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 利益集团左右下的中国政策 -- wolfgan
直接后果是煤炭钢铁行业效率降低,价格上涨,而煤炭和钢铁价格高涨,会刺激碳纤维材料和燃料电池行业的大发展,从长远看也不是坏事。
不过不是给予高科技行业补贴而是用这种方式,多少有些囧,也算中国特色吧。
避重就轻不说,简直就是颠倒黑白。
中国现在的利益集团问题最凶险的是计划生育?是民族政策?是台湾问题?
下河从来没有质疑过写帖子人的居心。今天看来是要破例了。
这是要把火往哪里引?
如果你不懂什么是利益集团,那么回去自己学习,用一项政策涉及的两面来分利益集团,真是幼稚的可以。照这样说,中国大政策365,中政策3650,小政策36500,纵横交错画线下去,全分成小格子,哪里来集团?连群体都没有,还需要担心什么利益集团妨碍和谐稳定?天下永远太平了。连这些都不懂,拿利益集团当幌子,就卖那点私货,是不是太对不起专业了?
如果楼主你胆子小,或者是故弄玄虚要让人觉得某些集团已经是碰不得,只有影射,春秋一下。那你引这几个例子已经是在为虎作伥。
以前发帖子很认真的谈过。
链接出处以及
中国当前的阶段是非常关键的时期,社会学上讲,是小的流动性的,分散的利益群体向大的,逐渐凝固,逐渐集中的利益集团过渡的时期;而这一过渡的直接推动力,就是政策沿革。利益集团不是事先定好的,有必然固定的形态,诉求与边界的集团,而是通过政策沿革一步一步选择出来的;是路径决定的,不是某项具体政策决定的;是不可逆的,到了其形成之日,是不受某个单一因素(某项具体政策也好,某个具体的人也好)改变的影响的。
而且,所谓集团,必然是利益诉求有着极其广泛的非常接近的边界的。这包括诉求的上下界和该诉求与其他政策相互作用的前后左右界。这不是站队的问题,这是‘被’政策沿革‘站队’的问题。
今天中国最为紧要的不是所谓热点的左右分界--这是某些人有意和某些人无知的在滥用集团概念,--最紧要的是政策沿革正在选择出数量越来越少,利益诉求集中度越来越高,集体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集团性群体。当他们真正形成的时候并逐渐‘觉悟’的时候,和谐稳定可以依靠和运用的力量就越来越少,能够达成的几率就越小,而整个社会为之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就越来越大。
而对于一般百姓,怎么看是不是有某些集团在搅混水呢?方法很简单,你就看哪些地方有人告诉你,常识不管用了,科学也不对了,专业性靠边站了,‘专’家又说正常了---加小心吧,广告既出,看谁买单了。
本篇的作者正是如此。
我认为楼主没有什么“居心”,而且说的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集团界限清晰化也是明显的,但没完成就意味着集团没形成?这个世界上没有静态的东西,只有动态的演进。wolfgan的历史观里没有新东西,从来认为历史规律重演罢了。你的批驳怕是靶子错了。
计划生育是利益集团问题?!
民族问题是利益集团问题?!
台湾问题是利益集团问题?!
如果楼主不是有意为之,不是为人枪手,那么他幼稚的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发这种帖子,其祸不远矣。
骂他是让他清醒。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心,都可以收起来了。
就是神人们以和谐之名蛊惑人心。
看看下面那个著名大内神人的跟贴,'伟大普世'的把国家管制和自由竞争拿来跟利益集团挂钩。消解一切正误,把社会上每个人都戴上顶‘利益集团’的高帽。呵呵,大家倒是想,可惜有那个资格吗?!
看来是还嫌信誉不够破产。
路径锁定?!
我写的帖子不是给你看的。 套句流行的话,
请无视
这句话有点绕,我的意思是人们会结合自身的见识去来判断所看到的观点.关于利益集团,我就相信现在的中国社会还是有不少的,比如房地产就是比较大的一个.给出你的见解,判断还是让读者去做吧.
下河多久?
没有见过信誉破产的案例?没有见过破产之后还依然雍容神秘的主?
还是根本看不懂贴子?
