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看外国人火爆中国屏幕有感 -- 大西洋14

共:💬30 🌺7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看外国人火爆中国屏幕有感

想不起从什么时间开始的了,怕有十几二十年了吧,中国电视银屏上开始出现外国人的影子,始作俑者好像是央视,继而各地方台起而效之,后来还推出了专门的外国人说中文的大赛,现在中央四台(国际台)又有了外国人学中文的专栏节目。

最早应该是说相声,相声演员丁广泉专收洋弟子,首席弟子应该是那个加拿大人大山。相声之后是小品,现在连国粹-京戏,都有外国人在唱了。现在还有一个美国人,一个乌克兰人学唱二人转的。

开始的时候觉得有趣,看着、听着一个个高鼻梁、黄头发的外国人结结巴巴、洋腔洋调的说着中国话,就算没有包袱,也令人捧腹。后来就有点儿惊奇了,这老外学中文还真行,短短的十几二十年,结结巴巴的已经很少了,虽说不上字正腔圆,表达流利应该是说的上了。有的时候抖个包袱也挺自然的。有几个极品的,如果是第一次听,还真听不出是个外国人(听多了,通过证据、口音可以知道是谁,心里还觉得是个外国人,不是纯国人)。另外还有个印象,一般来说,非洲人比欧洲人说的要好一些,可能因为很多非洲语言和中国话一样,也是单音节发音。

作为中国人,看到这么多洋人学中文,心里当然是有些许的自豪感的,说明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到我们更加强大,尤其是科技领域能领先世界的时候,学中文的人就会更多了。在语言方面,英语现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的科技领先,创造的新的领域、新的词汇只能用英语。

除了些许的自豪感,还有些别扭,怎么会有这么多外国人在中国的舞台上大显身手呢?怎么不见中国的艺人在外国的电视屏幕上闪亮呢?印象里有几个“女星”勇闯好莱坞,可绝没有洋人在中国银屏上闪亮。有一个美国歌手很自豪的称,他在中国实现了他的音乐梦。原来在美国他举行的最大的一个个人演唱会只有三十几个人出席,而在中国内蒙,一下子有三万人听他演唱。中国人的钱也太好赚了,中国人的艺人也太无能了。再一了解,更令人吃惊的事还有呢。一部主旋律的电影,强大的演员阵容中居然有三分之二的人已经加入了外国籍,还是赚国人的钱(声明:只说现象,绝无对外籍华人不敬之意,我是极力赞成旅居国外的侨胞加入当地国籍的,方便多了,回中国也是回娘家,不会有啥麻烦)。

郁闷了两天,想到两句话,也就释然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说明了中国人的宽容、大度。又google了一下,找到了出版,原来是林则徐的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再查,收获更多了:

《庄子*秋水篇》:“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纳之”;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海,天池也,此纳百川”;

《尚书*君陈》:“有容,德乃大”。

老祖宗的好东西真是不少啊。突然又想起数年前看过的国学大师辜鸿铭老先生写的一篇《中国人的精神》一书节选,很容易也给搜出来了。

抄几句如下(按河里规矩,是不能原文照抄的,辜先生的文章数百页,在下只摘抄数百字,再加上些许插话,也不算破坏规矩了。另,在下实在愚钝,尚不会如何链接,还请诸位见谅):

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个特征就是:精深、博大、淳朴。

毋庸讳言,美国人难于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因为一般来说,美国人博大、淳朴,但不精深。(美国历史太短了,没有条件精深)。英国人无法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因为一般来说,英国人精深、淳朴,但不博大。(英国人绅士风度、彬彬有礼,骨子里看不起他人)。德国人也不能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因为一般来说,德国人,特别是受过教育的德国人,精深、博大,但不淳朴。(德国人科学的头脑、刻板的哲学态度给人以精明、狡狯的印象)。在我看来,只有法国人能够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性的精深,没有美国人心灵的博大,没有英国人心灵的淳朴,但法国人,一般来说,拥有一种远胜于以上提到的各国人的思想品质,这种思想品质比别的任何东西更有助于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这种思想品质就是优雅。(法国人只剩下优雅了。另,优雅这个词辜大师用的是哪个词没见过原文不知道,另一个版本翻译的是“睿智”,本人更喜欢后一种译法)。因为,除了前面提到的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的三个特征,我还要加上一个,也是主要特征,即优雅。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学习中国文明,美国人将变得精深;英国人将变得博大德国人将变得淳朴。美国人、英国人和德国人,按我的愚见,通过学习中国文明,学习中国的著作和文学,一般都将获得一种心灵品质,即优雅。最后,法国人通过学习中国文明,将得到所有--精深、博大和淳朴,以及比其现在更精致的优雅。

