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高铁试验车明年冲击600公里时速 -- 尖石

共:💬110 🌺302 🌵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美国是个例。这世界上的事还真不能拿美国作比较

欧洲?高速铁路这东西不就是日本人和欧洲人玩出来的么?ICE,TGV,加新干线,不就是咱们所谓的高铁么?人家不往350以上整,是没必要外加没办法。德国,法国就中国一个省那么大,现在的运力足够应付了。欧洲远没有整合,火车出了德法速度明显下降。难道要德法纳税人给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捐钱修铁路?come on。人家是民主国家

家园 对!还有高速公路运动

还不是通过过路费,加摊派强加到老百姓头上的。

还有机场运动,一年就五一,十一出趟门,修新机场就是面子工程。

还有地铁运动,北京据说一公里一个亿,可以养活多少农民工啊。

还有手机网络运动,凭什么路边掏矿泉水瓶子的也能用。他用的着么?

还有宽带运动,电话线上网足够了,干嘛要我分摊你们享受宽带的成本。

还有有线电视运动,我就不看气死你。

还有煤气管道运动,我家煤气罐挺好,抬上抬下还能健身,我乐意。

邪恶的各级官僚就知道从中获益,不管老百姓死活。

家园 美国航空流量多大?大过中国春运没?

这和人口密度,战略规划有关,日本的高人口密度造就了新干线。社会成本最终核算都是资源和能耗,单人平均能耗是高铁高还是高速公路高?

就事论事说高铁必要性,扯什么高速收费,免费路无非财政补,不是中央就是地方,不是卖地皮就是税收,你当免费路就是白吃的么?彰显自己的正义性,你干脆扯拆迁算了。

家园 高速公路占地,能耗太高,我们玩不起。

航空运能有限,飞机又不是我们的强项。

美国人少,地多, 人口分散, 高铁不如航空+汽车。 交通方式的选择不能只看速度,

还要看运能,人口密度对运能的需求,能源状况等等。我们不能走美国个人交通的

路。适合于他们的未必适合我们(资源贫乏)。

家园 汽车要烧油,既耗氧,又排废气。

长的涵洞隧道需要大功率换气装置。

家园 大概是因为黄种人体型比较小吧

en

家园 想当年:只有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

现在资本主义也要中国救了么

难怪大家都表示情绪很稳定,只是血压偏高

家园 你恐怕还真是没出过国

中国的公共交通比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要便宜的多(这个便宜是相对各自的本地工资水平来说的),开车成本也比绝大多数人口密度高的发达国家少多了。

中国怎么能和美国比,美国地广人稀,抢来的汽油又便宜的要命,和中国的城市格局根本不是一个路子的。欧洲凡是大一点的富一点的国家难道还有没上高铁的么?而且其实中国的大城市的情况和日本更相似,你去看看日本的轨道交通发展情况再来抱怨吧。

你们这么喜欢和国外比,干嘛不把国外的情况多了解一下再来发言呢?

家园 或许由于胖子比较少

饮食结构比西方更合理

家园 你大错。中国只有市内公交比较便宜,绿皮火车可能便宜,

其他长途交通都不便宜(轮船不算,不清楚)。当然是按与工资比的相对价格。

中国人口密度那么大,市内公交便宜是应该的。

中国的公共交通比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要便宜的多(这个便宜是相对各自的本地工资水平来说的),开车成本也比绝大多数人口密度高的发达国家少多了。
感觉你是在信口胡说。随便举几个例子:欧洲,五六十英镑可以从London到Belfast飞一个来回,一百七八十英镑可以从London飞莫斯科一个来回了。火车卧铺到莫斯科40个小时也只有三百多英镑(中国的绿皮车有这么便宜吗?)。澳洲,两百多澳元可以从悉尼飞新西兰一个来回。这些还都不是特价票,也不是所谓廉价航空的航班,那个还能便宜更多。你能跟这些国家的平均工资水平比比吗?开车就更不要说了,你能找出几个发达国家的汽油价格,按工资比例算(其实只要比较绝对值就行了),有比中国贵的?更不要说中国有那么多的过路过桥费了。可以这么说,中国的长途旅行费用,按平均收入比例算,比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高,而且高得多,这是我的亲身感受。

这些数据不必出国就很容易查到。不知道您呆在哪个国家,如此寡闻,这个国,似乎是白出了。

另外说一句,说中国的高铁,是和普通的动车分开的,请不要跟什么ICE,新干线去比。

家园 要看就看机票的列表价,国内100,200块的机票也经常坐

当然更多的是全价机票,因为需求摆在那,每次做飞机都是满满的,金卡可以免费升舱到头等舱,可是最近永远升不到,因为头等也是满座,周一、周五还经常买不到票。这在国外是没法想象的。价格是供需的体现,都是全价票还买不到,价格当然高了,这也更加体现修高铁的必要了。

另当年去德国最震惊的是这个高速公路,和国内的真没法比,和网络上的宣传就更没法比,像前面同志说的,要多出去看看,不要老是井底之蛙,被人看笑话。随便搜搜一些信息就出来骂这骂那的,我就不明白中国到底欠你什么了,这么深仇大恨的。

