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卫国战争中苏军战役突破的实践与发展(上) -- 忘情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在军事科技迅猛发展、苏联红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基础上,以图哈切夫斯基元帅为首的一批红军将领在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大纵深作战理论。大纵深作战理论的中心问题就是实施高速度的战役突破,战役突破不仅仅是大纵深战役成功的前提,同时也是整个战役最困难的阶段。战役突破的胜利被看作是军队在敌防御纵深实施快速机动作战的前提。
该理论提出时,限于当时的条件,最初设想敌第一道防御地带应由步兵负责突破。当步兵前进到6至8公里纵深时,再投入坦克集群,以便从行进间突破第二道防御地带并向纵深发展。如果敌战役预备队已经占领第二道防御地带,则坦克集群待步兵突破整个防御战术地幅后投入战斗。在特殊情况下,坦克集群也可参加对第二道防御地带的突破。为了保障对整个防御纵深的突破,要求炮兵和航空兵实施不间断的火力支援。每公里突破地段的火炮密度应为50至100门。火炮数量不足时,可增大坦克密度,火炮的一部分射击任务由坦克完成,主要用于在铁丝网障碍物中开辟通道和消灭敌机枪火力点。每公里正面的坦克密度为50至100辆(其中有40至50辆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
一、 卫国战争战略防御阶段对战役突破的实践
卫国战争初期,苏军损失了大量坦克、飞机和其他技术兵器,大大降低了苏军的突击力和机动力。在缺少合格的指挥员和指挥器材的情况下,苏军的编制急剧缩小,取消了编制庞大的机械化军和步兵军,出现了减编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由于形势危急,苏军来不及针对变化中的实际情况对战前理论进行修正,这是1941年夏秋季苏军历次局部进攻战役收效甚微的原因之一。
1、1941年7月,斯摩棱斯克地区第一次进攻
1941年7月,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组建了四个突击集群,在斯摩棱斯克组织了第一次大规模进攻。此外,第20、21、22集团军也受领了进攻任务。这次战役的企图是:在向斯摩棱斯克的几个向心方向上实施突击。每个突击集群(只有2至4个师)的进攻地带宽度为30至50公里,战役纵深为100公里。第20、21、22集团军因为同时受领了防御任务,所以只能各自抽出1至2个师参加进攻。根据西方方向总指挥部的决心,各突击集群应从各自的集结地强行军70至100公里,于7月23日转入进攻。
以当时苏军的实力和战役企图来看,各个突击集群的进攻地带过宽,也没有规定突破地段的宽度。即使顺利地突破纵深达15至20公里的德军防御战术地幅,也将迅速丧失继续进攻的能力。各突击集群的指挥员们机械地照搬战前理论,在突击集群兵力很少的情况下,企图从行进间在数个方向上实施进攻,这样的决心使得正面兵力更加分散。由于各突击集群炮兵部队装备不足,统帅部预备队炮兵数量有限,加上指挥员们计划在宽正面,多方向上同时进攻,因此每公里正面突破地段平均只有4至6门火炮和迫击炮。为数不多的飞机被要求对战役纵深内许多目标实施突击,因而分散了力量。很显然,这不仅不能保证摧毁整个防御战术纵深(1至4公里),而且也不能压制德军前沿的火力配系。
战役发起前,西方方向总指挥部已经发觉了这个问题,并呈报大本营:“该战役计划的缺点在于各突击集群的间距过大,而每个集群兵力有限,这种情况下每个集群都有可能分别遭到合围”。
由于各师的集结地离前线的距离不等,但又要求这些部队都从行进间转入进攻,必然造成各部队投入战斗的时间各不相同,更加削弱了各突击集群的突击力和突破敌防御的能力。这次进攻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2、1941年8月在斯摩棱斯克地区的第二次进攻战役
斯摩棱斯克地区的第二次进攻是在1941年8月中旬开始的。在进攻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苏军的进攻计划有所改进:在突击集群的基础上,组建了由5至6个师编成的集团军;第19、30集团军的行动方向非常靠近,明确了主要突击方向;每个集团军的突破地段都缩小了:第30集团军为10公里,第19集团军为12公里,第16集团军为5公里。这样就有可能使每个师的进攻地带缩小到1至3公里。第30集团军的坦克107师和骑兵第45师组成第二梯队。这样的部署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大纵深战役原则。而且各进攻部队的协同组织也有了很大改进。
但是从双方的实际情况看,当时的西方面军进攻能力还极为有限。而此时德军已经大大加强了在斯摩棱斯克地区的力量,苏军各突击集团连最起码的相对优势都未取得。例如:苏军火炮的密度虽然增大了,但每公里正面也没有超过20门。同时各部队的弹药也不足。截止8月15日,第19集团军总共只有1至2个弹药基数。航空兵的实力依然很弱小。
更为重要的是,苏军的这次进攻事先未能采取必要的战役伪装和反情报措施,所以未能达成突然性。尽管在这次进攻中,苏军取得的进展比第一次进攻时要大,楔入德军防御阵地6至12公里,但是仍不能突破德军防御并向预定的纵深继续突击。
3、1941年9月初在斯摩棱斯克地区的第三次进攻
1941年9月初,在刚刚从总参谋长位置上卸任的朱可夫大将的亲自指挥下,西方面军部队在斯摩棱斯克地区叶利尼亚方向上实施了第三次进攻。这次进攻的主要任务是消除这个危险的突出部,拉平战线,并在西方方向上尽可能多地牵制德军兵力,以减轻遭到严重威胁的西南方向上苏军的压力。
由于这次进攻和第二次进攻之间的间隔时间太短,因此苏军方面的各种状况均未得到改善,只是由于当面德军因抽出主要机动兵力南下,防御力量有所削弱,因此苏军的第三次进攻取得了一些进展,收复了叶利尼亚,牵制了部分德军兵力,算是基本达成了战役目标。这在开战以来还是第一次。前苏联拍摄的史诗巨片《莫斯科保卫战》中特别提到了这次进攻,并给予高度评价。
西方面军在1941年夏季的这三次进攻虽然进展有限,只是部分地达成战役目标,但却迫使德军在二战中第一主要作战方向上转入防御,并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苏军统帅部终于明白,卫国战争初期的失利已经使战争条件发生了急剧变化,因此必须修正战前一系列作战原则。由于德军集中使用坦克并且能快速构筑坚固工事,使其防御具有相当大的稳固性。因此那种由2至4个师临时编成的突击集群甚至不可能突破德军仓促占领防御的战役纵深。苏军大本营的结论是必须组成一个“7至8个师的拳头”。但是当时还没能找到实现这个结论的办法。如果在集团军范围内,将突破地段缩小三分之二甚至四分之三,可以明显形成兵力集中。但在方面军范围内,各个突击集群仍是分散的,不能形成一个十分明显的主要突击方向。
