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 瓦斯
我是先看了陈忠实的《白鹿原》之后,觉得实在太好了,又去找相同类型的小说,就找到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这两本小说都是描述西北的农村故事,《白鹿原》从晚清写到新中国建国初期,可以说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小说了。《平凡的世界》写的也很好,时间跨度小一些,是从文革后期写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两者都是用白描的方式描述农村底层百姓生活,用小人物的命运来反映国家的发展历史。
《平凡的世界》中的主线,都是用几个人物的爱情发展来展开的。
首先是农村青年少安与县革委会副主任的侄女润叶的关系,如果放在今天他们无疑是可以成为伉俪的。可以那时候贫穷的农民子弟少安恁是不敢接受润叶的表白,迅速地娶了外地的一个女子。
少安的婚姻基本上是和谐的,夫妻关系很好,妻子有旺夫相,能够帮助丈夫生财,办起砖厂发家致富,并且每次在濒临破产的时候总是靠她的帮助起死回生。30年后今天的少安,肯定是个大农民企业家人大代表了,可是他的妻子却早早地病故了,书中也没有交代少安后来又娶了谁?
而润叶失去了少安之后,没了希望。那边又受到叔叔政敌的儿子叶向前的追求,在各方势力的围剿之下,被迫牺牲答应与叶向前结婚。
在一般的情况下,叶向前这种干部子弟,总是一种好逸恶劳的公子哥形象,不过书中的他倒不是特别蛮横。他不是那种喜欢官场的人,而是喜欢做一些具体小事的人,例如他喜欢开车,就以司机为职业,会给喜欢的人运煤球并搭得整整齐齐。如果润叶一开始就答应了他的话,那么他们两的关系就很可能像少安夫妻那样,过得都不错的小康人家,只是没有那种激情而已。
润叶被迫答应与向前结婚,但是却没有实质性的夫妻生活。向前借酒浇愁,终于发生了车祸,失去了双腿。润叶终于开始做妻子的角色,在医院照顾向前,出院回家后帮助向前与自己发生关系,终于怀上了孩子。
少安的弟弟少平,是本书的最主要的主人公。中学县城那清苦的生活,相信很多人都有过体会。两个最贫穷的男女学生,互相走到一起,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地主成分的女孩,难免是这山望那山高,她终于伴上了条件更好的名医的孙子。
少平的铁杆哥们,找同学把那名医的孙子打了一顿,然后又用水给他擦洗干净看不出被打的痕迹,名医的孙子有良好的素养,也没有去告状和报复。
但是地主成分的穷女孩,在毕业时为了给同学小礼物,在商店犯了一次私心的小错误,被关在商店里。商店主任的瘸腿女儿也是他们的同学,她兴奋地跑来通知少安,想要让少平有报复性的高兴。可是少平急忙与瘸姑娘跑去求她的主任爸爸私了,为地主成分的同学保全了一点面子,但还是让名医的孙子知道了,他们的关系也就结束了。
地主成分的女孩,命运蹉跎,嫁了男人生了个小孩没多久,男人就因事故离世了。她就靠自己摆个小摊子养活孩子。
同是少平好友的同班同学,润叶的堂弟,跟着姐夫叶向前学开车后,跑到地主成分的女孩那村子去了,本来只是看她可怜,时不时给她拉点东西,可是慢慢地怜悯也会产生爱情,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最后会去爱上铁杆哥们少平的初恋,现在的寡妇。
少平中学毕业后,不愿意像哥哥少安那样回村务农,他宁愿到县城去打短工,每天与一群盲流一起等待用工的人来招人,有一天的工就做一天的活,他的生活最艰苦。在哥哥少安的砖厂办起来并红火之后,村里很多人都像到他的砖厂干活,亲朋好友更是挤破了头,这时候哥哥和嫂子都忙得不可开交,最希望亲爱的弟弟少平能够来帮忙,可是他要自己去闯天下,过那农民工的苦日子,还要时常遭受白眼。
润叶的堂妹晓霞,也是少平的同班同学,她进了大学,仍然与少平保持友好的关系。少平终于有机会去当矿工了,矿工的命运就是近乎危险和死亡。少平,为了成为一个国家的人,就去做那最艰苦和最危险的矿工。晓霞大学毕业后到了省报当记者,她到矿上采访,从县里到矿里都有人陪同,谁也想不到省报美女记者的恋人就是一个黑黑的矿工。
少平比他的哥哥强就强在这里,他作为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人物,敢于坦然接受皇帝女儿式的爱情。
