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探讨】粟裕被批的最深层原因 -- 【蓑笠翁】

共:💬63 🌺64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邓小平在批粟运动中(下)

【原创】邓小平在批粟运动中(下)

《粟裕传》里面提到,粟裕正在写回忆录时,上级把帮助粟裕整理材料的人调走了!为什么?中央高层对于粟裕写回忆录的真实态度由此可见一般。 为什么《粟裕战争回忆录》中没有淮海战役,而后来楚青根据粟裕的零散言论,整理出一份《粟裕谈淮海战役》,却又不录入回忆录中?因为邓小平曾对粟裕说,有的人写回忆录,我从来不写。 而且一向维护粟裕的叶剑英也说,淮海战役是元帅指挥的。因此,粟裕干脆没写这一章。

针对于此,邓小平说过:“我多次拒绝外国要我写自传。如果自传只讲功不讲过,本身就变成了歌功颂德,吹嘘自己,那有什么必要?至于一些同志回忆自己的历史,写一些东西,即很有益处。聂荣臻同志写的那一段亲自经历的事,很真实。有人也写了自己的错误,比如李维汉同志,但有些自传还是宣扬自己的多,这种事情值不得赞扬。”

这仅是个小插曲而已。在邓粟之间最大的裂痕在于淮海战役上的看法,当然除此之外,也有聂荣臻的捣鬼。

邓小平89年11月21日曾对写战史的人说(对二野历史的回顾) “淮海战役成立了总前委,由五个人组成,其中叁个人是常委,我当书记。毛主席对我说:“我把指挥交给你。”这是毛主席亲自交代给我的。淮海战役的部署决策是我根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指示主持决定的。渡江作战,部队突破江防后,我的指挥部在叁野司令部,张震是参谋长。渡江战役也就是京沪杭战役的实施纲要是我起草的。…”

想想粟裕怎么看待淮海战役,邓认为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总指挥,百万雄师过大江也是他指挥的,而且叁野的张震居然成了“他的参谋长”, 粟裕会认同这个看法嘛?就是那个《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也是张震草拟之后邓小平修改审定而已。在邓小平的晚年,在提到淮海战役时,极少提到三野的事情,更是罕有提到粟裕的战功。

淮海战役名义上为中野和华野两大军团参战,刘邓为总指挥,事实上中野实力较弱,只歼灭了一个黄维兵团,而且是华野支援了4个纵队之后才搞定的,而粟裕指挥的华野歼敌占总数80%,伤亡确只占67%,淮海战役解放军60万对国民党80万,在三大战役中是唯一兵力不占优势的,在兵力、武器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如果打成击溃战已经相当不错了, 但是淮海战役确打成了对国民党军队的歼灭战,粟裕的指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才是历史的真面貌。

家园 这个说法有道理。

粟裕对于参谋部的理解不同于众多高级将领的理解。

家园 【原创】 陈毅粟裕是亲家, 粟陈有相互叫过对方为亲家嘛?

【原创】 陈毅粟裕是亲家, 粟陈有相互称对方为亲家嘛?

陈毅和粟裕的真实关系是个迷, 并且很多人说,陈毅粟裕是亲家,作为两家关系好的证据和重要的理由。 但是,两个人有没有相互叫过对方准夷兀棵挥小?陈毅于1972年逝世,其夫人于1974年逝世,而陈小鲁1975年结婚时,已经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了。:陈小鲁与粟惠宁的婚事,如果没有提起订婚的话,竟然同陈毅夫妇没有丝毫关系!!!【乔林生 《中国高干子女沉浮录》】。