斯摩棱斯克方向上三次进攻经验表明,要取得对敌优势,不仅在于兵力兵器的对比,而且需要周密地组织协调好各军兵种的协同动作,在突破地段至少要形成三倍于敌的优势,周密地组织航空和炮火火力准备,并在突破敌防御纵深时组织火力伴随步兵和坦克进攻。
4、莫斯科附近的进攻战役
在斯摩棱斯克战局之后,苏军又先后实施了列宁格勒、提赫文、罗斯托夫进攻战役。但是从组织指挥和战役效果来看,苏军在41年12月份在莫斯科附近的进攻战役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当时莫斯科前线形势极其复杂,朱可夫大将认为:“在西方面军两翼反攻的当前任务是粉碎敌中央集团军群的突击集团,消除对莫斯科的直接威胁。当时我们还没有力量给方面军部队规定比较长远和决定性的目标”。因此,西方面军的右翼实际上是被迫迎击德军突击集团。西方面军左翼的第10集团军负责对古德里安第二装甲集群的翼侧实施突击,这里是德军战役布势中的薄弱部位。
总的来说,这次进攻苏军在主要突击方向上是成功的,但是在突击的样式方面仍存在过去的缺点,即方面军的突击又变成了各集团军在各自独立方向和地段上实施的分散突击。例如,由6至7个师组成的加里宁方面军的突击集团在两个地段上实施突击,彼此相隔20公里,中间隔着加里宁市这个德军的抵抗枢纽。西方面军的右翼有4个集团军参加突击。第30集团军和第1突击集团军的突击方向间隔约30公里;第1突击集团军和第20集团军突击方向间隔约15公里;第20集团军和第16集团突破地段间隔10公里。
苏军最高统帅部在反攻之前认为“加里宁方面军11月27日至29日在不同方向上实施的局部冲击毫无成效”,因此命令其“在近两至三天内,集中6个步兵师组成突击集团,从加里宁(不含)至苏季米尔卡(不含)一线实施突击”,也就是说,要求加里宁方面军集中力量在一个地段上实施突击。但是,由于前线情况困难,战役准备时间极其有限,无法进行较大范围的重新调整布署,也没有条件将部队调到最有利的战役方向,因此在方面军一级没有能实现集中突击。
在这次进攻中,集团军一级集中兵力于一个方向部分得以实现。31集团军将所属5个师中的3个集中在6公里宽的地段上实施了突击。西方面军的第1突击集团军、第16、第20集团也这样做了。
在参加莫斯科附近反攻战役的部队中,除了上述4个集团军外,其他集团军仍是在两个、甚至三个方向上实施突破的。加里宁方面军的第29集团军有三个突破地段,每个地段各使用一个师;西方面军的第30、第50集团军有两个独立的作战方向。实践证明,集团军一级实施数个突击,不可能集中全部兵器并在突破地段达到必要的火力密度。
与9月初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进攻相比,莫斯科地区的反战战役,苏军投入的飞机数量大大增加。截止12月6日,莫斯科战略方向上已经有飞机762架,数量略超过德机。西方面军司令部在分配航空兵力时,将其主力用于支援左翼的集团军。
在这次战役中,由于准备时间短促,加之必须在逐次抵抗德军进攻的情况下完成反攻的准备,所以常常无法选择最为合适的突破地段(指地形和有利的战役态势),因此大大增加了突破的难度。第16、第20集团军花了三昼夜时间才突破了凭借大型居民点(红波里亚纳和克留科沃)的德军防御。而同期对德军薄弱部分实施突击的集团军,利用防御中的空隙打开突破口,完成这样的任务只用了不到一昼夜的时间。
在苏德两军总兵力几乎相等,而德军在坦克、火炮方面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要突破德军防御困难重重,但最终苏军在所有方向上都达成了突破。这主要归功于苏军达成了进攻的突然性,高昂的士气和德军力量衰竭、战斗意志下降。
虽然在各个突击方向上都先后达成了突破,但当时苏军却没有强大的快速集群来将战术突破发展为战役突破。各集团军中的坦克旅和坦克营为数很少,只能在冲击开始时伴随步兵行动。只是在达成战术突破后,才指定一些骑兵师、坦克旅、坦克营和步兵师充当快速集群。尽管快速集群兵力很少,而且前进速度和突击能力参差不齐,但是当它们楔入德军战役纵深后,使得集团军的进攻速度显著加快,为推动战役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这次战役中苏军建立的快速集群比步兵的机动能力强,但它们的机动速度与撤退德军相比差别并不大,这就不可能在追击过程中合围并全歼德军。因此在许多有利的情况下,本来可以打成歼灭战的最终却打成了击溃战。
由于苏军在莫斯科附近突然发起全线反攻,德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并下达预先构筑后方防御阵地的命令。德军撤至上述地区后,大大加强了防御的稳固性,这就要求苏军改变突破方法,首先在兵力兵器上建立最大的优势。但是西方面军指挥部未能及时觉察到当面德军的变化,在没有足够火力保障的情况下,仍企图从行进间突破德军预有准备的坚固防御阵地。西方面军左翼集团军在12月20日接近了沃洛科拉姆斯克防御地带,并在两周内不停地对其实施突击,虽代价惨重,但却无法取得进展。
12月23日,西方面军司令部给各集团军下达了“在一定地区形成一个拳头,在狭窄正面集中兵力突破敌防御,并投入有生力量扩张战果”的指示。但是,当时各集团军的兵力兵器非常有限,不可能形成足够的兵力密度,尤其是火炮和坦克密度。因此迫切需要解决在方面军范围内集中兵力这个问题。
1942年1月10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下达了的第3号指令中指出:“炮火准备后,让坦克前进,在坦克之后是步兵跟随坦克前进,炮兵的任务是消灭我坦克前方3至4公里处的敌人。。。。。。为保证突破敌整个防御纵深,至少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必须在我集团军和方面军的实践中,以集中在一个方向上的突击集群的战斗行动代替成锁链状配置的各师的单独的战斗行动。。。。。集团军的突击集群由3至4个师组成,方面军的突击集群由数个集团军组成;第二,必须以炮兵进攻代替所谓的炮火准备。。。。。”
指令中对炮火保障的要求是:可靠的炮火准备、炮火支援和伴随步兵和坦克进攻的各阶段应是一个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过程,使德军看不出炮火支援样式的转换,并在突破整个防御纵深时与步兵、坦克保持密切协同动作。
第3号指令下达后,在紧随其后的1942年1月的全面进攻中,苏军各部队在进攻准备和实施中发生了重大变化。西北方面军以两个集团军实施主要突击,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各以两个集团军和一个骑兵军实施主要突击。但是对德军防御的突破是在一至两个集团军地带内实施的,并且集中了方面军的主力。例如,根据大本营的命令,将第20集团军的友邻集团军的兵力兵器调至第20集团军的进攻地带。使得在该集团军8公里的突破地段上,达到了公里正面3.5个步兵营,54门火炮和迫击炮,12.5辆坦克的密度,对当面德军形成了3倍的数量优势。为了发展战役突破,由加强的近卫骑兵第2军组成快速集群。
