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食客的意境推广到我对人生的根本问题的看法 -- wqnsihs

共:💬293 🌺87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谢宝
家园 不一定,没准这就是有的医生说的精神分裂呢。
家园 实际上是当时觉得没有选择,你做什么都是听天由命

运气好就活下来,运气不好就算了。所以反正什么也做不了,也反而放松了,等待吧。只是问一个问题:结束就这么简单吗?

家园 有的时候别无选择

确实是这样,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嘛

家园 有的时候
家园 当然不是

即使是从神经质到精神分裂,也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家园 平安是福,平淡是真

生死之间,还是生才更有意义,现在也不要人去炸碉堡了。

忙总生了一场病,心态更平和了,是好事,这是高寿的心态。

家园 我觉得我不是唯心主义,但是你说你的,我无所谓的

我说话用词用到了“本质”,并不等于我在寻找唯心主义理念里的“本根”,这完全是两回事情!

我用到了”原子/粒子“一词,并不等于我是什么原子主义!

我也没有标榜自己是正宗的马克思主义。其实你这个人的一切都是由物质的最基本形态按照某种形式/模式所组成。对于理解人生,根本就用不到量子力学以及比量子力学更深的理论。很多人都在把宝压在某种玄妙而不可解的东西上,期待那个东西救自己,其实那才叫唯心主义。我不爱说人唯心主义,但既然你说我唯心主义,我看你才是唯心主义呢。马克思说客观存在本来就是指向原子这些具体的物质形态,当然不只是原子,是你把它搞得玄乎玄乎的。还说我是唯心主义,真好玩。

实际上是人死了以后,作为这个人在物质上是P也没有了,这就是唯物主义。人死了只能有所谓精神遗产。

家园 个人觉得这里还有个“觉”、“悟”之分

对待死亡的态度只能说是“觉”了

我也经历过死亡,而且不只一次,但我只敢说我“觉”了,“悟”则不敢言。

“悟”是需要行为,需要时间,需要实践去“证”的,去超越自己,就像你这篇后半部分所说的那样

不过你的最后一句总结不好,哈哈,挑个小毛病。既然已经归结为行的问题了,就没有必要再去回到一般理论的说法了

新年第一帖,

虎虎生威啊

家园 呵呵,你的这个回复才放映了你自己才是个

你的这个回复的强辩方式无非放映了你自己才是个“欲望冲动强”的人

一开始你根本不理解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的关系,等到搞得一知半解(仍有很大问题)之后,确说那是你的观点

对自己不真懂的东西乱发言议论,不管是黑格尔、尼采还是罗素。把自己的曲解强加给这些人,然后再对他们进行评论或攻击

以下是按发帖顺序整理的

万:

呵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就是上帝变形,其辩证逻辑比较低级

  如你所说,“黑格尔的哲学是西方的主流思想之一”,那么这个主流思想的落脚点还是在上帝那里,只不过换了个名字。换汤不换药。

  其辩证逻辑是非常粗浅的,跟诡辩关系密切,流于表面。中国的易经式逻辑是高级的辩证逻辑,是从事物本身规律出发的,是内在的。

  说到康德,康德的“物自体”也是上帝的变形。呵呵。

  信仰上帝及其变形,哪里来的理性,哪里来的平等呢?

  你的“说西方文明的衰落是一种必然,可能言之过早”,里面的过早到底是早了多少?其实,若是等到西方文明已经衰落了再去说它,那就毫无必要了。

游:

你的理解是不对的 2

在黑格尔那里,辩证逻辑就是绝对精神,把绝对精神作为上帝只是个“名”罢了,可以不要

实际上,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才是高级的辩证逻辑,因为他是包含了形式逻辑的辩证逻辑。只是他目前还处于发展的中低级阶段

而易经式的辩证逻辑才是朴素的(或说低级的)辩证逻辑,因为他不包含形式逻辑,但是易经式的辩证逻辑发展得很充分,已经处于他自身发展的高级阶段了,这是西方所没有经历过的

举个例子,西方医学主要是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无法包含辩证逻辑的。而中医是一种高级阶段的朴素辩证逻辑,所以中医西医化完全是个错误的方向。站在黑格尔立场上,应该是用辩证逻辑去包含形式逻辑,所以正确的方向应该是用中医思维去包含西医,也就是把中医的朴素辩证逻辑进展到包含形式逻辑的高级辩证逻辑。这里说一句,钱学森也有类似的理解

当然,如果中医不这么作,西医仍有可能自身实现进化,从形式逻辑达到辩证逻辑

万:

你是说黑格尔把辩证逻辑作为上帝,那不一样吗

  “在黑格尔那里,辩证逻辑就是绝对精神”,那么就都是上帝的异名而已。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三阶段,就是伊甸园-失乐园-救赎的圣经三阶段。西方人崇拜上帝的习惯在黑格尔那里仍然保持得很好。这没有错呀。这点上我们达成了共识吧。