另一个奇怪的是无论粟裕的年谱还是《粟裕传》, 在粟裕58被批后与陈毅基本上没有见面,至少没有记载,而且在陈毅夫妇病重的时候也没有探视过, 同样至少没有记载过。 而林彪同粟裕的见面都上了年谱,一次是1960年2月10日 林彪找粟谈话,指出军科研究要自己出题目,多提问题研究。军科应成为总参谋部的参谋部。另一次是1964年10月2日 林彪在上海找粟谈话,要他多到部队去跑跑,发现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意见,可以直接向林反映【粟裕年谱】。相对于林彪的记载和1979年12月5日给浙江省委领导同志写信,建议对老区的发展予以关照,对革命烈士遗属及老同志的实际困难予以帮助的记载, 可以知道如果真的有粟裕陈毅会面的,应该会记载的。71-72年的粟裕是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行动应该是自由的。

不仅如此,就是后来所有的回忆陈毅的文章, 都没有怎么提起粟裕陈毅在1958年以后的私下往来。 相反,在1977年7月29日与谭震林合写的缅怀陈毅的文章《光明磊落,革命一生》在中央各报发表, 这正体现了粟裕的高风亮节, 同陈小鲁和自己的女儿结婚一样, 不记前嫌, 以年轻人的幸福为重, 私人恩怨抛弃一边。

实际上,虽然一个是军科,一个是在外交部,隔得有点远, 但是陈毅身为中央军委副主席而且也是中央委员,两个人不可能没有交叉。 所以现在的有关两个人在1958年后的交往应该还是有的, 不知为什么却不见于《粟裕传》《陈毅传》。

反过来,从粟裕的一贯作法, 也可以知道粟裕肯定会同意这桩婚姻。刘英曾经拘禁过粟裕,而且两个人矛盾很深,但是刘英牺牲后,粟裕特派人找到刘英的妻子与儿子,接到华东安置妥当【粟裕战争回忆录】。粟裕和彭德怀的恩怨更是世人皆知。 粟裕受到一些人的挑拨后明确表示:“我不愿在彭德怀受批判的时候提我自己的问题。我绝不利用党内政治风浪起伏。”

所以, 陈毅粟裕是亲家,一点都不能说明陈毅粟裕关系好。

家园 先花后匾

这正体现了粟裕的高风亮节, 同陈小鲁和自己的女儿结婚一样, 不记前嫌, 以年轻人的幸福为重, 私人恩怨抛弃一边。

....

粟裕受到一些人的挑拨后明确表示:“我不愿在彭德怀受批判的时候提我自己的问题。我绝不利用党内政治风浪起伏。”

粟裕批林彪的时候就不高风亮节了?就是在利用党内政治风浪起伏。

家园 老兄把粟裕批林的东西贴出来我们看看, 多谢啊。
家园 啊油,下面帖子里不是有嘛

另外,你先给个"关系好"的定义,免得谁说都没得意思。免得人家说的都算数,我准备参照你的标准来着。

家园 哪个贴子有啊,粟裕批林的讲话啊?给个连接。
家园 老讨论这些关柴瓢子.............
家园 这里是历史论坛啊。
家园 【原创】陈毅和毛泽东的几段过节之一红四军七大陈毅夺权

【原创】陈毅和毛泽东的几段过节之一红四军七大陈毅夺权

【原创】陈毅和毛泽东的几段过节之一红四军七大陈毅夺权(上)

更多精彩文章请见“蓑翁网谈”

陈毅老总一生非常坎坷, 这个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有人会说,哪个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坎坷啊?这个就有点抬杠了。 因为在能称得上国家领导人的元帅大将并不多,而称得上国家领导人的同毛泽东有致命心结的大概只有陈毅和周恩来了。 因为只有这两个人彻底夺过毛泽东的权。 事情起源于四军七大。 而四军七大则因中央的1929年的二月来信。

中共中央于1929年2月7日秉承共产国际书记布哈林的观点致信朱毛及湘赣边特委,要求红四军前委应有计划地将主力分解为小部队,散入湘、赣边境各乡村,“深信朱、毛两同志目前有离开部队的必要”。 接到中央指示信后,朱德主张按中央命令办事,毛泽东持不同意见。这只是个引子。 实际上,朱毛汇合之后,并不是没有矛盾,而是矛盾多多, 其中既有正规部队同地方农民起义军的矛盾,也有关于领导权的问题纠纷。 其中最主要的矛盾体现在了关于前委的权力分配问题上。

