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去年的政治课结业论文,供大家批判用 -- 崇山彩云

共:💬17 🌺9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去年的政治课结业论文,供大家批判用

崇山彩云按:这是我去年的政治课结业论文,花了一个下午就写好了,大家能在文章中发现几位河友的对我的影响吗?

摘要:本文回顾了英国、德国、日本、苏联(俄罗斯)和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并对这五个国家工业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工业历史 中国工业 未来工业

(一)英国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依托工业革命的力量英国在十九世纪成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型帝国,其殖民地遍及世界24个时区,征服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农业文明-中国,随意的操纵德国和法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内将美国的影响力压制在北美大陆上。在英国崛起的过程中,有如下事项是值得探究的:

1.1圈地运动与羊吃人

在中国大陆的教科书中,英国的圈地运动通常被视为英国腐朽的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象征;然而在许多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辩护下,圈地运动并没有导致大批的英国人因饥饿死亡,因而是值得赞美的。如果抛去道德上的说辞,可以注意到两点:第一,英国没有导致大饥荒的物质前提是:粮食产量已经高到了足以养活一大批丧失土地无法参与农业生产的农民。第二,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提供了第一批产业工人,后面将会提到,工业革命后,英国轻工业与重工业的急剧扩张不仅需要越来越多的设备,更需要越来越多的工人来操作和使用这批设备。

1.2蒸汽机和机床

当今世界上,蒸气机大部分进了博物馆,还在使用中的蒸汽机零星的分布在世界的少数几个角落里。另一方面,英国今天的机床制造业无论是产值还是技术水平都被甩在了世界前十之外。正是由于这样的事实,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英国工业革命的壮丽史诗竟然是奠基在蒸汽机和机床之上,然而这确实是事实。18 与19世纪的英国机床不是数控机床,但已经足以满足那个时代造船、武器制造、铁路、桥梁的工艺精度要求;同时,蒸汽机的出现第一次让人类有能力驾驭如此强大的力量:蒸汽动力的轮船可以实现不依赖于季风的远洋航行,蒸汽动力的火车可以让英国军队在南亚次大陆上方便的进行机动和调遣,打击原住民起义军的反抗……进一步的,当蒸汽机和机床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正反馈过程:不断改进的机床可以制造出工艺越来越好的蒸汽机,性能越来越好的蒸汽机又源源不断地为大功率机床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理论上讲,如果世界上有无穷多的煤炭资源和铁矿石,这种循环就可以无穷无尽地进行下去。

1.3殖民地的经营

英国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虽然分布在世界各地,但最重要的地方有三处:印度(以及缅甸),中国的长江中下游流域和北美大陆。英国对待这三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态度出奇的一致: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应当成为资源的提供者以及工业产品的购买者。

在印度,英国采取强制手段彻底摧毁了印度的纺织业,掠夺金银这样的硬通货,大量向印度倾销商品,将大量的印度人编入雇佣军参与对外扩张。一直到二战爆发,本土都自顾不暇的英国政府终于答应在战后给予印度独立,以此换取印度参与对轴心国的作战。

在中国长江中下游的若干个城市,英国设立了若干租界,英国公民在中国领土享有领事裁判权,英国海军可以出入长江。更重要的是,英国人控制了中国海关关税几十年,英国产品以极低的价格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又把中国民族工业始终限制在很小的规模上。英国在中国的殖民大部分终止于1949年解放军渡江战役时,第三野战军炮兵与英国海军的炮战,全部结束于1997年6月30日夜米字旗从香港落下。

在北美,英国政府对于殖民地的盘剥甚至导致了殖民者的叛乱,拒绝效忠米字旗的昂格鲁萨克森人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之后一百年的时间中,美国不断遭到了来自英国的武装干涉,与英国政府扶植的代理人之间的战争以及外交打压与经济封锁。今天国际政治中,英国政府的“美国人跟班”形象,实在是一种反讽。

1.4英国的衰落

尽管在19世纪末不断有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达到或超过英国,但英国当时实力强大的

