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不存在一个“少数民族”的民族,数据证明 -- 黑岛人

共:💬704 🌺2574 🌵24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7
下页 末页
家园 请你不要被那个大秦猛士给忽悠了

我理解的统计规则是,有理论上准确的普查数据,尽量不要用理论上就不准确的抽查数据。

所以,当2000年普查数据出来后,1995的抽查数据可以扔垃圾堆了。这点你从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就可以看出,2000年的普查数据出来后,都是直接和1990年的普查数据相比的,统计局从来没有拿2000年的普查数据和1995年的抽查数据比较过,不信的话自己可以查。

对于抽查数据,我说过了,准确性可以怀疑,权威性是无可置疑的,至少不是什么大秦猛士之流可以置疑的。在最近的普查数据出来之前,这个抽查数据就是最权威的统计,国家统计局就是拿来和2000年的普查数据比较的。只有不懂装懂的某些人才会说普查的和普查的比,抽查的和抽查比。如果这样的话,国家花大力气在2005年做出的抽查报告,不和最近2000年准确的普查比,反而去和更远的1995年已经证明不准确的抽查数据比,那是脑残才会做得事。不然的话,为什么国家统计局不拿2005的抽查和1995的抽查比?难道某些人真以为自己在统计方法上比国家统计局还牛?

而且我也说过了,我只和你讨论你相信的数据。你不相信05报告的汉族增长率,我也没想和你讨论。00到05少民的增长率相比90到00得增长率,还略为下降了,这个说法是你的,我想我没有捏造,也没有断章取义。

不是统计专业的,不妨碍大家讨论国家统计局给的数据。人口统计是很复杂的问题,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就是把很复杂的东西做成每个人都能看懂的简单报告。所以,拜托某些人不要再把简单的东西给复杂化了,那是很无耻的事情。

你要是不愿意相信2005年的抽查报告,那就彻底无视它好了。但是在最新的普查报告出来之前,2000到2010年的人口估计最权威相对最准确的数据就是05年的抽查报告,理论上至少比你用普查数据外推来的准。

家园 发展经济和汉语教育问题的确当务之急

我是在75前后一段时间接触维族人多一些,当时我住的小区外面不远开了一家维族的餐厅,一个北方人长期吃腻了大米,再加上是穆斯林饮食的缘故,去的自然多一些。也就是这个机会对他们多了些了解并交了朋友。

这家餐厅的老板和雇员全是来自喀什的,一个觉得很严重的现象,雇员里打囊的、烤肉的、端盘子的服务员几乎一半(总共大概8、9个人)年龄在30岁以上,而且都是男人。其余的都是20出头的年轻人。这在其他都是以小姑娘为主餐厅是不可想象的。有次和其中一个端盘子的闲聊,对我提出了帮他找个工作的事儿,意思是说工资太低(包吃住一个月800,这可是浙江,其他普通餐厅的服务员远远不止这个水平)。看年龄有40多了。技能没有、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用说了。回去想了好长时间,我只能是爱莫能助。

另外就是语言问题,几乎全是蹩脚的汉语很难让人听得懂。见过几次因为交流障碍与客人对着眼着急的尴尬场面。书写上我特意留意了一下。全是以维语为主(主要是菜单)。其中老板娘的女儿阿依莎值得关注下。出生在新疆,但入学一直在这里。汉语读写水平比他妈妈强太多了。不看面孔你完全识别不出是维族的。这种到沿海的二代维族将来融合前景是可以肯定的。

试想一下,这些在生存边缘挣扎的维族青年,没有技能、语言不通,不具备任何社会竞争力。一旦失去起码的生存保障,铤而走险加入极端组织或做出一些危害民族团结的事就难以避免了。

解决之道是打破现有的生活格局,让汉族走进去,维族走出来,下大力气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用经济纽带联系起来,没有一个经济共同体的基础,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都是空话。总看到一些对维语教育不满的人,可以设身处地想一想,在南疆地区,二把刀维族汉语老师能教出多好的学生?何况本身就是母语--维语的生活环境,即便下大力气一旦脱离课堂就没有应用提高的可能了。(我们从小学英语,可有几个在国内的英语水平可以去菜市场买菜?),学习汉语造成对维族文化的遗忘,这往往都是民族知识份子才会想的事,对于普罗大众而言过好日子才是最重要的。没有文化谈何文化保护?大字不识一个操心民族未来?虽然存在但多少有点扯淡。当然也存在一些心态问题。但并非主要或突破口。