(未完,待续)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二、卫国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对战役突破的实践
1、1942年哈尔科夫战役
对预有准备防御突破的实践,在1942年的夏秋战局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42年夏季的哈尔科夫战役虽然失败了,但在组织该战役时,苏军运用了一些新的战役战术原则。
为在进攻集团的北翼实施主要突击,西南方面军集中了3个集团军。3个集团军只有一个宽55公里的突破段。在进攻集团的南翼,由西南方面军中实力最强的第6集团军和博布金战役集群实施突击,并集中兵力于宽约36公里的一个地段上。这样,第一梯队每个师的突破地段缩短为5公里,而在部队最集中的地段,每个师的突破地段只有2至3公里。西南方面军几乎所有的火炮和坦克都参加了突破,这就有可能在每公里突破地段达到20至60门火炮和迫击炮,5至12辆坦克的密度。
预先组建集团军快速集群是一个重大变化。第28集团军的快速集群是由一个加强骑兵军编成,第6集团军的快速集群由两个坦克军编成。
尽管哈尔夫战役计划本身有缺陷,加上进攻丧失了突然性,又正好迎面撞上了德军主要突击集群,但是在战役第一天,西南方面就已经突破了德军主要防御地带。发展最顺利的第6集团军已经接近德军第二道防御地带,为发展战役胜利创造了条件。如果指挥得当,也许1942年夏季苏德战场南线的历史将改写。但是,由于西南方面军预备队投入过晚,丧失了有利战机,致使战局迅速逆转。
1942年春季,苏已经开始将方面军航空兵组成空军集团军。但西南方面军却没有这样做,还是照旧将航空兵全部分配给各个集团军,使方面军失去了迅速集中航空兵于决定性方向的能力。这也是导致哈尔科夫战役惨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2、祖勃佐夫-尔热夫战役
1942年夏季,西方面军左翼部队在杰尔日河的祖勃佐夫-尔热夫战役中的行动,是迅速突破德军战术防御纵深的经典战例。
当时,西方面军对德军防御中的薄弱部位实施了主要突击。为在宽约16公里的地段上实施突破,集中了2个集团军,其编成内共有:16个步兵师,11个坦克旅,25个炮兵团和13个火箭炮营。这就达到了当时的最大密度:每2至2.5公里正面一个师;每公里正面拥有77至86门76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和迫击炮(不包括火箭炮)。在主要方向担任进攻的师各自得到1个坦克营的加强,并将自己的战斗队形组成两个梯队。每个集团军有由3个坦克旅组成的快速集群,西方面军则有由两个坦克军和一个骑兵军组成的快速集群。
如此高的战役密度,加上完善的战役战术伪装与反情报工作,西方面军进攻部队达成了进攻的突然性。进攻的第一天就突破敌防御纵深14公里。到第二天日终时,已经达到30至35公里。只是由于天气骤然变坏,推迟了方面军快速集群投入战斗的时间,加上德军迅速向受威胁地段机动其战役预备队,这次进攻才没有达到预定的纵深。
1942年夏秋,苏军已经在兵力、技术兵器方面和德军达成了均势。随着苏联完成动员,战时经济走上正轨,以及盟国援助的物资源源而来,苏军已经有可能提高集团军一级的火力和突击力。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炮兵这时已经拥有约两万门火炮和迫击炮(约占全军火炮总数的1/4,并开始组建大兵团。坦克与机械化部队的数量大大增加,编制也有了改进,步兵师一级的武器装备大大改善了。
在1942年秋季至1943年初的历次大规模进攻战役中,各级指挥员和司令部在解决诸于突破地段集中大量兵力兵器、实施炮兵进攻和航空兵进攻、组织并保持各兵种兵团和部队之间密切协同等重要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经验。
在物质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苏军最高统帅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规定在较大的进攻战役中,在一至两个方向上实施突破,尔后在向心方向上发展进攻。在某些情况下,战役计划可以规定以一个集团军的兵力在每一个方向上实施若干次分割突击,或实施分割与合围相结合的突击。1942年10月8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第306号命令规定了步兵在突破时的密度:“编入突击集团的中等满员师的进攻地带4公里,但其正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少于3公里”。
实施突破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战役布势应包括:第一梯队师,由一至两个坦克军和一个骑兵军组成的快速集群,第二梯队或集团军预备队,以及各种炮兵群和专业兵预备队。在个别情况下可组建方面军快速集群。
集团军以下部队的战斗队形只编为一个梯队。但是由于德军防御纵深加大和防御稳定性的提高,到1942年底已经提出了加大团和师的战斗队形纵深的要求,而在某些情况下,则要求加大营的战斗队形纵深。因为占团和师总兵力约1/9的预备队不能保证不断增强兵力和发展初步取得的战术胜利。为达到上述目的,动用集团军的第二梯队是不适宜的,不但会引起指挥上的混乱,而且将丧失突击德军纵深的能力。
根据实战经验,这一时期苏军进一步发展了炮兵在突破时的战斗使用原则。火炮的密度,每公里突破地段不能少于60至65门火炮与迫击炮。炮火准备一般计划持续一个半小时。对冲击的支援基本上采用对两至三公里的纵深实施逐次集中射击的方法。此外,作了采用徐进弹幕射击的尝试。在整个突破纵深和发展突破过程中对步兵和坦克的进攻实施火力伴随支援。
方面军快速集群作为发展战术突破为战役突破的手段,此时也被提了出来。在突破时,方面军应将所属空军集中使用在突破地段,实施航空兵进攻是其基本原则。
3、斯大林格勒反攻战役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反攻拉开了1942年至1943年的冬季战局的序幕。这次战役在所选择的突破方向上(两至三个地段)集中两至三个集团军的力量和方面军的直属部队,形成了集中兵力兵器原则的一种固定样式。
由于坚决集中兵力兵器于德军防御薄弱的地段,使苏军在总兵力兵器基本相当的情况下,在突破地段形成了有利的力量对比。步兵为2:1至3:1,火炮为3:1至4:1,坦克为3:1甚至更多。
在突破地段的兵力兵器密度见下表
方面军 所属集团军 步兵师突破地段宽度(公里) 战役密度(每公里)
步兵师 火炮 坦克
西南方面军 坦克第5集团军 4-5 2.5 73 25
第21集团军 3-5 1.5 62 15
顿河方面军 第65集团军 3 1.5 98 15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第64集团军 4-6 3 33 12
