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卫国战争中苏军战役突破的实践与发展(上) -- 忘情

共:💬22 🌺25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卫国战争中苏军战役突破的实践与发展(上)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在军事科技迅猛发展、苏联红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基础上,以图哈切夫斯基元帅为首的一批红军将领在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大纵深作战理论。大纵深作战理论的中心问题就是实施高速度的战役突破,战役突破不仅仅是大纵深战役成功的前提,同时也是整个战役最困难的阶段。战役突破的胜利被看作是军队在敌防御纵深实施快速机动作战的前提。

该理论提出时,限于当时的条件,最初设想敌第一道防御地带应由步兵负责突破。当步兵前进到6至8公里纵深时,再投入坦克集群,以便从行进间突破第二道防御地带并向纵深发展。如果敌战役预备队已经占领第二道防御地带,则坦克集群待步兵突破整个防御战术地幅后投入战斗。在特殊情况下,坦克集群也可参加对第二道防御地带的突破。为了保障对整个防御纵深的突破,要求炮兵和航空兵实施不间断的火力支援。每公里突破地段的火炮密度应为50至100门。火炮数量不足时,可增大坦克密度,火炮的一部分射击任务由坦克完成,主要用于在铁丝网障碍物中开辟通道和消灭敌机枪火力点。每公里正面的坦克密度为50至100辆(其中有40至50辆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

一、 卫国战争战略防御阶段对战役突破的实践

卫国战争初期,苏军损失了大量坦克、飞机和其他技术兵器,大大降低了苏军的突击力和机动力。在缺少合格的指挥员和指挥器材的情况下,苏军的编制急剧缩小,取消了编制庞大的机械化军和步兵军,出现了减编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由于形势危急,苏军来不及针对变化中的实际情况对战前理论进行修正,这是1941年夏秋季苏军历次局部进攻战役收效甚微的原因之一。

1、1941年7月,斯摩棱斯克地区第一次进攻

1941年7月,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组建了四个突击集群,在斯摩棱斯克组织了第一次大规模进攻。此外,第20、21、22集团军也受领了进攻任务。这次战役的企图是:在向斯摩棱斯克的几个向心方向上实施突击。每个突击集群(只有2至4个师)的进攻地带宽度为30至50公里,战役纵深为100公里。第20、21、22集团军因为同时受领了防御任务,所以只能各自抽出1至2个师参加进攻。根据西方方向总指挥部的决心,各突击集群应从各自的集结地强行军70至100公里,于7月23日转入进攻。

以当时苏军的实力和战役企图来看,各个突击集群的进攻地带过宽,也没有规定突破地段的宽度。即使顺利地突破纵深达15至20公里的德军防御战术地幅,也将迅速丧失继续进攻的能力。各突击集群的指挥员们机械地照搬战前理论,在突击集群兵力很少的情况下,企图从行进间在数个方向上实施进攻,这样的决心使得正面兵力更加分散。由于各突击集群炮兵部队装备不足,统帅部预备队炮兵数量有限,加上指挥员们计划在宽正面,多方向上同时进攻,因此每公里正面突破地段平均只有4至6门火炮和迫击炮。为数不多的飞机被要求对战役纵深内许多目标实施突击,因而分散了力量。很显然,这不仅不能保证摧毁整个防御战术纵深(1至4公里),而且也不能压制德军前沿的火力配系。

战役发起前,西方方向总指挥部已经发觉了这个问题,并呈报大本营:“该战役计划的缺点在于各突击集群的间距过大,而每个集群兵力有限,这种情况下每个集群都有可能分别遭到合围”。

由于各师的集结地离前线的距离不等,但又要求这些部队都从行进间转入进攻,必然造成各部队投入战斗的时间各不相同,更加削弱了各突击集群的突击力和突破敌防御的能力。这次进攻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2、1941年8月在斯摩棱斯克地区的第二次进攻战役

斯摩棱斯克地区的第二次进攻是在1941年8月中旬开始的。在进攻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苏军的进攻计划有所改进:在突击集群的基础上,组建了由5至6个师编成的集团军;第19、30集团军的行动方向非常靠近,明确了主要突击方向;每个集团军的突破地段都缩小了:第30集团军为10公里,第19集团军为12公里,第16集团军为5公里。这样就有可能使每个师的进攻地带缩小到1至3公里。第30集团军的坦克107师和骑兵第45师组成第二梯队。这样的部署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大纵深战役原则。而且各进攻部队的协同组织也有了很大改进。

但是从双方的实际情况看,当时的西方面军进攻能力还极为有限。而此时德军已经大大加强了在斯摩棱斯克地区的力量,苏军各突击集团连最起码的相对优势都未取得。例如:苏军火炮的密度虽然增大了,但每公里正面也没有超过20门。同时各部队的弹药也不足。截止8月15日,第19集团军总共只有1至2个弹药基数。航空兵的实力依然很弱小。