当然,辜大师也没忘记我们的近邻--日本。辜在欧洲呆的时间长,好像没有去过日本,他是通过他的一位在中国和日本都生活过很长时间的欧洲朋友评论日本的。不抄原文了,按他的意思写,基本上也是原话。据他那位欧洲朋友说,作为外国人,在日本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讨厌日本人,而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喜欢中国人。尽管他们(中国人)不讲究卫生与精致,尽管他们心灵和性格有许多缺点,但他们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那就是善解人意。中国人的礼貌,虽然没有日本人的礼貌那样周全,却让人舒服,那是一种“心灵的礼貌”。日本人的礼貌虽然周全,但给人的印象却是一种排练过的礼貌,这与直接来自心灵的、自发的礼貌不同。

辜大师堪称奇才,据百度介绍,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等9种文字,通晓文学、儒学、法学、工学与土木等文、理各科,号称“清末怪杰”,当时在欧洲甚至有“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

河里各位大侠遍布世界各国,对驻在国的风土人情、心理性格必有切身体会,不防谈谈辜大师的论断对也不对,也可能会稍许有益于新移民在世界各国的发展.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个帖子咋不能送花?
家园 献花,老铁一直在改啊。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家园 花!某人说过,中国人+兽性=日本人

记得是鲁迅引用的。

家园 谢了

好像能送

家园 铢钱是怎么回事啊?

谢谢送花,我也正奇怪呢,怎么突然加了铢钱啊,通宝也成“约”多少个了?

家园 谢花

鲁迅也是大师级人物了。

家园 抓个虫,建国大业里的外籍演员,没有网上流传的那么多

那个说三分之二的版本,很多演员根本没在里面出现过

应该是有人危言耸听,把一个并不准确的加入外籍的演员名单直接搬来了。

稍微考据即可知道。

家园 谢谢

指正,只是印象,没有查询,确有失误。下回小心了。

家园 辜鸿铭写的这些都是Stereotype的东西

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臆想,大家千万不要信以为真啊。

家园 和我的观点一致,西人确实缺了东西

相对中国人而言。

当然中国人自己的性格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西方人确实缺了一大块东西。

这种结结巴巴学中文的节目多了,怕是会给中国人一个错误的对世界的看法,这种看法如果哪一天被现实打破了,整个民族情绪可能会继续非理性化。

简单说,中国人被教育多年“和平与发展”把外界看得太好了。很多美国人到中国转一圈,回来都奇怪中国人怎么对他们那么好,这种心理是一种奇怪,出乎意料,不是欣赏,也不是感恩戴德——因为他们心底里清楚自己的民族是到底怎么想的,也难免以己度人,所以看到了与想象不同的事物,难免纳闷,然后是有趣,见到同道人往往不免会心一笑。这是一般的情况。

家园 是的

中国人的宽容有时太大了,善解人意也真是做到极致,看待外面的反应有时也不免奇怪。不过我还是相信这种“善解人意”的力量的。

家园 在中國蒸蒸日上的時候,少點自誇還是更能助力我們吧。

咋們中國文明的優點、長處千年都已經反復證明了,而且被歷朝歷代反復歌頌。好就是要多說是沒錯,但是縂是以為自己最好、最了不起的態度來説沒什麽好處。

見的多了說中華的博大精深,溫潤堅毅。怎麽沒幾個人說說我們民族内在的、不可救藥的缺點。歷代以來,就出了個臺灣人寫的,還寫得一點不靠譜的“醜陋的中國人”。雖然不靠譜,好歹也是自我批評的一種。

但是有誰指出過中華民族五千年來自身無可救葯的致命惡疾:自滅!我們民族是很牛,但是看看世界,中國文明的自滅是蠍子拉屎獨一份。反反復複的自我毀滅,哪個民族敢學這個?歷代因爲中國這個内在的文明缺陷死了幾億人了吧。說起自有文字以來,世界上哪個民族死的最多,中國也一定是老大吧。

到了隨時可能核大戰的今天,還在大喊自己多好、多牛的時候,還是多想想怎麽能克服中國自身的頑疾才是正道吧。

保的天下蒼生是中華文明記錄歷史以來的宏願,實現了麽?辜鸿铭在西方可曾居留超過10年?可曾在每個他評論的國家待上5年以上?中國人啊,總是喜歡自己欺騙自己。

滅亡中國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加速中國的繁榮,竭盡全力讓整個中國在商業發展的道路上狂奔。時刻提醒中國:全世界離不開中國您啊,您要是不發展經濟了,世界就要滅亡了。積世界之力推動中國加速奔向她發展的頂點。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中揭露了一個讓任何民族都膽寒的事實:一旦中國開始承平日久,這個民族就會不可救藥的開始其自滅的進程。

清滅以前,中國都是區域老大的存在,誰也吃不掉,誰也不敢吃。到了今天這個時代,我們如果還是沒辦法避免自滅的話,哼哼,世界上可是有若干能吃的下中國的存在。畢竟,普通中國老百姓是非常優秀的國民之選。

是的
家园 善良只是一方面

还是要走出去,积极影响外界才行。

家园 华人的虚荣和印度人是一样的,

印度现在不少电影也喜欢找几个白人面孔在印度富人家里做仆人,都挺有意思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