晓霞在一次采访报道抗洪的过程中殉职了。
少平的妹妹也已经进入大学了,少平看着他们从小学一起长大的同学中,有一个也上了大学的女同学,在晓霞殉职之后,也向少平表白了爱情(她拒绝了名医孙子的求爱),少平拒绝了。
少平在矿山的师傅一家三口,对少平很好,把他当作自己家人,少平常在他们家吃饭,少平也没少给他们的孩子买礼物。
少平的师傅在矿井下为了保护工友自己牺牲了。
少平仍经常去师傅家吃饭。
不久就有人说风凉话,竟然就是那个被师傅用生命救下来的工友。他终于被少平结结实实地揍了一顿。在这种地方,一双拳头往往还真比无数的话语管用。少平树立了自己的威信,还被推举为工人班长。
故事,就在少平在省城见了妹妹和其他同学,包阔名医的孙子,拒绝妹妹同学的表白之后,走向了他的煤矿,那里有等待着他的嫂子和小朋友。。。
看了一下作者路遥的生平,他于92年11月逝世,作品似乎是在匆忙中结束的。
也许是作者本人已经知道生命无多,在这部作品中,所有的人物,似乎都没有得到完美的爱情。主人公少平,按照结尾的暗示,是要到煤矿中找嫂子结婚的。
如果在二三十年后的今天,少平很可能就是腰缠亿贯的煤矿大老板了,身边也会是美女如云吗?他在最贫困的时候也不缺美女。有钱了,他追求的到底会是什么?
还有,二三十年后的今天,少安会不会和润叶终于走到一起?
还有,少平的铁杆哥们,在部队养马场通过歌声认识并相爱的藏族姑娘。他俩语言不通,通过歌声相识相爱,堪称经典了。他因为违反纪律被退伍了,她被调离。当他再去找她的时候,歌声到处唱,也没有她的回音。二三十年后的今天,他能不能最终用歌声找到她?
路遥,你走的太匆匆了,这些问题你都没有交代清楚,你自己就走了。
只有一个人,路遥是交代清楚了,那就是润叶的闺密,团委省的干部。她有一个美满的婚姻,润叶的烦恼都是她给参谋排解的,可是她自己却有了婚外恋,与北京来访的诗人有了关系。她是最开放的人,她坦诚他爱老公的全部,同时他还爱诗人有老公不能给她的东西。她是八十年代最开放的女性了,即使北京诗人坦诚与她发生了关系也不会跟她结婚。他回北京了,她却要面对老公的烦恼。她没有什么烦恼,是团省委书记的老公不知道自己该如何给自己做政治思想工作了,他找润叶去倾诉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其不喜欢程度超过贾平凹的《废都》。
其原因,在于《废都》看了之后你知道作者是在批判一些事情,而《平凡的世界》你却总看到一个人在自怜自爱地舔他的伤口。以卑微为立足点,摆脱不了卑微,在这种卑微里面自得其乐。或许这是80年代的时代特征,或许这只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这种心态对于这个时代的我们来说,不是一点用都没有,却真的没有太大作用。
这话并不是说我已经远离了这种心态,恰恰相反,我有时候也有这种心态。但是这正是我讨厌它的缘由,这本书里面我基本上没有一个喜欢的人物,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是感动而是怜悯,不知道作者为啥给自己选择一个这样的生活空间。
《平凡的世界》另一点让人很不喜欢的就是意淫,男性视角的意淫。
推荐楼主去看《山楂树之恋》吧,虽然是爱情小说,但是里面对于男女心态,写的比《平凡的世界》真实多了,也客观多了。
这个年龄段(偶60末人)是必读书,那种亲切共鸣和激励的感觉至今难忘。至今想来每一个从农村最基层奋斗出来的学子们都没少受这本书的影响。
有时候会想路遥觉得的不值,奋力的去写做,想把一篇文章写成一座永恒丰碑。他做到了,埋的人是自己。祝路遥在天堂幸福
俺们西方文学老师第一堂课告诫我们,千万不要认真写作,全身心的投入,当一个作家,那样太痛苦,会失去很多东西。
《平凡的世界》唯一失误的地方是路遥受到当时飞碟科幻热的影响,描写在孙少平失去田晓霞之后思念过度,遇到外星人,讲的那一段。。。
不才拙见,孙少平的视角是主线。作家路遥控制不了写作主人公的命运,因为他无法想象描写孙少平与田晓霞婚后的生活。。。因为他描写的孙少平的人生是一步步自己走出来的,放弃孙少平自己的奋斗去依附田晓霞的生活,让路遥难以下笔。所以只能狠心的下笔让田晓霞死去,让主人公继续走下去。。
很俗
也就张艺谋这种人喜欢拍
平凡的世界,对于当时的人有着不同的感触。是因应于当时的社会需求和社会现实的。
我基本同意MM的观点,关于男性视角意淫,以及那种深刻的苦难和故意苦难,和有点卑微有点偏激的心态.
