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回复当主贴】美国貌似崇尚个性和特长, -- 侯登科
不排除有些极端的某方面天才其他白痴的人。
但是总体而言,应试能力其实综合体现了一个人在压力之下的快速学习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而这些在社会和工作中都是非常有用的。所以我一直都这么看,学校里学了十几年,最终学到的是学习的技巧而不是学到的某个具体的知识。
我工作快10年了,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出来的人。说真的,总体而言,专业对口不对口关系不大(例如说我的同事没有一个猜对我的专业),但是不同级别学校出来的,确实能感受到有区别的。
当然,如果说top1/top2/top3之间都有明显区别那是扯淡。但是是否211/985之类、大专还是本科之类,还是不难看出来的。
高考是选拔机制而不是培养机制,这是导致你说的现象的原因。不过你觉得用九年的备考来准备一场选拔,对国家和对个人成本都太高了点么?
有钱人也许不会去住没有厕所的廉租房,但并不妨碍他们利用这样的廉租房来牟利!!
老实说我这是第一次听说有人把高考看作是培养机制的。。。
然后,真要把备考当作第一要务的,一般就只有高三一年。bt一点的学校,满打满算就是高中三年。
我也从来没听说谁把初中小学也算作高考备考的。。。
如果仅把高三一年当作高考备考,那我觉得很正常。就算是大四,大部分学校的学生要么考研要么找工作,也同样没谁天天课室饭堂宿舍三点一线的。
再来说一下这个成本吧。老实说,因为在高考备考中,学到的东西还真的是很多的,而且还真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有用:如何有效的安排时间、多个科目之间的平衡和取舍、兴趣爱好和现实之间的落差等等。所以我真的不觉得那是在浪费时间,既然如此,所以我也觉得那没多少成本,反正步入社会之后,迟早要学的。晚学不如早学,还能少点碰钉子。
ps:对比高考的备考,我更觉得大四找工作那段时间才真的是浪费青春。当然,作为大多数学生来说,也是第一次自己面对赤裸裸的社会现实的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