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点评数学的“我看毛泽东为什么总和中国知识分子过不去” -- 中国农民

共:💬19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点评数学的“我看毛泽东为什么总和中国知识分子过不去”

有网友义正严词地提出让我亮亮我的招数,为什么数学三句话就出错。说实话,没兴趣,点评数学的东西是一年以前的事了。不过看到西西河这样水准的地方还有人称之为大师,怕肚子再笑破,就拿最近有人转过来的这篇文章看看他的货色吧。(http://www.cchere.com/article/289334)

通篇文章用1、音乐,2、文艺,3、小说,4、教育,5、政治,6、科研,六个方面的论证来得出系统性的结论:“毛泽东这么做实在是非常正确的事。”

直说吧,数学错在哪儿?一曰以偏概全,二曰大而无当,三曰强词夺理,四曰缺乏常识,五曰逻辑混乱。

为什么说他以偏概全,一叶障目呢?道理太简单,知识分子涉及全社会。要评价知识分子,得出系统性的结论,必须做系统性的论证。而他只拿六个自己想得出来的侧面就来得出全局性的结论。

为什么说大而无当呢?他的六个侧面又非常大,每一个都必须用博士论文才能讲清楚,比如音乐与知识分子的关系,或者为什么知识分子没有毛泽东的“过不去”就是不行。他的两三千字无论如何也说不清其中的一个侧面,结果一家伙塞近来六个,囫囵吞枣,自己说不清楚,别人也看不出究竟。写东西不能大而无当,而是要be specific,否则就说不清楚,这是常识。数学崇拜的毛泽东也是这么说的。

为什么说他强词夺理呢?引用一下他的原话“今(应该是近字?)年来改革开放后毕业的大学生们纷纷开始走向工作岗位,什么硕士博士的都开始上班,但普遍的素质不如文革中走过来的人,可以说是能力每况愈下,越来越无能。如果我现在是一个公司老总要聘人,宁要一个当年的知青,不要现在的一个博士。实际上当今中国最杰出的人才往往是知青,即使在美国的华人也是这样。”他的结论是博士硕士的素质不如知青,即使美国华人中的杰出人才也往往是知青。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他做过调查吗?这样一个系统性的结论岂是信口开河可以得来的?

为什么说他缺乏常识?他说美国的教育就两个字:不管。我就不说什么了,西西河里自己和孩子在美国受教育的不少,麻烦他们出来做个简单选择题就可以了。这样缺乏常识信口开河,真正令人笑掉大牙。

为什么说他逻辑混乱?他说改革开放后伪科学盛行,没错,毛泽东关照的时候就没有了?钱学森的亩产多少万斤的文章是怎么回事?大炼钢铁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老农实在不解的是,为什么这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总是走不出二元论的怪圈?不是白就是黑,开放有问题就证明文革好,这种极端的思维,什么时候能稍有改进?这个世界不仅仅只有两端,这个常识为什么总是被那么多人忘却?

家园 “如果我现在是一个公司老总要聘人”

数学同志也太富有牺牲精神了,区区一个公司老总岂不把他委屈太过了?人家成天琢磨的都是天下大事,主席当初为什么这样搞,为什么那样搞,这标准可是努力向老人家看齐的啊。

家园 说实话,数学大师的文字,我从前是当戏说文字来看的

现在则基本上不太看了。以偏盖全、大而无当,虽略失厚道但却是精僻的概括。

开始看数学大师的文字(大约两年前),还是相当兴奋的,也很有几分共鸣,因为当时论坛上的“右倾”言论占主导,恶意骂毛骂中共的东东太多,让人看着极其反感。数学大师雄文一出,不仅观点反动(别误会阿,不是文革里那个反动),而且取证论证角度都很新颖。当时看后确实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有种痛快的感觉。毕竟我本人对我的幼年少年时期(正好是文革时期)的记忆还是很无忧无虑很美好的,对中共也是有感情的。虽然能清楚地意识到数大师论证中的诡辩和强词夺理成份,但当时没把它当个严肃文字,所以乐得看个开心痛快。

不过后来不知是数大师本人叫起真儿来了腻 还是许多网友把数大师的文字当了严肃文字,反正闹得我无法把数大师的文字当戏说文字了,而非要拿起叫真儿严肃的态度来审视,这一叫真儿可倒好,以后就再也提不起精神来看数大师的文字了。简单说,人家的论证就是一个强词夺理,可要逐条去驳,俺也没那个时间手头也没那个资料。所以干脆就不读了。所以这叫真儿有TM什么好的?让俺白白失去了一个娱乐方式!