更为重要的是,苏军的这次进攻事先未能采取必要的战役伪装和反情报措施,所以未能达成突然性。尽管在这次进攻中,苏军取得的进展比第一次进攻时要大,楔入德军防御阵地6至12公里,但是仍不能突破德军防御并向预定的纵深继续突击。

3、1941年9月初在斯摩棱斯克地区的第三次进攻

1941年9月初,在刚刚从总参谋长位置上卸任的朱可夫大将的亲自指挥下,西方面军部队在斯摩棱斯克地区叶利尼亚方向上实施了第三次进攻。这次进攻的主要任务是消除这个危险的突出部,拉平战线,并在西方方向上尽可能多地牵制德军兵力,以减轻遭到严重威胁的西南方向上苏军的压力。

由于这次进攻和第二次进攻之间的间隔时间太短,因此苏军方面的各种状况均未得到改善,只是由于当面德军因抽出主要机动兵力南下,防御力量有所削弱,因此苏军的第三次进攻取得了一些进展,收复了叶利尼亚,牵制了部分德军兵力,算是基本达成了战役目标。这在开战以来还是第一次。前苏联拍摄的史诗巨片《莫斯科保卫战》中特别提到了这次进攻,并给予高度评价。

西方面军在1941年夏季的这三次进攻虽然进展有限,只是部分地达成战役目标,但却迫使德军在二战中第一主要作战方向上转入防御,并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苏军统帅部终于明白,卫国战争初期的失利已经使战争条件发生了急剧变化,因此必须修正战前一系列作战原则。由于德军集中使用坦克并且能快速构筑坚固工事,使其防御具有相当大的稳固性。因此那种由2至4个师临时编成的突击集群甚至不可能突破德军仓促占领防御的战役纵深。苏军大本营的结论是必须组成一个“7至8个师的拳头”。但是当时还没能找到实现这个结论的办法。如果在集团军范围内,将突破地段缩小三分之二甚至四分之三,可以明显形成兵力集中。但在方面军范围内,各个突击集群仍是分散的,不能形成一个十分明显的主要突击方向。

斯摩棱斯克方向上三次进攻经验表明,要取得对敌优势,不仅在于兵力兵器的对比,而且需要周密地组织协调好各军兵种的协同动作,在突破地段至少要形成三倍于敌的优势,周密地组织航空和炮火火力准备,并在突破敌防御纵深时组织火力伴随步兵和坦克进攻。

4、莫斯科附近的进攻战役

在斯摩棱斯克战局之后,苏军又先后实施了列宁格勒、提赫文、罗斯托夫进攻战役。但是从组织指挥和战役效果来看,苏军在41年12月份在莫斯科附近的进攻战役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当时莫斯科前线形势极其复杂,朱可夫大将认为:“在西方面军两翼反攻的当前任务是粉碎敌中央集团军群的突击集团,消除对莫斯科的直接威胁。当时我们还没有力量给方面军部队规定比较长远和决定性的目标”。因此,西方面军的右翼实际上是被迫迎击德军突击集团。西方面军左翼的第10集团军负责对古德里安第二装甲集群的翼侧实施突击,这里是德军战役布势中的薄弱部位。

总的来说,这次进攻苏军在主要突击方向上是成功的,但是在突击的样式方面仍存在过去的缺点,即方面军的突击又变成了各集团军在各自独立方向和地段上实施的分散突击。例如,由6至7个师组成的加里宁方面军的突击集团在两个地段上实施突击,彼此相隔20公里,中间隔着加里宁市这个德军的抵抗枢纽。西方面军的右翼有4个集团军参加突击。第30集团军和第1突击集团军的突击方向间隔约30公里;第1突击集团军和第20集团军突击方向间隔约15公里;第20集团军和第16集团突破地段间隔10公里。

苏军最高统帅部在反攻之前认为“加里宁方面军11月27日至29日在不同方向上实施的局部冲击毫无成效”,因此命令其“在近两至三天内,集中6个步兵师组成突击集团,从加里宁(不含)至苏季米尔卡(不含)一线实施突击”,也就是说,要求加里宁方面军集中力量在一个地段上实施突击。但是,由于前线情况困难,战役准备时间极其有限,无法进行较大范围的重新调整布署,也没有条件将部队调到最有利的战役方向,因此在方面军一级没有能实现集中突击。

在这次进攻中,集团军一级集中兵力于一个方向部分得以实现。31集团军将所属5个师中的3个集中在6公里宽的地段上实施了突击。西方面军的第1突击集团军、第16、第20集团也这样做了。

