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熊话中西医之一——人工智能与指数爆炸 -- 花大熊

共:💬221 🌺39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是

是退相干。量子计算需要的是一个纯态系综,而退相干会让一个纯态系综迅速变成混态系综。其中比较关键的因素就是温度,温度会让这几十个原子间的相干性散失。

家园 都是道听途说而已,呵呵
家园 小心啊

西西河可有很多对八卦消息刨根问底的。你这样裸奔,小心会被捉住滴

家园 就象棋而言,棋手在计算能力远不如计算机的情况下能够抗衡

是因为有“棋型”的分析能力

看了一次许银川先生与计算机的比赛,在比赛前后,许银川说了棋手相对于计算机,主要是看棋型舒服不舒服,而计算机对棋型 的判断能力是没有的

那么棋型思维是什么思维呢?

应该也是一种类比思维,即棋手考虑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将导致的棋型---棋的分布位置的不同类型,棋手因为下过很多的棋,可以将棋型进行类比---尽管棋的分布的具体情况并不完全一致

中国人擅长于类比,我说过,周易的阴阳是类比,五行是类比---将系统中互相协作,有着强弱差异的构成类比成婚姻关系中的男女的构成

将系统中各种关系的构成类比成一年四季(五季即加一个长夏)的构成---即将系统运行的协同性的要求类比于春夏秋冬---就像如果只有春天,将没有生物,只有夏天也一样,只有秋天、冬天也都一样,一个系统需要有春夏秋冬长夏,也就是需要有五行

至于说类比是不是逻辑,看你怎么定义逻辑了

亚里士多德对类比是进行过分析的

亚里士多德在《前分析篇》中指出:“类推所表示的不是部分对整体的关系,也不是整体对部分的关系。”
外链出处

类比法与归纳法演绎法并列,是三大推理方法之一---这个是亚里士多德的研究结果---我是本地的图书馆刚开张的那段时间在一本期刊上看到的介绍,具体出处已经无法给出了

相对来说西方人更擅长于归纳法和演绎法,分类法我认为是建立在归纳法的基础上的一个重要的逻辑活动,而中国人则擅长于类比

类比法要成功,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即两个系统需要高度的相似,我认为古人说的天人合一实际上就包含着天的系统和人的系统的高度相似性---这大概也是中国古人的一个公理,一种基于对世界的完美想象而给出的天人相似公理

系统和系统的相似无处不在,甚至与龟甲的系统相似,与你六次抛硬币硬币的不同情况构成的系统相似,所以可以用抛硬币的方法来获知一个相似系统的信息

我是95年刚毕业的时候接触到周易纳甲预测的,就是用三个硬币抛六次,根据每一次不同的正反分布情况确立六个爻,那个预测的准确率远远的超出了仅仅将硬币正反分布为平均分布的概率

家园 罗 兄

把很多我想说的都说的。呵呵

下面我该写什么呢

家园 有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自指的問題

比如說,

“本句話是錯誤的。”

這句話就沒辦法判斷,因為是 自指 的陳述。

因此,“我”能否了解“我”的根本起源?這是個問題。

但是,“我”(作為主體)可以通過其他人來了解“我”(作為客體)的行為和邏輯,也可以研究他人的“自我意識”的起源。

但是,問題還是存在的。人,所謂就是全體社會關系的總和,如果一個人自小就脫離了社會,那么他還會有意識甚至自我意識嗎?反過來說,作為社會全體的一個單元,社會賦予了個體在意識上的存在。那么,到底是否存在作為主體的我能夠了解作為客體的我的這種條件?這不是一個更大的自指嗎?

家园 还有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个人觉得,中医是模糊理论,而要建立一个模糊理论的数学模型太难了,所以经验就非常重要。比如,脉搏强弱、是否平滑等等,还有舌苔,什么颜色?多厚?这都没有没有定量的分析,也没办法定量分析。而西医是精确理论,利用各种仪器分析,大于某个值或者小于某个值对应的就是什么病,医生的对策就是根据测定值与标准值的差额大小来确定用药量。

也正因为中医更强调的是经验,才更显博大。

本人不是医生,只是对中、西医的感觉。

家园 自我意识的研究很容易陷入无限退行

所以我个人比较赞同AB脑(软硬脑)学说,必定有一些是无法认识的。比如我们就不会意识到自己怎样学会骑车的,“软”脑可以认识而“硬”脑不可知。把爱因斯坦的大脑拿来研究,或许是个错误,该研究的或有可能是小脑

柠檬兄,你们那里春节放假几天啊?元宵节放不放?

