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读点清野史:文化自信心的丧失 -- 无心之云

共:💬155 🌺88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去鲁迅化和阿扁去中国化一样,都是别有用心的做法
家园 说的太实在了!

清末民国初至今,国人所表现的多是崇洋媚外,都沉到内心深处甚至血液里去了,究其原因,根子还是出在文化的不自信!

花送好文!

家园 【原创】中国的文化不是你理解的那么简单

东方思维:平面的,表面的,形象的,感性的,混乱的

这个肯定不对,中国文化的本源,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而非后来的儒家独尊.不是说儒家的中庸之道和哲学有问题,而是任何学说没有竞争,这才是大问题.中国的政治斗争和大一统的传统,客观加重了儒家的霸道和僵化.

现在让我们看看先人的文化遗产和哲学.

墨子的墨经,六篇着重阐述认识论和逻辑学,在逻辑史上被称为后期墨家逻辑或墨辩逻辑(古代世界三大逻辑体系之一,另两个为古希腊的逻辑体系和佛教中的因明学).其中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特别是天文学、几何光学和力学.

二千多年前墨家便已有对光学(光沿直线前进,并讨论了平面镜、凹面镜、球面镜成像的一些情况,尤以说明光线通过针孔能形成倒像的理论为著)、数学(已科学地论述了圆的定义)、力学(提出了力和重量的关系)等自然科学的探讨.
墨子的守城机械,没有这些科学做基础,是不可能的.

我来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

公输盘为楚国造了云梯那种器械,造成后,将用它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了,就从鲁国起身,行走了十天十夜才到楚国国都郢,会见公输盘。公输盘说:“您将对我有什么吩咐呢?”墨子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愿借助你杀了他。”公输盘不高兴。墨子说:“我愿意献给你十镒黄金。”公输盘说:“我奉行义,决不杀人。”墨子站起来,再一次对公输盘行了拜礼,说:“请向你说说这义。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云梯,将用它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多余的土地,人口却不足。现在牺牲不足的人口,掠夺有余的土地,不能认为是智慧。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知道这些,不去争辩,不能称作忠。争辩却没有结果,不能算是强。你奉行义,不去杀那一个人,却去杀害众多的百姓,不可说是明智之辈。”公输盘服了他的话。墨子又问他:“那么,为什么不取消进攻宋国这件事呢?”公输盘说:“不能。我已经对楚王说了。”墨子说:“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公输盘说:“行

这里面的逻辑,不用我说了吧.

关于感性的,混乱的说法,就更好笑了.

以韩非子为集大成者的法家,肯定对你的这个说法嗤之以鼻.

网上的资料太多,我就不自己画蛇添足.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的另类。在先秦诸子诸家当中,唯独法家的思想,是必须献出性命来实践,流出鲜血来祭奠,是血染的思想。这里面流血的、付出生命的,不但有当时许多有罪或者无辜的贵族和贫民,还有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比如商鞅和韩非。

反对礼制

  法家重视法律,而反对儒家的“礼”。他们认为,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这是很公平的,正确的主张。而维护贵族特权的礼制则是落后的,不公平的。

法律的作用

  第一个作用就是“定分止争”,也就是明确物的所有权。其中法家之一慎到就做了很浅显的比喻:“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意思是说,一个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对于集市上的那么多的兔子,却看也不看。这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权已经确定,不能再争夺了,否则就是违背法律,要受到制裁。

  第二个作用是“兴功惧暴”,即鼓励人们立战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惧。兴功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富国强兵,取得兼并战争的胜利。

好利恶害的人性论

  法家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像管子就说过,商人日夜兼程,赶千里路也不觉得远,是因为利益在前边吸引他。打渔的人不怕危险,逆流而航行,百里之远也不在意,也是追求打渔的利益。有了这种相同的思想,所以商鞅才得出结论:“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

不法古 不循今的历史观

  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商鞅明确地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韩非则更进一步发展了商鞅的主张,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他把守旧的儒家讽刺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大伙看完,想想西方国家今天的制度和立法,他们的提法和做法和法家的说法是不是很相似?

中国文化和哲学,应该有一次象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老祖宗留下的

很多东西,很可惜,都丢失或者淹没在历史长河里,现在西方的很多东东未必都值得肯定,不过,奴才跪在地上仰视久了,难免会觉得别人站着刺眼.

