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报纸里的文革1966 -- 天天向上A
1957年5月25日,毛泽东接见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说了一番话,其中有:“同志们,团结起来,坚决地勇敢地为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奋斗。一切离开社会主义的言论行动是完全错误的。”
《人民日报》和《解放日报》都在头版头条报道了毛泽东接见的新闻和谈话。不过因为是普通的一次接见,而且毛一共只有四句话,所以占的篇幅并不长。而《文汇报》却把这条新闻登在不显眼的地方。
毛泽东的讲话:“你们的会议开得很好。希望你们团结起来,作为全国青年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
你们这个会议是一个团结的会议,对全中国青年会有很大的影响。我对你们表示祝贺。
同志们,团结起来,坚决地勇敢地为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奋斗。一切离开社会主义的言论行动是完全错误的。”
毛泽东的这四句话的重要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一切离开社会主义的言论行动是完全错误的。”这是13天后“反右”的一个信号。二是,这几句话当作一个完整的篇章,写入了20多年后的毛选五卷。不过这都是后话,当时人们还不怎么看重这几句话。应该说,姚文元也确实具有别人没有的灵敏嗅觉,这个你不服还不行。
姚文元从报纸的编排上看出了道道,写了篇《录以备考--读报偶感》的小文,第一次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
这篇文章的开头:“同是一条消息,经过不同的编辑同志的编排,其价值竟可以相差十万八千里之遥,这个奇妙的秘诀,是我最近从报纸上得来的。”
一通“偶感”后,得出的结论:“这至少驳倒了一种理论:“新闻的编排是没有政治性”。编排也有政治性,“各取所需”即是。”也就是不仅内容具有政治性,连编排也有政治性。
这不是无限上纲是什么。
那时候姚文元还不出名呢。可见姚文元“无产阶级的金棍子”绝不是浪得虚名。
政治本来就是这样。
你的疑问,可以去看师东兵的相关文章:师东兵:《访原中共中央副主席康生的遗孀 曹轶欧》这篇文章,大致能够解答。显然,毛主席从60年代初开始,(我估计在七千人大会后就开始了)就预先谋划,考虑了多种方案,批海瑞罢官是其中的方案之一。他和斯诺说,在64年四清的时候才考虑搞掉刘少奇。但在这之前,未雨绸缪,其实早就挖好了几个坑,最后剩下的只是选择用哪个更合适的问题。
毛主席作为伟大的政治领袖,斗争艺术是非常高明的。
无非是想说句陛下乃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顺带来句臣愚昧,但愚忠,愿为圣主死而后已。
然后就被成全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照吴晗的标准,北京大拆城墙牌楼的时候他这个副市长为了让林梁二人识大体做了那么多工作,能让林徽因指着他鼻子骂,又算是哪副肝肠。
做顽固派不得好活,做骑墙派不得好死。
送花表示感谢
很感谢这个系列
希望作者再接再厉
这几天有点忙,过几天继续。
我转述我所知道的,可以保证完全准确。但是我确实无法给出在统计意义上占多数的结论,毕竟我自己周围的人无法代替大多数。
姚后来敲开了上升的大门,直达天庭,到后来沦为阶下囚,在公众视野里活跃了十几年,或许是批《海》一文给人印象深刻的原因吧。
你继续。
看看今天苏联解体、颜色革命、茉莉花革命等,不得不佩服毛泽东的论断的正确性。
但这个剧却关系到意识形态,关系到国之政策的根本立场,他没把握好,所以悲剧了。
只是普通老百姓容易被迷糊,但提‘公民’的人心里可是清楚得很。
甚至可以看成是人类DNA图谱的一部分。
为什么不可以是政治觉悟呢?你凭什么认定他是在投机呢?
楼主费神耗力的发出这篇文字勾起了书生太多回忆和感想。关于文革,批判、诅骂、否定,乃近四十年国内政治宣传的主流。至于民间,一些学者或公知常常于评论时政、攻击论敌时,祭起冠名对方“文革遗风”之流的法宝以一往无前,摆出一副居高临下、不战而胜的架式。书生在文革中入校念书,对于文革万象也有体验。依书生所见,文革既非乌有乡民所言那般美丽如画,亦非季羡林老夫子所谓中华民族“最黑暗时期”。那个岁月中的主张与实践,值得冷静地研究。许子东认为:一方面,“文革”中批判的一切——修正主义、法权、“经济妖风”、官僚制度、学术权威、“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等,今天似乎全部“复辟”了;而另一方面,“文化大革命”中的“红卫兵精神”、“大字报”、单位名称、“为人民服务”、唱红歌、严打示众、世袭特权、语言暴力等等,以及更重要的“穷比富好,多比少好,民比官好”的意识形态假设,又都在现实及网络中被某种程度地继承乃至发扬。怎么诠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与“文化大革命”的正反关系?怎么理解60年是一个整体?“文革”对中国人来说,究竟是“负债”还是“遗产”?再过几百年,在人类和中国历史上,人们又会如何重读“文革”?——虽然回答不了这些太重大的问题,至少,我们读书人也应该在自己的职业道德内,做些力所能及的有关叙述和文法的阅读工作吧。
窃以为,此言可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