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从个人经历谈下朱相 -- 五福
del
你发了一个注定要引起争议的帖子,然后又拿贴主五福的大帽来压人。你真行!
可惜这一点在西西河经常被人故意忽视或者故意回避,大概是屁股原因。
说老实话,没有本事的人,如果背景一般或者不会拍马,一旦放到竞争性的体制中,基本上要完蛋。
所以人还是有本事的好。从统计学上讲。
当时的情况,好像是很多人还以为中国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政府是咱们老百姓的“babysitter”,所以对政府比较信任。
而那个时候遍地的“集资”虽然与现在遍地的高利贷没什么区别,却一般是打了些“擦边球”,“挂靠”了银行、政府的名义。很多人就以为是政府银行要“集资”,甚至政府、银行的员工都有不少跟着老百姓交钱“集资”的。
等出事之后,大家才明白原来这“集资”其实不是政府、银行的“集资”,而是政府、银行向大家“推荐”的“集资”。
出事之后,“集资”的凭证成了“不良资产”,可就有的人就动了“不良资产收购”的念头吧?
其实天底下没有新鲜事。现在遍地的高利贷跟九十年代的集资其实没什么不同(换了个名字),接下来资产泡沫破灭然后通货紧缩与九八年的那次惨烈萧条应该也不会有不同,最后么,我看将来包括政府在内的机构减员增效,以及政府卖国企维持财政收入与九十年代末也不会有什么不同的。
(自我引用、自我表扬、自我吹捧一下)
90年代后期特别是98/99两年,通货紧缩是非常严重的。当时国企普遍下岗,煤矿等企业基本都揭不开锅了,甚至就连银行这样比较“好”的经济部门都因为坏账等问题而不得不“减员增效”。
那时候的通缩是有历史原因的。不过我觉得如果说最直接的原因,可能就是92年末南巡之后造成的一直到95年左右的经济过热,以至于资产泡沫化严重。资产泡沫的直接后果就是飞涨的物价。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94年的物价指数已经到了瞠目结舌的20%左右。老朱当时没有办法,就只能搞起了“保值储蓄”,三年期储蓄的贴补率好像到12%以上,就这样物价好像仍然在涨。
当时伴随着资产泡沫、物价飞涨的同时,就是所谓“集资”在全国的盛行。要说起来“集资”同现在同样在全国比较盛行的高利贷倒是没有多少区别,也就是靠高息,至少20%以上。其实20%这个数字要说起来大概还不算太离谱,但问题是当时一方面全国遍地是集资,另一方面20%基本都是最低限了,30%以上的多了去了,这就很危险了。
老朱的保值储蓄应该是最终起了作用,接下来自然就是资产泡沫的破灭,然后就是去杠杆化的过程。后来就是国企的下岗,银行的坏帐,到了98/99连续两年的GDP平减指数都成了负的,正式进入了萧条时期。“减员增效”波及大多数行业,连银行都因为坏账而不例外。
眼下的物价也是在上涨,按照咱们天朝统计局的说法大概是6.5%,当然没有95年的20%那么严重。不过我看现在各地兴起的高利贷,甚至有50%-100%的利息,怕是要比当年的“集资”还要厉害,总给人一种难以静下心来的躁动的感觉。而好像历史上这样似曾相识的躁动的感觉,似乎总是在资产泡沫最高峰的时候,伴随着集资、高利贷、倒买倒卖、物价上涨。。。而出现的。而躁动的最后无一例外的也都是以泡沫破灭然后通缩以至于萧条而收场。
所以从感觉上来讲,虽然现在物价还在涨,但总觉得怕是通货紧缩也不太远了。
上一次通缩造成各行各业“减员增效”。这一次如果通缩来临,怕是一些部门也要搞“减员增效”了,当然,我想这一次应当还不至于像98年那时候那么“惨烈”,但力度可能也不小。
这一次的“减员增效”,个人感觉有可能高校会成为重灾区,特别是地方的一些普通高校。近些年高校不断大肆扩张的同时高考人数却由于计划生育而不断减少,很多差一些的高校已经很吃力了。高校的收入不外乎几方面。一是学生的学费,二是政府的直接拨款,三是其他形形色色的收入,比如说从政府或者企业拿到的科研基金,另外就是高校卖地或者其他收入。以后学生入学人数下降,最大的一块学费当然也会跟着下降。而在通缩的情况下,政府的直接拨款以及政府为源头的科研基金能不下降可能就谢天谢地了,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一旦增大,削减开支怕是就不可避免。而地方的二三类高校自然也最危险。