第57集团军 6-8 6.4 33 6
第51集团军 4-6 2.4 30 13
注1:步兵师的战役密度包括第二梯队和快速集群
注2:第64、57、51集团军在实施火炮机动时,每公里突破地段的密度最高可达到60火炮和迫击炮。
在这次进攻战役中,方面军的战役布势为一个梯队,集团军的战役布势通常为两个梯队。集团军的快速集群包括坦克军、机械化军和骑兵军。坦克第5集团军的快速集群由两个坦克军和一个骑兵军组成。第21、第51集团军的快速集群也由一个坦克军(机械化军)和一个骑兵军组成。第57集团军的快速集群由一个机械化军组成。与此同时,参加进攻的三个方面军都没有方面军级的快速集群,因为当时苏军认为在集团军范围内发展突破最为有利。
冲击的炮火准备持续时间为70至80分钟,纵深为6公里;炮火支援的纵深为1.5至2公里;在整个纵深战斗中炮火对步兵和坦克进行伴随。按计划,突破达到4至7公里纵深时,快速集群投入战斗。
美中不足的是,根据大本营第306号命令的要求,苏军在这次进攻中,所有的战术单位都编成一个梯队的战斗队形。这使得无论团也好,师也好,都没有力量加强和发展首次突击。坦克第5集团军的各个师不能以自己的兵力完成对第一道阵地的突破,因而也不能为坦克军投入交战创造有利条件。近卫第1集团军在顿河中游实施进攻时也发生过类似情况。
由于步兵冲击受阻,迫使指挥员过早地投入快速集群,因而造成坦克的大量损失。坦克第5集团军的各坦克军在突破时,损失了30%的战斗车辆,这就降低了它在战役纵深内进攻的能力。虽然有这些缺陷,第5坦克集团军还是实现了对整个战术防御纵深的突破,而且发展突破时形成了对敌包围。
在歼灭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军过程中,对坚固防御的突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突破地段火炮密度的急剧增大和对其战斗使用方法的改进上。1月10日,在第65集团军的进攻地带内,每公里突破地段密度达137门火炮和迫击炮,以及75门火箭炮。而在战役结束时,密度提高到每公里突破地段的火炮管数达220至380管。支援冲击的方法是对1.5公里纵深实施单层除进弹幕射击。实践表明,以密集火力消灭敌人,可大大提高顺利冲击的可能性,并有助于迅速向纵深发展,以及大大减少突破部队的损失。
由于德军在东线遭到空前惨败,德军统帅部认为过去那种纵深不大的,基点式的防御不能对抗苏军日益增长的进攻威力,转而构筑绵密的、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地区。这种防御地区通常由两至三个防御地带(每个地带由两至三道阵地)组成。阵地有发达的堑壕、交通壕、各种障碍物、坚固的发射工事和掩蔽工事配系。野战集团军的防御纵深达30至35公里,集团军群的防御纵深达100公里。
战争进入1943年,苏军坦克和自行火炮的产量大大增加了,组建了5个坦克集团军以及大量的坦克部队,提高了突击集团的突击力。轰炸机和强击的装备数量增加了,质量也提高了,能为地面部队提供了可靠的空中支援。截止1943年7月1日,76至152毫米野战炮在苏军中的装备数量,与1942年1月相比增加了7000门。组建了集团军属炮兵和军属炮兵,同时继续组建更的炮兵兵团。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的火炮和迫击炮总数达3万门。
1943年夏季,苏军在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编成中恢复了军一级编制,集团军内有两至三个步兵军。就人员数量和武器装备而言,它们已超过战争第一阶段没有军建制的集团军约1.5至2倍。集团军还加强有1至3个突破炮兵师,一些坦克团和坦克旅,并能得大量航空兵的支援。这就有可能极大地提高突破地段的兵力兵器密度
1943年进攻战役中兵力兵器的密度
战役 方面军 方面军突破地段宽度(公里) 师的突破地段宽度(公里) 每公里突破地段火炮和迫击炮密度 每公里突破地段坦克与自行火炮密度 方面军飞机总数
库尔斯克反攻战役 西方面军 20 1.5-2 133/217 13.6/44 1322
布良斯克方面军 30 2-3 180/182 6/14 955
中央方面军 18 2 65/80 12/40 706
沃罗涅日方面军 9 1.3-1.9 226/246 15/70 753
草原方面军 8.5 1.3 242 15/42 501
斯摩棱斯克战役 西方面军 16 2 118/165 10/48 855
加里宁方面军 20 2-3 82/100 6/14 238
顿巴斯战役 南方面军 25 1.5 126/200 701
火炮密度指的是平均密度与最大密度,坦克密度指的是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密度与战役密度。
1943年的历次进攻战役中,苏军突击集团编成内的兵力兵器大大超过德军:步兵为德军的2至3倍,火炮为3至6倍,坦克为2至7倍。直接于突破地段的兵力兵器:步兵与火炮为德军的5至10倍,坦克为3至7倍,飞机为2至3倍。例如,奥廖尔战役中,近卫第11集团军的进攻地带内,在14公里的突破地段上兵力对比是:人员为5:1,火炮为13.5:1,坦克与自行火炮为1.7:1。集团军进攻地带其余22公里地段的兵力对比却对德军有利:人员为1:4.8,火炮是1:8.4。在沃罗涅日方面军(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的进攻地带内,突破地段上苏军对德军的优势为:火炮9:1,坦克与自行火炮11.6:1。
由于在突破地段建立了这么大的兵力兵器优势,所以突破的成功率从战争第一阶段的50%增长到了70%。
在一些战役中,对德军防御的突破是不成功的。其原因首先是在突破地段上兵力兵器密度不大,没有考虑到突破地段上敌防御的具体布势及其工事构筑特点,并且丧失了突然性。例如,南方面军第一次进攻顿巴斯时,每公里突破地段的火炮和迫击密度为110至130门。这不能完全压制德军强大的阵地防御体系,特别是不能压制第一道阵地以后的地区,德军在那里集中了从次要地段抽调来的大量预备队,因而导致进攻失利。
斯摩棱斯克战役的第一阶段也出现过类似现象。当时,每公里突破地段火炮和迫击炮的最大密度为165门,而平均密度为118门。弹药保障也不充分。在半遮蔽的疏林地,以这样数量的火炮来压制德军预有准备的防御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样,突破变成了持久战,战役未能发展到预定的纵深。
1943年夏季进攻战役的经验表明,为摧毁敌坚固的防御,每公里突破地段的火炮与迫击炮密度必须达到150至180门。在不能达到或难以达到突然性的地方,为可靠摧毁和突破德军防御,必须更大规模地集中兵力兵器:每公里突破地段应有200至230门或更多的火炮与迫击炮,15至30辆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第一梯队的步兵师进攻地带宽度应缩短到两公里。
