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货币之锚》第五章:脱钩 (三) -- 本嘉明
(一)
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实干,其实是很猛的。自今年6月起,任何公司都可以在香港开设人民币帐户,而以前只有香港居民可以开设,用于存放回大陆时需用的人民币。所以理论上说,比如一家加拿大公司A,可以在香港开立帐户,购买50万人民币存着,然后只要中国某公司B接受人民币货款,A就可以从B采购货物,而在香港支付人民币。
这些步骤都准备好,就只剩最后一层纸,一捅就破了。这就是海关统计以及出口退税。
B公司的一件产品,原出口价格10美元,现在标为68元人民币,出口后凭报关单和人民币货款的银行凭单,一样可以申请出口退税,而且不再有汇率波动风险,B为什么要反对?
听起来很好,要做到,挺难。我们在前面“忽必烈发钞”的故事里说到,一旦忽民币“硬通货币”化了,国际化了,因为一开始准备就绪,部署谨慎,币值坚挺向上,所以会有相当数量沉淀到境外。但久而久之,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总有经济低潮的时候,到了点儿背的时候,拥有硬通货币的经济体解决困难的难度,也大很多,因为牵扯的境外因素多了很多;而已经散在外边的货币被雪崩抛售,真是屋漏又来雨。
这好比一家公司上市。能上市的,眼前的光景都不错,拿得出手,一上市就圈钱,很爽。但上市好比嫁人,嫁鸡随鸡,得一辈子按着两口子的方式生活。以后不胜其烦了,再退市,就好比离婚,伤得很,弄不好出人命。
中国的货币,要独立,要从美元团队中“跳车”,是没有疑问的,我们的疑问在于时机和方式。
(二)
现在老说中美要“同舟共济”,咱就拿船说事吧。
设计一条船,最重要,小本觉得是两点:
1)性能,成本,安全保证。
2)使用中维护。
其实第二条更重要。
因为船一下水,最好一天都不闲着,乘风破浪。但哪怕是神仙设计的,开了几年,总会有跑冒滴漏。如果“使用中维护”没考虑到,得停下来,送进干船坞架起来,开膛破肚大修(如苏联过渡到俄国),那麻烦和损失大了去了;可不修呢?说不定哪天风浪大点,翻了就更要命。
作为一个经济体,〈美国号〉一开始设计的时候,都是摸石头过河,所以船底部最重要的浮力舱,仿着〈不列颠号〉,是一个通舱(美元既是本国货币,同时是世界硬通货币)。船开了这200年,底舱一点不漏是不可能的,但因为是通舱,船头一漏,船尾也浸水,相当麻烦。主要的补救方法,是两个:
1)堵漏(如克林顿,追求预算平衡,有盈余)。
2)抽水,把底舱积水抽走(向美国境外借钱)。漏归漏,船照样浮起来跑得欢。
因为船一天都停不下来,破浪一开,水哗哗滴往里灌,补漏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如今的船老大都是懒人烂仔,当然不乐意,所以不约而同,都去请外援抽水,居然还有不要脸的如绿锅之流,大唱“请人抽水就是好,就是好”。
《中国号》的船老大,因为不识这一片海域的深浅,就把自己的船拴在《美国号》的船尾,自己抱着柴油桶上了《美国号》,用自家的柴油替《美国号》抽水,换来的是自己不用费心学着用六分仪,测深锤,学着看海图了,只要卖力气,替《美国号》的船老大把着抽水机就成。《美国号》船老大一看,也好,我不让你跟着,你触礁沉了我也不见得有好处。你这一来当人质,我加上《日本丸》那几条船跟着我,就是个特混舰队,谁敢拦路?再说也实在离不开你那柴油,就这样吧。
可《中国号》也不是傻的,船老大过帮,去和谐了,船老二带着大家,不用担心怎么把舵了,就一门心思下拖网捕鱼,渐渐的鲜鱼满舱,损失点柴油也还划算。那《美国号》的船老大,就是兄弟连,看着眼红,就不乐意了,这次狠了狠心,要逼着《中国号》砍断缆绳自己走。
《中国号》船老大寻思了下,一,这几年在《美国号》上偷师,也学了几招怎么掌舵,结交了几个洋船员,拉回去当外援,说不定就行了。二,毕竟已经过了九弯十八滩,前面的险恶海域,航程有限了吧?三,就算断了缆绳,我离你不过稍微远点,你往哪里开,我也学样往哪里开,八九不离十,你总没办法吧?
《美国号》的船老大肚里冷笑:哼哼,前面还有处“鬼见愁”,你离我远了,毕竟看不真切,老子贴着暗礁群走,准把你带进沟里去。
《中国号》船老大看那山姆面带奸笑,不由心里一激凌:这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一“被泰坦尼克”了咋办?要不咱再加一道保险?