家园 现代汉字里面的象形文字有几百个了不起了

不要人云亦云了,所有文字起源都是象形,西方走向表音,中国走向表意。虽然象形文字至今仍旧留在汉字里,但已经很少了。

说象形文字影响思维方式,也许、可能……确有其事,但是……跟中国人的思维有啥关系,却不好作为证据。

家园 呵呵,谢宝。而且从雷震《自由中国》案等事情胡大师的表现看

作为《自由中国》创刊人与雷震好友,在雷震被捕后连看望都不敢,反而说什么”我相信他会理解我在想念他”。

这样虎头蛇尾,开始慷慨激烈,一遇压力必当逃兵,牺牲战友保全自己。抛开学问不论,做人上也是中西文化都不取的。所谓“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比鲁迅的风骨实在差远了。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家园 【原创】从头到尾纯属虚构

1861年1月清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66年清廷派斌椿作为赫德随员出外考察观光

1868年蒲安臣使团出访

1877年郭嵩焘出使英国,成为中国第一个常驻西方国家的公使

1886年马考蕾考察团试图从大吉岭入藏被拒绝,之后英国指责藏兵在隆吐山设防是侵占哲孟雄的地方,英国驻华公使和总理衙门交涉要求西藏撤兵无果后,

1888年英国发动了第一次侵藏战争

1890年驻藏帮办大臣升泰和英国签订《藏印条约》,承认英国对哲孟雄的保护权,并划定藏哲边界,之后哲孟雄改称锡金。

所谓1861年清国驻英使馆大使和随员讨论哲孟雄问题,华员饭桶,赖洋员得以保全……拜托,

- 清国驻英使馆是16年后才有的,级别是公使不是大使,使节还是当时洋务第一的郭嵩焘,海国图志及瀛环志略的价值,中国当时只怕没人能比郭更清楚;而且中进士点翰林南书房御前行走的郭嵩焘,听见“中国古书万不足恃也”估计第一反应就是把说这种话的蠢货一脚踢回国

- 英国对西藏的窥视是25年后才发动的,哲孟雄当时就被侵占了。

- 中英关于西藏-印度间的边界交涉,不是在北京的总理衙门-英国使馆间开展,就是在印-藏现场,基本没有在伦敦英国外交部-中国使馆间进行

短短一个故事,漏洞百出,纯属杜撰。这里有踢皮球不敢担责任的总理衙门,有昏庸无能的清国大使,有刚愎自用的师爷,有位卑见精的下员和深明大义的洋员联手为国保全疆土的壮举,唯独没有本时空位面的真实 ---- 平行时空的故事?

然后以此洋洋洒洒谈“文化自信心的丧失”。Orz,如果文化自信心里,包含了要继承这种荒诞的野史内容,和杜撰这种野史的奇怪心态,那我还是放弃一点比较好~

通宝推:伊通河畔,隔路山贼,大井故事,故园湾里,换了人间,老老狐狸,
家园 谢苍野兄,辛苦!
家园 搜了一下,是LZ自作主张把事情穿越一代人到二鸦

这个故事当出自《清代野记·中卷·哲孟雄之幸存》,原文并未说交涉的具体时间,但从文中看,当时的清朝使节已经是郭嵩焘的后任,马格里也是郭嵩焘在任时聘用,后留任的人员,则时间当为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和历史上的哲孟雄交涉时间可以对得上。

另,《南京方志整理》中有说,方培容1880年代初有参与《光绪续纂江宁府志》之修纂,则可确认,其人活动时间距离魏源、徐继畲时代三四十年。

那么,故事的内容可能还是有的,只是LZ自作聪明把故事的发生背景,从1880年代提前了25年到二鸦;所以才牛头不对马嘴

而且,《清代野记》的原作者毕竟搞错了一件事情:哲孟雄并没有幸存,而是落入了英-印的控制,虽然中国很多年都没有承认印度对锡金的正式吞并,但地方到底是丢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好吧,我承认把故事发生的背景年代搞混了

这一点,很谢谢也很欢迎仓野老师的批评和指正。另外,很欣慰的一点是,您总算没有将这段野史定性为虚无,这样,我的拙文多少也有点可立足之处吧?

我学识不够,面对这样一段需要多方面查证的野史,显得捉襟见肘是必然的结果,但我在另一篇被您批评过的“读点清野史”的一个回复中说过,我写这些文章不过是读野史发感慨而已。若野史所载不完全是捕风捉影,或者“创造”事件的话,那么,野史更有令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的因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野史窃以为也有为鉴之功能。而匹夫之责,有感而已,如有参考的价值,则幸;若无,也有做反面教材的作用,所以敢于不揣浅陋,献芹于此。

敢布此心。

家园 中学课本里有篇文章

《观巴黎油画记》,不知道可记得了?

我们记住过去,不是因为小心眼放不开,

而是我们要不让那些事情重新发生,

如果一个人永远都是号称输得起,永远被人打的鼻青脸肿,被人骑在胯下还笑嘻嘻的说我大度,我不在乎,这个人估计就是个烂呸!

家园 歪搂,看不惯中医

反的就是这句“至少在国家层面,是支持认可中医的”,摆脱能不能别花我的钱填这些没用的坑!!!

在这么多年国家支持下,这么多中医支持者拥护下,中医已经半死不活了,中医院校毕业生已经有不少是毕业即实业了。能不能不要国家支持,让中医自己发展,让这些中医支持者自己去支持。。。。就自然消亡吧!

