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文革中学生人数统计表看“文革耽误了一代人”的谎 -- 天棒
西方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些。不光是生产,技术的提高改变了人类战争和生活的方式。不是搞些个知青下乡就能解决的问题。毛太随心所欲地改变涉及国计民生的政策了。解决增长人口的就业问题要朝着技术高端发展,不要往技术低端老路走-战争年代,TG的军队可以那样解决吃饭问题。但是把知识青年那样,就相当于浪费了一代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
尽管毛的做法很有创意,但是毁坏了自己教育体系的基础。科技的发展的确是技术和应用的直接结合。另外,不过人们爱不爱听,科技发展就是5%精英领导95%的炮灰进行的。尽管有些精英或者类似精英人的谈吐可以很让人不爽,但是把他们打倒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应当是建立一种机制让能干的人,有产出的人处于领导地位,而不是靠年龄资历来处在教育研究的顶层。一个动态的有压力的制度可以让这个阶层充满生机。
另外,文革时期的教育不讲究技术,因为那是白专道路。那时候讲究政治,叫政治是目,其他的是纲。人民要举目抓纲。文革的政治素整和TG在大革命时期的历次肃反一样,非常的残酷。
一点不错,“科技发展就是5%精英领导95%的炮灰进行的”。但是,那95%也是需要训练才能成为炮灰的,而且这种科技炮灰还得分专业分等级,为战斗机刷漆的炮灰和为房子刷乳胶漆的炮灰绝对不是一个档次的,对吧。
老毛那时候,精英缺乏,炮灰也缺乏。老毛一咬牙,“把医药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是说,理工科的大学还要办”,先把炮灰数量问题给解决了再说。然后等老毛去世的时候,我们的炮灰数量质量都够了,所以才有改开以后的发展。而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就是,他们的炮灰数量严重不足,广大人民连当炮灰的水平都不具备,对吧。
学高数,普物,化也就得了。再来些概论课
理工科都要考外语吧,所以文科生都要考一门理工课,这叫公平。
而且这几门课基本都可以不依赖微积分,当然概率要用到一些。就让学文学的吃点亏好了。
我只是说,对文革要一分为二而已。
事实上我现在怀疑文革那些事是可能是某种普遍的人性,你看现在西西河里是不是也很有文革遗风啊。
这不,井冈山大学建了,还的拆。
上面纲和目是不是搞反了?
不然文科生爱张口就想当然。学过这们课以后,说话之前好歹还分析一下蒙对答案,把别人忽悠住的概率。
关于借个有一些套话。叫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纲举目张。
不这样考,谁认真学啊。
俄罗斯炮灰定律就是这么说的。
事实上,只要爬科技树,就总会面临科技炮灰数量质量都不够的局面,爬得越努力缺口越大。这就好比打仗,真要打了都是嫌自己兵少训练不足的,很少听说“我们人太多了,训练太好了,裁掉一半办天天睡觉吧”。
另外,井冈山大学的拆除,以及一系列高中大学的撤销,不能作为质量不够的论据,因为政治路线变了。而政治这东西,基本就是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纲是渔网的主绳,目是网眼。拉起主绳,网眼自然就张开了。一味跟网眼纠缠不清,当然不得要领。所以纲举目张这个成语本身没问题,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纲目罢了。
流行文化里用这个成语用得最出名的恐怕是岳不群,摘抄如下:
考虑写作年代,不能说金庸没有影射文革的意思。不过嘛,本来什么是纲什么是目,哪有那么容易分的。把上述言论一边倒地解读成对主席的批判,也失于狭隘。近年来我对文革的看法也有所转变,不那么负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