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饮马出长城——简述贞观外战史(五)总结评论 -- 森林鹿

共:💬108 🌺53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饮马出长城——简述贞观外战史(五)总结评论

本系列五个主题帖,目录如下:

(一)踏平塞北草原

(二)扬威西域大漠

(三)敲打辽东高丽

(四)靖安南山雪域

(五)纯意识流的议论总结(千疮百孔的靶子……)

贞观和初唐时期四面开边的外战史到这里讲完,容俺再废话几句发发感慨:

现在俺们一般说“强汉盛唐”,这两个形容字眼是很有道理的。要论汉唐两个王朝与周边政权的实力差距,汉的相对综合国力实在是远远超过了唐。随便抓一个数字来对比,汉代武帝时期跟四边全面开战的时候,中央财政有七八百万户的税收,唐代贞观开始打仗时,全国财政税收只有可怜的三百万户不到。[注1]

从汉唐对外战争的过程中,俺们也能时时感觉到刘彻同志的大方和李世民同志的小气,象刘野猪组织漠北决战、开西域大战、河西走廊屯田戌边,都是动不动十几万几十万人的规模;李二自己带十万人亲征高句丽,事前事后还得费尽口舌做政治动员,甚至隔几年征发一千多号汉人府兵去守安西都护府,都要忍受大臣妃子们的轮番炮轰不敢回嘴……[注2]

  

  承认(相对周边政权的)国力上汉比唐更强大,作为唐粉和李二粉,俺一点都不觉得有啥不好。就象现代的摔跤或者拳击比赛,你一个体重一百公斤的选手去打人家体重五十公斤的,把人家撂翻了又有啥稀奇,俺们家上场的选手体重也才六七十公斤,可是打翻五十公斤对手的速度既快,打败的敌人数量又多,这才叫本事啊本事~~~~~~~

  

  汉代外战的成就是靠综合实力,而唐初特别是贞观前期的外战,主要是靠“技巧”——这里俺暂且把“军事技巧”和“综合实力”分开来说哈,其实这样分是不科学滴……汉武击匈奴的成功,有那一朝的人口数量做兵源、雄厚财政供养马匹装备后勤、野猪本人雄才大略敢想敢干、提拔了卫青霍去病一众优秀将领、摸索出了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的适宜战术(这个是具有开创性的,应该特别加分),种种因素加在一起,才有了后世名垂千古的“马踏匈奴”成就,也开拓了现代中国疆域的雏形。

而唐初的外战成就,说实话……偶然性真的很大。偶然之中最偶然的,恐怕就是李二这坏小子(换个褒义词叫做“军事天才” )的出现和上台掌权。

  

  李小二这家伙,虽然后世史书吹得他是天神下凡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但是俺们仔细看看史料就能发现,以当皇帝的技能来讲,他亲自从事行政工作、司法工作时的表现最多给个“大体不差还行吧”的评语,事实上这些具体工作他也一般都是叫房玄龄那些专家们去干(他本人插手时经常挨骂[注3])。但是一说到军事方面的事,这小子就两眼放光操刀上阵,而且不大听得进反对意见,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个领域专家中的专家,仗该怎么打才能赢,他比魏徵那帮外行明白得多。

  

  特别偶然也特别可贵的是,李小二当将领开国打仗的时候,史实证明他是个方面战略布局的专家和具体实施战术的专家,而他升级成皇帝以后,史实又证明他同样也是个大战略布局专家、建设军事系统的专家和选拔军事人才的专家……好拗口……简单说他不仅仅是“自己会打仗”,还弄出了一支“会打仗的军队”和一堆“会打仗的将领”。就象俺在正文里前后用史料证明了的,象卫公英公那样优秀的将领、由唐人府兵组成的纪律严明、战术素养极高的军队、当世最先进的军事武器、最灵敏发达的情报系统(以及中央军事决策机构根据这些情报所作出的灵活、务实、高效、准确的战略布署),加上小李自己顶住压力推行的“四海一家”民族政策,以及到了贞观后期,由以上种种因素加在一起衍生出来的那种“强势”,唐军疯狂高涨的自信心,由精神状态催生的妖兽级战斗力,周边被打怕了的民族对于大唐中央政权的归附感崇仰感,这些才是造成大唐“开国三十年就把周边政权轮番踩一遍”骄人局面的原因。

  

  跟汉武时代相比,这些“崛起因素”有啥不同咩?

