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略论“短缺经济学”的理论失误及其对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误导 -- 镭射

共:💬45 🌺6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完全不对

提示一下:

1,近年发生急剧通货膨胀的津巴布韦(?)货币是多的,问题在于货币多而商品少

2,国民党大陆统治末期滥发金元券,同样拥有大量的货币

3,苏联是资源大国,不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

家园 回复

1、津巴布韦近年和KMT在大陆统治末期的超级通货膨胀下,大量的货币买不到东西,形同废纸(村长发过一张厕所里禁止用津巴布韦钞票擦屁股的告示)。苏东经济中的“持币待购”现象与其在本质上完全相同。科尔内的错误就在于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2、苏联历史上,人力资源不足一直是困扰苏联社会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回复
家园 那你以为前苏联那个是超级通货膨胀?

没有吧,有钱买不到东西和钱能够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不是一回事

你说苏联人力资源少,那是不是要对外掠夺奴隶?---实际上苏联已经对外扩张了--与你根据你自己的理论给出的建议相同

家园 我的确是这么认为的

我认为,苏联东欧那个“持币购物”是通货膨胀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一种隐性的通货膨胀。苏东剧变后全面开放市场,这一隐性的通货膨胀立即转化为了显性的通货膨胀,这就是我们在90年代初的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所看到的恶性通货膨胀。

另外你说的没错,实际上苏联已经对外扩张了。但苏联的对外扩张未能给它带来经济效益,也就是说,它的对外扩张并不成功,因此对解决其经济问题并无助益,甚至成为了它的沉重包袱。

家园 你这样自己定义了一堆概念,确实可以自洽,但是没有意思

说得难听一点,你这有点像是某某“民科”的做法,如某位还在国外获奖的--当然不为主流数学界承认的一个民科,他的i就和别人家的i不一样,他的i的平方是等于1的

家园 我自己定义了一堆概念?

请你指出,我定义的概念在哪里。

家园 你对有效需求的定义和对通货膨胀的定义都和别人不同
家园 请说出哪里不同
家园 大于供给的有效需求你认为不是有效需求

价格不变,仅仅是生产数量少的物资短缺你定义成通货膨胀

这两个概念的范畴,你的都和别人的不同,前者是缩小了概念的范畴,后者是扩大了

家园 我想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这里涉及到“有效需求”的概念。我的观点很简单:钞票并不等于需求,只有能买到生产设备和原材料(朴圣相所谓“资本品”)的钞票才是需求,否则就是通货膨胀。这并不是我的首创,是我借用朴圣相的概念来分析苏联的经济问题。除非你能指出朴圣相的这个观点错在哪里,否则你不能说我是在自造概念。

家园 朴的观点没有错,是你错误引申了

难道可以从得不到供给的储蓄不是有效储蓄推出得不到供给的需求不是有效需求吗?

请问,你是通过什么逻辑来得到你的结论的?

家园 你没有理解朴在说什么

朴的观点是:发展中国家储蓄的本国货币不能直接用于购买资本品,因此它不是有效的投资来源。

分析一下他的这个观点。古典经济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储蓄=投资”公式,这个公式的含义是:因为民众的储蓄可以被企业经营者用贷款、股票等形式从银行调出集中使用,因此银行内的储蓄额,可以被视为有效的投资来源,只要找到合适的项目,银行的储蓄可立即转化为投资。

朴圣相的理论揭示了这个公式的隐含前提,即:它只有在这些被储蓄的本国货币可以直接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到资本品时才成立。因为发展中国家储蓄的本国货币不能直接用于购买资本品,因此这个“储蓄=投资”的公式对于发展中国家不成立。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按这个方子照方抓药,企图调动银行储蓄来“刺激经济”,结果只能是引发通货膨胀。

不妨借用他的这个思考模式来分析苏联的经济问题。什么是“有效需求”?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才是有效需求。何谓有支付能力?就是消费方用于支付的手段可以被生产方用来作为支付维持生产的手段,其中包括用于支付购买资本品的手段。科尔内在《短缺经济学》中描述了当时的苏联和东欧国家广泛存在的“持币待购”现象,但他没有意识到的是,当时的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消费者所持有的货币(包括他们的银行储蓄)都是本国货币(比如苏联的卢布),这些货币不能在国际市场上直接购买资本品。因此苏东各国民众手中持有的本国货币,并不是有效需求。这就是科尔内最致命的理论误判。

家园 支付就是支付了,还要加上一个能够被生产方用于生产的条件?

这个支付条件的定义,又是你自己定义的吧?

好了,回到前面的问题,你是否认为有效需求永远不可能大于供给,因此供给短缺的情况将永远不可能发生是吗?

根据你的理论,不管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多么弱小,由于该国的民众手中的钱买不到该国生产的产品,因此大于该国生产的产品的钞票都不能算作有效需求,所以,永远不可能存在供给短缺的情况。

当然你会说这个国家的人的钞票可以买外国货,那么我们就把前面的问题中的一个国家置换为一个世界

即不管地球上的生产能力多么弱--比方发生了全球灾难,全球所有的工厂全部停摆,这个时候依然不可能存在供给的短缺,因为人们手中的钞票的数额大于供给总量的话,剩余的钞票就不是有效需求,因此这个世界永远不可能发生供应的短缺。

你对朴的理论的推广是错误的,朴的理论实际上给出了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困境的问题的解释,因为发展中国家需要发展工业,需要外汇来购买机器和国内缺少的原材料。

你这个理论就只剩下自圆其说,不断的对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对现实没有一点的解释力。

家园 这个支付条件是不言自明的

如果你拿一张你自己画的钞票去街边的摊子上买东西,摆摊子的人是不会收的,因为它“花不出去”,也就是说,它不是有效的购买力。

好了,回到前面的问题,你是否认为有效需求永远不可能大于供给,因此供给短缺的情况将永远不可能发生是吗?

我当然不这么认为。有效需求超过供给是可能的,而且经常发生。但是科尔内将苏联和东欧当时的经济问题诊断为“有效需求超过供给”是错误的,就是因为苏联和东欧民众当时持有的大量钞票不是有效需求。

我想我已经把我的观点表述的很清楚了,现在再重复一次:科尔内的最大错误,就在于他将西方经济学中的“储蓄=需求”的公式简单的套用到了苏联,而完全没有意识到苏联和东欧民众所持有的储蓄不是有效需求。

家园 你的思维打了个死结,建议你过段时间再来考虑这个问题

不管怎么说,探索精神值得鼓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