海军依然维系着英国世界霸主的地位。二战爆发后,德国空军对英国本土所有的工业

城市都实施了战略轰炸,彻底摧毁了英国的工业能力,要不是来自美国的援助物资,英国的下场绝不会比法国好多少。战后,英国丧失了在中国的大部分利益,又兑现承诺让印度独立,在中东的殖民地被美国夺走,彻底断绝了维持一个大国工业所需要的原料供应。尽管马歇尔计划让英国恢复了工业生产,但英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自己的工业水平恢复到19世纪时那种压倒性的优势。就在今年传出消息,英国将来会与法国合用一艘航空母舰,这一新闻实在让人感慨:曾经造出过泰坦尼克和十几艘航母、几十艘大型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的英国造船工业,居然衰败成这样了。

(二)美国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金融,其实力之雄厚至今还没有国家能超越。美国的工业化进程中有如下几点值得深究:

2.1 南北战争

在美国立国之初,曾经有部分的美国领导人试图将美国建设成为传统的农业国家。事实上,这种想法不是孤立的,美国南部的农场主们都是这么想的。然而美国北方的资本家却认为发展工业并靠工业产品的交换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种矛盾到19世纪中叶的时候终于不可调和,并爆发了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的结果是靠大机器大工业武装和保障起来的北方战胜了更加骁勇善战的南方。胜负结果凸现出工业体系对于战争的结局是多么的重要。

更重要的是,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开始发展工业、完善铁路网和其它基础设施。今天我们知道,美国在那段时间的建设成就是以大量无产阶级的健康和生命为代价的(尤其是华工的生命),然而,美国的国力却扎扎实实地增长了。南北战争结束后不到40年,美国对西班牙宣战,轻松地将拉丁美洲和半个东南亚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2.2二战

为解决大萧条对于美国经济所带来的打击,罗斯福政府采纳了凯恩斯主义的药方,全力振兴曾经因为需求不足而遭受打击的美国工业。在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摆脱了孤立主义,工业生产转入战时体制。历史证明,美国的工业能力超出了当时所有参战国家的想象:美军的坦克性能远不如德军,陆军指挥官的指挥素养比不上德军总参谋部的职业军官,飞行员经验没有德国空军和日本空军多,海军陆战队的单兵战术和尚武精神也比不上日本陆军,然而德国和日本不能做到像美国人那样随时补充战场上武器装备损失和口粮供应,最终落败。

2.3冷战

本文主旨是在讨论工业化,因此不会对冷战期间的美国的意识形态作过多评价。冷战期间,美国工业界接着二战的势头继续突飞猛进,多项工业指标都死死地把苏联压着。基础设施建设中,美国构筑了地球上最气势磅礴的的国家高速公路网,众所周知:高速公路网的建设需要的是一个庞大的工业体系来支撑。在航天工业中,美国与苏联展开太空竞赛,各有胜负,但笑到最后的人显然是美国,至少美国不会发生像俄罗斯那样把和平号空间站超期服役五年还在使用的事情。在被称为“工业之花”的航空工业方面,美国的工程师始终保持领先(当然,苏联落后的不太远),涌现出了波音、麦道和洛克希德马丁这样的飞机制造厂家。

2.4美国工业的今天和将来

冷战之后,由于金融行业的利润比制造业更高,美国相当多的工业门类成为了“夕阳产业”,倒闭或者转移到中国去了。华尔街压倒了底特律,底特律则成了一座开始闹鬼的城市。然而,美国至今还保有几千万吨的钢铁产量,几乎所有的高端产业以及来自美国军方大的批订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美国工业绝不会像英国那样彻底垮掉,规模上也不会比现在削减多少。但是,除非出现下一次工业革命,美国工业的规模也不会再增长多少了。

(三)日本

3.1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中,日本的工业化进程和英美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政府的作用。英国和美国大张旗鼓地搞工业化的那些年代,政府不干预工厂的生产运营,任其自生自灭,工业主要是由资本家和财团来主导。明治政府则是对工业企业(尤其是重工业企业)进行了大量的政策扶持、税务减免、政府订单刺激甚至直接注资使之成为国有企业。日本终于快速的在三十年时间里国力超越中国并在甲午海战中全歼北洋舰队,并在接下来的《马关条约》中逼迫中国政府赔偿2亿两白银。

