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民主和集权问题 -- 慧诚
我倒想起了,国内一些著名学府,南方某中心城市的某学府被点名过他们中一些毕业生在搞骷髅会这样的团体。呵呵,当局操心的事情还真不少。
- -- 系统屏蔽 --。
- -- 系统屏蔽 --。
中国的知识分子文人们的思想现在已经真的很贫乏了---没有现代大工业带来的眼光,只能从故纸堆里淘垃圾来包装了。
葡萄有全盘否定儒家,全盘接受基督教新教的倾向。这一点我是反对的,我的观点和你类似,就是要吸收二者的精华,剔除二者中的糟粕。
万水千山,百桥飞渡,如此曲折巧妙,雄壮高超,中国人的智慧和坚毅,简直无出其右者,即使是米约大桥也要逊色了。
我恍然大悟,中国的物质基础早已变得不一样了,中国的文化也必将变得不一样,二者其实是一体的。这是大势所趋。在新的时代和环境里,文化的变革犹如江水,有其自身的力量基础和运行规律,即将冲出历史的群山,一路飞奔,不可阻挡,而反过来说,任何一种希望在中国扎根的文化,都必须适应工业化的中国现实,否则必被抛弃。现在政府搞文化改革,大概是不得不面对现实吧。
中国的发展为什么引起很多人甚至包括中国人的抗议,尤其是一部分中国人,他们甚至诅咒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即使这些进步能够帮助他改善生活,为什么?
这是一个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问题,人吃饱饭以后,价值观就很可能是比物质生活条件更重要的问题。
因为他们相信,只有欧美普选制度,欧美的自由民主制度才能实现国家的发展,才能实现文明和人的价值,才能领导世界文明,所以中国也应该走这条路。
然而中国的进步并不符合他们的期待,他们完全不理解为什么一个没有普选民主制度的国家能够进步这么快。这一现实严重地挑战和否定了他的世界观,否定了他对文明和人的理解。这一问题可能比他是否买得起汽车还重要,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尤其如此。人是要靠思想来生活的,这是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也是高级文明的必需品。
当一个人和具有同一思想的人群,他们的世界观受到现实挑战的时候,可能采取两种态度:
1, 继续坚持传统的世界观,闭上眼睛,或者对大趋势视而不见,专门寻找符合自己价值观的证据。因此,他们才会在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改善的情况下,感慨“哀民生之多艰”,他们会在自己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忧国忧民”,强调社会还有那么多贫困和弱势群体,强调贫富不均。他们这样的想法,一方面是处于善意,另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坚持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尤其是在涉及“自由、民主”这样虚的概念的时候,更是如此。物质条件的改善,这个很难空口白牙来否认。那么就说从自由民主,公平正义这些虚的角度来攻击现实,保卫自己的价值观。
2, 另外的人可能会调整自己以前坚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但是一个人不可能持有否定的价值观,否定都是要依凭肯定才能存在的。如果他否定以前的世界观,而找不到新的价值观,就会陷入迷茫。这是中国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他们的典型反应就是:普选民主是一定要搞的,但是现在可以等等看,等条件成熟再搞。也就是说,他们看到了,现实上,中国现在的政治相比普选民主利大于弊;但是他们还是相信普选民主从本质上优于现行的民主集中制的,在没有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来代替这一思想之前,他们无法抛弃价值观——人是依存价值观来生活的,这也是文明的基础和标志。
所以我们必须更加清晰的理解世界文明发展,理解政治。
我们现在主流的文明发展史和政治发展史是西方人的话语,是他们用舰船和大炮,用强大的科技物质文明强加给我们的。中国人不得不接受,在一百年的时间里,我们不断受到屈辱,不断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遭受侵略和屠杀。在这种情况,中国人民很难坚持相信我们的文明性质是更加优越的,其实我们落后的是仅仅是科技物质文明。从人性上看,人都是服膺强者的。欧美是世界的强者,于是我们都听从他们的,这是文明的悲哀。
事实上我们在人文文明的性质上远远比欧美更加优越,我们的文明比欧美的希腊-希伯来文明远远高出一筹。我们所欠缺的仅仅是科技文明。而且中华传统的人文文明跟科技文明本身并没有不可协调的矛盾,只需适当调整就可以解决——现实已经证明,并且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无论是法国大革命之后还是中国革命之后,新兴的资产阶级总喜欢给自己找个神圣的光环给自己的剥削提供合法性。
儒家提倡的等级关系太僵化。资本主义需要更灵活的组织,资本要交给最具运营能力的人的手中。
至于为了勉强维持那个体系而保留旧文化,我觉得这是莫名其妙。我们追求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如果仅仅为了那个体系,那还推翻满清作甚。
大跃进时主席的意见不能贯彻主要是主席自己在思想上过于强调民主,过于迁就下级。
- -- 系统屏蔽 --。
不就是陈大惠跟着神神鬼鬼的净空搞的那一套么。幻想着把佛教当成当代的国教,他们来当全国人民的精神导师。他们没有这个资格!!!!!
圣贤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传统的儒家教育+佛教+迷信+反科学+反智主义。这些玩意说白了就是糟粕。
他们的歌颂的时代从来不曾存在过,中国在旧社会圣贤教育至上的时代,道德也未必比今天好多少。这种崇古贬今的风气实在要不得。这些人个个都是契诃夫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那个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