对比一下就能发现,少了“兵源(人口)数量”和“财政支持”这两项。而这两项,都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是必须遵循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慢慢积累的。贞观时代,没有这个积累过程,李世民和他手下的将领们,是用人为的“聪明才智”,找到了一条“速成捷径”,绕开艰苦的原始积累,把这一代人的能力发挥到了极限,才在非常薄弱的底子上建立起足可以与汉代武功相提并论的骄人战绩。

  

  说得难听一点,汉的强势,是从里到外真正的强,而唐的强势,却是……人为生造出来的的空中楼阁,基础其实很虚弱很容易动摇。

  

  这就造成了什么问题呢?造成了汉代对外战绩的效果,持续时间远比唐代长久,贞观时代造起来的那座空中楼阁,因为后人没有把精力用在夯实基础填砖加瓦上,而只一味迷醉于那个美丽的表象,结果狂风暴雨一来,就轰然倒塌鸟……

  

  那个体重一百公斤的选手,虽然没有什么高超的技巧,可是就凭着自己体重笨拙地一步步压迫对手,还总是可以打赢对方。而那个六七十公斤的高手,后来不但不拿赢来的资金补充营养增加体重,反而出去夜夜春宵,把身子掏空掉,那么有朝一日被对手反扑摔惨,只能说……你活该啊……

 终贞观之世,不管小李这家伙在嘴上再怎么吹牛自夸,他是很清醒地知道大唐国力不足,所以出去打仗能少用中原农民就少用一点,对那些被他骗来干活卖命的游牧民,也总是甜言蜜语哄着,小恩小惠给着,这才造成了一大堆归附属民从上到下对他忠诚崇拜到死[注4]。高宗时代前期,李治李小九是受过老爹言传身教点拨秘诀的,所以这一套学得也还不错,再加上贞观风尚犹存,他爹栽下的树,正好给他乘凉,所以唐的疆域正是在高宗时代达到最大。再后来武MM上台,这些真相和策略已经了解得少多了,一味迷惑于唐表面上的强势,国内政治斗争的激烈又迫使她杀名将、破坏军队系统、轻侮归属部落……[注5]一直到玄宗时代,虽然唐的国力在这个时候到达了顶峰,可是从皇帝到朝臣心中的“俺们很强”假象也膨胀到了顶峰,远远超出了国力基础所能实际承受的。

  

  那么有一个问题就冒出来了:如果贞观时代小李那帮人不那么急着扬刀立威到处乱踩,不剑走偏锋地用种种歪门邪道造成开国后的“虚假繁荣”,而是象汉代一样老老实实埋头建设发展经济,在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再出门去踩人,是不是就能让后世子孙少一些不切实际的盲目自大,多些务实理性,也就能让唐的对外优势以及国祚保持得长久一些?

这个问题……俺……觉得……就象如果有人说……

  

  美国崛起成为当今世界霸主,不就是靠了两次世界大战他躲在旁边发家致富咩?现在中国也要崛起?简单啊,也学美国去发战争财就好了嘛……= =|||

  

  如果历史进程可以这样简单地复制,当今世界一定比现在和平很多……可恨的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特殊的环境和条件,汉的崛起与唐的崛起,面临的环境也差得“稍微多了一点儿”。

  

  在东亚这片大陆上,华夏文明是以“早熟”而著称的,“早熟”就意味着早早达到了一个生产力发展的阶段,然后增长幅度慢下来,让周边生产力落后的民族政权大踏步追赶。也就是说,在汉代,中原的农耕文明综合实力比匈奴等原始游牧部落高出一大截,差距相当大(注意我说的是综合实力,不是军队战斗力),而经过五胡乱华以后,到了唐初,中原农耕文明与突厥铁勒等游牧民的综合实力落差已经大大缩减了。这个反映到史料上,就是有汉一代,能够与中原政权旗鼓相当形成“威胁”态势的,前后就只一个匈奴,而且就算是匈奴,一般也只满足于在边境上抢抢粮食踩踩庄稼算了,没有象突厥那样一口气打到长安城下兵锋直指中原政权的。(白登之围是刘邦自己跑边境上去送给人家,那当然不能算。)所以汉代“有可能”在相对和平的条件下发展经济,而唐朝……

  

  经历了汉末三国两晋,各个游牧民族都开化得差不多了,特别是鲜卑族成功入主中原(然后汉化)的经历给那些垂涎中原富足土地的游牧民提供了好榜样:俺们也是可以进去当主人滴!所以游牧民族针对中原政权的攻击力度加强,被拍飞后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唐军刚把突厥踩平,薛延陀又粉墨上台,然后是回纥,然后契丹,然后吐蕃,然后……基本上后世留存至今的少数民族先祖都轮番演出了一遍@_@,而每个民族鼎盛的时期,人口和经济看上去都挺吓人……[注6]

