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试看来日之中国究竟是谁家之天下(一) -- 北大28楼

共:💬304 🌺2455 🌵3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家园 启蒙就我来看

是幼童从对世界一无所知到有所了解的过程。西方的启蒙时代,在我看来,就是这么个过程。西方架构中,基本上所有知识都是在启蒙时代之后积累起来的。古希腊的那些文明并不是传承下来,而是后人“考古发现”... 伏尔泰这种人的出现,就代表了当时西方暴发户的一种心态。我发达了,我就宣称我祖宗牛。所以我真的很怀疑西方15世纪之前到底是什么玩意儿。启蒙这个词,在我看来,的确是真正的启蒙幼童之启蒙。

而中国的五四,则是一个自我反省过程。是一个中青年突然发现过去走错了路线,要重新反省。当然我记得中学教科书上说法就是您这里这一句。但是我颇有点不以为然。我更倾向于社会在这个大变革时代要在科学创新上投入更多的资源。从而会诞生很多非常强大的,有能力挑战国家权利的组织。这些组织的出现,削弱了国家的权威,带来了更为平衡的权利。某种角度上说,高度发展的科学带来了政治上的民主。而这个调整,涉及的仅仅是操作层,而不是很多根本性的思想文化。很多哲学书,在新的技术体系社会体系下,重新解释一遍,仍然可以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所以,对于中国,上个世纪做的事情,仅仅是一个改进。把整个国家调整到一个现代化的,更重视科技发展的架构。当然改动幅度很大。但是,绝对不是启蒙。毕竟,我们历史上很多哲学高度的东西不用修改还是可以在新架构下直接使用。至于西方,哲学近几百年刚刚开始而已。柏拉图真的存在?就算存在,考古挖掘出来的柏拉图对于西方的发展又有什么影响?

看中国,五千言道德经,孔老头的论语... 这些在中国传承数千年,检验了数千年的知识,这才是文明,这才是真正的历史。而西方考古出来的那些玩意儿(姑且认为是真的),除了炫耀祖上富过,对于现实社会,有什么作用呢?

所以,我鄙视西方古代历史。

家园 我对新科技革命是抱强烈怀疑态度的

但是如果确实有这个可能性的话,我想也是在新的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在新的生产关系下,在劳动人民的创造力普遍爆发出来的情况下,或许有可能。

家园 对所谓“绝对贫困化”的回复

根据美国普查局最新数据,美国现在的中位家庭收入不高于1996年,男性工人平均实际工资不高于1969年,最穷的40%的家庭占有收入仅略多于10%,贫困人口和贫困率都创新高。
美国处在经济危机期间,这个数字并不奇怪。如果和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期间的数据比较呢?而且29年美国也没有爆发社会主义革命。西方某些国家出现的是法西斯“革命”,这种革命除在西班牙外,也没有发生全国内战。其夺权的惨烈程度与中国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把冷战结束后,工人阶级的收入增长情况和冷战期间相比较呢?

“普遍的绝对贫困化”是指吃不上饭吗?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原因在于老百姓吃不上饭。造反是死,不造反也活不成。所以就造反了。这其实和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的成因差不多。中国目前还有这样的条件吗?

苏俄的诞生是在战争条件下;1919年,匈牙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也是在一战的背景下。1870的巴黎公社背景是当年普法战争的失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条件建立是二战。

所以,历史上社会主义革命暴发的基本条件是战争摧毁了旧有的统治秩序。人民对政府当局失去信心,并对生活现状极大不满,希望以战争为自己争取权益。颜色革命式的社会主义革命,据我所知是没有的,如果您知道可以告诉我。

历史上社会主义国家的又一基本矛盾是计划经济的计划性和人民群众需求的多元性间的矛盾。因此,不能快速地觉察某个地区某类物资的需求,也不善于正确地判断需求的数量。计划在微观的经济层面是力不从心的。计划经济下的企业只是一个生产中心,不善于发现民众的需求。因此,在满足群众需要这一方面带有固有的缺陷。

关键词(Tags): #社会主义
家园 您的偏见很深啊。

而这个调整,涉及的仅仅是操作层,而不是很多根本性的思想文化。很多哲学书,在新的技术体系社会体系下,重新解释一遍,仍然可以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在一部关于圆明园的纪录片中,介绍朗士宁主持造的十二水法,原本是用机械汲水的。但乾隆下令废除机械部分,改由人工挑水。原因是认为机械可以引发人的奇技淫巧。即使到了曾国潘的时代,一些士大夫见到望远镜之后也斥责其为奇技淫巧。

不论中国古代对科技是什么态度,至少在清代中晚期,中国士大夫阶层对科技的基本态度是这样。

至于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的关系下文中有一些描述:

理性与启示的调和——论基督教对古希腊哲学的历史接纳

家园 您这么说有什么依据?

我对新科技革命是抱强烈怀疑态度的

但是如果确实有这个可能性的话,我想也是在新的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在新的生产关系下,在劳动人民的创造力普遍爆发出来的情况下,或许有可能。

您觉得互联网信息技术这种技术革命像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的吗?如果在七、八十年代,您会不会说这种技术革命只能在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发生呢?

