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寻找一种新的活法 -- 井底望天

共:💬254 🌺3487 🌵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家园 非汽车化的生活模式,目前看不到任何希望

目前的经济模式是基于汽车的,高标准的铁路系统看不到

国家层面,高标准的高铁网络建设被腰斩,目前正通过降低工程标准的方法彻底断送之

城市层面,仅有些不值一提的低标准的地铁。高标准的,大容量低成本的通勤铁路处于完全空白且完全被遗忘状态

而建设新模式所必须的时间(城市化阶段)和空间(城市土地)都没有多少余地了

家园 2

那么美国这种旧的生活方式,如果原油价格得不到解决,其破解之道在哪里?

我以前谈到过,经济全球化的奥秘,那就是导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靠自给自足,来完成自身内部的经济循环。因此这些国家的经济,必须依赖和外部经济体的交换活动,来完成自身经济运行。那么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国际产业分工链,你所有的国家,就变成这种分工中的链条中的一环。

这个国际分工链条,是合作的,但不是合理的。其中最主要的不合理,就是每个分工链条的环节里面,收益的分配是不平等而有差异的。那么西方发达国家的原则,就是要掌控分工链中收益最多的部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牢牢地掌握规则原则的制定。

既然这个国际经济运行,其生命线来自于各国的资源、半成品、和成品的交换,而这个交换,主要地依赖于海路,当然就合乎美国世界超强的海军力量,成为这个经济运作的主要维持次序的责任。而美国因此向参与这个经济运作的国家收保护费。

另外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不外乎就是工业和农业作为主要的基础。因此如何控制这两个行业的血脉,对农业来说,就是粮食,对工业来说,就是原油,是紧密地和美国的军事霸权连在一起的。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你在掌控所有经济运作的血液,金融霸权,以及所有人类活动的血液,文化信息,那么这就成为一个世界最完美的等级社会了。

所以说,美国只要掌握了上面提到的几个最重要的经济因素,那么放弃其他的不是那么重要的内容,给这个等级社会里面的其他成员玩一下,就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了。因此美国自身产业空心化,尤其是民用消费制造业的丧失,就不是令人奇怪的事情。因为只要这些民用消费制造业,可以由这个全球等级社会提供给美国的普通民众,并不影响整套社会体系的运作。

只不过,这个体系需要不定期的进行重置,就是说其他成员的民用制造业的利润的累积,必须时不时地给取消一下,因为这个是作为美国维系整个系统运作,必须交的份子钱。

以前的日本,就是经常干这样的事情。

如果你看美国的各种对外政策,在全球运输的通道上面,是基本上所有的关节,都必须控制而无遗漏。但是在原油和粮食的控制上,效果不是那么明显。

原油控制上面,第一次冲击是因为阿以冲突导致的中东石油危机,这个靠了美国的努力,达成戴维营协议,而得到部分的缓和。

但是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委内瑞拉的查韦斯上台,俄罗斯出现强人普京,中亚新原油资源无法控制,等等,都导致了美国对原油控制的能力减弱。而中国代表的一些新兴国家的出现,又导致美国市场对原油使用的垄断权打破,这些都是导致美国在中东和中亚用兵的主要考量因素。

在粮食上,美国在全世界扶贫,鼓吹其他国家,发展经济作物,并参与国际贸易,来提高农民收入。这样的搞法,就是部分放开自己的市场,让其他的国家种植香蕉等等水果来获得较高的收益,从而把粮食的生产全部集中在美国。

只不过,这种做法并没有影响到世界的主要大国,比如说中国、俄罗斯和欧洲各大国,在自身的粮食生产上从来不敢放松,这也使得美国的这种做法,主要发生在一些没啥脑筋的小国身上,而这些小国已经在2007年接受了教训。

当然最主要的影响力还是立足于文化信息上面的政策,这个就是立足于普世价值下的一整套文化政治经济的价值体系,用来为美国的全球等级社会,扫除一切障碍。

不过这种法子行不行,我倒是持怀疑态度。当年中国人在积贫积弱的困境下,借了西方舶来的共产主义思潮,成功地实现了民族和传统的复兴。那么今天美国意识形态冲击的主要地区,会不会借了民主自由的思潮,成功地实现其民族和传统的复兴,就是在北非和中东出现,伊斯兰宗教的回潮?