这道保险,说白了,就是“货币二元化”,把《中国号》的底舱,隔成前后两个舱,虽然不可能做到完全水密隔绝,但前舱就算撞冰山进水,不容易飞流直下,马上去到后舱,这就控制了灾害,给抢险争取了时间。
(三)
小本个人以为,现在就“跳船”,可能早了。但既然铁了心要跳,必有十足的理由,跳就跳吧,不过要更加小心。
小本建议“二元货币”的理由如下:
一,从人类历史看,强大帝国,最后无一例外,被无收益的过度耗费所压垮,单一的货币,在帝国强盛时,当然大发利市;到了帝国走下坡时,就只好跟着倒霉,毫无退路。而“二元货币”有叠床架屋的坏处,在强盛时不容易高效率行动,去尽占好处,显得笨手笨脚;但反过来,在困难时回旋余地也大了许多,等于前线虽然战败,但早已分兵,后方还备有一支强大的预备队,国家的信心不至于一击即溃,敌人也不敢太早高兴。
二,中国建立的社会和经济制度,应该同西方(其实就是美英)的有所不同,既有益于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也便于回避英美两大帝国的必然宿命,至少是有所尝试了。这才是对人类文明,“负责任的大国”的态度。
三,中国搞“二元货币”,是有点经验的,就是开放前的“外汇券”。今天,人民币走出去,自由兑换,变成了当年的“外汇券”,那么,要不要建立第二货币,专用于国内市场呢?如果发展理想,那么中国的经济总量,按购买力平价计算,达到美国的两倍,是可能的。如果其中的一半,以第一货币计,放到国际上自由行,已经足以同美国相抗衡,另一半伏兵于后,虚虚实实,岂不更能“韬晦”?
其实,美国也有第二货币,就是“食品券FOOD STAMP”,不过总量不算大,同美元无法相比。
(四)
达雅兄的《不体面福利系统》,建议一个“足量供应但不体面”的福利制度,小本觉得也不妨反过来考虑:一个不足量但体面的基本福利制度。
一,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以实物发放为手段的福利制度,类似于改革前的计划经济下单位福利制度(比如当年的国营企业年底发年货),经手人会有极大机会中饱私囊,区分特权,欺压等待福利的弱者,从而最后把这种福利的正面作用,侵蚀大半,搞得人心不平,反而不如没有。
二,福利的重要作用,是让弱势者能继续有尊严的生活,不能让“嗟,来食!”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肆意践踏弱势者的尊严。欧洲的福利制度的缺点,可能是太优待,而不应该说他们“尊重弱者”是错的。
所以,我觉得,一个政府可以限于自身能力,只提供不足量的福利(迫使领用福利者自己解决剩余需求),但不应该提供歧视性的福利。也就是说,福利可以分等,分等的方法有两种:
1)按供应量分等:比如,身体健康的失业者,可以领每月成年人应摄入粮油的75%;有疾病无法工作的,可以领100%。
2)按福利发放时间分:可以分1年,5年,终身等。
为什么我们突然插入说福利制度呢?因为你的生活中,那些方面可以用到“二元货币”?
第二货币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福利券,不管这是以“食物券”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出现。中国的农村人口基数大,城市贫困人口也有相当数量,如果有一个较全面的制度,照顾面尽量放宽,照顾深度(发放的足量程度)则按地区和现实条件,各自因地制宜(比如共有6种模式,各省自行选择一个合用的),那么全国这一块涉及的总额,已经相当可观。
除此而外,能用于国内市场的领域还很多,都可以试点充实到第二货币为载体的经济体系中去,而从“人民币计量的经济总量”中剥离出来。比如说,贫困生的教育费用。
如果一个中国公民,完成了义务教育后,接下来的职业学校,大专,大学本科,其学费(不管是公助,贷款)都以第二货币计量呢?这本来就是只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服务和支付嘛。因为公助和贷款不属于“自费”,这两项目可以计入“国民福利”项下,而不计入“以人民币统计的国家经济总量(即产业化了的教育)”中,从而转入第二本帐。
既然在不远的未来,中国的大学教育能力会过剩,为什么不可以考虑,以国家之力,支持更高比例的应届高中生大学入学率,同时把国家财富从人民币体系中转移到第二货币体系呢?也就是说,以人民币贷款支付给贫困生入学,但以第二货币计价,并在毕业后只能以第二货币来偿还国家(或专门成立的“教育银行”)?
(五)
我们接下来的问题,是:
1)不管第二货币叫什么(国库券或其他),这个货币同人民币的关系如何?是同样面值,只不过不可以自由兑换外币?还是一个独立货币,同人民币之间有波动的汇率折算?
2)根植于同一个经济体,可不可能供养两个相对独立货币(或者说,连体婴儿货币)?
3)如果将来有境外金融势力攻击国际化了的人民币成功,第二货币会有什么正面作用,减弱中国经济的震荡?只是迅速兑换为人民币去投入战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或者商品被炒作
或被囤积
广大官员能力不够的,除非有技术手段限制,否则复杂的政策一定念歪。这是现实的困难,现在的政策制订时已经考虑进来了。
送本大花,我得宝,呵呵
货币作为经济运行的关键工具,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极大的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全球化进程。但货币的消极作用,通过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也不断的显现出来。
货币在整个社会运行结构中的地位过于突出,其实非一国之福。而应该有管理的限制货币和货币权力在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作用,提高社会普遍伦理道德的地位。楼主的第二货币,除了基本福利外,还可用于奖励先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