  中国人对于易经式辩证法,则没有那种类似于对上帝的崇拜。中国人更强调主观能动性,和对结果的达观的不迎不据的态度,这就是易。这里就和西方人有了本质区别。

  再谈两种辩证法。黑格尔辩证法简言之就是正反合三段论。你说他包含了形式逻辑是说在具体的某一阶段里面形式逻辑仍然适用吧。易经式辩证法也如此嘛!在局部的阴或阳中形式逻辑当然也是适用的。易经的卦辞爻辞易传等解说词里面都大量包含了形式逻辑的语言,没有形式逻辑根本就没有办法说话嘛!你凭什么说易经辩证法不包含形式逻辑呢?单从是否包含形式逻辑上两种辩证法是一样的。

  易经辩证法高于黑格尔辩证法的地方是:易经辩证法不仅包含了正反合三段论,而且具有分形概念。由于有分形概念它可以推导出64卦。所以黑格尔辩证法只是一种粗浅的辩证法,流于表面,是比较低级的辩证法。

游:

说实话,我很怀疑你看过黑格尔的书没有 3

你对黑的理解是对黑的曲解,而且是经常看见的曲解方式。黑是启蒙时代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是反宗教、反上帝,只是政治上的保守态度使他用自己的方式认可“上帝的存在”。上帝在他的哲学里没有实质的位置。所谓崇拜上帝的习惯是一种传统社会压力,就像中国也有类似的压力,只是不是对上帝的。

中国传统文明没有试图发展出一种基于最小公理的形式逻辑体系,简单的形式逻辑当然有,没有怎么思维。这是自在和自为的区别。你可以结合我在这个帖子后面的回答和我对中西医的说明来理解这个问题。为什么说中国文明是个早熟的文明,从逻辑上看,就是因为他跳过了充分发展形式逻辑的阶段,部分也是由此错过了现代科学。

其他不再多说了,我觉得做学问态度很重要。西方中心论和东方优越感都是不对的

万:

你没有真正理解中世纪神学,所以看不到“上帝的变形” 1

  其实很多神学家眼里的上帝,不一定是圣经里描述的上帝,而是很有哲学色彩的,跟“绝对精神”,“物自体”类似的东西。

  西方很多哲学家或许反对基督教的上帝,但他们往往重新树立了一个自己内心的诸如“绝对精神”,“物自体”,“科学”,“普世价值”一类的上帝,人类只能拜倒在它们脚下的东西。这类东西实际上就是上帝的变形,不管他们嘴上怎么反对上帝,内心里确实是树立了另一种变形后的上帝。

  客观地说,中国没有发展出完善的形式逻辑体系并影响了科学的发展。而西方没有发展出完善的辩证逻辑体系,其辩证逻辑体系处于低级阶段也是事实。这是另外一个论题,不管逻辑体系如何都不影响我的主要观点:西方崇拜上帝或上帝的变形。

  做学问的态度应该客观,不能说理屈辞穷以后就指责别人的态度。还是直接针对问题比较好。我的优越感是有理由的嘛,你说不过我也不能着急了吧。呵呵。

游:

“上帝的变形”很多在实质上就是否定上帝 1

把上帝变成一个完全的抽象,抽象的都是不真实的

至于西方崇拜上帝的心理,这是历史传统造成的,中国也有其他的传统做对比。改变传统心理是极其困难的,你的这种指责我同样可以用于对中国传统哲学

中世纪的哲学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试图用构建一个完备的最小公理的形式逻辑体系的方式来解决上帝和人的关系问题。这一方法论在笛卡尔的那本从自我出发来研究哲学的书中清晰地再现。你过于执迷于“上帝”的之一社会背景问题,而看不清其中的哲学实质

再说一遍,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不是一个平等的对立的东西,辩证逻辑是形式逻辑的内在超越。罗素悖论和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告诉我们没有完备的形式逻辑体系,怎么解决?其实,康德的二律背反就是罗素悖论和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黑在解决二律背反问题中实现了这一超越,达到了辩证逻辑,并构建了自己的体系。虽然这一体系是比较初级的