由于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在离开井冈山到建立赣南、闽西根据地的过程中为了指挥的方便,红四军决定军委停止办公,而将权力集中到前委而毛泽东时任前委书记。后来因为根据地的建立事务的繁多,新到红四军工作的刘安恭任军委书记,并接替毛泽东的政治部主任职务。 刘认为前委只讨论红四军的行动问题,不要管军队的其他事情并在军委中通过。对于此做法,朱德表示赞同泽东坚决反对。

这是发生在四军七大前的1929年5月下旬。 实际的结果是朱德和刘安恭分了毛泽东的权,并且是有意的。 而且这次朱毛的矛盾在整个红四军的高层成为一个公开的争端, 也就牵涉到每个人的站队问题,支持谁不支持谁。 而在整个前后,明确表态支持毛泽东的红四军高层领导人只有两个-那就是陈毅和林彪。 在毛泽东“主动”将四军政治部主任让给刘安恭时,只有林彪和陈毅表示坚决反对。 而在朱德和刘安恭倡议成立临时军委时,也是只有林彪和陈毅反对。

后来红四军移师福建上杭白沙,针对日益扩大的矛盾,前委在6月8日决定召开扩大会议。 会议表决以三十六票赞成、五票反对的压倒多数,决定撤销军委。刘安恭的军委书记一职自然不复存在,于是改任红四军第二纵队司令。但是矛盾并没有随着军委的撤销而消失, 而是进一步激化。 其中朱德和林彪是枪来剑往通过书信交锋。 而且朱德针对毛泽东明确提出书记专权这一现象。

6月22日,中共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由陈毅主持在龙岩城内召开。因为陈毅和林彪已经两次明确表示支持过毛泽东,所以毛泽东认为这次陈毅也会和林彪一样,坚决地支持他。但是事情的发展却远远超出毛泽东的期望。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 这就有点雷同肖克的情况。

更多精彩文章请见“蓑翁网谈”

【原创】陈毅和毛泽东的几段过节之一红四军七大陈毅夺权(下)

2005-05-08 01:39:35

会议在陈毅的主持下,1929年6月末的红四军“七大”决议案中对毛泽东的问题总结为:

A、英雄主义?D?D(这个是毛泽东自己特有的, 最能体现的是抗美援朝-这也是一个领袖人物所必备的-以下括号里是笔者所注 )

B、固执己见,过分自信-(没有自信的人怎么能做领导,要不的话还不早就被做掉了, 那么固执己见就是自信带来的副作用, 如果成功了就是自信,反之就是失败了)

C、虚荣性重,不接受批评?D?D(这个问题好像不是什么大问题)

D、在党内用手段排除异己,惯用报复主义?D?D(不知道38年后陈毅在怀仁堂拍桌子的时候有没有想起这句话,这个可是毛泽东的强项啊)

E、对同志有成见?D?D(应该是说是对朱德等人有成见)

F、工作态度不好?D?D(根据当时的毛泽东的表现来讲,这个应该是莫须有)

G、小资产阶级色彩浓厚?D?D(不知道这个陈毅是怎么得出来的, 难道是因为毛泽东娶了永新一支花, 还是其他问题)

陈毅总结说:毛泽东“因有以上之错误,使同志们怕说话,造成个人信仰,使小团体观念加重。” 并且因为毛泽东是前委书记,对争论应多负些责任,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大会改选了红四军党的前敌委员会,由中央指定的前委书记毛泽东居然落选,陈毅被选为前委书记。这个当然并不是因为陈毅刻意夺权, 但是由于陈毅的调和, 在大家不想得罪任何一方得情况下,陈毅居然得到了最多数的票。