你说的其实不错,你愿意相信‘利益集团’及其代理人的话,那是你的自由。同时,我的帖子不是写给你的,请无视。
我还可以告诉你,某些人说自己是‘利益集团’是真想那么干,某些人说‘利益集团’是给自己壮胆呢;还有些人,若有若无的说几句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不然说什么都是个混搭。
比如说多年前某部委,某个省长亲自在媒体撰文批评,背后牵涉的是数千亿基建资金的归属。该部委的基建向来是肥水不落外人田的。这样的部委,还有从某些部委转制后形成的垄断企业。至今号称水火不侵,油盐不进。有意思。
找个大能来管管,呵呵。然后说说,为什么有些人敢说:政令不出中南海。
至少到今天本人还有勇气接受你的回帖。
真是想不到,就是这种专业素质。
一群药商,用钱堆他上了药监局局长。然后,中国在他主政药监局的几年里发放的新药药号超过美国40年审批的总和。这个事情还是在公开新闻中披露的。
记得柳传志在电视节目中这样说过当年他们联想倒卖电视机的事情。柳传志说他当时从一个领导干部家的亲属哪里买到电视机批文。而这个亲属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工人。当时电视节目主持人说,这个不怎么能相信。而柳传志说,这个就是中国的特点,通过关系你就有机会弄到正常渠道难以弄到的急缺物资。而自己经历的事例中,最典型的是批文。远的不说,就说焦炭批文。就这个玩意控制在指定的55家手里,热炒到疯的时候,一吨焦炭什么价格批文就声明价格。那55家企业里,很多原本的自营项目都没有批文倒卖来的钱多。不过更黑的还是油。坑人的地方更多。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一个人女友家长在商务部是高官。因为提早一周知道成品油调整信息。他的皮包公司,在周四和供油企业签署供油合同后,等到周一调整油价新闻公布转手就把合同转让出去。坐享调整差价。当然,现在游戏规则修改后,这样的玩法已经行不通了,当时只要有权力而缺乏有效监督的地方,就不可避免有权力寻租。如果说前面说的焦炭和成品油,在一开始的时候还是一个个个案,现在这些个案都开始朝集团化和产业化方向经营。而这恰恰又是反垄断法,刑法中的空白。(刑法在单位法人犯罪只对单位处以罚金仅对责任人处以刑罚,反垄断法不针对国有企业。)这个就是游戏规则。
反垄断反了多年,既无法反对国外垄断,也无法有效制约国内的行政垄断,纠结啊,等吧。
葡萄可能对医药界不太清楚,郑的上台更多的是因为医界已经是死水一潭,药商和医生草菅人命越来越频繁,而外药又乘势进来准备大捞油水(进口药的昂贵,相信无人不知吧)。于是药监局才作为新的监督制衡部门从卫生局中分了出来。
一个没有啥根基的新兴部门必然需要大量钱财来收买强力而忠心的部下来打天下,因此药商捧上台云云,基本不用当真,互相利用是有,投资成分也有,但是中国的现实,商向来还是左右不了政,否则温州人早无敌了。
这种背景下,郑只能靠手中有限的权力来寻租,而批新药自然是最可行的一条路。实际上,你看郑手上短时间内批了这么多新药,但是这些新药如果不批,进口药顷刻就会把医药市场吃空。谁让民间已经形成了“进口无敌”的公论了呢。有这些名不副实的高价药冲进医药市场,至少把原本毫无疑问会落进外商口袋的钱给扒拉了一大票回来,谁叫那时的老百姓已经开始“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即便在今天,你如果把5块钱的方子和500块钱的方子摆在病人面前,他们会信任5块钱的疗效?而事实上,两者除了包装盒不同,其他完全一样!平民的愚蠢之处就在于无条件认为高价好歹质量会好一点,但是在商人眼里,这就是个笑话,不宰你们这些猪头宰谁?
因此,郑当初这么干,上面其实是默许的,最后东窗事发,再让郑把所有黑锅都背了。中国的官员风险比美国要高得多,不违规的没政绩上不去,上去的如果站错队,那么“贪污”帽子一扣,老百姓的口水都能把你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