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运十专题:运十技术知识普及。 -- 乾道学派
进而要求高端质量,这个质量是其他性能,不是可靠性和安全性,因为,在他们看来,苏联不可模仿,但是,很可惜,安124和安225质量,安全性,刚刚的!!
他们装看不见罢了。
产品。而且未必都是自掏腰包。
@懒厨
如果国际航班挣的外汇不够,那就得自己再掏腰包还贷啊,这不是很简单的商业逻辑吗?
“90年代开始,超过30家新航空公司涌入市场,形成了惨烈的价格战和行业亏损。
世纪初的十年,民航局把旗下十家航空公司合并成国航、南航、东航三大航空公司,10年里居然还是有8年在亏钱。”
疫情之前国航最高亏损纪录是在2008年,亏损 108.5亿元。
国航2017年收到补贴收入24.44亿元,2018年为30.27亿元。
当年够不够还我也不知道,虽说生意开始头几年要垫钱亏损是常见的事情,但按成败论,现在的国航还是活得好好的企业。
亏损再大,只要国家力挺,就可以活。
疫情这几年国航巨亏,也没有倒闭的迹象。
属于不可抗拒力,可以预计的是,未来几年肯定会好转。
商业上,即便有点小亏,只要有现金流,财务上都好办,像运十那种无底洞,需要一直烧钱,要烧到有现金流为止,钱从何来?
又回到原点了,不买小轿车就够钱了😄😄😄
世纪初的十年,民航局把旗下十家航空公司合并成国航、南航、东航三大航空公司,10年里居然还是有8年在亏钱。”
疫情之前国航最高亏损纪录是在2008年,亏损 108.5亿元。
——八年疫情?
@懒厨
像运十那种无底洞,需要一直烧钱,要烧到有现金流为止,钱从何来?
又回到原点了,不买小轿车就够钱了
运十研发是研制项目,飞机定型或具备适航条件就是项目完成,按原计划,除静力试验的01机,已试飞的02机,已完成六成的03机,定型还需要研制3架,具备适航条件还需要研制1架。
运十从立项到试飞只花了3个多亿的研制费,到定型也就再花2个亿左右。
81到88年进口小轿车和配件花了几十亿,少买一点就够钱了。
研制完成后生产运十是军民两用项目,可根据航空运输需求而定。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那还讨论啥,你是来耍无赖的吧?
钱不够你出?你拍胸脯一句话就搞定?
已经能生产解放了卡车了,为啥要再产东风。。。为啥要进口合作搞重型卡车。
已经有普快客运了,为什么要市场换技术搞了高铁技术?
运十还是眼光问题,型号太老旧。。。当然工业基础加技术,搞先进的也没能力。。。
还不如踏实点,从支线小家伙搞起。。。
运十好比解放,运十改型好比东风。
解放未投产就落后,难道不搞解放,直接搞东风?
运十还是眼光问题,型号太老旧。。。当然工业基础加技术,搞先进的也没能力。。。
还不如踏实点,从支线小家伙搞起。。。
支线与干线是大小之分,不是新老之分。
搞支线也不可能一下子搞成世界先进水平,按你的逻辑,照样得下马。
你的观点就是典型的自相矛盾。
而是三机部没有办法保底,你不能把报告当作保底,如果到了承诺的时间,还没有开始运营,谁来出钱把项目完成?
保底的意思就是,三机部告诉正国级,到期没有完成,我三机部自掏腰包搞定,不多用国家一分钱,做得到吗?
或者,你拍胸脯你来出钱?
与三机部能不能保底何干?
三机部没有办法保底
你凭什么说三机部没有办法保底?还不是凭你的臆断?
高层真有决心干,让三机部立军令状,三机部最多把周期和经费打得宽松一点,哪有什么没法保底之说。
而且就算实际花费是三机部报告的十倍(这是不可能的),进口小汽车和配件的钱也足够覆盖。
都没人愿意出钱,凭啥国家要做冤大头,自掏腰包做一个当年看不到能赚钱的民用项目?
别忘了,立项之初,是想作为领导人专机的。
都没人愿意出钱
运十研制是科研项目,所有的钱都是国家出的,不是商业投资。
运十论证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运十飞机要走完研制全过程,取得完整的技术成果。
除了军用项目,基础科学研究可以不计较成本,民用项目哪个不要求赚钱?
你真的以为国家的钱是大风吹来的?又或者印钞机随便印?
大飞机是战略产业,花了5个亿就急着回本,典型的鼠目寸光。
大飞机也不是纯民用,是军民两用。
国家的钱不是大风吹来的,进口小汽车的几十亿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