这样的威胁力度下,要唐开国先采取鸵鸟政策和平建国……好吧,唐开国的时候,也不是没人提出“低调埋头发展经济”的政策,事实上开国皇帝李渊有一度就几乎采纳了这个政策,决心把都城迁到远离突厥骑兵的山南地带去,北面边境上好歹防一下就行,国家集中精力搞经济,等把实力攒够了再开打[注7]……这个政策如果真的实行了,效果会怎么样,俺没办法预言,但是俺知道,在他之前有几个朝代抱着相同的主意,躲到南方去发展经济然后伺机反攻,但是经济发展了以后这几个朝代拿来窝里斗的时候比较多,反攻是没一次成功的——这几个朝代是东晋和以后南朝的宋齐梁陈。

  

  在唐以后,也有一个朝代提出先发展经济再驱除鞑虏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个朝代叫北宋+南宋……

  

  现代的学者研究认为,在公元三世纪左右,全球气候经历了一次明显变化过程,其结果是造成从亚欧大陆东端(大兴安岭)横亘到西端(中欧多瑙河流域)的大草原生产条件恶化,原先居住在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为了争夺生存资源,纷纷南下攻击农耕民族,在欧洲是造成了西罗马帝国灭亡,在中国则是五胡乱华南北朝乱世[注8]

俺们都知道欧洲那边,西罗马灭亡以后,欧洲大陆(其实应该说是个大半岛啦~~)陷入自相残杀打来打去,经历了黑暗中世纪,从此再也没有长时间统一过,一千多年下来,再要那片土地组成个完整的国家已经不可能了。而中国这边,同样是经受着各式各样游牧民的入侵攻击,却有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唐朝“反常地”从纷乱中崛起……美国人斯塔夫里阿诺斯写的《全球通史》这样评价唐朝:

应该指出,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象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如果帝国的统一被西方的多种多样的变化所取代,或许这一文明会变得更富有革新精神,更具有创造力。这只是历史上必须加以思索的一个“如果”。但有一点是无可置疑的: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

  

  所以说……这就全看个人喜好了。如果你还是喜欢现在这样统一的大中国,那么真是应该感谢唐朝,感谢那帮在游牧民侵袭狂潮中“逆势而起”,凭个人能力造就了中原大帝国的贞观战争牛人们。如果你觉得统一的帝国没啥好的,认为中国应该象西欧一样陷入黑暗中世纪相互掐上几百年,然后说不定也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而且发展壮大,以后就不会有鸦片战争之类,俺们现在可能已经迈入发达国家行列,那么请尽管BS“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明君贤臣”们,是他们拖累了一千多年以后的俺们的生活水准 ……只不过还有一条,如果现在俺们真的是生活在象欧洲那样四分五裂的发达小国,那么当你从北京去上海还要办护照换钱币学外语的时候(从北京到上海可比从伦敦到巴黎远多了……),不要嫌麻烦就是了……

  

  完

注释待补,欢迎有论证过程的批判讨论。只说观点不屑论证的,俺以仰望上帝的态度敬而远之,恕不回复

关键词(Tags): #贞观(廣雅疏證)#战史(廣雅疏證)#外战#贞观#军事#唐代通宝推:东海后学,2313234454dfsd,玉垒关2,老树,kmy1810,预备役师的防化,巴山夜雨,苍野,随意溜达,bluesknight,东方射日,小乌龙,回旋镖,SleepingBeauty,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
家园 得宝吱声,兼抢板凳
家园 注1:汉武和唐宗时代的在籍人口

先噜嗦一句,历代“户口”和“实际人口”其实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因为官府统计“户”是为了收税用的,所以财政要增收的时候户口统计就严密一点,休养生息的时候就马马虎虎的允许一些老百姓不报户口、不交税当黑人。所以贞观时期的“三百万户”是指全国财政按三百万户来收税,当时的实际人口应该不止1200万人。

汉武帝初年的全国户口数,按照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的考证,约为七百万到八百万户,3600万人。

葛的论证过程简述如下:首先《汉书卷28地理志下》写明全国人口是近6000万人,此为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可靠数字,亦是推论计算(也就是有人声称的“臆测”吧)西汉其他年代人口的主要基准。(其他年代没有现成的数字史料,不允许计算的话,就只能靠穿越或者猜想了)

