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读《巨流河》偶感 -- 酥油茶

共:💬416 🌺2543 🌵11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家园 台湾80年代出去的有谁和杨李相提并论???

个人感觉,总体来说,80后在美国物理学界,大陆出去的做的总体水平比台湾要好

家园 勇气是重要的 但战争拼的远不只是勇气

而如果没有勇气,中国撑不了那么长时间的,这个你知道的。甚至你可以讲如果没有勇气,中国都不会在1937年对日本开战(淞沪)。左派可能不知道日本的强盛,不知道中日实力的对比,但老蒋肯定是清楚的。(1941年日本在深陷中国战场--这个战场很大需要大量的兵员,保留一二百万精锐预防苏联的同时,还能同时兵分两路一路袭击珍珠港和菲律宾,同时开始席卷东南亚,这样的作战能力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具备吗?)

近代中国历史必须考虑国际对中国的影响
你的出发点是对的。这个国际对中国的影响是极其重大的:这个影响一方面是英美苏想要利用中国拖住日本消耗日本,中国人多流血,他们就少流些,这是老蒋能从西安事变中侥幸生还的原因,也是英美苏援助中国的原因;一方面中国根本没有和日本进行战争的资本、资格与实力,中国的幸存仰赖于英美苏对中国的支援,这也是老蒋没有在西安事变后急着报仇急着剿共的原因,因为抗战在老蒋心目中是第一位的,而苏联承诺的援助对抗日对这个国家的存亡至关重要;一方面,对日本来讲,中国不是它的对手,没有资格做它的敌人,它的主要对手是英美苏,与中国进入消耗战(不能且无法迅速对中国取得决定性胜利)就造成了它的战略失败和困局,这对日本是严重不利的,所以日本既没有全力进攻消灭中国(这在当时对它来讲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有更大的目标),又因为老蒋和中国人的负隅顽抗,中国成了日本的巨大的战略负担。链接出处

朝鲜战争就是代理人战争,就是某党为巩固自己的统治而为苏联利益火中取栗。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了。

至于中国“打败”美军,这个玩笑是不能开的,那是因为人家根本没想和你打。只有左派才认为中国可以承受的了一场和美国的战争。

家园 这样比不公平吧

台湾和大陆一个省或者上海北京比才对

家园 小国很可怜的

朝鲜战争时候,金日成打了一段时间打不下去了,中国说,不行,还得打,再过一段时间,中国说,不行了,苏联说还得打,直到美苏不想打了,才停战。

越战时候,北越也是打了一段时间,说不想打了,中国不干,北越还得打下去。没过几年,中国和美国又和好了。

所以越南、朝鲜怨恨中国、中国恨苏联都是很正常的。

美苏一场意识形态冷战,多少小国弱国被碾压。今天我们应该反思的是:哪些是出于国家利益,哪些是因为无奈,哪些是因为愚蠢和无知,这样才有意义。

家园 小国避免不了为大国的判断失误买单的命运

苏联和日本签约了,便将中国一脚蹄开。东北抗日联军也消失了。所以不要去武装保卫苏联。要为自己的民族利益而战。

家园 怎么比都没中国人可怜啊

愚行,是数不胜数的。

不说了。

家园 好文,谢铢钱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家园 咦,果粉又不屏蔽了?

看果粉们互粉,很有趣的感觉。

一方面,对日本来讲,中国不是它的对手,没有资格做它的敌人,它的主要对手是英美苏,与中国进入消耗战(不能且无法迅速对中国取得决定性胜利)就造成了它的战略失败和困局,这对日本是严重不利的,所以日本既没有全力进攻消灭中国(这在当时对它来讲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有更大的目标),又因为老蒋和中国人的负隅顽抗,中国成了日本的巨大的战略负担。

不是对手,又不能且无法迅速对中国取得决定性胜利,这自己打自己的脸很爽吗?

中国为什么成了日本的巨大的战略负担?42年到44年间,老蒋打了几场正面战争就能够拖住日军?

朝鲜战争就是代理人战争,就是某党为巩固自己的统治而为苏联利益火中取栗。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了。

果粉对朝鲜战争的标准答案,可见果粉一直无长进。

至于中国“打败”美军,这个玩笑是不能开的,那是因为人家根本没想和你打。只有左派才认为中国可以承受的了一场和美国的战争。

也是果粉的标准答案,果粉怎么能够相信tg能够在朝鲜战场上打败美军,这是谣言,一定是谣言。如果美军真败过,那一定是美军根本没有想和tg打,麦克阿瑟这一刻真是泪流满面。

家园 愚蠢和无知往往来自己

朝鲜战争时候,金日成打了一段时间打不下去了,中国说,不行,还得打,再过一段时间,中国说,不行了,苏联说还得打,直到美苏不想打了,才停战。

苏联说还得打,中国就打得下去?这让美国情何以堪。当时是中美都意识到继续打下去都没有胜利的可能,这才开始断断续续的谈判,打不打苏联说了不算。后期几次战役都是为了谈判争取主动才打的,想继续打的一是李承晚,二是金日成。哪里是苏联要求打才打?