3.2二战

日本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在大萧条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与美国当时“以工代赈”缓解需求不足的手段不同,日本在一次又一次的兵变中走上了法西斯主义道路直接开始侵略中国。在侵华战争中,日本的弱点暴露了出来:日本的工业水平虽然比中国高许多,但日本当时的工业水平和油料储备使得其不能像德国那样建立强大的装甲集群和航空兵部队,因此,日本不能像德国那样使用闪击战来对国民党抵抗部队的防线实施大纵深穿插合围,在大陆所有的大型会战都打成了一线平推。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本工业水平不足的特点表现得更加明显:战争初期,日本和美国的太平洋舰队相比较,日本明显在规模、数量和人员素质上占优势,但这种数量和质量上的短暂优势很快就被美国“开水下饺子”式的大规模建造军舰所抵消,战争后期日本甚至要与具有数量和质量优势的美军作战。

3.3战后美国的占领

美国对日本的改造对于日本工业有着双重效应:一方面美国强迫日本实施了彻底的土地改革,消除了日本的封建残余。一个强大的工业体系不能在封建的土地制度上生长,因而这样做是有利于日本工业发展的。另一方面,美国对日本工业的扶持是有所保留的,像电子产业,高精度机床,高精度模具,美国政府不仅允许,而且给了许多订单加以鼓励。像航空产业,尤其是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则处处设卡,横加阻挠,甚至逼着日本航空自卫队购买美国产品。其实,日本没有自己的风洞就已经注定其不可能研制出自己的航空发动机了。

(四)苏联

4.1苏联的工业化

事实上,直到列宁去世,苏维埃俄国都只能算是个农业国家。尽管列宁生前断言“共产主义=苏维埃+电气化”,尽管来自西方的武装干涉势力已经被击退,国内的叛乱大体都已经平定,但直到他逝世,俄罗斯都一直被缺乏现代工业的问题所困扰。继任的斯大林选择了一条从未有过的道路:计划经济体制+重工业优先。

首先,计划经济体制是史无前例的新事物。苏联之前的日本和德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相当多,然而这些国家的经济运行终究还是要依赖于市场交易的,更不用说英国和美国这样政府干脆就是甩手掌柜坐等工人干活、资本家组织生产和GDP增长。苏联的计划经济是说:苏共中央将经济发展的总目标交给国家计划委员会,计委将这一总目标分解成为各个具体指标,再根据这些指标拟定出未来五年中对所有工厂和其他生产单位的人员、物资和资金的分配方案(也就是五年计划)。事实上,五年计划在实际中往往被执行得千疮百孔(在苏联的最后十年更是这样),然而,苏联的头两个五年计划却避免了大萧条的冲击,因为产品的生产是根据计委的指令进行的,而不是在追求利润,因此也不存在生产过剩的问题。

更幸运的是,指导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运行的纲领中,比平衡物资更重要的是重点发展某些工业部门,而斯大林确定的重点发展对象就是重工业。于是,在两个五年计划之内,大批的钢铁厂、重型机械厂、发电厂、机床厂在没有任何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拔地而起,接着急剧扩张,一直到苏德战争爆发的那一天。

需要指出的是,苏联这种奇特的发展道路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苏联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三十年代的苏联不需要为了“生存空间”而与老牌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从而打断自己的建设进程。

4.2 苏德战争

苏德战争初期,苏联几乎在各方面都占有劣势:最高统帅部没有明确的战役决心(或者说,只有一系列反复无常的死命令),前线指挥员在德军的大规模穿插迂回下缺乏应变,基层士兵根本没有对德军装甲集群进行防御的战术素养,整个国家在战争爆发的时刻完全没有进入战争动员……然而苏联的潜力在于其两个五年计划中所建设的工业体系并没有在苏德战争中被德国空军摧毁,当苏联整个国家转入了战时体制,一切工业生产都为战争服务的时候,红军终于在莫斯科郊外建立了坚定的防线,并在之后的斯大林格勒转入反攻。

在德军进行攻势防御的时期中发生的库尔斯克战役特别值得研究:德军的前线指挥官曼施坦因元帅是德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攻势防御专家和优秀的装甲战将领,德军在乌克兰集中了所能调动的最大数量的机动兵力,德军的基层军官和普通士兵大多还是从法国一直打到莫斯科城下的骄兵悍将,德军之所以失败,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不能达到苏联的水平(当然,德国当时的工业生产能力也是世界一流的,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盟友日本),在数量上被苏联所压倒。