家园 不同的公理其实代表的就是对世界的分类

一个公理体系以及在这个体系上建立起来的科学,就是人们对满足公理的情况的这个部分的现实世界的描述

另一个公理体系以及建立于此体系上的学科,则是人们对满足这个功利的部分的现实世界的描述

比方说满足第五公设的理论体系---欧几里得几何实际上研讨的就是世界的一个部分

不满足第五公设的理论体系---非欧几何研讨的世界存在的另外一个部分

所以公理是不需要证明的,因为它本质上只是作为人们对世界进行分类的一个标准

通过不同的公理来研究世界实际上就是西方通过分类法,将世界区分为不同的部分化整为零的研究方法

而中国研究方法则一开始就是化零为整

家园 棋型和五行还有有区别的。

棋型的实质是抽象,用一个非具体的“象”代替若干具有类似性质的具体的“象”,当然也可以认为这个非具体的“象”(按照传统语言,可能应该叫做“意”,用西方的语言,可以叫“模型”或“模式”)是具体的“象”类比的结果。

五行本身也是抽象,也涉及到类比,但是用五行的方式来思考,很多时候可能并不是类比,而是直接归类。例如中药直接根据味道来划分五行属性。药物之间的关系和药效直接采用五行本身的生克机制和身体器官的五行属性来建立和解释。这种思考方式并不适合叫类比法,成中英教授称之为“配应思考”是比较合适,即先有一个固定的(当然相对而言,也未必是一成不变的)框架,然后把具体事物套上去。

当然以上都是非常粗线条的说法,具体的应用也不是这么简单。但是在应用上的重点和难点是不同的,举例来说:似乎没有什么人用五行理论来下围棋。

家园 关于软硬脑的问题可以参阅清华大学赵南元的书

叫做《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里面有类似的思想,并做了充分论证。问题是,这到目前为止只能是个猜想,要真正检验它,就需要给出模型或一段程序进行模拟。但这实际上也是个无限退行的问题:由谁把一段程序归入“硬脑”,把另一段归入“软脑”呢,只能是另一段程序。这段程序自身同样会涉及到硬软问题(即无意识和有意识的问题),又由谁对它进行划分呢?

家园 公理其实是需要证明的

在数学上,要求公理自洽。如果是公理体系,还要求完备。

在物理上,除数学上的要求,最重要的要求是“符合观察”。

只有证明了某定理符合以上条件,才可能被选择为公理。

家园 建议看一本书

但是,是我感到最為困惑的就是如何實現自我認知

建议看一本书:《人工智能的未来》

家园 熊话中西医之五——医学版歧路亡羊

中医是系统科学的说法,现在已经在坊间广泛流传了。诸多西医的拥?,似乎并不承认。毕竟系统科学是现代的名词,随随便便按在以阴阳,五脏六腑为理论提纲的中医头上好像有些不那么“科学”。

先来看个例子吧

哮喘发病的机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有些简单,大家凑合着看。找最新进展的图片实在困难了点。

记得在刚上大学的时候,面对一张类似于此的机理图。不论是生理病理的,还是临床的药理的。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科学多么的伟大啊!!!

当然还少不了狂背一通,以显示自己对科学的景仰。

虽然私底下还有很多小小的疑问,比如说为什么气道的狭窄是关键因素,为什么不能轻易用激素(我们那会儿,哮喘还不认为是炎症),为什么过敏反应抑制的手段这么少……

慢慢,随着见过病人的增多(虽然不搞临床),对药物的熟悉程度的增加。有些问题解决了,比如认为哮喘是炎症,激素的合理使用等等。其他的却逐渐的膨胀滋生开来,甚至蔓延出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覆盖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个环节。

开始:所谓内源性哮喘,没有明确过敏原为什么有时候也会发作?而且晚上严重?是炎症反应没有缓解,还是夜晚的月亮当真有什么魔力(激素分泌的节律?)?外源性和内源性是否可以互相转换?内源性的信号起点在哪里?