在火炮、步兵、坦克、工兵和其他兵种密度增大的同时,对它们的战斗使用也日趋完善,这对突破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炮火准备的持续时间延长到两至三小时,这就有可能可靠地摧毁敌防御。为了支援冲击,广泛采用了徐进弹幕射击与逐次集中射击相结合的方法,而且支援的纵深增大到两至三公里。
航空兵集中使用在方面军的主要突击方向上,以保障对防御的突破。航空兵进攻是使用航空兵的原则,通常包括两个阶段:地面部队冲击的航空火力准备,以及步兵与坦克在敌防御纵深内冲击和进攻的航空火力支援。
建立大的兵器密度以及对其更正确的使用,大大减少了苏军在突破阶段的损失。以集团军的最初人数计算,莫斯科附近反攻时,每天损失1.8%至2%,到了库尔斯克反攻时,每天损失1.2%;到战争第二阶段末,只有0.4%至0.6%。
1943年,由于德军防御战术地幅的纵深和稳定性增大,苏军在解决战术突破并向战役纵深发展问题上探索了新的方法。在斯大林格勒反攻时,采用了将集团军快速集群投入交战的方法来发展战术突破为战役突破,而在库尔斯克反攻时,则采用了将一至两个坦克集团军组成的方面军快速集群投入交战的方法来实现。
在奥廖尔战役中转入反攻时,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方面军为达成对德军防御战术地幅的突破,投入了隶属于第一梯队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坦克军。同时,大本营也迅速完成了坦克集团军的组建和前调,以便在战役纵深发展这两个方面军的进攻。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抵达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主突方向是在战役开始后的第7天,而坦克第4集团军开始在西方面军编成内行动是在战役开始后的第13天。
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
1943年7月23日前,沃罗涅日方面军粉碎了德军主要突击集群从南面对库尔斯克的进攻后,在草原方面军部分兵力配合下将德军击退到7月5日发起进攻的地区。德军统帅部特别重视扼守这一地区,如果苏军在此突破并攻占别尔哥罗德及哈尔科夫,德军就有失去顿巴斯的危险。因此,德军急忙加固沃尔斯克拉河防御地区工事,并给军队补充人员和技术装备。
近卫第5集团军的任务是对预有准备的德军防御战术地幅实施突破,并保障坦克第1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方面军快速集群)在其突破地带进入交战,以便向战役纵深发展胜利并迅速粉碎当面守敌。
近卫第5集团军决心在宽16公里的地带(由贝科夫卡至新切尔卡斯克一线)转入进攻,在左翼实施主要突击,在6公里地段上突破德军防御,并向佐洛切夫发展进攻。在7月份的最后6天里,该集团军完成了全部准备工作。集团军的战役布势为一个梯队和兵力为一个步兵师的预备队。集团军有7个步兵师和相当数量的配属部队,在主突方向上对当面德军形成了优势:人员2-3倍,火炮9倍,如坦克第1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不计算在内,则双方坦克相等。
集团军炮兵司令部详细制订了炮兵进攻计划:持续时间170分钟,覆盖德军主要防御地带的纵深(6-8公里)。除建制和配属炮兵外,两个坦克集团军的炮兵也参加炮兵进攻,因而能构成每公里正面达230门火炮和迫击炮的密度。炮火准备计划包括持续时间为5-15分钟的各次急袭射击,完全停止射击阶段,等速射击,并结合进行火箭炮对敌支撑点、发射阵地和预备队的齐射。最后一次急袭射击以不断增长的射速进行,随后炮兵转入徐进弹幕射击。这种炮火准备可使德军搞不清楚苏军发起冲击的时间。规定用在3公里纵深进行徐进弹幕射击的方法对步兵兵团实施冲击的火力支援,而用对敌支撑点及其反冲击的预备队进行逐次集中射击的方法对步兵和坦克在德防御纵深实施火力护送。
冲击的航空火力准备和火力支援由空军第2集团军的强击航空兵和轰炸航空兵担任。主要用于压制德军主要防御地带和第二防御地带范围内的炮兵和预备队。
根据沃罗涅日方面军的计划,坦克第1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应于进攻第一日在近卫第5集团军地带内投入交战。其任务是从行进间完成对敌第二防御地带的突破,然后迅猛展方面军的胜利,切断哈尔科夫集团向西和西南撤退的道路。近卫第5集团军负责为各坦克军向进入交战的地区开进提供不准任何其他部队使用的畅通的行进路线,并在各坦克军展开时对其进行可靠的火力保障。为了做到这一点,预先把各坦克军第一梯队调到距前沿仅3-4公里的地方。
1943年8月3日凌晨,沃罗涅日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上开始了3小时的炮火准备。与此同时,空军第2集团军的航空兵对防御之敌实施了轰炸和强击。8时,近卫第5集团军各部队转入进攻,激战至11时,突破了德军第一阵地。随后着手突破主要防御地带的第二阵地。至13时,各步兵团向纵深推进了3-4公里。为了加快进攻速度,方面军司令员命令方面军快速集群的先遣坦克旅投入了战斗。在各坦克旅进入战斗地段上的近卫第5集团军各兵团的炮兵负责保障坦克旅的行动。坦克旅和步兵一起完成了对主要防御地带的突破,为坦克集团军主力进入交战造成了有利条件。坦克集团军在当天下午从行进间克服了第二防御地带并急速向前推进。进攻第一日日终前,近卫第5集团军各步兵兵团随坦克集团军之后向纵深推进了10-20公里。
结果,德军防御的战术地幅在进攻第一天就被突破了。之所以能迅速突破德军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是由于进攻准备周密和实施了强大的首次突击。用逐次进入交战的方法,即首先投入先遣坦克旅进入交战以完成对第一防御地带的突破,然后使坦克集团军主力进入交战以突破第二防御地带的方法解决增强步兵力量的问题。这在克服德军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方面还是首创。如此使用坦克集团军的部分原因是近卫第5集团军缺少足够数量的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每公里正面不超过10辆)和能担任集团军快速集群的坦克(机械化)兵团。
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中,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快速集群由近卫坦克第1和第5集团军组成。投入交战时,它们成纵深梯次配置。为完成对敌炮兵基本发射阵地的主要防御地带的突破,在10公里的地段,投入了总数约为200辆坦克的几个坦克旅。在专门指派的炮兵支援下,在步兵师的协同动作下,这些坦克旅必须突破第一防御地带的第三道阵地,并为坦克军的主力投入战斗创造有利条件。坦克集团军的主力用于从行进间突破第二防御地带,并在浅近战役纵深发展进攻。坦克集团军的第二梯队规定在敌集团军防御地带以远的地区投入交战。