第二,西汉其他年代的全国人口数虽然没有记载,但《史记》和《汉书》的《功臣侯表》中都记载了部分侯国在数十年间的人口变化情况。以这些数据为基准,并引尹湾村汉墓出土《集薄》等考古材料,葛剑雄计算考证出了西汉各个阶段的户口年均增长率,平均值约为千分之七左右。

第三,以6000万和千分之七为常量,通过数学计算,推断出汉武帝初即位时的人口数。

第四,从西汉各阶段人口政策、婚姻状况、生育状况、家庭规模、农业生产力发展、粮食生产能力等各方面对已得出的结果进行证明和修正,得出3600万的最终数字。

唐代的人口准确数据,据冻国栋《中国人口史》卷2,最早的是《旧唐书·地理志》所载贞观十三年全国各州县户口,总数为3041871户,12351681口。在此之前,没有准确详实的统计数字,仅在《通典·卷七·食货七·历代盛衰户口》中有一条大臣杜正伦的奏言,称武德年间天下仅“二百余万户”。

所以严格说来,李二开始外战的贞观初年,在籍交税人口肯定是不到三百万户的,大约连一千万纳税人都没有。

又:冻国栋《中国人口史》卷2虽是权威著作,但也有错误,如他没有认真计算年均增长率,仅凭印象就说贞观年间人口“增长幅度不甚明显”,到了武后末年才“户口数开始呈持续上升趋势”(139页),此说误导了很多治唐史者——事实上根据他自己列出来的相关数字计算,武后时期人口年均增长率为千分之十几,而贞观年间(从贞观13年到永徽3年)人口年均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千分之三十三<------这是李二一边大规模打外战、一边治理内政的成绩。

冻国栋整理的表格唐前期部分如下: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很有收获,更能理解为什么

635年唐打下吐谷浑——>663年吐谷浑亡于吐蕃

668年唐打下高句丽——>676年新罗统一半岛

家园 匈奴真的不弱,文化也不差

从一些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他们做金器水平很高的。

匈奴不是野蛮人。

家园 水平太低,说不上话,送花一朵,飞走~~~~~
家园 鹿MM感情用事了~吐个槽先

鹿MM之前的史料分析还是不错的,可是到了总结部分就不免情绪用事了

这样的威胁力度下,要唐开国先采取鸵鸟政策和平建国……好吧,唐开国的时候,也不是没人提出“低调埋头发展经济”的政策,事实上开国皇帝李渊有一度就几乎采纳了这个政策,决心把都城迁到远离突厥骑兵的山南地带去,北面边境上好歹防一下就行,国家集中精力搞经济,等把实力攒够了再开打[注7]……这个政策如果真的实行了,效果会怎么样,俺没办法预言,但是俺知道,在他之前有几个朝代抱着相同的主意,躲到南方去发展经济然后伺机反攻,但是经济发展了以后这几个朝代拿来窝里斗的时候比较多,反攻是没一次成功的——这几个朝代是东晋和以后南朝的宋齐梁陈。

  

  在唐以后,也有一个朝代提出先发展经济再驱除鞑虏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个朝代叫北宋+南宋……

首先明确一点,宋朝是在什么时候提出“先发展经济再驱除鞑虏”的?——是在天下尚未统一,割据政权林立的情况下!南唐、北汉、定难军、南平、楚、后蜀、南汉、吴越、漳、泉……在这么多强敌环伺,赵大作出先统一天下,再北上与契丹争雄的战略,不知道为什么会引得鹿MM吐槽?

我们简单类推一下,大唐有没有可能在杜伏威、辅公祏、刘武周、萧铣、林士宏、沈法兴、梁师都……未灭的情况下,大举北伐突厥?——当然不会~

事实上,赵大所谓“先发展经济再驱逐鞑虏”的设想在宋朝都没有被彻底贯彻,因为继任的赵二在平定北汉、天下统一的同一年,就迫不及待地尝试收取幽燕,终究力有不逮而未能成功。后世因而多有批评赵二北伐过于操切的,真没听说过就这一史实批评他偏安不思进取的~

咱们说一句笑话——赵大在存钱准备先从契丹买地、不行了再开战的时候,李二他爹怕是还在“愿与突厥共定京师,金币子女尽以归可汗”吧?唐宋建国之初的窘状,恐怕是大哥莫要笑二哥罢了~

