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飞腾的火焰-萨珊波斯四百年(不定期填坑) -- 赫克托尔
死亡人口远大于善终人口,还不一定是战争时期。汉武帝的丞相有善终的没有?
应该是“叛乱”吧?
比如骚扰骚扰粮道什么的。
开始的时候还兵精粮足,转眼远道而来的客军都没缺粮,自己倒先不行了。
5世纪冯素弗墓的双马镫已经相当成型。你说的匈牙利那个马镫是金属制作的,所以能够保存下来,在此之前匈人使用的可能是原始纯木质马鞍和用皮革、麻纤维制作的马镫,难以保存下来,所以不能说6世纪之前没有简单的马镫存在,原始马镫哪怕再简陋,对骑兵技术的变革也是巨大的。
他们之前控制的核心区域只有一个城邦,无论是人力还是人才储备都远远没有准备好,而且更糟糕的是刘知远对夺取中原有一套战略设想,而女王朝廷和二战时期太平洋战场的日本一样,没有成型的战略,完全是打到哪算哪,当时帕尔米拉北线甚至推进到了拜占庭的对面,以它有限的兵力这样做实在是太夸张了。
帕尔米拉本是由游牧的阿拉伯人,为了向过往客商征收过路、汲水费用而建立的。女皇所在的阿慕拉齐部落,还一直在城外游牧,保持了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和好斗本性。安条克、埃美萨两次会战之后,即使这些游牧阿拉伯的青壮年丧失殆尽,其妇女、儿童、老人,只要还能骑马、骑骆驼,都会在沙漠中袭扰罗马人,给对手造成杀伤。这些人马谈不上有力,可是纠缠不休也很讨厌,特别是从埃美萨到帕尔米拉是大沙漠,粮道、水道漫长,伤兵要往回运,都容易成为这些散兵游勇的猎物。
奥勒良比瓦勒良幸运的,是他经过的沙漠中没有幼发拉底河,女皇很难截断他的粮道和退路。皇帝又有的是钱,软硬兼施可以消灭和收买骚扰者。女皇外援断绝,孤立无助,挺下去早晚完蛋。从女皇日后的表现看,她求生欲望很强,并没有像埃及艳后那样自杀,埃美萨审判中她把战争责任推给朗基努斯、渡海时独子淹死她也没自杀。我以小人之心度女皇之腹,认为她名为求援,实为逃跑。
冒顿有兵30余万,这应该是汉朝开战前情报处的估计。这个应该是他们估计出的最大值。汉朝情报处给刘邦的报告可能认为匈奴也就20万骑兵,30万已经是上限了。
可是这种生死大战,冒顿肯定调动了匈奴的羁绊部落,比如乌孙,丁零,乌桓等等,乌孙出5万骑兵过来很正常,其他部落再出些,最后比汉朝情报处估计的30万上限多个10来万就正常了。
结果白登山下,打着打着刘邦就发现,冒顿手里的骑兵可能40万都不止。
司马迁写书还是谨慎的,前边30余万,那是当初情报处的数据上限。而至少40万是战场上回来人的一致意见。所以他2个数据就都写进去了。
【匈奴骑,其西方尽白马,东方尽青駹马,北方尽乌骊马,南方尽骍马。】
这个配色,恰好符合中国的五方配五色,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鸟,北方玄武。很难相信冒顿单于有这么高的华夏文化水平,我怎么看怎么觉得这是刘邦的自言自语,夸大敌人的规模和军容。
而且对帕米尔更有利吗?