另外,核能这种新能源,像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能产生的东西吗?

家园 李兄是否认为这次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的总危机呢?
家园 你看清楚了再参与

我和宁鸣在讨论当前以及未来相当一个时期的世界能源危机。在视野新进下有一个主题“中国经济10年崩溃?”。在那下面正在大量讨论能源问题。有兴趣到那边去讨论。

家园

但是就像我在回温度梯度的贴里说的,必须区分短期周期性危机,和长期结构性危机。就长期结构性危机来说,是,说得更明确些,到本世纪中期,将比较清楚地看到,这次危机将不会以资本主义自身改良调整而告终,而将以现存制度瓦解,然后或者是长期无休止动荡或者被新的社会制度代替而告终。

家园 看来有些情况你是真不了解

西方工人阶级现在过的就是不如冷战时期。当然还没有到吃不饱饭的地步。不过,全球10亿人口经常吃不饱饭。

吃不饱饭与革命虽然有一定相关关系,但是并没有绝对必然联系。列宁说,统治者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人民不能照旧生活下去,这就是革命的充分必要条件。至于什么是照旧统治,什么是照旧生活,这当然会因国家、民族、历史而异。我是承认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经过这么多年改革开放,我相信,无论是人民还是统治者关于“照旧生活”的定义肯定不会是参照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而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明显是没有发生革命吗。

家园 偏见就偏见吧

中国古代当官的写书的就是太聪明,说话都隔了三四层,借力打力更是高手中的高手。但是现在读历史的人不够聪明,同时不知道前因后果,往往不知道这些家伙们真想表达的意思。等到聪明人开始搞历史了,中国历史才算真的能被世人所了解。

我也算是借着您的问题把自己思路清理一遍。至于到底是不是偏见,等到中国人均生产力登顶之后再说了。

家园 八十年代的主流

八十年代的主流应该还是所谓思想启蒙。虽然对文革的不同评价一直都有,可能毕竟还是影响太小。

比如说邓力群老同志曾经因为张志新而认为文革说明“中国人是吃狼奶长大的”。“吃狼奶”后来在那位袁伟时老先生那里引起争议,结果追根溯源大家才发现“吃狼奶”的发明人居然是邓力群。邓老先生也算是对比鲜明了。

家园 九十年代以来左派思潮的变迁(续完)

九十年代以来左派思潮的变迁(续完)

在整个九十年代前面提到的各种不同思潮虽然各怀心思,却都要给自己披上一个“稳定”与“秩序”的伪装。在此之外,九十年代的一个颇有影响力的思潮应该就是民族主义了。1996年宋强、张小波等人的《中国可以说不——冷战后时代的政治与情感抉择》一书正式出版,大概可以看作民族主义正式登上中国舞台的标志。

如果单从内容与质量上来说,《中国可以说不》这本书以空洞的口号居多,实在说不得是上乘之作。实际上《中国可以说不》就是从形式上来讲也未见得高明之处---这个书名本身就是在拾人牙慧,而且拾的是不甚高明的“别人”的牙慧。

《中国可以说不》的书名显然是取自日本臭名昭著的右翼政治人物石原慎太郎在八九年出版的《日本可以说不》一书。八九年那时候日本的泡沫经济正在最高峰,“日本买下美国”的说法尘嚣日上,财大气粗的日本当然是得意忘形不可一世,有了调整美日关系的想法自然也不足为奇。而96年的时候日本经济历经多年不景气,《说不》对日本来说早已不知从何说起。此一时彼一时,这时候选择跟风的《中国可以说不》就有了跟不上时代的落伍感。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中国可以说不》所宣扬的民族主义对准的矛头,除了当时“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之外,显然就只有与中国历史纠结最多的日本了。而《中国可以说不》在书名上偏偏选择去跟风日本最臭名昭著的右翼石原慎太郎,刻薄一点来说已经近乎是讽刺了。

尽管《中国可以说不》不过是一本喧嚣之作,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却是,这本书无可否认的体现了九十年代一部分国人多年积累的强烈情绪。众所周知,八十年代开放之后,面对经济上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国人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这样的自卑感体现在行动上,就是处处强调对外“友好”,处处强调外国“友人”,甚至将其当作是头等大事来抓。这样的氛围,也导致国人对外国处处高看一等,就是所谓“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当时有民谣:

一等美女嫁美军,二等美女嫁皇军,三等美女嫁伪军,四等美女嫁国军,五等美女嫁共军

雄性的侵略性与支配心理一般都比较强,这一点上中国外国都不例外。这样的现实对一部分国人来说,当然在心理上是极大的刺激。

尽管如此,在八十年代的时候由于中国与西方尚处在蜜月当中,民族主义的情绪并不强烈。比如说耀邦同志当年对日本的态度其实不但是“软”,而且是颇有些“媚”的嫌疑的,但八十年代美国日本对中国的态度尚可,自然也就不提。到了八九年之后,中国与西方关系进入冰河期,美国有经济制裁、银河号、96年台湾等问题;而日本也在靖国神社的问题上越走越远,以前累计起来的各种不满情绪当然也一下子爆发起来。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的反日情绪,不过是八十年代以来日积月累的不满情绪的总爆发而已。而马立诚也好,吴建民也好,没有跟上时代背景,不明白这个问题的根源实质上是来自于八十年代以来日积月累的不满,所提出的看法自然也只能是南辕北辙。