政府的财政收入一旦下降,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除了削减开支,最容易想到的另外一个策略可能就是私有化了。在历史上不管是撒切尔还是老朱,卖国企的最直接动机都是因为财政吃力而“甩包袱”。除了卖国企,还可以尽量“事业单位化”,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也可以看作是为了在财政甩包袱。这一次如果财政收入减少,到底会影响到那些部门,当然还不好说,只能拭目以待了。
你不把国企推向社会,在市场经济里摸爬滚打一下,经理人怎么能培养出来?那玩意儿只有真刀真枪干过,最后活下来的才是货真价实的管理者,否则就是意淫者。而这个过程,必然会有大量企业完蛋。
---------------------------------
这个,穷人出身,个人经历,一手资料。
从穷人出身,老爸小学毕业,老妈几乎不识字的农村妇女,你能混到大学毕业成为2万人国企搞技术的头,很不错了。如果土共永远能给人提供如此的上升渠道,那么中国也就有盼头。
可惜,这样的上升通道,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了。怕就怕以后农民的孩子就只能一直是农民,工人的孩子就只能一直是工人。而搞技术的头的孩子,以后还是搞技术的头。这种阶层固化,才是一个国家灭亡的内因。而风水轮流转,正是一个国家活力的源泉。
虽然发钞很多,但全社会消灭通货的速度要更快。我是刚想明白这个道理。
通货膨胀后期,大家都明白了,手里拿着钱就是白扔。于是大家都想办法换成实物,也就是广义上说屯货。而且不管成本和有用没用地屯货。而这些囤积的东西,实际上是社会不需要的。这些投入进去的现金,都变成了垃圾扔进去了。人们不但把银行贷款不断换成垃圾,还把自己的储蓄换成垃圾囤积。于是政府惊奇的发现,在通货膨胀后期,政府在拼命的发钞,而社会上的现钞却越来越少。
俺认为80年代末风波过后,整体经济过热,随后在90年代中期剧烈紧缩,这就相当于08年美联储不但不放水救市,反而把利率提高到20%,不但不拉抬美元汇率,反而把美元一贬到底,结果必然会导致美国银行大量破产,美国企业大量倒闭。
显而易见,美国政府的救市策略是正确的,问题是当时中国政府的操作完全和前几年美国政府的操作相反,必然会引发国企的倒闭潮,而银行虽然保住了,也积累了大量坏账。
这补充的部分不对,美国08年救银行, 一个理由就是中国在90年代初印钱贬汇率救银行。 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从1比3变成1比10就是这么来的。而这种方法居然被事实证明行之有效,所以美国银行在08年也要求美联储如此照搬中国的经验。
我就想起在织布厂三叔家的老哥和老姐,他们当时真好啊,回老家一趟,国企职工,羡慕的我两眼放光,可惜,好景不长,朱总理就让老哥和老嫂光荣下岗了,国营大厂一夜之间成了厂长个人的了,现在早早的卖给了房地产开发商。老哥前年得了直肠癌,连医保都没有,现在已经接近家破人亡。
吃早饭的时候:
看着手里的包子,就想起交公粮的时候,每年都要赶着毛驴到公社去交两次公粮,到了朱总理的时候,还有了三提五统,到现在我也没有搞明白是什么,反正收下的粮食,最好的都要交的公社的粮站去,收粮的人真牛啊,现在已经找不到了。呵呵,老爹、老娘种了一辈子地,头一次领到粮食补贴的时候,都怀疑是不是变了天,进入共产社会了。
打电话的时候:
掏出手机,就想起自己的第一部手机,用的是联通卡,据说是省钱,不过,好像联通赚的钱,都让朱总理送给了美国高盛的CDMA,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人用?没办法,朱总理当年说是给美国人消消气的,不送礼也不行。 后来朱总理又搞了网通和电信的划江而治,呵呵,国共两党都没有划江而治,中国的电信居然搞成了。现在的总理不得不一点点的该回来,电信业又重组了,联通的CDMA也无人提及,里面送给了美国多少黑钱再也没人知道。
取钱的时候
人民银行的大区行是朱总理的形象工程,现在人民银行内部也不再提及,那些被办事处化以及分流的人民银行员工们,估计能把朱总理吃掉。银行业的监管也一塌糊涂,现在的总理不能推翻原来的政策,只能抽出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能重新成立银监局搞银行监管,一个系统,两个大爷,呵呵。工行、建行、中行上市了,中国精英们欢呼雀跃,朱总理的大手笔,老百姓啥好处都没有,辛苦50年的财富被美国人一把卷走,看看建行给高盛带来多少利益?搞了个农业发展银行,中国的农民们一毛钱没有见到,粮库的粮食倒是被卖光了,老朱自己也被骗的团团转,倒是养活了农业发展银行和粮库的一帮蛀虫。还好现在的总理改了,粮食直补了,起码农民见到一点钱了。
开车的时候