但是客观的结果却是毛泽东被夺权了。 毛泽东的恼火并不仅限于这个,因为毛泽东毅陈初次见面时,毛泽东就表示:相见恨晚,相慰平生,希遇事相商。而陈毅却以以八面美人的面貌出现。 关于这个问题,后来红四军几次三番请他回去主持工作,但遭到毛的拒绝(因为也就只有毛泽东才能做得了这个庄, 别人做庄了,却发现自己实在不是这个料-掌不了这个舵),同时毛泽东还覆信挖苦了接替他担任前委书记的陈毅一顿,说:“我平生精密考察事情,严正督促工作,这是陈毅主义的眼中钉。陈毅要我做八面美人,四方讨好,我办不到。我不能够随便回来,这个路线问题不解决,我就不能回来。”

这个仇结大了。

公心而论,毛泽东陈毅朱德林彪的争论还是很民主的。

更多精彩文章请见“蓑翁网谈”

家园 【白马博士谈】粟裕二让司令同粟没有当元帅的关系

关于粟裕二让司令,似乎没有太多的异议。我来谈谈关于粟当元帅的问题。

一、粟迷常为粟不是元帅而不平。我看,粟这个元帅,就是他自己“二让司令”给让掉了。

华中军区是1945年10月成立的,1947年1月北撤山东地区后,与山东军区合并。

可以说,华中军区司令这个职务,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标志性职务。1955年授衔时,衡量标准是红军时期职务、抗战时期职务、解放战争时期职务,职务当然以战争结束时算。

如果粟1945年接受了华中军区司令员职,他抗战胜利时就是军区司令。但他不接受,只当副司令。华中军区还有一个副司令是张爱萍,换言之,粟裕此时的级别和张爱萍同等。

张爱萍因1945年11月破袭津浦路时脑部负重伤,去大连、苏联疗伤,没能参加解放战争。1955年授衔时,有原新四军高级干部向上反映,说张不能授上将,因为没参加解放战争。上面回答:张1945年就是军区副司令了。于是照授上将。可见这个职务很重要。

但粟让掉了。

1948年5月,陈毅去中原,毛要粟任司令,粟又让掉了。这样,解放战争结束时,粟仍是一名副司令。

如此,他的职务就根本不够元帅了。看看陈毅、刘伯承、林彪、彭德怀,哪个不是正职?

如果没有“二让司令”,粟就不一样了。抗战胜利时,他是华中军区司令,解放战争胜利时,他是华东军区司令(有个陈毅怎么摆,再叙),那么,四野有两个元帅,三野也完全可以要求有两个元帅:陈粟。但现在不行了。淮海这么关键性的大战,你华野司令不过是中野副司令,比人家低半级,你有什么话讲?

二、粟这“二让司令”,“一让”有文字证据,有粟的电报为证。但二让则只是粟与毛的谈话,并未见任何文字性证据。这里就有一个疑问:毛当时是真的要粟当华野司令,还是看看粟的表态再说?因为陈毅到中原是副司令,明着把陈毅华野司令撤了去中原当副司令,太过分了吧?再说看看当时电报,陈这个中野副司令,在军委电报中一直享受正司令待遇,排在邓政委之前,可见在华东,毛打仗想靠粟,但真正安排职务,还是很费心思。正好粟谦让,解决了毛的一个难题,毛正好让他当“代司令”。但结果粟又丢了一个本钱。

如果粟当时说:“蒙主席信任,我一定好好干华野司令政委。”毛还真犯难了呢。但很能毛估计粟会谦让,故和他谈话,等他谦让。

三、粟为什么总是谦让?战争年代,谁有本事谁上。上级变下级没什么奇怪。他是因为具有谦虚的美德?还是因为心里无底?觉得自己当正职甩不开?这个我吃不准。但他太谦让了,我真不知是应该赞美还是应该批评才好。

家园 【文摘】陈成岭对陈毅的印象轨迹

我对陈毅的印象轨迹:

1、小学时:对陈毅的印象,和李白、杜甫并无不同,诗人。当时我不知道,啥叫“元帅”?啥叫“军衔”?当时对毛泽东的印象,和王二小并无不同:一名从小就觉悟很高、同情农民的人,毕竟80年代书上已经没有毛主席像了,我也缺乏“毛主席”的认知。此时从课外书的孟良崮战役文中,知道粟裕的名字,但一直叫“栗裕”,并且认为和一份杂志上的黎玉同音不同字。

2、初、高中,对陈粟的认知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小学水平,当然这时已经知道“军衔”这个词汇了,但仍然不知道粟裕是什么军衔。

3、大专时,看了图书馆书后,和宿舍里同学吵了起来:我说粟裕在大将中排名第一,舍友说陈赓排第一。当然很快澄清了,毕竟有书可以查到。此时极端佩服粟裕,第二是刘伯承,林彪当时缺乏认识,而且由于在《解放军将领传》上看到了毛泽东说他打仗不如陈明仁,因此林彪给我留下了极差的第一印象。对陈毅嘛,小学时不过是觉得他是诗人,脑子里没有“军衔”概念,中学印象没变。现在在书上发现陈毅没什么军事才能,没有惊讶,只是觉得很正常。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嘛,有人不会打仗,这不太正常了?对陈毅没留下任何坏印象,倒是有些好印象,觉得他心胸挺宽广,容得下粟裕。而且初中学的《梅岭三章》,多好的诗啊!品格啊!

4、毕业后,看了一些休闲杂志,很惊讶地发现,原来林彪竟然有“白痴天才”的称呼,心想难道林彪也算是一名优秀将领?不会吧。除了发现林彪竟然不是平庸将领外,对陈粟刘,态度上并无变化。

5、后来,看到《传檄到中原》,里面透露粟裕不赞成七月分兵,我倒不惊讶,我早就认为分兵不对了,总觉得粟裕应该能够想到。但陈粟为此争执,却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是从这一刻起(2000年),对陈毅有点不大认可了,但仍然没有贬低的意图,只是觉得他水平不行而已。

6、2003年底开始,在网上讨论中,不断有人抬出陈毅来贬低粟裕,从此开了本人贬低陈毅的先河。本来,这种贬低,是不涉及陈毅的人品的。但一帖中那番“吃屎”言论,以及王德《华东战场参谋笔记》的强烈刺激,尤其是宿北战役后那段“陈毅吃不上热面条”的描写,让我难以接受,战争年代,如果因为陈粟关于作战计划的争议,而使得陈毅顾不上吃热面条,只好在面条凉了后,用热水烫一下再吃,如果这也算粟裕的罪行,岂非荒唐?吃这点苦竟然也叫“吃苦”,太离谱了吧!

可以说,我从人品角度贬陈,是从热面条和吃屎论开始的。至于陈毅不会打仗这一点,我早在90年代读大专时就知道了,但一直没有贬低陈毅的想法。而贬低粟裕的网友不断抬出陈毅压粟,作为一种反应,这种从人格角度贬陈的心理,就日益强烈了。

7、现在对陈毅的评价比看到“热面条”时好了些,不再一味地认为陈毅卑鄙无耻了。而是觉得,至少陈毅在解放前,人品上没有大的缺点,除了能够承受委屈外,也没有大的优点,不过陈毅似乎挺合适当华野政治部主任、取代唐亮的,因为他的文章,文笔不错,动员部队时效果一定很好。什么开追悼会、庆功会、检讨会,还有以战教战,说得对极了。

让陈毅当野战军政委本来可行,不过,政委比政治部主任权力虽然多了,但责任也大了,最大的差别是:政委领导制度,本质上就是党的领导,具体到野战军级政委,就是维护中央的领导,说穿了就是用来镇住军事指挥员的。和明朝的文官指挥制度有些相似。