而且城里兵应该不少,即使分兵人手也应该够。
城外的那些袭扰罗马的人,感觉就跟 mars 引用的苏军对德军的评价一样,是麻烦而不是威胁。
史记和汉书匈奴的传都是这么开头的: “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
史记 匈奴列传里还有
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茏城,祭其先、天地、鬼神。秋,马肥,大会蹛林,课校人畜计。
双方有些风俗,应该是共同祖先传下来的。
另外,从冒顿写给吕后的信来看,他相当了解中国文化,至少身边有高人。
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这信写的水平极高的。既调戏了吕后,又让你挑不出什么刺来。还说明了希望开发贸易的要求。如果吕后因此开战,冒顿在匈奴内部进行动员一点问题都没有。
吕后倒也不傻,最后信是这么回的。
单于不忘弊邑,赐之以书,弊邑恐惧。退而自图,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弊邑无罪,宜在见赦。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
可以说,冒顿这封信,就说明了他极为了解华夏文化。语气诚恳,姿态很低,但实际上能把吕后气死。吕后这豆腐被吃的窝囊的很。
我感觉,我们想当然认为匈奴人就不了解中国文化,那就太低估人家了。冒顿以这种震撼性的骑兵出场形式向刘邦炫耀,本身就是心理战。让汉军士兵胆寒,畏惧。其效果可以说相当的好。
这个,我觉得捏造可能性太小了。司马迁时代,参加过白登之战的将士应该还有很多活着的,司马迁肯定会走访的。估计那些老兵对这个讲述的会更多。
我印象里,匈奴没有文字(存疑),如果真是夏朝的后裔,至少有文字。
假使匈奴没有文字,冒顿的国书当是由身边的汉人秘书写的,自然会文采飞扬。
如果匈奴有文字,那么应该是匈奴文,吕后看到的会是手下文人翻译过来的,会做一些修饰,略去侮辱性文字。
匈奴应该没有系统的文字。在古代,尤其上古,掌握文字的人是很少一部分。匈奴人即使是夏人的一支,如果是逃难到北边的,去的还会写字的可能本来就不多。而草原的分散生存条件,文字需求又不迫切,后来失传也不奇怪。
比如苗族,羌族历史都是很悠久的,但都没有自己文字,但有口述历史。匈奴人的文化水平类似苗族,羌族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我估计当时的匈奴人,对自己是从华夏里分支出来的也认同,国书使用汉语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如果使用其他文字,中国史书应该有蛛丝马迹可循。
实际上看后来的日本,朝鲜。底层百姓都不会写汉语,但上层社会和知识分子都精通汉文。2千多年前,汉朝是世界的文明中心,周边部落国家受汉语影响是必然的。而匈奴至少在战国时期,就不停的和秦赵燕等国作战或者贸易,匈奴人里,会写汉语的人肯定有不少。
所以冒顿写汉语信,非常了解中国文化一点都不奇怪。套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来分析,冒顿能一下子崛起,匈奴能一下子势力扩张那么大。和它前边几百年,吸收中原的先进文化和技术肯定分不开。它的社会管理架构,生产力水平,武器制造水平,军事训练水平,组织水平,管理能力,将领指挥能力等等都有了积累,有了量变基础,才有后来的质变,在出了冒顿这样军事天才后就一下子崛起了。偶尔崛起的势力很多,但崛起之后还能几百年不倒的,绝对不会只是出个军事强人那么简单。
匈奴崛起百年后,汉武帝,霍光,汉宣帝,历时3代,大战60余年(到最后成功是80多年),才算把匈奴压制住。这中间,比如卫太子事件,里边的匈奴巫师可未必就是单纯来的江湖骗子,汉匈双方在战争中都是互相学习的,搞离间计,挑拨内部,也未必就是汉朝的专利。我们不能把匈奴想象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野蛮人。白登之战,就是示敌以弱,诱敌深入,敌进我退,铁壁合围的成功军事策略范例。如果不是那场大雾,中国历史说不定就要完全重写了。
出自《哈珀-科林斯世界军事历史全书》] 1970 T.N.杜普伊 [美国]
公元前36年6-10月,安东尼入侵安息 安东尼率领大约6万名步兵和1万名骑兵,经过幼发拉底河进入亚美尼亚,再穿过伊泽鲁姆和阿拉特山到达塔布里兹,而后又进入弗拉沙巴南面很远的米堤亚的阿特罗帕特尼(阿塞拜疆)地区。在这里他同安息的弗拉迭斯四世进行了一场战斗。在安息骑兵的一次袭击行动中,安东尼丧失了他的攻城纵列,并且遭到很大的伤亡,但他最终击退了安息军队的进攻,使其部队免遭覆灭之灾。安东尼被迫撤军,这次入侵行动使他失去了 3万名士兵。
公元前36年,索格提埃之战 汉帝国一支远征部队(就是那个即甘延寿和陈汤在康居郅支城之虽远必诛)进入塔里木河以西的中亚地区。这支远征部队可能与罗马军团交战过,并击败了罗马人。这支罗马部队,可能是安东尼入侵安息(参见第四章→欧洲-地中海→“后三头同盟”之间的战争→安东尼入侵安息)军队的一部分。索格提埃位于奥克苏斯河以东,在波雷提米图斯河流域,可能是罗马军队进入亚洲的最东端。汉帝国军队能取得这次作战的胜利,大概主要归功于他们的弓弩手──其箭头或标枪很容易穿透罗马士兵的盾牌和盔甲。
不过,反驳的文章在这:
http://blog.donews.com/dupang/archive/2006/10/20/106408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