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说几句五金工具 -- 大地窝铺
圈内称呼WUXIPHARMA为"要命康德".
设备,管理,原料都是一样的,后来分析来分析去。把工人的流动率降低一半后,不合格率从35%降到17%,再也降不下去了,都有关闭生产线的打算了。
流动率还要降。基本降到日本一样,成品率可以再提高一点,可以接近日本的。
这要看管理水平。
发现short peening这个方法
依个人浅薄的经验,杯具餐具贵得要命,不晓得多少银子要往里填,但是要查原因追根源,一直追查一直追查,最后查到的令人信服的肇因---一般价值只在1美分至99美分,1块钱都不到。
说到国货,价廉是有的,物美却不一定,这倒不是国人懒惰愚笨,这是大环境综合性的问题:老外就是冲价廉来的,谁便宜就买谁的;政府各级要冲GDP,慢火烘焙扶持鼓励创新细致的活儿,谁都没心思去干;各企业呢,依葫芦画瓢的本领都非常高,爱干仿制挖角这样低投入高回报见效快的事儿。----那么谁会仔细地去调研,原创开发反复改进,直到在生产中精益求精用料十足?
要弄出拳头产品,也不是难事,但要看终极力量--国家政府--有没有这个心了。真要下决心说,小到拼掉飞利浦的电灯泡,大到比如拼掉海德堡印刷机,或者波音飞机,都是有办法的,一穷二白的底子,也能搞起来的。
就看这个终极力量想不想了,若是想赚快钱的话,把所有东西包括应该经久耐用的东西,做成一次性易耗品,最能赚快钱了。
沦落为皮包公司
- -- 系统屏蔽 --。
我就说一句,赚快钱那是投机倒把,投机倒把的几个会去老老实实做东西。
他们老板的思路就是办一个制药业的“富士康”。虽然看起来很土,但是我觉得这个思路并没有错。国内并不具备在制药业上和国外巨头竞争的人力与财力,在其他很多行业也是一样。
我个人总结,海归创业成功的,无非三个渠道:
朝中有人,山寨,“富士康”。
真正高新技术研发还是在海外,国内一没钱,二没人,三没配套产业,压根就没法搞。
美国biotech有专门的company incubator,多数都是依附或者存在于nb大学附近,租用场地和设备给startup的小公司。地方政府也会给予支持,也有配套的风投。经常是教授有个什么fancy的ideal,在自己实验室里搞了点初期结果,发了篇seminal paper,骗了点风投,找个incubator,找几个人,就开始干了。干的结果好了,就卖给大公司功成身退。自己也没法接着搞,临床太贵,而且没有大公司推动,FDA那关都过不去。
其实制药的大公司,也没几个成功的药。比如辉瑞,赚钱的不也就伟哥等几个药吗。可人家那个研发力度。。。烧钱都没它快啊。
现在的问题是基层和中层不行,慢慢积累吧
应该是当地最大的企业了,听你说的感觉很自豪,在美国我也买到过得力的文具。像这样只需要开模具塑料材料的产品,当地有一套完整的产业链,都在车程一个小时以内。今年最早抓到呜呜祖拉商机的也是那里的一个小厂子,世界杯前半年就开始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