外源性的过程中,抗原抗体复合物既然是起点,那么为什么不开发相应的药物去阻断这个环节?复合物开始肯定是在肺泡和气道表面,信号从细胞膜向内传递,第二信使是谁?仅仅是钙离子么?为什么钙拮抗剂不能完全阻止哮喘?需要多少浓度的钙离子才能刺激肥大细胞?哮喘病人高钙是不是危险因素?钙拮抗剂的缓释剂型能否用于预防哮喘发作?第二信使又启动了哪几个多米诺骨牌的起点,呈现放大效应?放大效应该放大多少倍?放大倍数由谁来控制?神经乎?体液乎?酶乎?储库?自组装?……

炎症阶段(AAI)

炎症是个大框,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不知道各位园子里的怎么看。——这句纯粹是牢骚话

炎症是病理生理的重要内容,流程又可以用一张巨大的图片来表示。炎症图片不好找,凑合用这张哮喘的图片里画出的小部分来代替吧。莫挑刺。

血管的渗出,炎症细胞的聚集,炎症因子的高浓度。似乎是通气障碍的主因(当然还要算上气道狭窄)。诸多因素,看似头头是道,却不知道那个是主要的。如果渗出为主,哮喘是否需要脱水呢?如果炎症细胞聚集为主,有没有药物控制呢(老熊印象中没有),如果炎症因子的释放为主,那么如白三烯(LTS)、前列腺素(PGS)、血栓素(TX)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那个是最主要的呢,为什么阿司匹林效果不好呢?如果白三烯(LTS)、前列腺素(PGS)、血栓素(TX)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因子的拮抗剂联合使用,是不是效果会好呢?……

气道高反应性(BHR)

气道高反应性,看起来很有包容性的。用句别人攻击中医的话来形容,弄来弄去,不就是个虚么!都告诉你高反应性了,还争个啥呢?

别忙,咱不是法宝么!气道高反应性看起来好像是神经末梢暴露引起的,但牙科对付暴露的神经末梢,局部麻醉药是有效的。为什么哮喘不上呢?如果怕局部麻醉药吸收后作用不可控制,没关系,药物制剂技术可以使得局麻药不吸收啊?为什么不研究开发呢?神经暴露就高反应了,那么末梢神经上电位是否会发生变化,阈电位有没有变化,什么机制呢?严重哮喘是不是可以考虑神经节阻断剂呢?……

找些大教授来问吧,呼吸科的。钟南山俺们不认得。只要你掌握了我说的不二法门,你的“创意”问题会像泉水样涌出来。

法宝就是:

1、确定你想问题对象是什么——化合物分子(不论大分子小分子)还是一种结构(细胞或者某种组织单位)

2、寻找这个对象的上游和下游

3、询问这个对象,以及上下游单位的功能,调控方式与过程,调控结果(微观调控)

4、如果对方能答上来,回到第一条,沿着多米诺骨牌的轨迹分别向前和向后推,重复2和3的过程。

我不相信有那个所谓的专家能受得了这样的提问,因为现代医学把人体分成了无数的层次,这实际上陷入了我前面讲的指数爆炸陷阱。现代生命科学每一次新发现,都会使得生命体中出现的问题出现一次指数级别的提升。

不是有基因么?谁来调控基因啊?基因怎么调控生命啊?细胞膜,心率可都是没有相应基因的!

不是有基因组么?蛋白组么?谁来条件这些基因组,蛋白组啊?又调节谁啊?谁来控制蛋白和基因的分组啊?

………………

中国古代关于指数爆炸的思考见于“歧路亡羊”的故事:某人的羊丢了,他请村里的人一起去找,不久他愁眉苦脸地回来了,别人问他:“不就是一只羊么,何必如此沮丧。”他说:“不是羊的问题,我想的是,路上有岔路,岔路前头还有岔路,这样算起来村里有多少人也是不会够的。”

现代生命科学集邮式,多米诺骨牌式发展,不自觉的把自己陷入了指数爆炸的困境中去了。

出路在哪里呢?

土鳖和铁牛的春天咋还不来昵!

关键词(Tags): #中医 西医 哮喘通宝推:只是想看看,乌金沙,五磊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