没的说了,世贸谈判的时候,朱总理在汽车业上据理力争,龙永图也跳出来说:中国不需要品牌,好了,满大街全是日本车和大众车,奇怪的是,汽车厂的51%股权在我们手中,市场也在我们手中,我们就没有自己的汽车品牌,我想买个国牌车都没办法选,咬咬牙,买了个威乐吧,没办法,这是当时市面上唯一挂一汽国标的车了,除了解放就是它。还好03年后,有了qq、有了吉利、有了比亚迪。
加油的时候
这个我都不想提,有个亲戚在中石油青岛分公司,福利待遇好的我不想提及她,人家工作两年,我工作10年,但我们已经是两个阶级了,她在上,我在下。以前,每次汽油涨价我都痛骂发改委,现在,我再也不骂发改委了,我怀念赖昌星了。
回家的时候
99年开始工作的,工作3个月,单位说发住房补贴,我发了700多,高兴的不行,我当时对朱总理感激涕零啊。呵呵,等我买房的时候,我拿着住房补贴却发现买不起了,而比我早一年的同事们却只花了2万块就住进了140平方的大房子。正是朱总理的英明决策,我们才彻底取消了福利分房,实现了住房商品化。现在,天天跺着脚骂房价的人们,可以想想谁是债主了。
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
熬了10年,孩子有了,该上幼儿园了,我现在已经开始给她积攒上大学的费用了,没办法,自己就毁在这方面。高考的时候,大学开始并轨了,也是朱总理决定的。为了上一所学费少的大学,我翻遍了志愿报纸,终于找了一个专科的非并轨学校,一年950元,就上的它,没办法,再多,老爹老娘承受不了啊。为了孩子,我现在要给她攒上大学的钱。
晚上教孩子学习的时候
有时候孩子不认真学习,我就老吓唬孩子:“不好好学习,将来找不到好工作”。说这句话,我都感到脸红,好工作有几个是凭学习好找到的,包分配也早被朱总理取消了,毕业就是失业,要找好工作,除了找关系就是花钱,学习好有屁用?
先纪念这么多,总之,朱总理永远活在我的生活的每一分钟里,呵呵。
我看到的是以前在社会统筹规划中占到便宜的N多人,现在占不到便宜了,所以抱怨比窦娥还冤。而以前一年950元大学学费都差点而负担不起的家庭的孩子,现在工作不错,还买了车,算是占到社会便宜了吧,但还是抱怨没有比早一年工作的人占到的便宜多。
只有那些一直没有占过社会便宜的农民,拿到一点儿粮食补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气。
这种风水轮流转以及阶层流动性,正是一个社会的活力源泉。如果你和你的同事们永远能用2万块钱买140平米的房子,而农民永远拿不到粮食补贴,那才是一个恶劣的社会形态呢。
90年代国企没有倒闭的,都是这样熬过来的。
国企中工人也很快改成计件了,不可能不干活。说工人不干活的实际上是没活干的地方。我的各种感受和你 完全一样。那时候我经常义务加班到8点以后走。
我所在的国企后来成功转制上市了。
但我对"温总领导下忍受通胀"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因为通胀对普通人的伤害其实现在还远未体现出来。未来会真正体现出伤害。这和92年的通胀一样。现在我们还在92年,你得到94年你才知道"温总领导下忍受通胀"的厉害。
通货膨胀对社会的伤害是在膨胀不下去以后才会看到。
我怀疑五福的时间段记忆有误。
▲
4洒落
962
5824
2012-08-19 05:48:56
3773129 复 3773088 我不知道你这是从哪个国企观察出来的现象
我倒可以而告诉你一个现象,对于高级知识分子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扎堆的科研院所,高级知识分子的子女学习成绩并不特别突出。实际上高级知识分子的子女学习成绩不好的也是一大把。子女的学习成绩和父母的学历并不成正比。
▲ 回复 修改 花↑ 宝推 收藏 统计 更多工具 草↓▲
5slyypp 2012-08-19 06:29:08 3773163 复 3773129 别来吵架。坏了五福的帖子。二十分钟后我会删去你的帖子。
我这个帖子也会二十分钟一并删去。
▲
6洒落 2012-08-19 06:56:41 3773177 复 3773163 别人和你观点不一样就是吵架?引起争议的是你自己
你发了一个注定要引起争议的帖子,然后又拿贴主五福的大帽来压人。你真行!
-----------------------
我先申明一下,关于学历问题,我只是发表了一个和slyypp不一样的观点,就被他指为我在您的地头吵架。这件事我得澄清,我没有吵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