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二战苏德战场,德国的坦克机动性是不是都普遍不如毛子的t3 -- yg1993

共:💬34 🌺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二战苏德战场,德国的坦克机动性是不是都普遍不如毛子的t3

不清楚实际情况怎么样,反正看毛子二战电影,t34开起来感觉很快,但是德国的坦克总是慢吞吞的,就算你的火力强,装甲厚,机动性差也是致命的缺陷吧?

另外毛子坦克技术简单,便于大量生产,这个汉斯怎么就学不来呢?最近看一个二战纪录片,那里面说t34坦克换挡的时候坦克手要用锤子帮忙,但是用起来确实很皮实。

家园 恰恰相反

德佬前期走的都是“轻装甲和火力,重机动性”的路子,直到碰到了“T-34危机”

家园 我是伪军迷,不过也记得最开始的德国坦克遇到T34总是

对手自己打不穿,但是对手打自己一炮就报销。那时候的德国坦克还是数字编号的一型坦克二型坦克

之所以对付法国那么利索,仅仅是因为法国战术问题太大,法国坦克很少有机会面对德国坦克

家园 要说德制坦克

1号到2号真不怎样,也就3到4号开始算是一个好的开始,3号和4号苏军也缴获了不少并投入战斗,据说效果不错,记得以前在坦克装甲车辆07还是08年来着发行了一个增刊,有一幅照片,一个苏军的步兵搭乘这一辆4号坦克,手里拿着MP44,估计是穿越奥得河战役时期。

家园 有先天条件方面的限制,

毛子资源远比德国丰富,包括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如果德国也学毛子的打法,恐怕在战胜毛子之前自己先崩溃了。

家园 谢谢!德国人给坦克,就一号二号的,也挺实在的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PIV F2之前基本是顶不住的

不过在对苏时候,III已经不少了,I则已经开始退居2、3线了

机动性问题主要是越野能力,德国太习惯西欧中欧比较好的道路状态,面对苏联的糟糕路况,是会头大一些。

家园 苏联那地方的路真不好,以前看见到有一个图片是种很变态的车

不是用轮子,而是用两个很大很大的螺丝前进,就是为了在没有道路的泥泞地带前进的

家园 在IV号F2之前,德国坦克都是顶不住T34的

不过到了巴巴罗萨,I号已经退居二线,III号数量也装备上百了。II号的辉煌是在法国战役,但是隐患也来了,面对B1这样的重甲,德国人还真没办法。

机动性问题我印象中主要出在对东线糟糕路况的毫无准备以及油箱容量有限。德国人之前太专注于中西欧的宽阔平路,到了苏联那种干时坑坑洼洼尘土飞扬,下雨干脆一地泥浆的据说是公路的东西,自然趴窝。不过问题最大的捷克的几款,35(t)\38(t)基本都被苏联的干草拌泥浆放倒了

家园 那是西伯利亚用的,压根没路
家园 苏联购买了美国人克力斯丁的独立悬挂系统的专利

改进后应用在T34上,使得T34的越野性能远盛德国坦克,这样做苏联道路远差于德国也是一个重要诱因

家园 有个牛人

打不穿苏联坦克的装甲,干脆就瞄准苏联坦克的炮管打,由此也“击毁”(实际上是乘员弃车)了不少T-34和KV

家园 很怀疑观瞄设备的效果能不能达到

如果说是正面突击的话,能瞄准到这个精度,除非T34或者KV没有弹药,否则基本可算是自杀突击了。这与步枪不同,有些人目力惊人,但是通过观瞄系统?

侧面偷袭的话就更怪异了。。。所以我相信苏联成员弃车是会的,因为他们没有炮弹而已

家园 你上面提到的螺旋推进,是SHN-1全地形车

上面有河友说了那东西是西伯利亚用的,专门开在极厚积雪,沼泽这样的变态地方的,真开上路那基本是费油加毁路了

我觉得淤泥搅合杂草能把负重轮系统塞住,这已经打到了混凝土的效果,别说,苏联士兵修工事还真会用泥拌草来作为粘合剂或者覆盖在工事外面吸收冲击力。

上面说2号1号不好,主要是这两个东西攻防都差,而且行走机构也不太适合苏联,2号后来换了交错负重轮升级火力成为山猫侦察车之后,貌似一直挺到45年的。

家园 《兵器》上的文章

苏联的B2全铝发动机,1931年研制成功,以后一直到70-80年代,T系列的大部分发动机都是这个家族的衍生型号,一用就50年,够成功的了吧!

德国人不是不想搞,没那么多铝,好像是说德国铝矿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