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你喜欢吃什么,谁说了算? -- dadapaipai
关于饮食,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小时候的饮食习惯可以决定成年后的口味。小时候经常吃什么,长大了就会喜欢吃什么,比如山西人,小时候天天面食,长大天天吃面就不觉得烦。可是一个小时候吃米饭长大的南方人到山西,吃一天面也许新鲜,多吃几天一定会嚷嚷着要米饭了。
饮食习惯是很难改的事情,不仅仅是主观的情感因素,还有客观的生理因素。一次出差去法国,连着三天面包做主食,虽然菜很不错,但是三天后再也受不了,看着面包就胃疼,流冷汗的那种疼。只好满大街找中餐馆,好不容易吃着一份炒饭,那叫香啊!
这一现象让人很难理解,为什么小时候容易培养口味,长大后却很难。最近的研究也许可以提供一些线索,外链出处。科学家最近发现人胃肠道中的细菌在人类的口味中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每个人胃肠道内都有很多细菌,这些细菌帮助我们分解食物以利于人类的肠道吸收。虽然都叫细菌,但它们其实千差万别,有些爱吃米饭,有些爱吃面包,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些细菌对不同食物的分解能力不同。日本人常吃海产,日本人胃肠道内就有很多来自海洋的细菌,这些细菌由于进化的关系,更适宜与分解海洋生物,反过来又强化了日本人喜欢吃海味的习惯。
人和细菌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奇妙,小时侯我们的饮食习惯成为胃肠道细菌的进化环境,那些适合分解这类食物的细菌随着我们的成长在胃肠道内占据了统治地位。比如小时候爱吃面,那么适合分解面食的细菌就成为胃肠道菌群的多数,而喜欢米饭的细菌则由于缺乏喜欢的食物被淘汰。成年以后,由于胃肠道内的菌群主要是吃面食的细菌,所以我们的胃口也不得不听它们的安排了。
不过在成长过程中很多人的口味也会改变吧。比如俺小时候不吃辣,长大了却很喜欢川菜和湘菜。这恐怕不能完全用肠道细菌来解释,否则爱吃面食的山西人出了国应该也喜欢啃面包——反正都是面粉做的嘛。
还是人类自身内部细菌种类的问题?
肠道菌群的结构在进化过程中是可以改变的。成年后肠道内菌群主要是喜欢面食,但喜欢米饭的菌群也有少量存在。这时如果忍住胃的抗议,长期吃米饭,那些喜欢米饭的菌群也可能反过来占据多数。
当然,肠道菌群肯定不是决定饮食喜好的唯一因素。
不过也许也缺少喜欢牛奶的细菌,呵呵。
亚洲人喝牛奶容易拉肚子是乳糖不耐受,和肠道菌群无关,是免疫球蛋白把乳糖当成有害物质做出的反应,和过敏类似不过诱发的球蛋白种类不同,后果也轻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