而中国的朴素辩证逻辑没有自觉的认识到辩证逻辑是“形式逻辑的内在超越”,因为他没有经历形式逻辑充分发展的阶段,他以自己的方式形成了一个高级的朴素辩证逻辑体系

文字都会摆在这里,我有啥可急的

再就是上面你这一篇了。孰是孰非有兴趣的人自有想法

我想说的是你这篇问题很多,不过我没兴趣了,呵呵,你慢慢享受吧

我能理解你为中国哲学的呐喊,而且我一直觉得我是尊重的

你说我“贬低易经式辩证逻辑”,我不能接受。从我的帖子可以看出我一直是肯定的,只是指出了他的不足而已。

家园 内无内容,多谢大家
家园 所谓唯物唯心的问题,

并不是重点,但既然谈到了,就说几句。

1,关于我所认可的哲学

我既不是唯物主义者,也不是唯心主义者,唯物/唯心本就是西方二元对立思维的产物。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书上说的很清楚,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关系”,关于这一点列宁有很精辟的论述:“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聪明的唯物主义”。在他未完成的《哲学笔记》里,已经部分触摸到了“聪明的唯物主义”。只可惜没有更近一步。后来的苏俄哲学书里简单的把“关系”问题转化为“谁为第一性”问题,再后来中国的马哲书籍原样照抄,思维存在关系问题成了谁决定谁,不是思维决定存在,就是存在决定思维。这是什么关系?奴隶关系。所以万兹兄的说法很精准,西方文化确实有内在的奴性惯习。

2,其实你的观点我大部分赞同,尤其是对于知行合一的论述。我和你的不同在于你把对待死亡的态度简单的还原为死亡恐惧问题。关于死亡恐惧,我推荐的那个帖子讲的很详细。而说到恐惧,必然牵扯出价值问题。但我认为对待死亡不是简单的克服恐惧。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人大多是无畏甚至麻木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们更在意的,当然是自己可以选择把握和改变的东西。如何对待生命,决定了我们如何对待死亡。

3,关于“悟”

“悟”本身,是一个超越世俗经验的东西,不只是认知问题。忙总的经验告诉大家,“悟”或者某种超越性体验,往往是在淡化了尘世喧嚣的某一瞬间,忽然出现,混合了身体,思想,情感,精神,或者某种超验性的存在,达到近乎神性的体验。是不是这样,我没悟过,不得而知。但我想,那是种超越世俗,即非寻常的物质,也非寻常精神的东西,你不可能通过言说来达到那一境界,只能静待自然之灵的召唤。希望自己也能如忙总那样。也许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在某一刻会有那种体会。在那之前,只能期待。

家园 此帖一点没有具体探讨问题,浪费版面,为争而争了。
家园 其实人是需要环境来认识自己的。在中学,我们都是

上山下乡后备队,都是预备农民,所以谁也没把自己当回事,经常呼朋引类,招猫逗狗,甚至偶尔还打架斗殴,家长老师都没指望有什么出息。1978年可以高考了,一不小心考了全省前茅(我是高一参加的高考),加上好事者一吹嘘,自己就找不到北了。进了科大,老师又有意无意在培养或放纵我们的狂妄自大,到中科院,这是一个狂妄自大和目空一切的大本营。结果到我真正走上社会,才发现自己是个什么都不会的废柴,除了一张嘴。当时的痛苦那是用煎熬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因为10几年建立的自信一夜间就崩溃了。但是也就明白人的价值是什么了。只好从最初级的东西开始向所有人学习,工人师傅,小会计,出纳大妈,一点一滴的积累,慢慢找到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实际我的体会是人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有的人学习意愿更强一点。

所以我认为一个人不能把自己太当回事,给自己加上什么光宗耀祖和衣锦荣归的枷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能做什么就做什么,知道什么就说什么。不要自我包装,自我催眠,自欺欺人。这样生活就轻松了,价值也就出来了。我是付了巨大的心理代价才明白这个道理。以前为了别人的一句夸奖,去做不是自己愿意的事情,包装自己,吹嘘自己,装腔作势(其实心虚得很),真是愚蠢之极。

现在有人说是绚烂归于平淡,其实不是,从来就没有什么绚烂,那都是幻影,是包装。真正的生活从来都是平淡的。

通宝推:山海马甲,双虎,GWA,势如虹,
家园 我想禅宗本身是开放和包容的,允许个人不同的理解

和修行方法,也许随着每个人的进步,他的境界或观点都在变化。所以我觉得不必着相,也不必强求每人一致。子非我,焉知我所见。至于一定有什么固定的标准才是真理,这本身就违反禅宗的原则。无相,所以不能以我度人。所以我只是说我自己的感受。你也可以说你自己的感受。至于我是看见月亮还是手指,我自然知道,如果没有看见月亮,我自然还会努力,如果我看见了月亮,我自然不会垄断月亮不许别人看。我只说月亮真的很圆而已。精神世界本来没有绝对的对错,因为没有对错的标准,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我们已经见到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因为观点不同导致的门户之见悲剧,不希望中国文化也有这种下场。各说各话吧,我们文化有这种包容性和胸怀。非白即黑不是中国文化的传统。

家园 花可贵的反思精神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