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这次云南、贵州旱情严重是否与速生林有关? -- 果酱

共:💬19 🌺1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次云南、贵州旱情严重是否与速生林有关?

首先要说明的是,对于植物学而言,我只有中学的水平

所以只能在这里猜测:

云南、贵州、广西的干旱不仅是老天不下雨,而且地下水资源也严重不足

但是,早几年,如果查“金光集团”的话,就知道这个印尼的造纸集团多次在这几个省圈地,砍伐原始森林,种植速生林

而据某些人的说法,

中国科学院专家解焱表示,桉树对土地肥力和水分的过度消耗会引发土地退化、生产力下降、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进而造成种植地区的动植物种类减少。

环保组织称,APP(金光集团)自从2002年已经在云南省“圈定了2750万亩庞大的林浆纸基地”,通过荒山造林解决原料供应问题,但在这些土地中,仅有518.3万亩的宜林荒山,占其规划面积的20%,而有林地共有1108.1万亩,占规划面积的42%,这就意味着只有对现有林地进行采伐,重新营造速生丰产林才能完成这一计划。而该组织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在APP项目圈定的地区“非法砍伐行为确实存在”。

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副司长王祝雄针对此事表示,目前已经能确认金光集团在云南有毁林行为,并且达到了刑事立案标准。祝雄说,“涉及金光集团无证砍伐的林木蓄积量的有2700多立方米”,而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滥伐林木蓄积10立方米(或幼树500~1000株)即构成犯罪,根据数量不同,最高可判处责任人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前不久,也有网友说,广西也存在这些问题

现在,大量打井,固然是保命要紧,但是恐怕更多的也是涸泽而渔焚林而猎

希望懂行的人来说说

家园 速生林就是吸水多也只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不会吸干天上下雨的水。而且下雨主要靠大气环流和季风带来的海洋蒸发,当地蒸腾的贡献率很小。

  再说,速生林吸水多不会光吃不拉,蒸腾增加只会提高当地空气的含水率。

  从你的引用看:

有林地共有1108.1万亩

涉及金光集团无证砍伐的林木蓄积量的有2700多立方米
就算有证砍的是无证的十倍、一百倍,一万倍,平均一亩林地砍掉多少?这也算林地?

家园 说的就是地下水

这次干旱的特点就是找不到足够的地下水,所以造成的灾害后果特别厉害

而云南的水资源居全国第三,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7。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

我举几个例子,第一个,世界银行基本上停止了对速生林的贷款,如果我有一个很大的项目申请贷款,你说我是绿色,人家一看是桉树不给你贷款。第二个,日本早就禁止干这个,日本人不允许在国内砍伐原始森林,因为像桉树这个东西号称“霸王树”。还有在新西兰,在70年代的时候,好多国家也引进桉树这种速生林,因为它很短时间能带来经济效益。但是在新西兰最近做的事情,把原来引进的桉树全部砍光了,不让弄这个东西。

(和讯财经原创)

  现在反过头看我们中国,我看到的材料好像是贵州、云南,咱们国家级速生林基地,还鼓励干这个事情。现在云南桉树种植面积超过了3000万亩,贵州种植面积超过1600万亩

家园 这次西南大旱是因为没有降水,与地下水无关。

  那一带大多是喀斯特地貌,本来就很难存住水。

  桉树(这个词条本身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得分析着看)多数是亚热带树种,不耐寒,在日本除太平洋小岛外都种不了,在中国大部分顶多能种到福建、湖南南部一线。

  多数桉树喜湿,云南大多数地方年平均降雨量超过一千毫米,气候又温暖,正是适合种桉树的地方。 

家园 也怪我没有说清楚

不是说速生林造成的干旱

而是说这次旱情严重到如此地步,特别是地下水资源严重缺乏,却是速生林造成的

这里有2004年中青报的报道:

云南3000万亩桉树--灾难还是奇迹

2004年07月09日0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谢念 张可佳

段昌群教授说:“我们的研究充分证明,在5个树种中,外来的桉树持水保土效果和自我更新能力最差,不能靠种子自然繁殖,并对异地的原生物种有极大排抑性,对环境不友好。大面积连片种植,很容易导致土地贫瘠,原生物种衰减、退化等严重的生态危机,形成‘绿色荒漠化’。而且,不一定在两三年内显现出来。”

他认为,“另一方面,也应看到,造纸污染是个世界性难题,尚无圆满解决途径。”

杨宇明教授,西南林学院副院长,多年专攻生物多样性研究,刚刚获得第九届芝加哥自然博物馆年度生物保护大奖。他与段昌群持相同看法:“在美国时,各国专家特别表达了对金光集团到中国大规模种植桉树的不安。新西兰已开始把以前大面积引种的桉树林全部砍光。”

据了解,早在2002年下半年,大规模“造桉”项目尚在酝酿期,云南省就有七八位林业专家向省里联名写信,力陈此举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项目推进的步履未停。

中国林业科学院专家考察发现,种植桉树的地方地力退化严重。海南当地民间说法:桉树林令“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

外链出处

2007年对漓江的水资源分析,也有人指出:

漓江水资源危机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来源:新浪网2007年11月17日 作者:独夫秦圣 发表日期:2007-12-29 阅读次数:1056 查看权限:普通文章

漓江上游水源林涵水能力下降。漓江上游的猫儿山、海洋山和青狮潭三大水源林区虽然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森林覆盖率也逐年上升,但森林疏密度、单位蓄积量和总蓄积量却在下降。所谓增长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仅仅是成林变幼林、密林变稀林;但其增加的林种,多为经济林、速生林以及竹林。这些林种对涵养水源作用不大,无助于漓江蓄水和补水。