在这里我想寄语那些对民族地区缺乏了解而动辄民族群体和国家政策攻击的人。不妨去走一走掌握些实际情况。有条件的可以做一名志愿者帮助他们。这才是务实。是在不具备条件也可以到当地的新疆餐厅吃几次饭,也是个沟通了解的窗口,维族的过油肉拌面可是一绝。口福也享了。而不是隔空打嘴炮,起一些反作用。

至于一些缺乏数据支持就口水四溅,对汉族人口增减表上细微的变化高呼忧心忡忡,要灭绝了之类的,不客气的讲,觉得你是在侮辱汉族,一个占绝对数量的主体民族退化到这种地步了?13亿PK2000万亏你说得出。

通宝推:Alarm,添奕,洗心,
家园 那些都是国家统计局的比较方法

国家统计局和黑岛人自己就是用05的抽查数据和00的普查数据相比,我不过是指出他得出的结果少乘了一个2而已。

你的意思是05的抽查报告不能和00年的普查报告比,但是我已经指给你看了,这样比的是国家统计局: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六、民族构成

全国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18295万人,占总人口的90.5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333万人,占总人口的9.44%。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2355万人,增长了2.0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690万人,增长了15.88%。

我说的那三个比较都是国家统计局做出的,除了后面我算了一下平均增长率,没有修改一个字。

至于你说的:

不过遗憾的是,如果用2000-1995,那同样可以得出一个骇人听闻的数据,可以让前面一种算法的主张者非常难堪

不过很抱歉的是,在国家统计局的报告里,我没有看到他们拿00的普查数据和95的抽查数据比。这不过是你自己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做的比较,只能算你的一家之言。

在国家统计局和你的比较方法之间,我毫无疑问的选择相信国家统计局。至于那些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选择相信你而不愿意相信国家统计局的人,就不关我的事了。

而且我要问了,一边是国家统计局的比较方法,一边是你个人的比较方法,用哪一种方法更便于夹带私货呢?用哪一种方法算是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呢?

家园 真是可笑,3个举报,

你们要是能在这三个问题上让我心服口服,本ID立马在西西河消失

家园 花你,

说的很有道理。楼主就是捂住眼睛看世界,等数据出来再来打脸

家园 黔驴计穷恐怕就是说他们

现在这样吧。

家园 aaa1333啊1qwerty123是你的马甲,我屏蔽了

总是在我发言后面转悠,你烦不烦啊?不是不让你说,不跟你交流,但要有起码的对话基础和素质。还得有点货才成。我已经屏蔽你了,劝你不要这样了。

家园 这一次呢,我要求给投草的人出来解释一下理由

老实说,大家都能猜出这几根草大概是来自哪几位先生,或者至少是来自哪个方向的。于是奇怪了,不是认为自己真理在握吗,本文完全是摘录来自权威来源的客观数据,和直接依据这些数据的简单直观的推演。到底是哪儿被恼着了,看哪段不顺眼呢。

觉得我楼顶中哪个数字是瞎编的,哪个结论是硬凑的,可以说嘛。不然就是成功揭发出我是拿了沙特天房基金的,1+1还是等于2啊

通宝推:一笑万山横,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本帖(曾)被判违规,无申诉/道歉帖,未达标。

家园 标题就是胡说八道

用99%的真话推销1%的假话,一贯的伎俩。

有些事情,单纯坐在办公室看冷冰冰的数据是不行的,就象王立军提到有毒食品毒害幼儿,他不是到现场看到也不会如此震惊。

苗族近千万吧?壮族超千万吧?哪个干了类似7.5的事?即便是3.14,也没有7.5性质恶劣。在某些人眼里,数千人的死伤那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家园 坦率的说,这次关于计生的争论,反计派水平太差了

大概两三年以前,河里也有一次关于计生的争论,那次反计派主要是从老龄化社会来反对计生政策的,我虽然和他们意见上不完全一致,但最少我不怀疑他们的动机和水平。

这次的反计派,除了喊口号,一个让我觉得有价值的帖子也没有。

家园 原来是有选择的相信,嘿嘿!

汉族的增长率是多少啊?

家园 那是高压加忽悠推行的。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首先照顾

照顾少数民族啊?没有逻辑嘛!