家园 我没说不要记住啊

不知为什么我的贴子给你们几个不要记住这些过去的印象,可能是表达不好吧。

记住是一回事,如何知己知彼去对待是另一回事。

话可以说得很漂亮,很慷慨,可是具体落实下去,对中国是有利还是无益无趣,又是另一回事。看看过去十几年的一些事,就很清楚。

本来还想说说,比如对待运动员,艺员换国籍的事,以及前时莎朗斯通批评中国西藏政策的事。。。。。。

不想陷入毫无意义的斗嘴。

家园 国家支持中医,其实是中医弱势

一个系统需要强也需要弱。人类的历史给了我们这样的经验,于是约定俗成了道德。比如你要爱护弱小,要照顾老弱病残孕等等。比如一夫一妻制等等。

说这些什么意思?就是人类通过自己族群的发展知道,我们的祖先知道,这个世界是适者生存的生存竞争,按照物种进化的状态,人类社会一定是弱者被淘汰,强者生存,越来越强。然而这样的逻辑是对个体有利,对人类有害的。

很简单,想想看,现代社会金钱第一,强者通吃,那么弱者自然淘汰,如果没有所谓的一夫一妻,那么强者妻妾成群,弱者被剥夺繁殖后代的权力,注意对于男性这是按照钱来衡量的,有钱人不一定健康、聪明、智慧。在这样的社会下。他们的基因强势。而美女们获得繁衍抚养后代的权力,注意美女们不一定健康、聪明。对于整个人类族群而言,这一代的人富豪不等于后代们有成为富豪的体力、智力、心理优势。这样基因资源向强者的无限集中,最后是这个族群的彻底腐败和毁灭。

同理,在原始社会力大为王的时代,孔武有力的拥有最强大的权力。上古时代总是英雄时代。如果英雄集中基因资源,那么后代也是孔武有力的,请问当这个族群面临一个智慧、科技为先的族群时候,下场是什么?

人类的发展给我们这样的智慧就是,要保护弱的,所谓柔弱变刚强,阴阳相生就是这个道理。

目前西医是现代医学的强势体系,自然会一统天下的。市场竞争中,中医肯定边缘化。整个国家的卫生部体系和社会体系都是含有支持西医的内在的动力。那么,西医就没有局限吗?很多病是中医有优势的。

所以为了我们中国人的健康,还是要扶持中医的。这是古老的生存智慧。

扯远点,所谓的市场经济,自由经济是有其边界的,就是在带来效率的同时加剧分配的集中与不均。那么只能靠社会的有形之手来缓解,来保护弱者,哪怕弱者是懒汉和无赖。天知道,什么时候。懒汉和无赖中出来一个挽救族群的天才?

家园 仍然子虚乌有,方培容的指斥似乎很有道理!

海图国志·西南洋》部分我翻了两遍,没找到哲孟雄的字样,也许是我看漏了,反正下载已给出,望细心者查核。

1848年成书的《瀛寰志略》,《凡例》中说得很清楚,“此书专详域外…五印度之北,一切蒙、回各部……朝鲜…无异亲藩,不应阑如此书”,在这里有描述的都是徐认为的外国,书中《瀛寰志略 卷三 五印度》一节,赫然把哲孟雄列为已经降英的诸属国之一

五印度中东南诸国,大半为英所夷灭…尚有十余国纳款称藩,仅存故号者。英人各派大酋驻扎,代理国政…德干…哲孟雄,一作者木雄,在东印度北境,介尼泊尔、布鲁克巴之间,北连前藏,壤地最狭,人户止五六千,降于英为属国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P72)

也就是,翻《瀛寰志略》,非但找不到哲孟雄属于中国的证据,反而只能找到中国人四十年前就承认哲孟雄是英之属国的证据;那么这个故事可以就有截然相反的解读:

邹同学翻了翻先人书籍,说既然《瀛寰志略》都说了哲孟雄已是英国人的地盘,我们就不用争了吧。方培容拍案而起,“中国古书万不足恃”,劳资就是要和英国佬争到底! (不过估计这个场景也不存在)

其实落花流水已经根据马格里传记和中国外交史料双重证伪此事,但我查《清代野记》背景资料时还有点不太确定,毕竟作者张祖翼也曾赴英游历过一年,说不定他能基于自己人脉,从使馆那边挖到什么独门八卦呢。

但现在直接查到把哲孟雄定义为英属国的《瀛寰志略》,可以彻底证伪这个故事了!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个故事产生…也许是使馆里有人和方培容过不去,编个故事损他并传到张祖翼耳里,也许就是张祖翼自己和方培容过不去…谁知道呢,反正只要知道这个“文化自信心的丧失”案例纯属虚构就是了。

下载:

海图国志

瀛寰志略

通宝推:添奕,
家园 锡金已经彻底丢了

中国承认印度对锡金的主权,换来印度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

不知道会不会把承认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换来日本承认大陆对台湾的主权?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