但陈毅的缺陷恰恰是:镇不住粟裕。最离谱的是,在陈毅担任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的条件下,竟然尚且不能镇住粟裕。可以想象,如果陈毅只担任政委,让粟裕这种实际意义上的司令员,名实相符,陈毅就更加镇不住粟裕了。这么一来,陈毅就没有留在华野的必要了,这就是城南庄会议的背景。

邓小平不兼任司令员,仍然镇得住刘伯承,跃进大别山了,“战锦方为大问题”证明,罗荣桓不兼任司令员,仍然镇得住林彪。这里的“镇得住”,是说当中央坚持自己的意见时,政委要敢于对司令员下命令,敢于拍板,敢于坚持中央意见。

与罗荣桓、邓小平相比,陈毅要弱得多,没有镇住粟裕。其实就凭粟裕4月18日致电中央,正式提出异议,甚至得到了陈毅的支持(尽管陈毅没有为这份电报署名),这已经意味着中央要调走陈毅了。

彭德怀说粟裕“阴险”,有道理:当时,只有彭德怀是(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是实的,陈毅的“司令员兼政委”是虚的,本来陈毅只需要担任政委即可,没有担任司令员的必要,但因为陈毅在华东威望太低了,低到了只任政委、不兼司令员,就无法镇住粟裕的地步,出于这种考虑,中央才被迫实行“陈毅司令员兼政委,粟裕副司令员”模式。而在陈毅走后,粟裕成为全军彭德怀之外又一个军政一把抓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本来,把饶漱石放进华东野战军较为理想。饶漱石比陈毅强,镇住粟裕不成问题,怕就怕饶粟“勾结”,就算饶有镇的能力,也不镇,那就糟了。

粟裕在济南战役后,请陈毅回来。我想,中央看到粟裕的这份电报后,对粟裕是不满意的。因为事实已经证明陈毅镇不住粟裕,现在粟裕请他来,其险恶用心“昭然若揭”貉诙?盗铃,要掩饰个人野心,这就是解放后所说的粟裕的“大阴谋”,“大野心家”、“大阴谋家”】/FONT>

我如果是历史上的粟裕,会在济南战役后,致电中央:现在华野缺乏政治人才,政治工作极为薄弱,故请中央能给本军派个政委来。方案有二:

1、请华东局书记、华东军区政委饶漱石同志,兼任华东野战军政委;

2、请中原局书记、中原军区政委、中原野战军政委邓小平同志,免去在中原一切职务,担任华东野战军政委,邓小平在中原职务由陈毅接任。

上面这二个方案,我如果是毛泽东,会批准第二个方案。因为饶粟有点“勾结”的迹象,关系是不是太好了?在这种情况下,不如请邓小平来。

不过,陈毅镇不住粟裕,岂能镇得住刘伯承?因此嘛,我估计中央就算真让邓小平来华野,也不会让陈毅接任邓小平在中原的一切职务,而是另外派人,比如薄一波。

家园 镇住?陈成岭就是这么理解双首长制的?

老人家就是看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下结论的?这比党史研究中九种现象可不知道低了多少个档次了。

家园 此公怎么不看看将军自己是怎么说的呢。

就在这次会议结束时,毛泽东同志对我说,陈毅同志不回华野了,今后华野就由你来搞。这个消息对我真是太意外了,我非常着急,当即再三要求让陈毅同志仍回华野。毛泽东同志又说,中央已经决定了,陈毅同志和邓子恢同志到中央军区、中原局工作。最后我又提出,陈毅同志在华野的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要继续保留。毛泽东同志沉思了一下,然后说:那好吧,陈毅同志仍任华野司令员兼政委,但是那边的工作很需要他,现在必须马上去。这时我想,陈毅同志去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工作,责任重大。为了服从全局利益,我不能也不好在坚持自己的要求了

《粟裕战争回忆录》542页

家园 1)这个搞是什么意思?2)陈毅为什么不回华野?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