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CCAV菜农、农民,兼对“我爱吃西瓜”观点的看法 -- 巅峰背影

共:💬154 🌺1381 🌵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CCAV菜农、农民,兼对“我爱吃西瓜”观点的看法

很久没有动笔了,这个帖子,本来是想回答“我爱吃西瓜”帖子下面的,因为他说的,我并不完全同意。

我同意毛主席说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且,刚好,我家是农村的,刚好也在下乡调研,并且每星期都要递交工作报告,所以专门写了这个帖子。

我家是晋南农村的,家里四口地为三亩一分二厘地,一亩八分地为水田,一亩三分二厘为旱地,农作物为小麦、玉米、油菜、棉花、红薯,经济林木为杏树。

小麦每年种植面积一亩九分地(水田一亩三分,旱田六分),需要4袋碳铵、2袋磷肥,每袋碳铵90元、磷肥30元,机械耕种支出约为80元,浇灌支出大约150元,碾打40元,共640元,人力无算,颗粒归仓,不过1100斤麦子而已。玉米同理,但种植面积为一亩三分,大约为1500斤,肥料我记不住了,和上面差不多,但应该少2袋碳铵。

每亩小麦的补助是60元,玉米是每亩地40元,按2亩半算,补助款总体180元。即便上缴公粮,也不过100多斤小麦,影响并不大,这部分就是了。

也就是说,小麦收入,如果扣除人工,则只是收支平衡,或略有结余而已。玉米,比这好一些。同时,剩下的半亩多种油菜大约能收入二百斤,也就不错了。

半亩水田,为杏树,收入根据市场走,最多也就是500元,如果碰上霜冻,没有任何杏子可卖,也是很正常的,间作棉花,加上植油菜收割后种植的棉花,大约为200余斤皮棉。

二厘地则是种植红薯,加上我和父亲开采的半亩地,可收1000斤出头,可卖的大约为七百斤左右,总体农业收入,也就是这么多了。

如果仔细计算的话,诸位就晓得农业纯收入是多少了。当然,也可以出去打工,这部分就看老天爷的心情了,如果总下雨,那可不怎么好。

至于说种植蔬菜,我两个姑姑都是种植蔬菜的,我最近也在下乡调研,就我的了解,农民种植蔬菜大部分是盲目的,和任何产业一样,每年种植多了,则便宜,种植少了,或者遇到天灾减产,则贵,这是市场规律,并不是任何人能决定的。

至于蔬菜用药问题,1996年我上初中时,我母亲在一家大棚蔬菜地劳作,我没事也钻到里面玩,对情况有所理解。这次也到下面实际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对大棚里的情况更熟悉不过了。简单举个例子吧,熟透的西红柿稍微一蹭皮,就可能会腐烂,进而气味极为难闻,并影响到整筐、整车菜的质量。为了方便运输,或者说提高西红柿的“质量”,收购商都是要求西红柿特别发亮或者顶部略红的时候就摘,而后在顶部抹上药,等运输到的时候,表面就红透了,如果能运输到以后再放上一天,里面也会红透,有位内行谈了农民的“聪明”,我想,这个过程我说的应该没错吧。

这种菜,如果是我,我也绝对不吃,我有的是耐心等西红柿自己红了以后再吃。

还有双汇收购猪,要求痩肉达到70%,如果让农民自己养,是绝对达不到的。

至于说“蔬菜泡水”,嘿嘿,我想准确说法是:浇水。据我最近调研过程中看到的情况,如果农民在卖给收购商之前,如果这么干的话,商人是绝对不收购的,借口是掺水的蔬菜伤了以后容易腐烂。但是,但是,收购商收购完毕以后,会雇人往上面浇水,一担水20元。于是,“聪明”的农民们为了尽可能的多赚钱,就用小桶担水了,以便多浇几担,多赚点水钱,嘿嘿

我们是很难想象农民的“聪明”,但是,这样的聪明,是商人的需要呢,还是农民的本意?