坦克集团军在奥廖尔突出部北面的行动战果很小。主要原因是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与坦克集团军的行动脱节。当坦克集团军投入交战时,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已经停止了进攻,这使德军有充裕时间调动预备队封闭在防御中造成的缺口。即使每公里正面的坦克密度为40至50辆,但在每公里正面总共只有40至45门火炮与迫击炮支援的情况下,坦克集团军单独对预有准备防御的突破也是不可能的,这必然造成重大损失,也不可能向战役纵深发展突击。
沃罗涅日方面军采用的将战术突破发展为战役突破的顺序是比较合适的。即使在坦克第一集团军贻误了投入战斗时机的情况下,进攻最初的几昼夜仍然完成了对第二防御地带的突破。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取得的胜利更大。进攻第一天已突入德军防御30公里。这就为方面军的其他部队向战役纵深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1943年夏季,苏军已经确立了对战术防御实施突破和发展突破的基本观点。但是由于兵力兵器的机动力差,追击溃逃之敌的速度很慢。因此,将战役突破发展为战略突破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未完,待续)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我记得在看朱可夫的回忆录时,朱可夫对战争初期的失利总结中有一条就是,苏军当时的运输还大部分是骡马,而德军基本从弹药到给养都是机械化。苏军的运输补给效率上赶不上德军,同时部队的满编率也赶不上德军。德军的战争初期的局部人员优势是建立在后勤机械化的高效率补给速度上的。同时,苏军当时的人员编制仅仅是理论上超过德军,实际上少的多。实现部队的数量上的质的提升必须从后勤机械化上开始提高。所以朱可夫要求在今后的师一级的部队编制上要逐步提高机械化的使用率,同时加强部队的满编率。没有苏军后期的机械化提高,很难想象他们如何补给前线的大军团作战。
三、 卫国战争战略大反攻阶段对战役突破的实践
1944年,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战略预备队极为有限,而苏联的军工生产水平已经能保证4至5个方面军同时发起进攻。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心在开春前解放具有重要经济和战略意义的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地区。
解放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地区第一阶段战役的特点是,突破地段的苏军平均密度不够大。这是因为由于1943年秋冬季的连续进攻,苏军各兵团损失很大,严重缺额。
解放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地区战役中突破的各项指标
战役 方面军 步兵师突破地段(公里) 每公里密度 飞机 兵力对比
火炮与迫击炮 坦克和自行火炮 人数 火炮 坦克
战术/战役
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战役 乌克兰第1方面军 2-3 180-200 5/20 750 3.5:1 4.5:1 1.3:1
基洛夫格勒战役 乌克兰第2方面军 1.8-2 50-120 3/16-40 550 3.5:1 8:1 1:2
科尔松-舍甫琴科夫斯基战役 乌克兰第1方面军 1.8-3 26-60 5/20 480 2:1 3:1 3:1
乌克兰第2方面军 2-3 100 2/27 551 3:1 6:1 10:1
罗夫诺-卢茨克战役 乌克兰第1方面军 4-10 12-20 1-2 16 2:1 3:1 1:1
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战役 乌克兰第3方面军 2-3 80-202 3.4/11 552 2.3:1 4:1 1:1
乌克兰第4方面军 5 53-117 10/18 811 2.5:1 3:1 1.1:1
各方面军和许多集团军的战役布势的特点是编成一个梯队,以实施强有力的第一波次突击,突破纵深不大的防御。出于同样的理由,方面军与集团军的快速集群也只在两至五公里的纵深内投入交战,坦克第6集团军在科尔松-舍甫琴科夫斯基战役中甚至被直接编入第一梯队。
解放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地区第二阶段的战役中,尽管德军防御基础已经发生动摇,但是突破地段的苏军密度大体与第一阶段相同。这就提高了对德军防御突破的能力,从而弥补了由于战役准备时间有限而产生的缺陷。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夫策战役、乌曼-博托沙尼战役证明在突破地段建立这种密度的方法是够用的。
在西北和西部战略方向上,德军长时间经营,加固并完善了防御配系。为突破这种防御,要求有大量的火炮和充足的弹药保障。如果想以每公里突破地段建立70至140门的火炮密度,消耗0.3至0.6个弹药基数来突破德军的上述防御,即使不失败,也只能取得非常有限的战果。
战争第三阶段中期,苏军的大纵深作战已经掌握得炉火纯青,一个战局中各次进攻战役都衔接得非常协调。在确定各次进攻战役的先后顺序时,力求做到减少战略和战役预备队的机动,以及使德军搞不清楚预定突击方向。军队密度、军队的纵深梯次配置以及投入交战的时间都考虑到能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保证突破。
随着经济能力的增长,苏军将领准备和实施战役的能力的提高,决定了苏军有能力为突破组建更强大突击集团和突破地段达成对敌的决定性优势。
战争第三阶段某些战役中组织突破的各项指标
战役 方面军 步兵师突破地段(公里) 每公里密度 飞机 兵力对比
火炮与迫击炮 坦克和自行火炮 人数 火炮 坦克
战术/战役
白俄罗斯战役 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 2-3 175 12/27 902 3:1 6:1 3:1
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 2-3 160-200 15-20/49 1864 3-4:1 5-7:1 4-6:1
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 3 176 10-20 528 3:1 5-6:1 5.6:1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 1-4 210-260 19/43 2381 3:1 10-12:1 5:1