4.3 和平竞赛和苏联解体

冷战岁月中,苏联的工业生产继续大增长,但是犯下了如下几个错误:

首先,苏联领导人一直到戈尔巴乔夫之前都认定毁灭资本主义制度的下一次世界大战迫在眉睫,因此,整个工业生产模式都是在一种准临战的条件下进行的,这种只关心国家计委指标不关心利润的体制最终阻碍了扩大再生产的继续。

其次,苏联长期重视重工业压制轻工业的做法导致的后果就是人民群众缺乏足够的轻工业产品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这样一来在政治上产生的长期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苏联的整个工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也没有现代的管理体制,在工人阶级的共产主义理想消失之后,诸如“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之类的国企病状就会涌现出来。

当然,苏联的最终解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上分析的这些问题也远不能解释苏联的解体(事实上,本文也不打算仔细探讨这个问题)。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苏联解体影响深远,尤其是对继承了苏联大部分遗产的俄罗斯的工业体系。

苏联解体前,庞大的工业体系分布在其十七个加盟共和国中,各共和国的工业部门在国家计划委员会的指令下进行分工和合作,解体后,国家计委不复存在,独联体各成员国各行其是,而现代工业又极其复杂,俄罗斯根本无法自己制造所有的工业配件或者完成所有的生产工序,从自己的前卫星国获得工业产品的努力又往往在国家间的外交扯皮中徒耗时间。一个著名的悲剧就是图-154飞机,俄罗斯有足够的技术来设计这种飞机,然而俄罗斯自身却缺乏足够的飞机配件来进行组装,甚至连维护飞机都做不到,只能眼睁睁看着几百架苏联时代的图-154在库房里慢慢变老。

另外,俄罗斯的新权贵完全成为了资本的代言人。显然,靠制造业赚钱不如把工业体系拆了卖钱更符合资本的逐利本性,更何况前苏联的工业并不是面向市场和利润的。于是,大批的重工业企业被当作废品贱卖,统治阶级开始了新的狂欢,至于什么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未来都不再考虑之内的。

还有,本世纪的头十年,俄罗斯的经济开始增长,但俄罗斯的轻工业依然同苏联时代一样毫无起色,重工业继续自杀,国家财政就指望能从石油出口中拔羊毛……总之,俄罗斯的工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都不能和三十年前相比了。

五 中国

5.1 1949年之前的工业化

据文物专家考证,秦国末期和秦朝的战车生产部分的采用了标准件组装的方式,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工业萌芽。可惜的是,秦朝二十多年就因为一系列超级工程国力耗尽自我毁灭,之后的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完全没有要搞工业的意识和意志,一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还是一个标准的农业国家,当然,1840年的时候,中国是当时世界所有农业国中最强大的一个,而且拥有强大的手工业(后面还会提及这一点)。

作为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后果,中国开始建立自己的工业,虽然机器和资本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久以后,中国的开明官僚开始用国家财政来投资工业,这就是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的结局尽管宣告了洋务运动能够的失败,但这一运动的遗产部分保留到了今天,譬如风传正在建造我国第一艘航母的江南造船厂。

清朝覆灭后,民族资本家大多选择实业报国,着实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比如侯德榜和中国制碱工业的故事,至今都在高中的化学课本里传扬。但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注定是斗不过官僚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这些零星的工业要么被国家机器收编,要么被挤兑破产,只有少数撑到了1949年。

当时的国民政府所代表的官僚资产阶级采取的是大力支持轻工业,忽视重工业的政策,在1927到1937年的“黄金十年”中,轻工业的比重远高于重工业。个人揣测,国民政府的志向在于仿效英国,先拿轻工业产品拿到国际市场上换钱,把积累下来的利润再投入重工业。这一错误的政策完全忽略了那十年中东方有一个虎视眈眈的日本恨不得一口吞并了中国,然而更大的错误在于:现代工业体系的前提一定是消灭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也就是国粉们千万次咒骂的土改),否则无论是谁当资本家都无法得到足够多的土地和廉价劳动力。

