人忍俊不禁了……哥哥,那是钢盔、不是法国骑士的重铠,本来就只是用来防破片的。
我只能说:俺没有啊……事实也是如此,有啥办法。
前段时间河里有个帖是讲在伊美军对装备质量也诸多不满. 在前面打仗的人, 期望值要高些, 也许是普遍的事实.
回头看当年PLA 装备条件是差些, 也有多年不打仗, 闭关锁国 和 国家财力的因素.
比如文中提到的步话机, 几十年一贯制,不能满足作战需要, 就不是质量问题而是落伍的问题.
钢盔不象激光枪那么高科技吧? 网上有一张流传很久的PP, 是84年战士胸戴红花准备出击. 想来你一定看过. 里面的部分钢盔, 还是日本人留下来的.....
AK兄也是个老xxxer了,怎么能传有如此低劣漏洞的文章,这不是望xxxer的光荣称号上抹黑吗。提示一下,没想想对比一下共军的编制表?
防弹衣也一样。如果我们的战士们有过高的期望,那可能是误传误导的结果。
56冲的耐气候性能可能不及战士们的要求,但已经是世界上最好的了。
步话机的问题直到现在战场数字局部网才能解决。中国当时的技术和国力无法做到战士的要求,美国、苏联和其他军事大国在当时也不比步话机的水平高多少。
战士们的抱怨当然要听,但要和当时的现实连起来听。今天我们的飞行员同样在抱怨我们没有F-22那样的战斗机。怎么办?该怎么办还怎么办,一方面加劲开发更先进的武器装备,另一方面立足现有武器装备,有什么家伙打什么仗。
楼主的意见我个人认为是偏的.84、85的常规武器我们在精确度和火力上不如美军和苏军,但武器都装备了几十年。哪个年代的人对质量的概念我觉得比现在都要强。一些弹药据说是备战备荒年代生产的,有质量问题。这个在《高山下的花环》中都有体现。但你说枪炮本身有问题。另外,有个帖子说突击队有日伪时期的钢盔。根本不可信。GCD再过分也不会那个时候拿几十年前的东西给自己的部队用。有很多帖子可以证明,一切为了前线不是口号是实际的行动。限于工业水平有点比不上美苏,但不能把我们的军功生产人员的智慧和功劳抹的一无是。处
第二排第二个戴的是什么钢盔
带有浓厚的“伤痕文学”的色彩……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滴
因为80式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前者。确有80年代初部队使用库存多年的缴获日制钢盔的说法,因为有的老兵说发到手里的钢盔内壁写着日本名字。
象钢盔质量,压缩饼干的营养问题,这个恐怕没法否认吧,说出这些装备存在的问题好像没有什么不应该吧。据我所知,美国有很多公司是专门收集前线士兵对装备的抱怨,然后选择开发出新式装备卖给国防部,而国防部先进项目计划(DARPA)也特别支持这些装备的开发。
另外,我有个朋友是山西太原人,他妈妈是在一个军工装备厂工作,他看过工厂的一个内部资料片,讲的就是对越自卫战争中的装备问题,他跟我说了很多,我只记得其中有一个是手榴弹,录像中显示在丛林中作战,木柄手榴弹由于过长,被扔出去后往往出现碰到树杈反弹或者偏离目标的情况,军队才认识到手雷的好处。
所以我觉得揭开盖子谈谈问题,没有什么不对的啊,光报喜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