比如说阿拉伯之春的第一个成果,就是突尼斯原来被禁止的伊斯兰政党上台。利比亚反卡扎菲力量取得政权之后,首先废除了卡扎菲强制实行的婚姻法,恢复一夫多妻制。

而美国最主要的担忧,就是这些伊斯兰宗教复兴的国家,是像沙特为代表的海湾国家一样,遵循美国的全球等级社会规则,还是像伊斯兰宗教复兴的伊朗,要打破这个规则?

而一旦这个全球等级社会不可维系,那么美国自身的社会如何应对这种大变局?

通宝推:天白,
家园 "高标准的,大容量低成本的通勤铁路"怎解?请说细一点
家园 重复就重复吧,多往地上储备些钢铁罢了
家园 城市层面的, 会要考虑到未来普及电动车辆的应用.
家园 太阳能屋顶+电动汽车的方式我认为不错

问题这需要政府规划,甚至政府强制命令,所有的房屋都需要具有太阳能吸能装置

家园 参考日本的“电车”德国“S-bahn”等,发达国家普遍

存在,简单地说,就是适应城市交通需要的火车

线路建设以地面为主:成本为地下铁路之十分之一或更少,这意味着低票价、无财政补贴、铁道公司盈利三者可以兼得

速度更快:时速120-160,国内现有地铁为70-80,个别100

运力大:编组长度及车体宽度达到国铁等级,最大运力10-15万人次/小时单方向,国内现有地铁运力3-6万人次/小时单向,个别7-8万

中国的城市病(交通堵塞、污染、高房价、摊大饼等),技术上,缺少这一级别的交通干线为决定性因素。

从我国城市发展现状看,城市化进程已经过半,城市建成区建筑密度高,建设这一级别交通系统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

家园 是不是跟城市布局有关

城市得是一个一个小镇样式的,不能是平均分布

家园 我觉得,您搞反了

先有交通模式,在某个模式下发展的城市,形成某种布局

通勤时间一定的前提下(上下班时间可长可短,但总有一个限度,不会无限长),决定居住地与工作地最大距离的是交通速度。

假设大多数人通勤通学时间在2小时以内,那么大约有

步行10公里,汽车30公里,地铁50公里,通勤火车100公里

显然,两个人口及经济规模相当的大型城市,以汽车为主要交通手段的,中心城区10-20公里以内会高度城市化;以通勤火车为主要手段的,中心城区会较前者缩小,但50甚至100公里内铁路沿线的市镇普遍得到发展

家园 然也
家园 这个不一定照抄

日本的JR线,重载通过市区,噪声和景观影响甚大,只不过东京地价昂贵,沿线住房里的市民不得不忍受。你说的这类通勤火车的好处,是运力大,能把100公里外卫星城的居民送进都市工作区(沿途停3,4个站)。但每天只有两个高峰时段,过后乘客不多,而列车的编组长度是僵化的,所以要想减少开支,只能是低谷时少发车,半小时才来一班,乘客就更少了。其实地铁列车运行的噪音很大,大家平时不注意罢了。

作为公交线,要求停站多,这样一来,设计时速太快是不行的。我的建议,是类似于老上海的有轨电车,走市区(可以高架,比走地下省钱),等于是把过山车放平了开。注重密集定时发车(编组时车厢可多可少),减噪音,然后才兼顾运量。这样市民使用很方便,也不扰民。线路通到郊区时密如蛛网,可以连通很多村镇。相比之下,通勤火车只能联接一个大的卫星城,形成杠铃分布,还是有缺陷的,火车一误点一停摆,麻烦大了。

家园 现在想想我们可能还是保守了

官僚固然可怕,但是不试验纠错就很难进步——改革开放当年的主体不就是一个“试”一个“闯”嘛,现在看看结果也不算太坏

在保证正常运营的前提下,我觉得完全可以另开私营铁路;条件是:自筹资金建设、自负盈亏、路线由企业政府(或者还有潜在顾客群)协商制定。

允许私企和国有铁路竞争,第一减轻了铁路的现有运力的压力,第二为现在有些人叫唤得很凶的铁路私有化试水。至于各种牟利手段,中国人大都不傻,票价的高低和自己的实际需求都还是定位得很准的——至少我看北京居民对于出门该坐地铁、公交车还是出租车还是分得很明白的。