抗战爆发后,中国缺乏重工业的劣势暴露得一览无余。中国军队缺乏制式枪械、大口径火炮、足以夺取制空权的战斗机,士兵缺乏足够的训练,国家完全没有现代动员体制和坚强的后勤保障……这一切的实现都有赖于一个强大的工业体系。所幸的是,日本工业力量也不足以支撑其组织起强大的装甲集群在大陆实施大纵深迂回,国民政府也咬紧牙关不断迁都就是不投降,终于撑到日本偷袭珍珠港把美国拖入二战。此后的中国远征军全面使用美国装备,接受美国军官的系统训练,由美国陆军航空兵提供的空中支援,享受美国援华物资的构成的后勤补给,在缅甸大振国威,总算把日本人打得四处溃败。然而后来的豫湘桂大溃败又一次敲打着国民政府:国军的主体依然是由一群刚刚配备了热兵器的非职业军人所构成的集合。

抗战后,国共合作破裂,内战爆发,国共双方都高瞻远瞩的决定要全力争夺东北,原因很简单:除上海和台湾之外,那里有全中国最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对1946年的中国而言,那就意味着能无限供应弹药的兵工厂。在后来大战宁沪杭的时候,蒋介石从上海带走了所有能带走的工业物资,并试图炸掉不能带走的,同时解放军则使用一切手段千方百计要保全这个中国工业阶级的诞生地,甚至付出更多的伤亡也不允许部队在市区使用重武器。历史告诉我们:这场内战的双方其实都不具备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但为了战后的前途却都把工业设施看得如此珍贵。

5.2 抗美援朝

这场战争有两个细节颇值得玩味:

第一个是:战争前期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被困在临津江边,要想突围就只能走水门桥过河,可这座桥已经被志愿军工兵部队炸得灰飞烟灭。就在志愿军方面判断陆战一师已经无路可走的时候,美军使用运输机空投钢着,陆战一师工兵在极短的时间内建好桥保证了全师渡河。这就是美国的工业能力![1]

第二个是:志愿军空军有些飞机配件短时间内无法从苏联补给,于是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召集了最好的铁匠,手工打造那些配件,勉强能使用。幸好中国是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大国,能够征召到最好的铁匠来用手工劳动勉强替代机器生产。要是朝鲜自己单打独斗,上哪里找那么多铁匠来完成这种“金属工艺学过程”?[2]

我想,抗美援朝使得中国领导人对于工业的重要性,一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5.3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6年起,中国政府启动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苏联政府开始向中国提供156项工业工程援助。

首先必须指出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开创了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工业化进程。事实上,经历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人大多数不能见证中国工业化的完成了,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后来的岁月中至少享受到了工业化的带来的福利:抗生素、疫苗、农业机械化、充足的夜间照明、各种家用电器……

其次,苏联对中国的援助也是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这次援助的独特之处在于,不仅是物质资料的援助,更是工业技术的大规模的、系统地转移,此前和此后,再也没有哪个国家敢于这样援助另一个国家,即使这两个国家是意识形态上的盟友,或者有着共同的血缘关系也不可能了。我至今也想不通当时的苏共中央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决定。

再次,和苏联一样,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重工业优先了,原因不仅在于中苏之间意识形态的相同,更在于中国领导人迫切的救亡图存的想法。事实上,当时的中共中央已经认识到苏联重工业畸形发展的弊端,但中国的决策也是很无奈的:美国不断地在东南沿海袭扰,蒋介石还没有放弃反攻大陆的计划,中国需要强大的国防。

很不幸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遭遇了许多变故,再加上领导人的错误决策,最后成为了一个大悲剧。

5.4 摸索中的中国工业

59年6月,苏联照会中国政府,表示要撤走所有援华专家,终止全部援华项目。中国工业三年的好日子就此结束,在毛主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号召下,中国的工人阶级和技术专家一道艰苦卓绝的建设着中国刚刚起步的工业。

从那时起直至改革开放,中国的若干个机械工业部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万吨水压机、两弹一星都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考虑到这段时期工业各个部门都受到大量政治因素的干扰和冲击,成就更加难能可贵。然而遗憾的是,那个时期的轻工业发展是有限的,而且很多轻工业产品都被拿去支援了世界革命。

