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薄一波的叛徒问题,生平里打了一个马虎眼 -- littles
“剥削有理”之类的事情,和胡耀邦有得一拼。
看来左转是大势所趋。
其实我所说的不精细,逻辑不佳,背景知识不丰富这大概是很多人的通病,说到自己怕也是知人而不自知罢了。但我觉得这是个大忌。很多时候我们被忽悠,社会上诸多的谣言,也就在这里。所以很多的时候得小心再小心。
像萝卜这么坦荡的人不多,更多的人是听的只言片语就拿来就说,后面也就成了为维护他没有错而辩论了。
说到名节的问题,我的确是佩服很多早期的共产党人,说起来他们和士大夫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当然他们骨子里面有那种傲气不能说没有士大夫的影子,但他们更多是对己而不是对人的。
说到名节的坚守,我总会想起来莫斯科保卫战中两方都说过的一句话,不许后撤一步。我以前很不明白,为什么死不变通。后来明白了,在重压之下,一步的后撤就能成为两步,两步就能成为三步,三步就能成为跑步,跑步就成为溃散。想要在重压下不被击溃,就必须一步也不能后撤。与其被对手在溃散中痛快的杀掉不如坚守到底,给他们最大的杀伤。
对于名节的坚守也大概如此,一点点的放松就会成为放纵,一个蚂蚁穴就成为溃堤的前兆。
然而要命的是,光是对名节的坚守往往是做不成事情的。世间的事情往往在于妥协。而惯于妥协却有容易失去坚守。
所以,外圆内方,原则问题的坚定性和行为处事的灵活性的高度统一和坚守相比,是更高而不是更低。
这个怎么证明呢?伍豪同志还有类似的这个材料呢
文革期间,什么样的材料搞不出来?
只拿报纸作证据,有些单薄吧?
尽管此人的记忆只能持续2个月左右。
西西河的 2.7 是专门给你这特明白的人准备的吧。
你哪次写历史的东西不得别人给你来一个长长的校订版。
最近的那个海战别人的校订版恨不得比你的原版还长,
搞得别人建议你挪到 演义版 混算了。
当然能写也是本事,但要说整明白那不是你的专长,是你的短板,
居然也舔着脸出来说这个。
否则何至于逼得 铁手专门给你准备一个 2.7 呢,生怕把你这
温室的花朵给打蔫了。
你对薄一波那段你清楚啊,尽煽情去了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别啊,你不是都代表组织做了结论了吗。
现在听你这口气也不是太确定啊。
看了史节兄的这一段,我觉得我和史节兄没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只是在一个“分寸”的理解上稍有不同而已。而对我们这些后来者来讲,因为这些事情都没有办法复制,我们既不可能穿越到30年代的北平,也不可能回到文革时期的北京,所以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一个事情,在观点上产生一些差异,是很容易理解的。况且,这个差异还并不太大。
关于61人,谈不出更多的了。这两天看了些资料,刘少奇自己也有两次被捕记录。关于第一次被捕,正式文件是这样写的:
这里面“杨剑雄”是个反角。
铁血里有一篇:
这里面“杨剑雄”是个正角,至少是个中角。
这年头流行翻案。我也不知道具体如何,杨到底有没有为营救刘少奇出力。对于“真相”,我们一般人可是探不出来的。但是,如果某人真的出力了,而且可以被证明,而且这个人后来又确实是恶霸地主,恐怕这个救人的功劳也不能抵得过他恶霸地主的罪名。
我很乐于继续看文革余孽的表演的。
外头冷,在家泡杯热茶看文革余孽扮小丑也是件很惬意的事情呢
更何况,“文革余孽”对文革余孽来说,未尝不认为是一个褒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