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 乌克兰第1方面军 2 250 2-14/67-80 3246 4:1 7-10:1 10-12:1
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 乌克兰第2方面军 2 256-271 17/47 915 3-9:1 11:1 6:1
乌克兰第3方面军 1.5 250-290 14/37 1093 8:1 6:1 5.7:1
东普鲁士战役 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 1-2.5 150-206 30/50 1333 5:1 10:1 7:1
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 1.5-2.5 192-301 20-25/70 1647 5:1 7-8:1 9:1
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 1.5-2 200-275 19-30/100 2190 4-5:1 7-12:1 6:1
乌克兰第1方面军 2.5-3 217-420 10-30/97 2582 7-13:1 12-14:1
柏林战役 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 1-2 175-253 9-35/70 1360 4:1 4:1 7:1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 1-1.5 230-279 20-44/76-135 3988 5:1 7-8:1 4:1
乌克兰第1方面军 1-1.5 183-233 9-14/60 2148 5:1 6:1 7:1
战争第三阶段,突破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首先根据炮火可靠地压制德军防御的能力来确定突破地段的宽度,这个问题通常由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来解决。例如,在准备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时,乌克兰第2方面军原来的突破地段宽22公里,这仅能达到每公里正面220门火炮和迫击炮的密度。大本营在审定战役计划时,建议将突破地段压缩到10公里,这样将军队密度提高了10-15%。
在确定突破地段时还考虑了其他因素,其中包括快速集群投入交战的能力,以及敌人能否利用战术预备队和浅近纵深内的战役预备队封闭缺口。正面或翼侧的突击集团平均在14至25公里的地带实施突破。
苏军在增大突破地段火器密度的同时,进一步改进了对其战斗使用的方法。炮火准备时,对敌防御的杀伤纵深增大了。1944年夏为6至8公里,1945年达8至10公里,战争结束阶段(柏林战役)达12至19公里。此外,战争结束前,已有缩短冲击炮火准备持续时间的趋势,这是因为在突破地段使用了大量的火炮并提高了炮火的利用系数。
战争第三阶段,冲击炮火支援的纵深增大到3至4公里,即火力可达第一、二道阵地。这时更加广泛地采用了双层徐进弹幕射击及一次和逐次集中射击相结合的方法。夜间实施炮兵进攻是炮兵在战役中新的使用方法。
在这个阶段,苏联空军完全掌握了制空权,这为实施突破创造了有利条件。飞机的40%的出动架次用于支援战役突破。在实施冲击的直接航空火力准备时,航空兵主要使用在炮火准备结束时,压制整个防御战术纵深的最重要抵抗枢纽和支撑点。对地面部队的航空火力支援占前线航空兵出动架次的60-70%。
在突破地段,大的军队密度和对敌的最有利的优势,保障了即使在没有达成突然性的情况下,也能以相当高的速度突破德军防御。
1、在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中的近卫第5集团军
德军统帅部极为重视防守维斯瓦河一线,在桑多梅日-西里西亚方向建立了纵深达300公里的防御。包括两道地带的战术地幅的工事构筑得特别坚固。战术地幅的纵深为18-20公里。主要防御地带由3-4道阵地组成,每道阵地有3条堑壕。除了堑壕、防坦克壕、地雷场和铁丝网外,还有大量适于进行环形防御的筑垒居民点。
根据方面军司令员的决心,近卫第5集团军编入方面军突击集团,在多雷涅、梅捷雷地段突破防御,并以其右翼向斯托普尼察、布斯科-兹德鲁伊方向实施主要突击。战役发起前,近卫第5集团军编有3个步兵军(近卫步兵第32、33、34军)、一些炮兵部队和专业兵部队。此外,还加强有2个坦克军(近卫坦克第4军和坦克第31军),2个炮兵师,1个火箭炮兵师,1个反坦克歼击炮兵旅,1个高射炮兵师,2个迫击炮团和1个自行火炮旅。
近卫第5集团军的战役布势包括第一梯队(3个步兵军)、快速集群(2个坦克军)、预备队(步兵第118师),以及集团军炮兵群、防坦克炮兵预备队和工程兵预备队。计划以近卫步兵第32、33军向斯托普尼察、布斯科-兹德鲁伊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在多雷涅、梅捷雷地段(13公里)突破敌防御,于进攻第一日日终前攻占20公里纵深内的地区,集团军快速集群在第一日投入交战后迅猛向德军防御纵深发展进攻。
由于有大量的炮兵部队加强,在整个进攻地带内火炮和迫击炮的密度平均为每公里正面232门。而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则达到250门。炮兵进攻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冲击的炮火准备持续107分钟;冲击的炮火支援,方法是对2.5公里纵深实施徐进弹幕射击;对步兵和坦克在敌防御纵深内的炮火护送则是实施逐次集中射击。同以往的进攻战役相比,炮火准备的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了,但其威力和急袭射击的时间增加了。为了防止德军炮兵实施突然的火力突击,还平均用6-8个炮兵连对每个可能的德炮兵阵地进行急袭射击。
近卫第5集团军有2个坦克团,2个自行火炮团和1个自行火炮旅,总计133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所有这些战斗车辆都用于直接支援步兵,其密度也仅为每公里正面10辆,显然是远远不够。因此从配属给近卫第5集团军的坦克第31军抽调一个坦克旅配属给近卫步兵第33军,使主突方向上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密度增加到每公里正面15辆。
1945年1月11日夜间,近卫第5集团军占领了出发阵地,并作好了进攻的充分准备。1月12日5时,15分钟急袭射击后,各先遣营开始了战斗侦察(因为天气不良,未实施冲击的航空火力准备)。先遣营以坚决的行动消灭了德军的战斗警戒,夺取了第一道堑壕。在向第二道堑壕接近时,各营遇到了绵亘的地雷场,以及德军炮兵猛烈的拦阻射击,因此从行进间攻占第二道堑壕的企图未能实现。由于德军将先遣营的战斗侦察误认为是主力发起冲击,因此暴露了其炮兵火力配置,这使得苏军迅速校正了战前情报资料,并对进攻的炮火保障计划作某些变动。