要是再狠一点就严格施行主管领导负责制。时间不用太久:在原有制度/建设水平没有大变动的情况下,离任后的五年内都追究领导责任。但作为补偿,政绩评估可以加分

家园 重载铁路进入核心市区不一定影响景观,也不一定噪音大。

也不一定省钱。

日本的JR线市区内多为高架或干脆走地下,在楼群中穿梭,谈不上影响景观,但是造价可不是很便宜的。如果不是既有线路已经把地方占住,新征地去开发,造价不一定低。但是JR线的运量大是显而易见的,像主干线都有10节以上的车厢,是国内地铁所达不到的。

日本有几点经验可以值得国内学习。

首先就是快慢套跑,跟国内的普快和特快类似,日本的快速车也是大站停小站过,这样速度就起来了,可以使更远的地方也可以更快的进程,这是每站必停的公交所不能比拟的。现在国内地铁的平均速度只有30公里/小时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我想把单程通勤时间控制在1小时的话,除掉走路和等车,我最多也只能住在车程45分钟的位置,大概就是22公里远的样子。如果有快速,平均速度能达到50公里/小时(以现在车辆的速度都可以实现,具体多快看跨越的站数多少),同样条件下,我最远可以住到37公里远,就多了15公里出来。像北上广这样中心城区房价高企,普通上班族只能负担起郊区房价的地区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其次就是要实现快速换乘。在线路规划的时候就要尽可能实现垂直换乘,甚至平行换乘(到站台另一边换另一条线)。一方面节约换乘时间,也就缩短了人们通勤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减少交通枢纽的人流量。(换乘的人都在站台或者定向通道上,没有到主要通道上来)

家园 核聚变之前还有一个 快中子反应堆,可以支持很长一段时间

快堆的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了,只是成本收益还不够高而且,如果油价够高,很快就会商用的。

家园 现阶段,最应该的就是老老实实的抄,避免抄错抄漏甚至

拿着A卷(东亚城市)抄B卷(欧美城市)还抄得挺美

日本的JL线,重载通过市区,噪声和景观影响甚大,只不过东京地价昂贵,沿线住房里的市民不得不忍受。

噪声比公路小得多(同等客流量前提下)。坐电车方便的房子贵,不是相反。至于景观,见仁见智,在我看来还是有益影响呢,至少比多层高架高速公路强

能把100公里外卫星城的居民送进都市工作区(沿途停3,4个站)。

错误,完全不符合现实,去JR东日本看时刻表,哪个仅停3、4站?

而列车的编组长度是僵化的,所以要想减少开支,只能是低谷时少发车

拿客流不足的B卷来说事。东亚城市人多,大编组才能满足需要,且低谷时仍能维持一定密度。例:北京地铁1号线高峰严重超员,但实际运输量不及长安街上的公共汽车=编组扩大一倍仍然吃得饱饱的。东京首尔香港台北新加坡都是大编组,北京上海玩小编组自讨苦吃

同城比较,东京10编以上线路普遍盈利,反而是早期建设(线路折旧已提完)的小编组线路仍艰难保本或亏损运营。谁的效益差?

作为公交线,要求停站多,这样一来,设计时速太快是不行的。

错误,车站设计越行线,运行图大站快车与各停列车相结合。

客流特别大的区段,可以多线并行。例:早晚高峰山手线各停,京滨东北线大站停,两线同站台换乘互相配合。(都是大编组)

是类似于老上海的有轨电车,走市区(可以高架,比走地下省钱)

这里怎么不提噪音了?高架线是噪音最高的模式!想想看锣是挂起来敲响还是按地上敲响?

顺便说一句,地下线几乎没有噪音,但是震动影响最大~

然后才兼顾运量。

要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什么?运力不足!其次是旅行速度太慢。

通勤火车只能联接一个大的卫星城,形成杠铃分布

以中国城市的人口规模,必然烤肠型分布,最次也是糖葫芦型分布。

您说的这种杠铃型,恕我没有见过,请试举一例?

火车一误点一停摆,麻烦大了。

还能比快速路肇事引起的拥堵乃至封路更频繁么?

还有些优点你没有提到:

安全性,无尾气排放(请关注北京肺癌发病率)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