5.5 中国工业的挫折与爆发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出现了一个和苏联完全不同的现象:农民工。所谓农民工,就是具有农村户籍的中国工人阶级。农命工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工业化高潮的到来:城市已经提供不了足够多的劳动力,需要从农村中招募工人。从此,每年中国都会在春运期间出现几亿人次的大迁徙,别的国家即使是在世界大战期间进行总动员也很难征用到这么强大的运输能力。更重要的是,中国制造开始以质次价廉的形象走向世界,轻工业急剧成长起来,每年光是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制造的各种服装、鞋袜就足以供应全世界人民需要。

悲剧的是,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国企开始大批的破产改制,尤其以东北地区的重工业企业为甚,某种程度上就是缩小版的休克疗法。现在知道,当时中央对于国企采取的政策是有苦衷的:中央财政已经不堪重负,亟需甩掉包袱轻装前进。我以为,当时的政策完全是出于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想法作出的。假若当时不甩掉国企的包袱,中央用印钞票来解决财政赤字,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大规模的通货膨胀。然而当时这种大规模的破产改制导致的恶劣后果是:共和国自己的工业实力受到了巨大的损失。以至于99年驻南大使馆被炸了之后,中国突然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反击北约的常规手段,核武器的使用门槛又太高,中央终于才下决心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中国工业的全面转折发生在2001年入世之后,一方面,关税壁垒的消失,加上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使得中国的轻工业产品能够更加顺畅的通行于各国,这种强大的竞争压力成功的挤垮了许多国家的竞争者。另一方面,欧洲和美国资产阶级越来越愿意追求利润更高的金融产业,而把制造业转移到了中国,相应的,中国的工业产品常量屡创新高,比如去年的钢铁产量达到八亿吨,人均钢铁产量居然都超越了英国和美国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强国。

5.6 中国工业的未来

当前,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越了美国,而且轻工业产品也像当年的“美国制造”,“日本制造”那样遍布世界。然而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具体挑战大概有这么两个:

首先,中国是否能在未来十年继续保持巨大的工业产能?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已经很强大了,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强大。中国今天的钢铁、电力产量或者公路和铁路建设的具体指标非常让人容易想起美国在二战后建设超级大国的恢宏历史,更何况这些指标有许多已经超越了当年的美国。然而,中国的工业化远没有到完成的时候,在广阔的西部,数以亿计的中国人还没有享受到高速公路、高铁和现代医疗体系的福利,在长三角和珠三角,数以万计的企业在夏天都会遭受缺电的困扰,让人不敢相信这居然是在全世界发电量最多的国度,而且发电量每年还在以两位数疯狂的增长。中国的工业化恐怕还需要十年都保持这样高的产量才能完成,事实上,这一点越来越困难了:铁矿石和石油的价格从长期来看会越来越高,中国需要不得不作出抉择:要么拼尽全力赶上工业化的末班车,要么永远成为一个半工业化的农业国。

其次,中国的高端制造业是否最终能超越美国、日本和德国?“高端制造业”包括但不限于高精度数控机床,高精度模具……几乎就是美国、日本和德国所有能够在世界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的工业部门。中国工业产品在低端市场上迟早是要饱和的,因此,迟早也是要进行产业升级,而这种升级的物质条件就是:中国能具备更高精度的机械加工设备。另外,中国的还需要制造出更多的高端产品,比如大推重比航空发动机、高主频的通用中央处理器,这些高端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不仅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而且还需要国家注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扶持,甚至需要国家提供大量的订单来进行保护。

总之,中国的工业有着光明的前途,但依然面临着极为巨大的挑战。

(六)总结

从前文中有如下三点结论:

第一,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都曾经在建设工业体系的过程中遭受过巨大的挫折,付出过巨大代价。那种认定“只要XXX”就能建设强大国家的便宜主张注定只是一厢情愿。尤其是在冷战后美国势力全球扩张的今天,一个农业小国要是试图建设独立自主的完整工业体系,所遭遇到的外国干涉远远超越了二战之前。

第二,与《第三次浪潮》预言的不同,当今世界一个完整工业体系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要么是工业国家,要么曾经是工业国家,要么是工业国家的亲密盟友。中国必须坚定地实现工业化。

第三,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都经历过一段意气风发的建设时期,对于中国而言,这段时期就是现在。中国今天的工业建设速度之快远远超越了汉朝文景时期,唐朝贞观时期和清朝康乾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用句套话讲就是:局面来之不易。中国必须把这个战略机遇期坚持到工业化结束。

参考文献:

[1]王树增,远东朝鲜战争[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北京,1999.

