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谈谈高铁降速的事情 -- 范进中举

共:💬68 🌺328 🌵1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卖了很久了啊

我去年就买过站票了.

家园 不好意思,我孤陋寡闻

我的意思是说,高铁现在运营状况根本不是网上某些人说的空车跑,然后还有人被高铁这样。

家园 这话说的,铁路口从来都是乖乖的,“骄兵悍将”谈不上

早就不当铁老大了,为了大局寂寞二十年没见多少怨言,每年春运、重点物资运输,从来都是社会利益优先,甘当老黄牛。

要说“骄兵悍将”,金融口、城建口、公路建设口、烟草口那个不比铁路凶。铁路就是老实人一个。

既然已经出现各铁道局通宵达旦成为家常便饭,基层员工累死累活咬牙硬挺的局面,那就说明风险累积也已经到了相当的程度。
搞两弹一星,“通宵达旦”更常见吧,自然灾害饭都吃不饱吃不好,更是“累死累活咬牙硬挺”吧,风险累积是不是也已经到了相当的程度呢?是什么风险呢?

大家愿意“通宵达旦”“累死累活咬牙硬挺”,说明奋斗才更有希望,你看看忘情的贴,保持现状才是憋屈。

如果成了,那么收益无疑是巨大的,但是也必然催生出一大帮功臣元勋,大可吃上几辈子红利,阻碍并推迟下次革新的时间;如果败了,后果当然是巨大的浪费,但是投入的人力物力当然不会全部白扔,会给下一次突破留下很多遗产。
难道说”两弹一星“会"阻碍并推迟下次革新的时间",那么就不要干了!!! 那些功臣元勋就是祸水?? 按照这种逻辑,一切进步的东东都不要了,这不是比中世纪还黑?

家园 京津城际的反例

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看到的东西来表达、证明自己的观点。本人在天津工作,老婆孩子在北京,我根据我的经历,这里可以给出若干反例

1、5.5号D1,北京-沈阳北,坐在K27的车厢里,可以看到正在出站的D1的某几节车厢里空座很多

2、被高铁1:由于天津西站还没有建成,从杨柳青那边下车/上车都不是很方便,所以一部分原来可以从天津西站去北京的乘客被高铁,毕竟从天津站发车到北京的普通车很少

3、被高铁2:K27是下午最早一趟从北京-天津的普通车,每个周末(从3月份开始我经常坐该车)该车的12车厢(绝大多数都是到天津的乘客)都和春运一样,对于那些不想在车站等一下午的乘客,那些不能忍受春运那样折磨的乘客,(特指到天津的乘客)只能被高铁

4、被高铁3:下午从天津去北京的普通火车(天津站始发),如果不能做14点的那趟龙家营-石家庄的t5684的话,最早的一趟就是18:30的4420,唐山-北京,个人经历,这趟车就从来没有正点过,最近几周,到天津站就会晚至少20分钟,如果你想在21:00之前到北京的话,那么只能被高铁

家园 这个大概是北京局得问题

沪宁城际刚开始时候,虹桥很多车,上海站很少。随后一个月在大家热烈呼吁下就改了运行图。上海站一下子多了50对。慢慢的,不满就没有了。

家园 早都突破了,听他胡扯

马钢太钢都能产高速轮对,马钢是世界最大的高速轮对生产商,南车刚刚下过大单子

那位仁兄还说过486的速度是用200级别的转向架“蛮干”出来的呢~(超速一倍多还没翻车,这人品~

家园 哦,原来如此,专业人士出来少

公开渠道的,砖家多,或者老是被媒体曲解。搞成“高铁320公里提高10公里阻力大一倍”这类笑话。河里已经演绎了,486照那么说就是“嗖”一道光 过去啦。人家以为在高铁上跑出流星了。

PBS老大的每年20亿美元说还是让小弟心疼的。呵呵,既然我们突破了就精益求精。

家园 这是位苦大仇深的主
家园 前两天我从青州回北京动车提前一天连站票都卖光了

一周前从北京去青州提前两天才买到动车站票, 前两天我从青州回北京动车提前一天连站票都卖光了,不得不买了特快的硬卧--动车四个多小时, 特快八个多小时。

家园 估计他去哪里都是要做驴车,安全,便宜。
家园 兄弟你说话过过脑子好不好

你实地坐过高铁吗?高铁现在卖无座票,说明高铁客流大

不用高铁,你用什么交通方式替代?

京沪线从80年代就开始争论上什么技术标准。结果争论20年才定论上高速铁路。最终是跨越手上,拿下了国外高速铁路三大标准。日本、法国、德国。在这些国家,高铁因为重置成本,没有用武之地。

家园 京津城际早就卖站票。
家园 那不是河里说的京津城际运营亏损吗

卖上站票了,应该运营不亏损吧。

家园 单看营收,不能判断。

京津城际,对双城的整合,其实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对我这类常往返的人来说,怎么称赞其便利都不为过。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