在参加莫斯科附近反攻战役的部队中,除了上述4个集团军外,其他集团军仍是在两个、甚至三个方向上实施突破的。加里宁方面军的第29集团军有三个突破地段,每个地段各使用一个师;西方面军的第30、第50集团军有两个独立的作战方向。实践证明,集团军一级实施数个突击,不可能集中全部兵器并在突破地段达到必要的火力密度。

与9月初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进攻相比,莫斯科地区的反战战役,苏军投入的飞机数量大大增加。截止12月6日,莫斯科战略方向上已经有飞机762架,数量略超过德机。西方面军司令部在分配航空兵力时,将其主力用于支援左翼的集团军。

在这次战役中,由于准备时间短促,加之必须在逐次抵抗德军进攻的情况下完成反攻的准备,所以常常无法选择最为合适的突破地段(指地形和有利的战役态势),因此大大增加了突破的难度。第16、第20集团军花了三昼夜时间才突破了凭借大型居民点(红波里亚纳和克留科沃)的德军防御。而同期对德军薄弱部分实施突击的集团军,利用防御中的空隙打开突破口,完成这样的任务只用了不到一昼夜的时间。

在苏德两军总兵力几乎相等,而德军在坦克、火炮方面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要突破德军防御困难重重,但最终苏军在所有方向上都达成了突破。这主要归功于苏军达成了进攻的突然性,高昂的士气和德军力量衰竭、战斗意志下降。

虽然在各个突击方向上都先后达成了突破,但当时苏军却没有强大的快速集群来将战术突破发展为战役突破。各集团军中的坦克旅和坦克营为数很少,只能在冲击开始时伴随步兵行动。只是在达成战术突破后,才指定一些骑兵师、坦克旅、坦克营和步兵师充当快速集群。尽管快速集群兵力很少,而且前进速度和突击能力参差不齐,但是当它们楔入德军战役纵深后,使得集团军的进攻速度显著加快,为推动战役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这次战役中苏军建立的快速集群比步兵的机动能力强,但它们的机动速度与撤退德军相比差别并不大,这就不可能在追击过程中合围并全歼德军。因此在许多有利的情况下,本来可以打成歼灭战的最终却打成了击溃战。

由于苏军在莫斯科附近突然发起全线反攻,德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并下达预先构筑后方防御阵地的命令。德军撤至上述地区后,大大加强了防御的稳固性,这就要求苏军改变突破方法,首先在兵力兵器上建立最大的优势。但是西方面军指挥部未能及时觉察到当面德军的变化,在没有足够火力保障的情况下,仍企图从行进间突破德军预有准备的坚固防御阵地。西方面军左翼集团军在12月20日接近了沃洛科拉姆斯克防御地带,并在两周内不停地对其实施突击,虽代价惨重,但却无法取得进展。

12月23日,西方面军司令部给各集团军下达了“在一定地区形成一个拳头,在狭窄正面集中兵力突破敌防御,并投入有生力量扩张战果”的指示。但是,当时各集团军的兵力兵器非常有限,不可能形成足够的兵力密度,尤其是火炮和坦克密度。因此迫切需要解决在方面军范围内集中兵力这个问题。

1942年1月10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下达了的第3号指令中指出:“炮火准备后,让坦克前进,在坦克之后是步兵跟随坦克前进,炮兵的任务是消灭我坦克前方3至4公里处的敌人。。。。。。为保证突破敌整个防御纵深,至少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必须在我集团军和方面军的实践中,以集中在一个方向上的突击集群的战斗行动代替成锁链状配置的各师的单独的战斗行动。。。。。集团军的突击集群由3至4个师组成,方面军的突击集群由数个集团军组成;第二,必须以炮兵进攻代替所谓的炮火准备。。。。。”

指令中对炮火保障的要求是:可靠的炮火准备、炮火支援和伴随步兵和坦克进攻的各阶段应是一个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过程,使德军看不出炮火支援样式的转换,并在突破整个防御纵深时与步兵、坦克保持密切协同动作。

第3号指令下达后,在紧随其后的1942年1月的全面进攻中,苏军各部队在进攻准备和实施中发生了重大变化。西北方面军以两个集团军实施主要突击,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各以两个集团军和一个骑兵军实施主要突击。但是对德军防御的突破是在一至两个集团军地带内实施的,并且集中了方面军的主力。例如,根据大本营的命令,将第20集团军的友邻集团军的兵力兵器调至第20集团军的进攻地带。使得在该集团军8公里的突破地段上,达到了公里正面3.5个步兵营,54门火炮和迫击炮,12.5辆坦克的密度,对当面德军形成了3倍的数量优势。为了发展战役突破,由加强的近卫骑兵第2军组成快速集群。

(未完,待续)

忘情:【原创】卫国战争中苏军战役突破的实践与发展(中)

忘情:【原创】卫国战争中苏军战役突破的实践与发展(下)

元宝推荐:MacArthur, 通宝推:silencsrv,妖猫drake,一无所之,观望者,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