[2]钟庆,刷盘子,还是读书[M],当代中国出版社:北京,2005.

关键词(Tags): #工业化#西瓜子#葡萄#马前卒通宝推:河中石兽,醉中逃禅,范进中举,
家园 你是本科生?

这个文章,不宝推更待何时,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家园 读起来有蜻蜓点水的感觉

没有一气呵成的感觉,功力还需磨练。

家园 点评:得罪莫怪

粗粗浏览了一下,总的评价:不怎的。

总的感觉:文章有些头重脚清,叙述性、总结性的东西太多,论证、说明、根据太少,简单说不容易将结论和前面的内容联系起来。

主题上:看不清论证的主题,应该简要地陈述你的核心观点和论证思路。

结构上:应该各部分相对平均,不要一部分太多,其他部分太少。

逻辑上:没有清楚展现你的逻辑思路。

论证上:没有多少原始材料,靠陈述和总结来论证不容易令人信服。

家园 教授受我一拜

明年打分给点面子...

嗯,不开玩笑地说,您的批评我认为很中肯。几十页的文章却只有两处引用,还没有开头和总论点,有多处用词也不够书面,这样的毕业论文实在是不行。

家园 NO NO NO

要是不延期的话,我明年这时候博士就毕业了。

家园 怪不得,水平了得

你这篇文字超过很多所谓砖家的认识了

家园 主要还是题目太大,做博士论文都够呛能不能搞定

很多细节以及历史的丰富性如果不展开,很可能对大家的认识水平提高就没有什么大的帮助。

家园 花!

记得电视上说过秦可能零件互换的是弩机,至于车,我没见过,未必没有。当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也是标准化的一种。

家园 谢谢范进中举网友的夸奖

不过您高抬我了

我不是政治学专业的,我学的是工科

我的很多观点都源于河友

家园 相关的说明

我不是学政治学的,也不是学国际关系的。

我的专业是一个工程学科。

这篇文章是我们博士生政治课的结课论文。

当时我在出差,搞不到学校数据库里的文献。

然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当时想的是怎么爽怎么来,用达雅河友的话来说,只想“满足自己的胡说八道欲”。

于是就花了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胡写了这么一篇。

水平很低,大家多包涵,不爽请投草。

稍后我还会再贴一篇博士生政治课上到一半的时候,政治老师布置的小论文,水平更差了,如果不喜欢请直接无视。

家园 评《第三次浪潮》

穷人的假上帝

-评《第三次浪潮》

本文将会指出,《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未能预言的问题,回避或不能解释的问题以及不能解决的问题。

(一)《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未能预言的问题

首先,《第三次浪潮》完全没有能预料到苏联的解体,虽然这本书的出版时间距离苏联解体大概只有十年左右了。显然,这本书的拥护者会用书中的若干词句来证明作者已经认识到了苏联体制的弊端,从而为这本书辩护。事实上,这样的辩护是站不住脚的,作者还在书中认识到了美国体制的弊端,美国解体了吗?

然后,《第三次浪潮》根本没有想到美国会跟伊斯兰世界开战,也没有想到战争的起因居然是恐怖分子操纵民航客机撞向了世贸大楼。对于民族和宗教矛盾的论述,托夫勒做得远远不如亨廷顿。

最后,《第三次浪潮》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忽视了中国的崛起。在《第三次浪潮》出版的时候,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早就完成了,苏联专家早就已经撤走,中国人独立自主地搞了20年工业化,这一切都被《第三次浪潮》完全无视。更糟糕的是,中国的工业产能在2010年达到了一个吓人的高度,即使在数控机床、航空发动机、载人航天这些高端领域也不能说是白纸一张。这种事实与《第三次浪潮》中的观点完全是背道而驰:书中的中国大陆完全就是失败国家的典范,永远也实现不了工业化——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第三次浪潮》对中华文明和中国前途的蔑视。

没有预言到以上三件事情,无论对于未来世界的预言有多么精彩,在细枝末节上的描述有多少实现了的地方,《第三次浪潮》都彻底失败了,因为以上三件事情比托夫勒的预言更加深刻与长远的影响着今天的国际秩序。

