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 瓦斯
牛蒙,方志敏,杨精宇。严刑拷打八招供,被使美人计能将计就计还策反美人,从而瓦解敌人的革命者
我写那么多,是为了说明,第一,我对文学作品有基本的鉴赏能力;第二,从我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体验来说,我不认为他是一本好作品。
其实,我的要求是有点偏高的,所以对待下面很多人的一片叫好声我不想说太多。不同的人阅读能力阅读体验是不一样的,诚如斯言。若是沉浸于《平凡的世界》的这种平凡,我想我对他们的阅读选择也没有什么非议。《平》一书倒是彻头彻尾的太专注于自己的感受了。建议您可以再读读它,然后合上书,过阵子再回想下是不是这回事。
这个帖子,我知道写起来会很痛苦,因为有些东西不是我所能掌握的,我只是能看到它但是未必能够很精确地传达。文学不是写实就行了,也不是仅仅有人说好就完了。我始终信奉最传统的信条,文以载道。《平》中,有人说歌颂了奋斗精神,但是奋斗你也要看看这条道是不是合适的呀。走了一条自以为奋斗的道,传达了奋斗的 精神是不假,但是难道就能说这真的是一种适当的歌颂吗?
余不多及。
搞的什么桂花样?
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我必须查言观色把他防。
好写时候,文学作品给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希望。如同信仰,信则有,不信则无。很多人被平凡的时间给共鸣了,于是精神就此升华。乃看的角度不同么,可能不能印发共鸣么。
从自己的奋斗经历里找精神源泉比较实际吧。比如我从以往的工作经验里,看到了大国下大棋的影子,于是我从此ENJOY上了那中游戏。非常好玩,肯定是平凡世界里没有的。我要写出这些经历来,可以叫做邪恶的科学世界
乃阿亲嫂玩的是土八路,芦尾荡里藏身睡觉的四哥的小游戏。俺们打的是正规跌报战,是左二哥们搞的双面脸,让人吃八准路树。
举个例子来说吧,就比如孙少平的不愿意回去帮他哥哥开展事业,这个叫你们来说怎么想?我就遇上过现实版,我一个堂哥的小舅子,在本科毕业后找工作一直不理想,家里开了一个玉雕厂,生意做的红红火火,想叫他回去帮忙管理,但是他就是不去。这种精神和孙少平何其相像!搁在现在,大家会觉得他是有点楞,搁在小说里大家就会觉得他是在奋斗。其实人只要努力在哪里不能奋斗!刘永好弟兄五个建立一个新希望集团,很多企业都是家族式的。其实路遥是忽略了孙少平的性格的某些方面,而仅仅放大那些会被人乐道的东西。
这个是很现实的一个故事。为啥我喜欢那个用手捶树的卡车司机?因为这个人真实。
《平》一书中最大的败笔是这些人物生活在某些方面的一致性。这个跟时代背景无关。无论何种时代都会有不同的人,文革期间也会有,文革后也会有。世界是丰富的。而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很多情况下会具有相类的反应。益者三友兄的评价是,“没有内在的现实主义文学张力”,我觉得诚如斯言。他还说““现实主义文学”是指其精神上是现实主义的,而不是生活细节本身和情节架构。”这个我非常赞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不是现实主义?虽然魔幻,但是他也是现实主义的。但是平凡的世界不是。很多人被他升华,说个不好听的话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细节不见精神。其本质上还是内心的不够丰富,虽然有人生经验放在那里,但是缺乏整体把握和感悟的能力。我实在是不想说难听的,不过实在是绕不过去了。
一根筋-他也是在活自己的生活。我觉得你臆测了孙的状态,也许他就是那样的人呢-那种理想注意的人,前面就是火坑,出自理想的召唤,他也不畏惧的跳下去呢。
方妹妹,我觉得还是不揣测的好。其实,你说人或着是为什么呢?当初那些革命者,很多来自富贵家庭,你说他们折腾什么呢?为理想。
我觉得你的理解忽略了精神的因素。
其实八十年代有本超级好的杂志,连环画报。
当时不懂,都当小人书叠飞机了。
都是当时中外正当时的名家小说,美文美画,精妙绝伦。
可惜我明白过来的时候都糟蹋光了。
平凡的世界相当于农村版《渴望》
尤其迄今没有一本反应农民工的现实主义小说,没有一本当代下岗工人的小说,没有一本反应失地农民的现实主义文学。
显然,这帮牛气哄哄的自由作家,是不自由的。
已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