以1959年以来猫儿山林区对漓江水源补给的衰减系数进行对照,得出一个比照结论:该林区在1985年的储水能力比1959年下降了27%。现在的猫儿山林区,阔叶林面积随着经济林和竹林的扩张还在继续缩减,储水能力还在继续下降。同样情况,也在海洋山和青狮潭林区同时存在。由于上游水源林结构及质量下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导致漓江水源减少,形成流域水资源危机。

家园 这实际上是人工林的通病,不独桉树是这样。

  人工林为了提高人类所需的产量,会除去林下杂草、杂树,造成水土保持能力的下降。问题在于这些人工桉树林的原址是不是原始森林?如果是的话这样做当然是不妥当的。从报道的非法砍伐量只有2700立方看,不要说森林,就是离稀林也差得很远,就是把2700提高个一万倍,平均每亩也才两立方多,也算不上林子。种上桉树林不管怎么说综合效益要比这样的荒山要好,再说现在的人造林多数还是幼林,用此来与行始森林相比是不公平的。

家园 还有

  中国西南一带平常降水比较丰富,云南大部分地区平均年降雨量在一千毫米以上,最干的也不低于600毫米,那里的农民平常都是靠降雨或地表水。从最近的密集报道看,提到井的都是在新打,没见到提原来井水干掉的,说里那里原来就很少利用地下水。

  喀斯特地貌的特点之一就是很难存住地下水,所以也叫石漠。

家园 从物质不灭的观点来看,速生林木材短期内出材

一定消耗了其他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水,肥等。

家园 去过广西北海一次,当地导游确实说前些年引进桉树

种植给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变化,当地政府好象开始限制桉树的推广种植了...

家园 有关是肯定的

我看了不少新浪网友的留言,种植桉树后地表水流失很严重,小溪基本不见了,而且有不少毒物质。因为桉树生长快,水消耗量高,所以云南2009年比以往蒸腾量提高10%肯定有这方面的原因。

关于种植桉树等人工纯林会导致绿色沙漠之说至今已经多年,争议非常大,林学界主流说法是认可桉树的抽水机和抽肥机的说法的。看看当时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外链出处

家园 真有关系吗

两年前去这个区域考察,看到过已经成林的桉树林。

对于金光集团在滇西南大面积栽种桉树造纸,我个人是反对的,因为生态后果比较复杂。

但是,也要客观的看:一些媒体报道说砍伐原始森林来种桉树,这种说法太过了。

大面积栽种的地区,早就没有了原始森林。主要还是宜林荒地。也有少部分原来栽种其他树的,不会太多,因为涉及到经济问题。

但说桉树林的载种引起这次西南的大旱灾,实为诛心之论。

家园 好像应该是气候学问题吧?

比较简单的说法是雨全下在偏东的地方(华东、华中)。详细一点的讨论就不说了,如果想装点的话,大约应该这么说:今年的冷空气长期偏北偏东(一般高空气流和地面冷空气要分开讨论,但这里力求简单),所以造成降水偏北偏东,西南地区降水偏少。

云南在干季的降水本来就比较少,一个冬季一场雨不下也不算很过份。贵州另说。

干旱主要还是去年水库的蓄水不足,而水库蓄水主要还是因为去年云南雨季结束的较早,去年雨季结束较早还是因为大气环流……总得来说跟植被还是搭不上。

不过滇桂黔三省的水库真应该好好修一下了,以后蓄水计划可能也要调整,不过这三省都是小型水库居多,偏远地区更加,小型水利设施应该好好考虑了。

===========================================================

最后补充一下,一般的观点认为蒸腾作用强烈是有利用降水的。

家园 那么,今年西北大雪又是那个集团捣的鬼?

反证法:如果砍伐森林大量种植桉树,导致水土流失,云南大旱;生态的改变应该是渐进的吧,所以缺水少雨的天气也应该是一年甚于一年的渐进式,;那么为什么大旱偏偏突然发生在今年,而且是是百年一遇的,而往年没有一丝征兆,弄得大家措手不及?

同样,新疆大雪,又是什么导致的?是不是米国人打阿富汗放了生化武器所致?

所以我觉得楼主文章中的观点需要严密的逻辑来推论。

家园 桉树消耗的地下水,与打井获取的地下水可能不是一个概念

现在云南地区最深的机井打到了60米,30-60米的机井很常见。

它可以引出的问题是:

在一片深挖几十米不见水的土地上,按树能生存吗?

如果能,它就不应被称作喜湿树种,而应该去当胡杨林的伴生树种。

如果不能,它如何能坚持不懈地把地下水位沉降到地下30米以下而不枯亡?

云南的人为生态灾难,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两个:一是曾经的毁林开田(梯田),八十年代开始退耕还林。二是大量开辟橡胶园,砍掉原生树木改种橡胶树(这个是霸王树)。

前天看电视,一位地质人员谈到云南开采地下水的难度时,不但提到喀斯特地形容易“漏水”的特征,还拿起一本书来形容内蒙与云南的差异性:内蒙的含水层象一本平放的书,打到水层就是一大片;而云南的含水层就象是把这本书立起来(书脊),稍不准确就会错过含水层。

家园 好好学习一下大气环流吧

抽水也是抽地下水,和干旱有什么关系。影响气候最主要的因素是季风,季风带来降水,没有海洋季风哪来的降水和径流。明末李自成起义前,陕西三年无雨,也怪桉树?

关于种植桉树等人工纯林会导致绿色沙漠之说至今已经多年,争议非常大,林学界主流说法是认可桉树的抽水机和抽肥机的说法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