越战时候,北越也是打了一段时间,说不想打了,中国不干,北越还得打下去。没过几年,中国和美国又和好了。

这个更扯,想不打了的恰恰是中国。

美苏一场意识形态冷战,多少小国弱国被碾压。今天我们应该反思的是:哪些是出于国家利益,哪些是因为无奈,哪些是因为愚蠢和无知,这样才有意义。

这是当然,可惜很多人根本就判断不出来,还自以为是以为自己才是高瞻远瞩,真丢到那个腥风血雨的时代,只怕早成白骨了。

关于朝鲜战争,链接出处这个帖子说得比较清楚,不过,果粉是不敢去的

家园 中国人可怜

看不清楚时代的中国人更可怜。

甘愿为委员长当壮丁的中国人最可怜。

家园 老兄,劝您不要回此人
家园 陈寅恪能在90年代热起来,是有意识形态的历史背景的

陈寅恪能在90年代热起来,是有意识形态的历史背景的。

80年代之前,“政治正确”是唯一的标准。基于此原则,很多名不副实的人物如郭沫若就被共产党捧为“大师”。为了塑造中国在文化上“欣欣向荣”的印象,共产党也花费了不少力气在国际上比如说社会主义阵营中为郭沫若等人造势。这是一部分“大师”的来源。

80年代文革结束之后,知识分子受到所谓“启蒙”思想的影响比较大,出于对80年代之前共产党垄断话语权,人为塑造郭沫若等“政治正确”的“大师”不满的因素,首当其冲的就是在历史中寻找“政治不正确”作为对体制的对抗。于是民国时期的人物,凡是与共产党对立或者是有一定距离的,纷纷被挖掘出来。沈从文、粱实秋、林语堂、周作人、胡适等人的那些或有或无的“学术成就”就是在这一时期才被“重新发现”并“大放异彩的。其实知识界对他们的所谓“成就”也是心知肚明的,但意识形态对抗的心理还是占了上风。另外陈寅恪最早重新为文化知识界认识,也是在这一时期。这大概算是另一部分“大师”的来源。

八九年之后,知识界陷入沉寂。当时知识分子的心态要么是自我感觉彷徨无助,要么是对待体制分道扬镳。陆键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经出版,晚年陈寅恪的心境在彷徨无助的知识分子中引起共鸣,于是这本书红极一时,季羡林、张岱年、任继愈等人纷纷加入其中,从这时候起,陈寅恪终于“热”了起来。与之相仿的是90年代兴起的“顾准热”,则是因为顾准在分道扬镳的知识分子中引起更大的共鸣。作为中国革命的“受难者”,当时的“顾准”其实在知识分子当中是比中国士大夫传统的“陈寅恪”还是要更“热”的。不过在小资文青当中,相对于顾准,中国传统的陈寅恪显然更“时尚”一些。

所以与其说陈寅恪是因为其“学术成就”,倒不如说他其实是因为其身上的“符号象征”而被知识界有心推动,被小资们盲目追捧之后而“热”的。

至于其“学术成就”本身,由于社会上并不了解这背后的意识形态背景,对“大师地位”是多有拔高的。而在过去十数年知识界出于维护“符号象征”的考虑,在高度赞扬广义的“独立思想”的同时,对“学术成就”这个细节话题是避而不谈的。不过从近几年的动向包括一些文章来看,似乎知识界对社会上没有原则的过度拔高也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如果将来共产党真的改旗易帜,知识分子没有了与之对抗的体制,意识形态不再成为问题之后,出于意识形态需要而出现的大师,可能也会随之而被遗忘。

通宝推:重耳,
家园 你说的这是语文吧。

至于能不能有逻辑地表达,更是跟中文英文还是爪哇文都没有关系。

家园 尼克松是活雷锋吗?

要没尼克松,中国现在不知道是什么样呢,当然左派很想过朝鲜式的毛时代的生活想让中国自绝于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但我不想,绝大多数中国人也不想

家园 蒋介石运到台湾的黄金是干什么的?

你出钱啊。意淫是不需要钱,但打战是要的。而且不但要钱,还要考虑效费比,就跟美国选择是轰炸北越还是占领北越一样。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