《中国可以说不》虽然代表的是比较独立的民族主义立场,但在九十年代整个中国思想界的背景下,一方是拥抱西方的自由资本主义,另一方是反对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的集合,由于民族主义在反对西方话语权这一方面有共同语言,显然与包括左派在内的反自由资本主义走的更近一些。

然而这些毕竟是九十年代的情形,到了现在已经大有不同。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九十年代以来官方“稳定压倒一切”的论调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而关于“稳定”与“秩序”这一点上,九十年代以对抗自由资本主义为目的所形成的包括威权主义以及民族主义在内的所谓笼统的左派集合,也正在面临分化的情形。

对如李泽厚等一部分持有自由资本主义的思想界而言,稳定自然是符合其根本的推动中国完全地迈向自由资本主义的目标的。就像高盛的胡祖六所说的,现在的中国既然正高速行驶在资本主义的大道上,那么资本主义在中国面对的最大威胁自然就是不稳定。仲大军在今年六月某敏感日子前夕抛出来的那个回忆八九年的经济理论研讨会的名单,其目的当然也不过是在这里:就是劝告右派,现在中国的形势对自由资本主义最有利,稳定最符合右派的利益,切不可操之过急而将他们的“大好局势”毁于一旦,只要稳定下去,中国迟早是属于自由资本主义的。

对何新等曾经的“威权”主义来说,过去强调稳定压倒一切,现在他则认为有所误导,政治体制不改革,贪官污吏不除,中国将陷于无底的深渊。而民族主义也在分化。《中国可以说不》的后续《中国不高兴》在09年出版,而作者除了宋强等人之外,还包括王小东、宋晓军等人。而前一段日子王小东为了“稳定”这样的“大棋”,居然恬不知耻的为咱大清的蓝贵人呐喊助威,涂脂抹粉,真是让人匪夷所思。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思想界中曾经的反自由资本主义的阵营在“人民有没有改朝换代的权利”这个问题上形成了巨大的分歧并趋于解体。

----------

看到楼主提到当前左派的几种思潮,也算是有感而发。这几个帖子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追根溯源,九十年代以来,“左派”其实是一个笼统而广义的概念,包括了威权主义,民族主义等多种不同的立场。其唯一一致的目的仅在于都是在对抗九十年代占据了中国主流的自由资本主义。

到了现在,与其说“左派”内部有争论,其实也可看作是威权主义,民族主义,以及狭义的左派等不同立场之间的争论。

关于中国的形势是不是真的到了不能“稳定”的地步的争论,也许还可以说是内部的。但狭义的左派在面对威权主义,民族主义时就要面对一个重大的问题:“人民有没有表达自己意愿并改朝换代的终极权利”。而在这一点上各方持有的立场可能是根本不同的,而这样重大的分歧很可能引发的将会是九十年代以来的所谓“广义左派”的解体,这恐怕是当前左派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通宝推:xshxsh9999,Javacai,z00087,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我觉得人民有没有权力改朝换代本身是个伪命题

这个命题本身的含义就是要为人民改朝换代扫清道路、降低阻力。

天下还是能者居之,不管是谁,只要是能者就能改朝换代。德者居天下,说到底还是想用软实力来补充硬实力的不足。

家园 感觉美国已经不剩啥工人阶级了

我觉得无产阶级要重新定义。

传统的产业工人在西方已经萎缩的很厉害了。而且历史已经证明了他们可以被收买分化忽悠。

另一个是所谓的knowledge worker。作为知识分子,传统上算小资产阶级,但现在是不是发生了变化?

微软的程序员算不算工人阶级?中国都市报跑热线的基层记者算不算无产阶级?京沪大律师事务所里一个月拿1000块实习工资的见习生算不算无产阶级?我感觉,他们的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无产阶级化。

还有一个是所谓的弃民。住贫民窟,用食品券的这帮。他们算无产阶级吗?具有革命性吗?

家园 右派难道是在野派吗?

中国今天实际是右派掌权,只不过这个右派还顶着个左派的帽子,打着的旗号还是主席建国时的旗号,只是相对改旗派和殖民派来说,现在在台上的才有一点左派的成色,但放眼四海,这样的左派在绝大多数国家那都是右派。

还是要正视事实,一个搞原始资本主义和剥夺人民自由结社、游行、罢工权利的执政党,一个权利高度集中而且脱离人民民主政治、拒绝人民监督的党,一个基本腐败得和以前国民党一样的党,怎么可能是左派党?挂羊头罢了!

通宝推:大漠老兔,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