作为市场经济分子的一分子,种植农民在种植阶段就已经开始承担了风险,因为物流的壮大,使得蔬菜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甚至亚洲范围内的流通,所以,作为不能掌握种植信息的普通农民,如果种植的东西突然大范围高产,则不可避免的变贱赔钱,如果遇上暴雪、冰雹天灾,那极有可能颗粒无收。农民为什么不能赔钱?我不说更多的,种植蔬菜的散户贷款金额只有1万元,我想西西河里的许多童靴透支一下,恐怕都超过这个数了吧?至于商人,嘿嘿……

为什么要照顾农民?嘿嘿,别的不说,我就想问问,就一般情况而言,到底是菜贩子的收入高,还是农民的收入高?如果是农民的收入高,那我谢天谢地,但如果是菜贩子的收入高,那委屈从何而来? 更重要的是,不晓得许多人思考过没有,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中国受的影响不是特别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我想说的是,农民工(我恨这个名字)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农民工嘛,就是打工的农民,忙了回家,闲了打工,工厂倒闭了,找不到工作,大不了回家种地,好歹还有二亩地,还可以糊口,能活下去。所以,政府少了很大的一部分失业救济负担。相对这部分负担来说,这点还真算不了什么。新闻里说,将来城市、城镇、农村人口要达到5:5:5,想象一下,如果遇上危机,即便进入城市、城镇失业人口多1亿,嘿嘿……所以,土地流转坚持自愿的原则,这是个原因。筒子们再想象一下,农民土地流转了,但是又失业了,回家没事儿做,只有那么点钱,买粮食不够,这个庞大的群体……嘿嘿

当然,我不反对探索,土地流转实际上也是一种探索,因为目前农业产业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步伐,但土地流转经过试验后,许多地方发现,这也不是一种好办法,继续探索吧。

就现在的中国而言,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农民问题,因为农民的基数还是特别大,如果这个群体乱起来,嘿嘿,需知他们依然是国家主要的人力资源来源之一,如果农民问题解决好了,则稳定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中国的问题就可以说解决了一半。稳定,是发展的基础,如不信,可参照某些不稳定的国家……

当然,我也绝对不会同意城市白领阶层、小资产阶级阶层、市民阶层活该倒霉受罪,我想说的是,国家在这部分阶层已经吃肉吃腻了改以吃野菜为时尚的时候,顺便努力让一年不大吃肉的的农民也能过上吃肉吃腻的做法,也没有多大错误吧……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马克思说过如果有100%的利润就有人愿意冒杀头的风险,9分的蔬菜,5毛都没有利润,嘿嘿……

嗯,按照某些个逻辑,房产价格应该是楼板价格9倍才公平,而上海新地王楼板价格是2万每平米,楼盘价格应该是18万才比较合理,HOHO~~

通宝推:打铁的,每周虎,海峰,strain2,种植园土,陆合,昆仑山上一棵草,骨头龙,阴霾信仰,amazon,玉垒关2,洗心,任逍遥97,书生过客,fighterbruno,蚂蚁不爱搬家,夜如何其,夏日走过山间,老沛,友竹,发了胖的罗密欧,王二狗,马哥,裴骅,黄河清,烟动午夜,小学一年级,东方红卫士,Chaoshk,注册之后,reed,大神盘古,我来也,雪君,不感冒,善良的恶霸地主,iwgl,赫然,渡泸,帅云霓,zhyfa,迷途笨狼,舍也是得,愚弟,道孙吴,小肉包,土豆丝,小兔瑞比,石人一支煙,lucase,
家园 花!!!

农民还是太苦了

家园 花第一手资料

家园 不知道那个帖子还有那么多人推介。

拿国家给农民种地补贴,问职工补贴来说,有点掩耳盗铃。城镇职工失业了又低保,农民有低保么?城镇职工退休了有退休金,农民有么?

农民你到了80岁还要干活,还要种地来糊口。 如果生个病那就玩了。

我老家那边一个农民,50岁不到,生病,没钱看病,最后选择上吊结束了50岁不到的生命,这个就在几年前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他只有一个女儿,已经嫁人,女人家也很穷。

一直种地养活不了家人,所以农民只好流浪在外,哪怕是血汗工厂,但起码有口饭吃,比种地还好很多,所以全国农民数以亿记得出来打工,为了生活。

那个 我要吃西瓜,却说农民比城镇职工富裕了,国家给农民的待遇比城市职工好多了,说不定还不如农民。

还有什么木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楼主是农村的,俺也是农村的。

其他的楼主已经指出了。

通宝推:暂住商,巅峰背影,
家园 送宝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家园 嗯,是滴,是滴

农民到60岁,基本就废了,等着人来养……

而城市阶层有工作和劳保的,则是60岁以后开始颐养天年……

家园 农民和土地也不能一概而论

你说的这是北方半山区,本来农业条件就很困难。

山东部分地区作为商品蔬菜输出地已经有20年以上时间了。整村整区都实现了大棚温室,从制种到管理到收获,全都实现公司化经营。这些地区才是特大城市蔬菜的主供应地。

你不能拿山西半山地的情况套全国情况。

就在这贴子中就有承包了几十亩地种菜的,跟你说的情况就不一样。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3398087