但不能否认作者还是很真诚和具有感染力的,对于有和作者有同样背景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有很大的激励性.但我的确不觉得能同样那样深刻的感染大城市80后背景的女性读者.......那是凤凰男的世界...
至于 山楂树之恋? 那是女作家写的女性小说吧?可能可以红个几年,但在文学殿堂里必然不会存在什么地位,也无法像 平凡的世界 那样深刻的影响它的目标读者.
您的评论和我的想法差不多,我也不喜欢这本书。但这本书好就好在如实描写了80年代初迷惘贫困的农村贫困人民的挣扎,相信好多有农村经历的朋友都能从书中获得共鸣。现在我们以过来人的经验看改革开放之初底层人民在闻所未闻的历史大转折时期的希望、奋斗和挣扎,并以现在成功的标准衡量当时的人们,其实有点不公平。
我看平凡的世界观感觉很真实~~
如果说错,请您勿怪~~~
这本书,夸张的说激励了一代人
是吧?
呵呵,这大概是人性格的不同吧。我虽然自己也有一定的自卑,但是没有那么自怨自怜的感觉。我不过是喜欢做旁观者。
因此我更不喜欢这种自怨自怜,每个字都能感受出作者不甘于平凡,却又享受这种变相的自虐的感觉。这正是我所讨厌的。大概是我希望放开了活,希望达到儒家的那种“随心所欲而不越矩”吧。我喜欢敢爱敢恨的人物,喜欢柔情百转千回,但是不喜欢在爱与不爱之间,爱自己更多一些的所谓的放弃是美是正确的选择。我喜欢不安分的生活,不喜欢如书中那样的感觉。
男主太卑微地自恋是我讨厌的,另外一点另外讨厌的,是把男主(们,他比金庸还不厚道)设计成为众女的聚焦点。孙家兄弟凭啥就吸引一众女生,让我看起来简直是莫名其妙。光吸引不算,最bt是吸引了之后拒绝,好像是作者为了显示自己的高风亮节高大形象。
这种故事,我相信生活中,还是有的。但是,那已经是很久以前了,且比例不会很高。因为,就我来看,生活,更多像《山楂树之恋》里面的爱情和友谊,而并不是像《平凡的世界》那样夸张扭曲。
我知道我说这些会被板砖,不过,这个我早就想说了,以后我也会坚持这个观点。看《平凡的世界》可以了解一点那个年代的侧面,幸好路遥在1992年就去世了,否则的话,活到今天,面对这个年代,他会吃不消的。
在地摊上看到,还特意买了本给老婆看。
而不在于它有多高的思想性。为了写这部小说,路遥做了大量生活体验,写出来的东西很有时代真实感。我一个同学说读起来就象身边发生的事一样。就冲这点,茅盾文学奖也属实至名归。至于说意淫,其实很多世界名著也一样,所以也不要太苛求了。
首先,它是源于当事人的日记。日记能记下大部分当时的情况,却无法再次还原当时的故事,以及所有的背景。所以它理所当然的更倾向于爱情故事的部分,而不是当时的时代背景,一句话,它是围绕男女主角的话剧,而不是像《战争与和平》那样的时代巨著。它的篇幅有限,内容也比较的有限,仅仅是围绕着女主角的所见所感。
其次,《山楂树之恋》其实包含很多当时的背景,这些背景大部分是真实的故事,我可以感觉出来。要考虑到,女主角当时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孩子,她的日记她的视角是有局限性的。但是,她所写下的东西相比《平凡的世界》要客观的多。没有那么偏激,也更加的真实。
最后,真正让我觉得这本书比较好的缘由,其实是因为这本书里面的男女主角的很多桥段,在我身上都发生过相似的故事。具体是哪些我就不说了,我成长于一个小镇上,高中是在农村学生占80%以上的高中读的,玩的很好的人全是农村的,我父母也来自农村。所以我自以为我还是对农村比较了解的,对农村少男少女的了解也不是没有的。
这本书对人物个性的把握也很好。男主人公和我bf的性格很像,可能湖北就出这种情圣态的人吧,呵呵。
这本书堪称是泣血之作,虽然不免带着些时代的特征,比如对农村贫困原因的思考,但总体来说这本书还是给人以振奋的感觉的。。。
不过路遥是个老实的作家,即使没有被累死,他看到孙少平、孙少安、田福堂们后来的所作所为和生活也未必能把这本书再写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