家园 好文宝推

送花还赚回来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那个啥,看样子鹿MM还有若干个“注”要写,建议写好后在正文中加上通往各个“注”的直达电梯,免得找起来麻烦哈

家园 红茶你搞错鸟两组对比的阶段

通篇都是在讲“贞观外战史”,即开国之后政权架构基本稳定了以后,唐与宋“第二代”的政策对比。

所以应该是唐李渊对比宋赵大,这个俺同意你说的,“唐宋建国之初的窘状,恐怕是大哥莫要笑二哥罢了~”,事实上唐开国的局面还远不如宋,至少宋和平继承了一个后周的完整政权,而唐是暴力打仗起家的。

那么俺在这里对比、并且批评宋政策的,正是“第二代”的唐李二对宋赵二,或者还可以延伸到唐高宗至玄宗,对上宋真宗至徽宗。

在开国之后“巩固、扩大、提高”的阶段,唐的政策是怎么样,宋的政策是怎么样,最终的后果是什么,大家有目共睹。

家园 谢宝,注释写完以后会加电梯滴
家园 真的要这么对比?那恐怕连大哥笑话二哥都做不到了

鹿MM所说,这里对比、批评的是“唐宋第二代政策”,那么敢问赵二的政策有什么可批评的呢?

MM之前说北宋偏安南方,不思进取。但史实告诉我们,赵二在刚刚平定北汉、完成统一之后,就迫不及待地率师北伐,以图收复幽燕。当然,他遇到的既不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也不是内乱分裂后又遭遇大灾的倒霉孩子,而是一个成熟的半游牧封建国家。

北宋收取幽燕努力的失败,正是这种国力差距的体现,实在看不出和MM所批评的“政策”有什么沾得上边的地方?

家园 我以前回复过“成熟的半游牧封建国家”问题

认为“成熟的半游牧封建国家”一定比“松散的部落联盟”战斗力强,理论上很美,史实上却不能成立。

游牧民族“非游牧化”以后,战斗力是减弱而不是增强了

个人观感,把自家打架成绩不好的原因,归咎于“共军太狡猾”,或者归咎于“俺爹RP不好没能踩平邻居让俺坐享其成”,都是好没出息的言论……这种男人不能嫁啊……

家园 注2:汉武帝的奢侈大开边

这里只举史实,不评论“奢侈开边”的是非功过——事实上俺认为用简单形容词来给这么复杂的事定性,对还是错,好还是坏,都是无用功。

元朔二年(前127年),“兴十余万人筑卫朔方”

元朔六年,“卫青比岁十余万众击胡,斩捕首虏之士受赐黄金二十余万斤,而汉军士马死者十余万,兵甲转漕之费不与焉。”(以上引文自《汉书·食货志下》)

元狩四年,“上令大将军青、票骑将军去病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汉书·霍去病传》)

元鼎五年,“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下湟水;楼船将军杨仆出豫章,下浈水;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出零陵,下离水;甲为下濑将军,下苍梧。皆将罪人,江、淮以南楼船十万人”(《汉书卷6·武帝纪》)

元鼎六年,“冬十月,发陇西、天水、安定骑士及中尉、河南、河内卒十万人,遣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征西羌,平之。”(《汉书卷6·武帝纪》)

太初三年,“赦囚徒扞寇盗,发恶少年及边骑,岁余而出敦煌六万人,负私从者不与。牛十万,马三万匹,驴、橐驼以万数赍粮,兵弩甚设。天下骚动,转相奉伐宛,五十余校尉。宛城中无井,汲城外流水,于是遣水工徙其城下水空以穴其城。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汉书·李广利传》)

天汉四年,“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六万骑、步兵七万人出朔方,因杅将军公孙敖万骑、步兵三万人出雁门,游击将军韩说步兵三万人出五原,强弩都尉路博德步兵万余人与贰师会。”。”(《汉书卷6·武帝纪》)

唐历次边境战争所用兵力,好象我正文里有提,不重复劳动了。

关键词(Tags): #汉武#兵力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坊间有言鹿老师是MM

头像也支持这一传言,俺不信!这么热情奔放豪情万丈兼理性和大气的文章怎可能出自MM之手?!

还有94里面反映出作者还是游戏高手,喜欢打仗和打架,个别地方明显是站在男人的视角看问题。所以我怀疑传言极可能有误,而鹿兄顺水推舟就坡下驴应了下来,是何居心

当年高中历史老师要是能这么讲,那我现在应该古今中外的历史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了,pfpf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