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你喜欢吃什么,谁说了算? -- dadapaipai

共:💬57 🌺4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你喜欢吃什么,谁说了算?

      关于饮食,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小时候的饮食习惯可以决定成年后的口味。小时候经常吃什么,长大了就会喜欢吃什么,比如山西人,小时候天天面食,长大天天吃面就不觉得烦。可是一个小时候吃米饭长大的南方人到山西,吃一天面也许新鲜,多吃几天一定会嚷嚷着要米饭了。

      饮食习惯是很难改的事情,不仅仅是主观的情感因素,还有客观的生理因素。一次出差去法国,连着三天面包做主食,虽然菜很不错,但是三天后再也受不了,看着面包就胃疼,流冷汗的那种疼。只好满大街找中餐馆,好不容易吃着一份炒饭,那叫香啊!

      这一现象让人很难理解,为什么小时候容易培养口味,长大后却很难。最近的研究也许可以提供一些线索,外链出处。科学家最近发现人胃肠道中的细菌在人类的口味中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每个人胃肠道内都有很多细菌,这些细菌帮助我们分解食物以利于人类的肠道吸收。虽然都叫细菌,但它们其实千差万别,有些爱吃米饭,有些爱吃面包,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些细菌对不同食物的分解能力不同。日本人常吃海产,日本人胃肠道内就有很多来自海洋的细菌,这些细菌由于进化的关系,更适宜与分解海洋生物,反过来又强化了日本人喜欢吃海味的习惯。

      人和细菌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奇妙,小时侯我们的饮食习惯成为胃肠道细菌的进化环境,那些适合分解这类食物的细菌随着我们的成长在胃肠道内占据了统治地位。比如小时候爱吃面,那么适合分解面食的细菌就成为胃肠道菌群的多数,而喜欢米饭的细菌则由于缺乏喜欢的食物被淘汰。成年以后,由于胃肠道内的菌群主要是吃面食的细菌,所以我们的胃口也不得不听它们的安排了。

    • 家园 周围很多人都这样,我一直想不通……

      中学的时候参加夏令营,中午吃饭吃菜,几天以后同组的山西MM就受不了了,一定要吃面。我当时百思不得其解,回来我妈教育我说,让你连吃几天面你爽不爽?我想了想:门口大师傅的牛肉拉面?那当然爽啦!我妈无语。

      我从小吃米饭的,但是现在主食不管是面,饭,面包,饼,山芋,南瓜,土豆,都吃得很香。甚至没有主食也不觉得难受。不过我也是比较垃圾胃的,很多中国人普遍觉得不好吃的东西我都吃得很香。

    • 家园 我怎么觉得正好相反呢?

      小时候吃得多的长大反倒不喜欢了。

      我远房亲戚,姐姐辈的,年轻的时候下乡,没吃的,天天红薯煮白水,或者白水煮红薯。以后生活好了,看到红薯,胃酸就上来了,谁要是跟她说红薯是健康食品,她能跟谁急。小时候不懂事,最喜欢买个烤红薯在她面前溜达来溜达去气她。

      我不喜欢吃带鱼,据说幼儿园的时候天天吃带鱼吃顶了。长大后唯一主动(半主动)吃带鱼是在山东乡下,去渔民船上买与,那天恰好有新打回来的带鱼,用当地的做法做成豆腐炖带鱼,那个鲜美就别提了!

    • 家园 我觉得饮食习惯与自身的主观因素有关

      比如我小时候不吃南瓜和苦瓜,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认识到这两种瓜果对人有很多的好处,也就吃了,而且还很喜欢吃。

    • 家园 这个有一定道理,但我觉得不是决定性的

      拿我自己来说吧,我每天吃的就差不多是一顿米饭,一顿面条,一顿面包,难道都是细菌在帮我决定?~

    • 家园 说一下我的经验

      我是苏州人,从小吃米饭长大的。第一次大规模吃面是上了大学以后,学校食堂有一个拉面窗口,就慢慢爱上了拉面的筋道。发展到现在我每天早上只吃面不喝粥,午饭在单位吃的,一半时间吃饭,一半时间吃拉面,晚饭因为和家里人吃,只吃饭。所以我认为饮食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因人而异。当然我吃面喜欢吃手工做的面,机制的面我不爱吃的,象苏州的老字号面馆我就从来不去吃的,但我早上吃的都是机制面,因为自己不会手工做。所以就将就了。我单位一个同事和我一样,也是苏州人,也爱吃面,不过他是手工面和机制面都爱吃。

    • 家园 和一篇:土豆为何炖牛肉

      LZ的文章说的是你的肠胃告诉你该喜欢吃什么,摘抄一篇文章《土豆为何炖牛肉》的部分内容,说的是你的舌头告诉你该喜欢吃什么

      在人们能够感受到的基本味道中,有一种是“鲜味”。虽然对它的科学认识还不到一百年,但是人们喜爱“鲜味”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在古代,中国的厨师就用“高汤”来调味,而在日本,人们习惯于用海带、鱼、香菇等原料来煮汤。二十世纪初,日本人从海带汤中分离出了谷氨酸钠,发现它产生的味道跟通常所说的“鲜”很象,从此把人类对“鲜味”的认识带向了分子水平。
      后来,科学家们又分别从鱼干和香菇中分离到了肌苷酸盐(简称IMP)和鸟苷酸盐(简称GMP)。它们不仅可以产生鲜味,还可以与谷氨酸盐发生“协同作用” ——二者同时使用,产生的“鲜味”远远大于各自单独使用时产生的“鲜味”之和。

      土豆中含有比较多的谷氨酸盐,而牛肉中不仅含有谷氨酸盐,还含有很多IMP和GMP。把二者一起煮,就会“协同”出更强烈的鲜味。

      西方饮食中也有很多利用天然的谷氨酸盐调味的例子,最常见的是西红柿酱和奶酪(也就是许多人说的“起司”)。

      有意思的是,这些鲜味物质的产生,与食物的加工和保存过程有关。比如大豆中已经含有一些游离的谷氨酸钠,如果把它发酵变成酱油或者豆豉,其含量还会大大增加。鱼肉、牛肉、香菇等,在保存和干燥过程中,各种鲜味物质的含量也会增加。

      酸甜苦咸的生物学机理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而“鲜”的生物学机理则到最近几年才有大的进展。现在,生物学家们找到了人体中的一些蛋白质受体,能够特异性地与某些氨基酸结合。结合之后产生相应的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我们就感知到了“鲜味”。至于为什么IMP和GMP等核苷酸等够增加鲜味,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的一种推测是,谷氨酸钠与受体蛋白结合之后,核苷酸凑上去敲敲边鼓,会增加这种结合物的稳定性,从而产生更强的神经信号。

      关键词(Tags): #喜欢吃什么 鲜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