(二)《第三次浪潮》一书回避或不能解释的问题

《第三次浪潮》中提到今天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也就是“赶上第二次浪潮”)失败的机会比成功大。但书中除了举例之外没有其它任何论证手段来说明这一点。

更具体地说,《第三次浪潮》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苏联的工业化进程。在这本书出版的时候,苏联无论从任何方面来衡量都已经是一个工业国家了,然而苏联并不是和英美法德在同一个历史阶段进入工业化的。十月革命之后,苏维埃俄国差点被工业国家的武装干涉给扼杀在摇篮里,原因很简单:那时候的俄罗斯本质上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缺乏足够的物质资料来巩固自己的上层建筑。《第三次浪潮》根本不去讨论苏联为什么只用了两个五年计划居然就脱胎换骨,获得了能与法西斯德国相抗衡的工业实力,这是明显不符合学术写作规范的——这么大个反例托夫勒居然看不见!

另一方面,《第三次浪潮》用了很多笔墨来渲染工业化的副作用,以及今天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失败的悲惨后果。我认为作者的观点就是:美国人天生能开丰田霸道,中国人连奇瑞都不能开,也不能造,否则就是对地球文明犯罪。美国人搞工业化那就是替天行道,中国人搞工业化那就是逆天。中国人的宿命就是老老实实种田,等着美国人恩赐第三次浪潮,这样大家就都能达到现实中的天堂。

我对此的评论是:呸!

(三)《第三次浪潮》不能解决的问题

《第三次浪潮》从方法论的意义上说是有问题的,书中提出了那么多五光十色的预言,却不曾拿出一个能够包含步骤,重点,突破口,时间表,资源等因素的路径(或者方案)来实现这些预言。唯一能勉强算得上方案的居然是让工业文明死亡,人类集体拥抱第三次浪潮。我认为,这种没有步骤,重点,突破口,时间表,资源等因素的方案纯粹就是游戏、幻想、口水以及心血来潮,根本不能用作人类发展的纲领或者准则。

今年春节,我的父亲开车带着我,从广东出发,经过广西、贵州、重庆回到老家四川,春节过后又从四川出发,经云南、广西来到广东。在路上可以清楚地发现这几个省市高速公路的欠缺:从广东云浮到广西玉林没有直接高速公路连接,除非从广东清远绕道广西梧州;从成都到攀枝花的高速至今没有全线完工,我们被迫绕道宜宾进入云南;昭通至昆明的道路时而高速时而普通国道;从昆明出发的高速到石林就戛然而止(才70公里),接下来一直到靠近广西的地方都不得不走修筑于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时期的324国道……事实上,中国2010年钢铁产量8亿吨;水泥产量接近19亿吨;包含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起重机、混凝土泵 、叉车、压路机在内的工程机械产值590亿美元,占了世界43%;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0.5万公里(含高速),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98.4万公里;新增高速公路8258公里,总里程达到7.41万公里……如此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我们还不得不面对一个在西部省份支离破碎的高速路网,我们还需要花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同时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我实在无法想象,没有高精度机床,我们如何能制造出足够的交通工具来实现长途旅行;没有金沙江和长江上那一系列气势磅礴的发电机组,我们的互联网如何工作;没有这么多年以来在高速公路和铁路上持续大规模的投入,我们的工业、农业、手工业产品如何能快捷的运输;如果没有那么多现代化工厂和制药厂,我们如何依靠抗生素来对抗非典导致的细菌并发症,我们在非典危机中死掉的人数很可能会超过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这种情况下托夫勒居然告诉我们说工业文明死掉了,我们敞开胸怀迎接第三次浪潮吧!

我对此的评论依然是:呸!

最后引用一段马克思的话结束本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通宝推:赵沐浴,
家园 所谓的未来学家,就是当代的“先知”

其实就是跳大神的。

家园 不错了,作为一篇作业用的文章,不错了

如果是论文那是仅仅一个大纲,没有3年的细节的梳理,成不了文章

家园 不错,不错,从你身上看到新一代知识分子对老一代的反对

结论就是让68式不要再鬼混了,破除西方迷梦,水货滚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