对高压的反抗争取到了现在比较松的一胎半政策,对忽悠的觉醒就提出了前面二胎的要求。

家园 瞎说,乱邦同志况修清真寺喇嘛庙的政策就是乱搞。

结果是孩子不进学校进寺庙。

另,在自宫派眼里,死伤数千那都不过是个数字,很快就忘了。

家园 一笑万山横谈到了

素质,我就不明白一个不遵守古兰经违背圣训的“穆斯林”谈什么素质。晨礼 晌礼 脯礼 昏礼 宵礼这些时间你在干吗?我看你都在上网,礼拜都不做你是哪门子穆斯林。

家园 我把原文再重新贴出来了,上下文全了,原意如何可以让大家

自己看。

回头找了一下,我的原文是这样的: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3357717

……

那利用1990第四次全普和2000年第五次全普相关数据与之对比,就可以发现其实在九十年代,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生育率相对差与八十年代相比有了大幅收窄,从10.8%:35.52%急降至11.22%:16.7%,即从1:3.3变成1:1.5,只有根据2005年抽样数据,才又急剧扩大至1:7.8。所以,现在知道为什么虽然东晓山们从来喜欢骂“三十年计生从头是个错,是对汉族的宫刑”,虽然人人都知道他们哭诉的诸如拆屋牵牛之类的强制计生措施都集中在八九十年代,进入本世纪基本已经绝迹,但他们谈数据时举具体实证时却专爱讲2000-2005年了吧。

我们再退一万步,假设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搞的比较好,数据基本没有问题,依据其数据分析,则2000-2005年间与1990-2000年相比,少数民族的生育率也仍在稳定下降通道中,只是下降幅度不大,导致变动的主要原因还是汉族的生育率大幅下降,而无庸争辩的事实是,2000年以后计生工作,包括对于汉族的计生政策,即使是在一贯执行最严格的大中城市中也是明显松懈和放宽了的,因此根据常识和逻辑,假如2000-2005年间汉族的生育率确实发生了如此大幅的陡降,主要原因也不可能是出于计生政策(因为它的执行只有在放松而不是在收紧),而是汉族居民期间自己的生育意愿由于各种原因发生了变化。从中外经验看,这种趋势主要受现代社会人们追求更好生活品质和育儿费用升高的影响,汉族由于在经济上强势和主导性,在城镇化上的先导性,在这方面更先一步是很正常的,可以直率的说,少数民族只要也想融入这个世界的主流社会与经济生活,就不可能不步这个后尘。

……

/article/3364918
从1995年的抽样统计数据的前例看,可能是数据确实有问题

其实单从少数民族的增长率来看,与上个十年的平均水平相比,变化并不大,还略微下降了。主要是汉族的增长率跌得让人目瞪口呆。

五年增长2。03%,也就是平均一年仅增长0。4%,基本近于零增长了,这个要求全国汉族的平均生育、死亡情况与本世初的北京上海,现在的主要大城市原户籍居民的水准基本一致,考虑到农村和小城镇等的实际情况,似乎明显偏低了。而且不光是数据可能由于抽样样本关系有误差,同时现在谁也不掌握跨族婚姻和户口改籍的人数有多少,这里面的水份同样吃不准,近年来有的地区为了拼经济和要补助,可是玩过要求整区域改族的把戏的

以上可以清楚的看出:

我没有忽视,当然更没有无视2005年的抽样数据。而是根据其它资料和逻辑分析指出,东晓山仅仅依据05年报告就到处声称“新生儿少数民族超过25%”的论点是没有依据的,而从长期的历史数据趋势来看,2005年的报告相关数据变化过于突兀,根据1995年相同抽样调查的经验,仍然无法排除相关数据有失真度过大的问题。

但在再次审视后,有一点我同意您的批评,在以上对汉族、少数民族生育率的长期变化趋势的分析中,我在确认总体都处于下降后,对于2000年后的少数民族生育率趋势的解释是有失轻颇了,应该把是拿其与1995年报告与四普进行对比的推论过程清楚直接的予以说明的。而且这一结论同样根据上段的逻辑,在六普数据未出之前,下的确实同样太早了。

另外,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后一次统计数据出炉后,前一次就成废纸了,研究分析人口变化趋势这种长期问题,不重视、利用历史数据加以分析、对比,我实在不敢苛同。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