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关于一些小讨论 -- 本嘉明
中国建国以后历年军费开支占财政比例,前三十年最低的时候是58,59,60,61。分别是,13%,11%,10%,14%.可以看出当时中共开始转向经济建设,军队开始缩减。但是62年中苏论战后,军费开始急剧上升,62年军费占开支18%。之后年年18%以上,68年高峰26%,69年24%。直到79年19%。之后才缓慢下降。85年回到10%。
79年后下降其实就是由于对越打击,最后苏联没有干涉,所以中国判断中苏不会有大的战争。
总的备战时间有17年财政开支的五分之一为军费。69年珍宝岛后,百万大军压境,全国建设开始向军事倾斜。包括华北修建人造山。
如果是文革因素,不会是这么长时间搞备战的。
事实上面对苏联的威胁也不是我们一个国家。当时中国只有选择屈服苏联,还是抗击。所以不管文革搞不搞,我们都要做这个选择题。
而选择抗击,中国就要付出代价。而一旦面对百万大军压境,作为执政者,只能选择随时准备打仗,而这个就意味着人们生活水平受到影响。
之前至少在外表上没那么紧张。69年时,我们旗铁工厂(年产值一百多万)也造了两支半自动,质量不行。我们大队也在用化肥造炸药,试造手榴弹,这些费用肯定不会计入军费中。我们大队还专门开会讨论过苏军空降兵来了怎么对付,现在看起来那些办法都是开玩笑。
生活水平受到影响战备、文革都不是最主要因素,最主要是国家把主要精力、资金放在基础建设上,这对加快发展是有好处的。战备、文革都有影响,文革中主要是六六年到六九年的造反和大部分时间限制农民的家庭经济,这不管是当前和长远都没好处。
那时肉食主要靠农户家庭养殖。
另外,我说过度高估威胁是苏联的百万大军还不足以对中国发动全面战争,备战是必需的但也没必要搞的那么紧张。那时中央对国际形势的估计准确度远远不如抗美援朝时。
但我直到这两年才意识这句话根本不应该被讥笑。此时中国的钢铁产量几乎占据全世界的一半。
资本家本来就喜欢肯干酬低的雇员。
中美交往,无论政治,经济,军事对美都是大利。
不认为邓有何大略,给中国占到什么便宜。
这个重工业不强悍,机床电子等技术还是差那么一点,送人上月球就是没办法,航母也造不象样。
苏联建立了的是国家资本主义。
TG的工业基础太祖时代是苏联援助的,现在是靠欧美日俄万国牌。目前中国从国家资本主义向市场资本主义转化,一点分寸都没有,而全球市场资本主义现在又出现问题了,一筹莫展,思想混乱。
中国现在走哪条路都搞不清楚,唱红吧?唱《东方红》还是《国际歌》?
苏中的马克思主义都是舶来品,自己没有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随便可以产生的,要有物质基础。
1989如果邓走了,估计就是天下大乱的苏东中国版本。钉上历史耻辱柱的就不是邓了,是整个党的历史。
邓呢,还有耀邦因为对知识分子的好处,会留点口德的。历史毕竟是活下来的人还有点墨水的写的
事实上,所谓割资本主义尾巴这些概念72年在人民日报上是点名评判的。
自留地,老毛下的要求里面一直是要求保留的。七千人大会时候,批判四川省书记的一条罪状就是省委把老毛的这条要求收回了。
但是从总体上来说,70年代搞公社,推进农业大规模生产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到70年代末,在大型收割机之类农业机械化方面已经初具规模。
而江浙沪一带甚至出现部分农村集体工业。这个也是为什么北方粮食大省和江浙沪对承包制反对最激烈的原因。
但不管如何说,备战对70年代人民生活是有重大影响的。这个不是以文革为转移的。
至于百万大军能否对中国发动全面战争,举一个例子,苏联在外蒙古大概有2w不到的坦克,为了对付这个坦克部队,内蒙古部署8万正规军10多万兵团战士,后面还有北京军区其他几个军的支持。就这个样子,75年小平主持军委工作,再次加强内蒙古军区部队火力使得内蒙古军区成为全国兵力最雄厚,武器最精锐的部队。而就这个样子,还是弄了两个野战师成为卫戍师,关键时刻保卫党中央冲出包围圈,南下武汉。
苏联外长临时到中国访问,林彪甚至担心斩首战略。
这个不是对国际形势的估计,是中央军委那些身经百战的将军对双方军力的评估。
如果不是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以及中国打击越南苏联的沉默。中国也不会再79年后开始放松。
所以备战这件事情是完全需要的
也说明时代已经到了一个转折关头,互联网给了一个统计样本而言。
99%的绝对多数最终决定一切。
据坎大哈省当地政府官员介绍,11日凌晨,一名美军士兵闯入该省潘杰瓦伊地区美军基地附近一村庄的几栋房屋里,向屋内平民开枪,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16名平民被打死。
经过多年残酷的战争,人均寿命就算没有医生也会提高.
那个年代的赤脚医生,只能对付一些简单的"卫生"问题.只能根据一些区域性的流行病,常见病开药,不具备独立的诊断能力,不具备外科手术的能力.
像癌症,肺结核,心脏病,糖尿病这些是没有办法的.在宣传洗手和讲卫生都可以提高人均寿命的年代,赤脚医生当然贡献很大.但是今天政府发点流行病的药,宣传一下饭前便后洗手就可以说自己尽到了为人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责任了么?
说医疗水平怎么样,需要对比人均医生和医护人员数量以及医疗机构运行效率,看每年实施了多少心脏外科手术,多少次化疗放疗,癌症病人平均存活时间和预期存活时间的差别才能看出来.
人均寿命的提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有严重的边际效应递减.从人均30岁升到人均60岁只要保证社会总体稳定没有大的动荡就可以了.从72岁提高到73岁,需要投入的资源可能是之前投入总和的数倍,包括环境的改善,疾病控制,营养结构,健康意识,公共安全等一系列因素都要考虑.
板蓝根,正是中国使用最广泛的"药物".我相信这个版上的任何人都没少喝.
大量进口工业设备,进口化工设备,是在文革中进行的么?
既然搞完了大杀器,有了保底的王牌,其它不能当饭吃的当然可以等一等.
难道你的意思是什么项目都不砍,只要把家伙一亮,人家乖乖的把化肥给你装船来朝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