家园 嗯,山东的情形,我不是特别了解

但是,河里面晓寒是山东的,做过这方面的调研;我小叔叔,在市委政策研究室,也专门代表市委去取经,情况不是那么好,老百姓的意见还是挺大的,所以,我们这里也没有推开。你要晓得,我是在山西运城,运城盆地是全国十九块粮棉基地之一,自然条件,嘿嘿……

家园 这种的面前还是少数吧。

我老家不是山区,是平原地带,长江流域,土地肥沃。木有公司化经营。

而且楼主回答 我爱吃西瓜的帖子不认同。 我爱吃西瓜 并没有说他收购的蔬菜是您说的这种公司经营模式农民。

家园 可以原料在當地再加工增值麼 比方製作米線果醬之類

紅薯土豆製作粉絲?還有啥《致富經》講過地 ... 噢以前大學宿舍一個昆明孩子,暑假囘家就幫著收拾晾曬菌子,山裡天然的

以前在院子附近,都可以看到鄉民帶著一板車新鮮瓜果,或者自行車提著幾筐才收的自然蔬菜,夏天有小商販帶著菱角蓮子,秋天有栗子,反正保證四時新鮮不重樣,其實俺們待的所謂城市到周邊田地的距離,都沒有伐薪燒炭的南山到長安城那麼遙遠,可不知道從啥時候開始,慢慢地還是連早點攤都消失了,為啥不准小商販活動呢,影響計劃秩序麼?可歐陸城市,週末還是有很多農產品手工藝展攤嗄,超級複雜幾環幾繞的大城市,全是一個牌子的超市壟斷裝運,怎麼辦呢

(家樂福連枇杷都麼有)

家园 我一直说是因为粮棉不赚钱,才会有更多冒险种蔬菜

种粮食几乎注定是要赔钱的。所以才会冒险种蔬菜。蔬菜年景好的时候还能赚点。种粮食几乎注定要赔钱。

我觉得菜价大起大落根本原因一是运输成本太高,风险大。二是粮价低,农民种粮赔钱。无法有稳定收入。不得不冒险种菜。三是大城市零售商集中于超市,使超市有更强的定价权。

其中涉及的问题,粮价被人为压低,柴油垄断,高速公路垄断,超市卖场垄断。

收购蔬菜,是多次倒手,还是从农田直接到超市,我觉得是多年来市场选择的结果。蔬菜收购商从地头自己一直运到超市,可能要周转时间更长,其间需要住宿等等。也需要承担更大价格风险。而分成多级互相倒手,每一级的周转时间短,出手快,降低风险。这两种方式可能都曾经有过。流通环节多或少,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不是商人不愿意自己赚钱,而要低价卖给中间商,而是多人传递可加快周转速度和降低风险。拉一车菜,还要到北京住宿两夜的话,可能不够住宿钱。不如交给北京当地的批发商,由他们去批发倒卖。这样卡车可以一直在周转之中。如果有一个商人发现,自己从地头倒菜,直接给超市或零售商赚钱更多,那么一定就这么做了。事实很可能是不划算,成本更高。

家园 唉,你认真看过“我爱吃西瓜”的帖子木有?

如果你没有看过,那我建议你去看一下他的帖子,我回答的主要问题,就不止是这个蔬菜问题,而是从现实的角度说,从农民的角度看,也是从国家大局的角度考虑,还给诸位一个真实的山西比较富庶的农业区的真实情况……

家园 我也可以宝推了 HOHO

大批量的批发商,直接地头自己雇人采摘收购,我也想不通农民怎么往菜里灌水(采购批发商应该直接在地头监督收菜和过磅吧!)。 作为批发商的他也说了,他批发蔬菜都是整筐的,无论好坏。那么灌水对谁有利?

农民生活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这个似乎适合整个中国或者人类,得益于世界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其中农民依然是收益最少的群体。

我是苏北农村的,家里种地除了有一点口粮剩余,几乎没有什么利润(这是在不计算人力投入和加上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如果不补贴,还继续控制这么低的粮价。。。

农民工进城干的都是别人不愿意做的,一天12~16个小时的建筑工地,那么恶劣的环境和高强度的劳动,年底还要冒着被拖欠工资的危险。

不说了,一说起来就有点激动了。

通宝推:巅峰背影,
家园 谢谢

你把我没有写出来的,写出来咧!

家园 谢谢,谢谢

你把我木有写出来滴写出来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