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些事实以及其他 -- 史文恭

共:💬478 🌺5477 🌵16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家园 很简单啊 政治局是法统 武装叛乱的帽子被扣给四人帮了

即,在公开宣传中声称是四人帮拒绝规则,不开政治局会议也不开中央全会,就逮捕常委。这是赤裸裸的武装叛乱

家园 你要认为76年满街都是副处我也没办法。
家园 我本身对于文革没有好感

但是你也说过

现在有两种相互联系的思潮,一个是怀念东哥,怀念所谓东哥时代的清廉吏治和平等社会,另一个就是由此推论文革的某一方面的正确性。------俺个人觉得,对比当下社会的混浊而沆瀣一气的官场以及贫富悬殊的现实,这两种思潮的由来都是完全可以理解并让人同情的。

如果说官场的腐败,资本家的剥削,贫富悬殊的巨大,小民的生活安定得不到保障,民众对于官僚集团没有监管。这个才是左派抬头的土壤。其实是有点借古讽今的样子,最多就是用“文革”对于既得利益者的警告。

至于文革本身是什么样子,这个支持左派的人不太关心。至于他们愿意不愿意回到文革,也不是问题的所在。就像喜欢看《水浒》的人,现实生活里没有几个人敢于杀人劫法场的,也没有人在乎梁山的黑社会本质。

关于有些人写的“文革科技伟大成就”之类,我基本是当笑话来读的。

家园 住房问题文革前好一些,那时人口还不够多。

  最紧张是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初,那时解放后出生的孩子都大了要结婚,而国家又多年没盖住房。

  我第一次到北京的姨娘家是66年,他一家几口与另人合住在一个四合院中,记得是两间平房,院子面积大约比全部住房的一半还多点,很整洁还种了果树。到七十年代去果树没了,全搭了披子,只留下窄窄的过道。

家园 唱红的外延扩大了

今天的手机报特刊有这样几个栏目

学红人 看红影 说红言 寻红史 颂红诗

文革我经历过 小学高年级 开始报纸上打笔仗批判三家村燕山夜话 不懂 以为批坏人 偶然闯进了批判罗总长的会场(基层的) 吓了一跳

后来 发动起来了 大字报 大辩论 大批判 觉得有趣 只是那些主席书记副总理们都挨批 不解 有点难过

破四旧(旧的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立四新 抄家 武斗 串联

后来 家父 单位一把手 也被批斗 被抽嘴巴 监督劳动 后来“解放”了 继续劳动

后来就烦了 总是这么乱 什么时候结束啊 后来就开“九大”了 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

总之不是太喜欢 不能住大房子坐小汽车吃小灶了 看电影他们送来最好位置的票 也没有了 也没有什么电影可看了

那时爱说波澜壮阔 俺只觉得波折起伏

后来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 想起 那时工农兵挺扬眉吐气 知识分子有点委屈 走资派们 就是领导同志比较惶惶

父亲经历了那一场 据说是浩劫 好像没有改变什么

八 乘 方的时候 部队开进 车轮滚滚 俺们愤愤 老人家 却兴致勃勃 说 刚才过去有一个团的兵力 观点和俺们相反。

又过了一些年 父亲仙逝 我撰写的碑文:

“爱党忠心耿耿

敬业诚意殷殷”

家园 ...

...

家园 裁剪分析数据,一路就没有改过,毫无办法,改造国民思想之路

还很漫长啊

家园 你要觉得76年能得到“内部消息”就当棒槌的都是老百姓

我也没办法 何况您的消息还没证实呢

家园 你说的这个当然是事实。

但好像你是要对前三十年和后三十你做比较。故我有上文。

家园 文革回忆点滴

我文革赶了个尾巴。才记事的小屁孩儿不知道大人都在干什么。不过有件小事儿现在记得还很清楚。

1973年前后在干校见过周围农民的小孩儿,十岁左右的样子,穿着呲着花的破棉袄,和电影里旧社会的穷人一模一样。他们从铁丝网破损的地方钻进来捡煤核。干校在北京郊区,安定门向北骑车不到一小时的地方。

对比十年后的农村,我对邓公的敬意还是很深的,不管后来发生了什么。

家园 不是史MM水平下降了,是人民防忽悠的水平提高了。

特别是在西西河,基本上建国这六十年的大小事件或多或少的都讨论过(包括外国发生的)。现在再想来忽悠,没人理了。

家园 如果您能跟民政部门下乡看看,就能解开心中的谜团

正如在下跟了结扎队下乡,回来就坚决支持计划生育政策。

家园 我说一个你看算不算事实

一说以前不好,马上就把城市人均居住面积搬出来了;一说剪刀差,这个马上就藏到后屁股兜儿里了。

家园 这是心虚的表现,骗不了人
家园 呵,你当是小孩子一会猫脸一会狗脸那么简单?

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到1976年,我没有感觉对美打开大门给中国老百姓生活带来什么好处。

呵呵,尖锐对抗了20多年,弯子那么好转?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