喔对啦,哪位如果让俺严密论证为啥数大师的文字就是强词夺理,和和,那... 俺没时间论证。哦,或者俺没本事论证... 哦,干脆说吧,数大师的文章论证还是很严密的,无鸡可泄 无懈可击,和和,和和,和和

家园 哦对啦,数学大师的文字,可以说是

rationalization 之光辉典范。现如今这米国和欧洲这merger and acquisition 搞得他娘 风生水起 风起云涌 风风火火 风声鹤戾 风波恶风乍起的,您当这些 东东都是先有分析然后才有结果大?嘿嘿,错也!几乎都是先有结果 ---- 公司大脑袋们一拍脑袋,发现 耶,买个公司玩玩儿蛮不错嘛 ---- 然后才让底下的金融分析师们搞搞甚地leverage buyout, financial valuation, synergy analysis and blah blah blah yadi yadi yadi...

既然领导们已经下了结论了,做具体分析的人员怎么好意思搞出个违背领导结论的分析结果腻?

这种先有结论然后再做分析去印证领导们的结论之无比正确的手法,商业上称作 rationalization.

所以我说,数学大师的文字,要么您当戏说文字来看,要么您就当rationalization的文字来看,我奏TM不信您瞧不出一点价值来!

家园 雕兄,数学好像就是原来的陈必红

98-99年在新浪等地经常见他,还和北厨等人辩论过三年自然灾害的事儿。

家园 海兄,俺寡闻,只听说过数学,不知这位陈必红前辈之名

我是00年才偶尔去去新浪的,所以无缘得瞻。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过于主观的论证手法,即使其所持观点与我相近。我觉得那种做法不负责任。

家园 当戏说,那倒是增加娱乐了
家园 农民老师说的句句在理
家园 还是看看数学在网上红的根源

很多人对现实实在不满,进而想到是否文革的时候并非那么差,加上一些人发思古之幽情,那就三人成市了。

这个跟为国民党叫好一个心理,大家看到现在的执政党腐败透顶,于是就认为,国民党当年不会那么差吧? 但是没认识到要是国民党末期不是搞到现在的共产党这个样子,也不会丢了江山,要是当初的共产党跟现在的共产党一样,哪能打下江山?

家园 Bingo!

完全同意。再补充一点点。

我觉得,当初的国府和现在的中共,虽然表现都很糟糕,但其实都还是有相当机会的。您看,国府迁到台岛后,蒋公逐渐将执政工作移交给经国先生,台岛的政治清明和民主气氛马上就风生水起了。

现在的中共,许多方面也都在改进,而且表现也很给人以期待。

所不同的是,国府当时有个强力竞争对手 --- 中共,加之中共政宣工作极为得利,所以民心日益背弃国府而倒向中共。今天的中共在国内则没有这么个强力竞争对手,民心虽不满于中共,却暂时无所投靠依托,所以理论上中共有时间纠正自己的错误、改观自己的政治形象(对国内民众而言)。中共的威胁来自国外,主要就是美国。好在美国现在自身问题多多(这全要拜小布之能),中共又有欧洲和北韩两张牌好打,所以日子比当初的国府要好过许多。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府当年的运气相当差,和和。中共现在运气虽好一些,但也有相当危机和风险,关键问题是一方面要逐步令国内资源财富分配合理化,另一方面(可能更为重要)是要玩儿好国际政治外交博弈这手牌。

Bingo!
家园 国府去了台湾是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才有戏

要照他在大陆的玩法,去台湾也蹦垩不了几年。主要是美国在后面撑腰,撑个大陆搞不定,撑个台湾作反共样板还行。

中国总会发展好的,只是时间问题。我认为中国要发展好的时间远比大家期待得长,因为没有一个国家的发展在历史中没有经过挫折、考验,要认为中国从现在开始再享有30年无灾无难的发展,不太可能。还是那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家园 数学还写过“假如我是布什,我是葡京,我是总理”之类的帖子

那不是更加yy了?呵呵。

不知道巴山看过数学的几个帖子?正如任老师讲的那样,数学这么多年也有个从右到左的转变轨迹,看看他的变化,或许能明白点什么。

家园 呵呵,武器好像不够有力啊,多多努力吧。

“亩产万斤”是伪科学吗?

看看方舟子的一段话:

何况,并不是因为钱学森论证了“亩产万斤”有可能(“亩产万斤”又不违背物理定律,当然有可能),“亩产万斤”的闹剧才出现,而是由于记者、作家、经济学家等等对“亩产万斤”言之凿凿,让人不能不信,科学家才觉得有必要从理论上做出解释,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的是这些骗人的文科人士。

就这么简单,没什么不可理解的。

家园 不错,对此深有同感
家园 燕人跟任老师转的数学贴我都看过

不算多

刚发现燕人的图像也改了,大家都欺负兔子啊?改天我也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