家园 那我也说说我知道的情况

中国人口密度那么大,市内公交便宜是应该的

看来中国政府只配挨骂,不配受表扬。不管什么好事,只要是中国政府做的,都是应该的。

按可居住面积上的人口密度,大多数欧洲国家的人口密度不比中国小,日本东京地区就更不用说了,这些地方的市内交通比中国的大城市贵多了。欧洲的市内交通(以下除特别标注,都以美元为单位),十来分钟的汽车就是2块多钱,按区间递增(我们瑞士就更贵了,上车就要三块多,但瑞士工资比大多数欧洲国家略高,我就不拿它来说事了),日本也差不多是这个价钱。欧洲人的平均工资大约也就是三四千一个月,日本也差不多,考虑到日本大多数妇女不工作,家庭的平均工资还要更低。

五六十英镑可以从London到Belfast飞一个来回,一百七八十英镑可以从London飞莫斯科一个来回了。火车卧铺到莫斯科40个小时也只有三百多英镑(中国的绿皮车有这么便宜吗?)

英国我确实没去过,不过听说物价相当可观,想必和我们这里不相上下。在欧洲大陆,城市之间100块以下的机票能往返的,绝对不是正常票价,即使是easyjet,也只有提前三月,且很特殊的时段才有这个价格。两个城市间往返正常价格一般从两三百到七八百不等。而且在欧洲,也就是近二十年,由于廉航的竞争,机票价格才有了大幅下降,之前,随便两个大城市之间,都是上千的。

至于欧洲的长途火车票,就更贵了。当然,如果你很会计划,又天天守在网上,也许能找到一些很便宜的deal,比如我有同学从柏林坐车到巴登(德国南部一个城市)居然买到了单程50多块的票(不过他有很严重的先天性遗传病,所以能买一些特殊的票)。正常情况下,这个单程要两三百的。从我所在的城市,到日内瓦,只要2个半小时,单程票价也要70块(不是快车)。日本的火车票价格和欧洲基本上是相当的。

中国的火车我近十年确实没坐过。不过我记得十年前,从武汉到成都,绿皮车是三十多个小时,卧铺也就是100多块人民币吧,现在可能贵了吧,但相信时间也省了不少,不像我们当年要受那么长时间的罪了。你说伦敦到莫斯科要300多磅,那也就是500多刀,相对英国人的平均工资(我查了一下,大概和欧洲大陆差不多吧),这个还真不能算低了呢。

你能找出几个发达国家的汽油价格,按工资比例算(其实只要比较绝对值就行了),有比中国贵的?更不要说中国有那么多的过路过桥费了。

汽油价格比中国相对便宜(欧洲大概1加仑七八美元吧),这个我相信。但凡发达的工业国家,工业产品肯定是相对便宜的,ipod在美国的价格相对中国工资当然要比它在美国的价格相对美国的工资便宜多了。要不这些国家怎么能叫发达的工业国家呢?你怎么不和亚非拉比呢?

但很多发达国家,为了限制车流量,税收上、停车上都有严格的管理。比如丹麦,买车要收200%的税(也就是同样的一辆车,在丹麦你要花3倍的价格来买)。另外,过路费过桥费,这可不是中国的专利啊。

说中国的高铁,是和普通的动车分开的,请不要跟什么ICE,新干线去比。

那你的意思是怎么比呢?你觉得ICE、新干线、TGV都不算高铁?那你的高铁定义是什么?如果你不清楚,要不你参考一下wiki的高铁定义?

不明白为什么你说有了动车,我们的高铁就不能和新干线ICE比了。难道你不知道他们也是各种速度的高速车都有(而且价钱也不一样)?

家园 轮轨高铁--->轮椅高铁 哈哈
家园 真是疯了,看出仔花爷钱不心痛。
家园 噢,去了一趟德国就不是井底之蛙了?看你去过德国

却不知道德国的火车飞机票,相对价格低于中国,估计让你再去个十个八个德国也还是井底之蛙。被人看笑话的正是你这样“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国一问,去过哪一国都不知道”的“出国”的人。

其实票价资料随便一查就有,根本不用出国。我前面提到的数字,我已经说过,是我的亲身经历,而且不是特价票,不是所谓廉价航空的航班票,就是列表价的日常预售票,你可以随手在网上查到的。

下次回帖前,拜托先看看你自己知识够不够,不够的话先去查查资料,不要光凭一句“我当年去过德国”来吓唬人,还要指点别人“多出去看看”!呵呵,去过德国你是可以自己拽一下,可是拽并不能说服别人,特别是需要数据说话的时候。否则的话,我早就会告诉你了:本人在国外已经呆了十几年了。你闭嘴吗?

另外,

随便搜搜一些信息就出来骂这骂那的,我就不明白中国到底欠你什么了,这么深仇大恨的。
不知道你从哪里抄来的。说一下国外车票机票比中国便宜,跟这句话挨得上吗?下次抄之前请先过一过脑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