1月12日10时,炮火准备开始。战役计划规定在炮火准备结束前30分钟,第一线各营派出的“假冲击”排在坦克、自行火炮和炮兵火力支援下转入进攻。德军以为苏军主力重新恢复进攻,便将部队调出掩蔽工事抗击冲击。这时,根据炮火准备计划表实施了后一次猛烈的急袭射击,使德军有生力量遭到很大损失。
11时50分,集团军主力转入进攻。各步兵兵团克服敌人的抵抗,在战斗的头2-3小时攻占了主要防御地带的第一、二阵地,为了迅速夺取第三阵地,快速集群于14时进入交战。此时天气转好,空军第2集团军投入战斗。
坦克军进入交战后,进攻速度有所提高。各步兵兵团于第一日日终前突破了德军主要防御地带。此时,德军浅近纵深的战役预备队向第二防御地带开进,近卫第5集团军司令员向各军军长下达了用各自第二梯队团连夜发展进攻的命令。第一梯队团则进行休息。各步兵部队利用夜暗继续进攻,在坦克兵团的协同下向前推进了8-9公里,接近第二防御地带,在许多方向上还楔入了第二防御地带。总的来说,集团军在进攻第一天克服了18-19公里德军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
1月13日上午8时,经过20分钟炮火准备后,近卫第5集团军在全线恢复了进攻。在突破第二防御地带过程中抗击了德军步兵在坦克支援下的多次反冲击。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采用原地射击与向反冲击之敌翼侧实施突击相结合的方法。在13日日终前,近卫第5集团军完成了对战术地幅的突破,在发展胜利时从行进间强渡了尼达河。就这样,在两昼夜时间内,尽管天气恶劣,使航空兵行动困难,但集团军仍然在全钱突破了德军纵深梯次配置的、预有准备的防御,向前推进了30-35公里,将进攻地带扩大到18公里,从而为向琴斯托霍瓦方向发展进攻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苏联军事学术一向认为,对预有准备的防御的突破是大纵深战役的开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迅速利用突破效果,使敌人不能利用预备队封闭缺口。战争第一阶段,由于火炮、坦克、飞机数量不足,指挥人员缺乏组织大纵深进攻的素养,因而这个问题未能得到解决。战争第二阶段,部队的装备得到很大改进,但是德军的防御纵深也增大了并且更加巩固了。由于压制火力达不到防御全纵深,而且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密度很小,因而甚至不可能在第一防御地带内实施高速度的不断的冲击。在战争第三阶段,这个问题总的来说解决得比较好。此外,经验还表明,集团军第一梯队编成内的步兵的战斗能力,对在战役第一天就突破防御战术地幅是不足的。因此,为了完成突破防御战术地幅,必须运用集团军和方面军快速集群的一部分兵力,但这就削弱了它们在战役纵深行动的能力。
同时,也有不少集团军能在进攻的第一天突破整个防御战术地幅,例如第43和第65集团军(白俄罗斯战役),第27和第52集团军(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第69集团军(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和第13集团军(布拉格战役)都有这样的战绩。
战争第三阶段,发展战役战术突破为战略突破这一复杂问题已经完全解决。在1944年冬季战局中,用连续实施战役的方法完成了战略突破,在战役中歼灭德军强大的集团,使西南战略方向的德军防线大为削弱。通过实施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战役、科尔松-舍甫琴科夫斯基战役、罗夫诺-卢茨克战役、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战役,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地区的德军集团开始动摇,在正面上形成数个裂口。尔后,乌克兰各方面在宽1100公里的正面,在春季泥泞路上同时实施四个战役,很快摧毁了德军防御,将战役突破发展为战略突破,从波列西耶至喀尔巴阡山一带的防御中造成了很大的缺口,迫使德军在3、4月,运用了近40个师来试图封闭缺口。
1944年以后,随着苏军实力的增长,军官指挥水平的提高,在所有重要方向上,例如在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波列西耶和喀尔巴阡山之间、在南翼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及匈牙利方向上,都先后突破了战略防线。
在白俄罗斯战役中,采用坚决歼灭维帖布斯克和博勃鲁伊斯克两翼地域的强大集团,以及在中央两个地段上突破的方法完成了突破。利用已造成的战役缺口发展进攻,包围了明斯克以东的敌重兵集团。消灭这些集团,在德军防御正面形成了从西德维纳河到普里皮亚特河之间的缺口,仅仅在东普鲁士接近地和维斯瓦河附近,德军得以暂时地稳定住战略防线。
在乌克兰和罗马尼亚,采用向纵深发展战役战术突破,同时包围和消灭德重兵集团的方法完成了战略突破。
从1944年夏季开始,方面军的布势编成两个梯队,采用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集中方面军的兵力兵器,巧妙地将火力杀伤敌人与步兵、坦克向整个防御纵深不停顿地进攻相结合,以及使用快速集群迅速发展战术突破为战役突破,并向大纵深实施强大的分割突击的方法,完成了对战略防线的突破。被分割了的德军集团不能利用工事构筑得很好的许多地区实施防御,最终遭到歼灭或溃散。德军统帅部凭借最后的战略预备队,以及削弱西线兵力的情况下,才得以在个别方向上暂时稳定住防线。
参考书目:
《战争初期》
《苏联军事思想史》
《苏联军事百科全书》
《伟大卫国战争年代的苏联》
《苏联闪击战》
《军事技术进步与苏联武装力量》
《苏联武装力量》
《回忆与思考》
《战争年代的总参谋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苏军内幕》
《毕生的事业》
《战争史和军事学术史》
《集团军进攻战役》
《科涅夫元帅回忆录》
《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回忆录》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好文,收藏之。
忘情兄真是好才情。
哈哈,看到忘情兄的文章了:)厉害啊。
离子鱼,PUPU,小飞猪,管带,707,大布鲁他们才叫真的厉害呢。我只是业余菜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