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棒槌之中国房子怎么办 上 -- 萨苏
[今天看北京晨报,北京二手房平均价格130万元一套,房地产成交率甚高]
萨回国一趟,和朋友们谈天,普遍感觉萨苏就是一棒槌。有这个感觉很正常,因为我自己也觉得对国内的很多事情难以理解。
比如,在机场上看份报纸,某西北省会决定继续收取路桥费20年,被一些法学界人士弄到了内幕,质疑违反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第19条。其中发生了很多有想象力的事情,最终,市府谦恭表示,我们收取这个钱,原因在于“路桥费”是在《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出台前就存在的,所以不受这个条例的约束。
路桥费是什么呢?就是过桥过路您要交钱这档子事儿。我想起中学历史教科书里面有一张插图,反映欧洲收取过桥费的事情,可见这不是新鲜事儿。不过,我记得那个图主要是为了表达欧洲封建神权社会如何黑暗不合理,现在我们却进步到这里了,这事情让人觉得比较搞笑。
这个桥,大约没谁敢收税
而让我不明白的是,市政府那个解释明显无法说通 – 买卖人口在清朝是合理的,那时候的法律不禁这个。可您能因为这个,说我市买卖人口现象出现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布之前,所以不受刑法管辖吗?
这个不合逻辑的解释让我这个棒槌难以理解。
问之国内的朋友,大概的回答有二。第一,老萨你总说中国的好话,知道我们干吗不说了吧?你看到正面的东西多,我们生活中到处都要和负面的东西撞车。路桥费你觉得搞笑,我们交费的,可笑不出来。第二,老萨你要想明白,这样不合逻辑的解释怎么就能在报纸上发表了呢?要解释,比不需要解释,是一个进步。能发表,比不能发表,又是一个进步,法学界人士给了政府难堪,照样该干吗干吗,没有给抓起来,这也是进步,对不对?
都对,谢谢。
不过,也有国内朋友亦难以理解的事情。最典型的,就是房价。
前两天出了一部电影,某评论家道“三枪一响,张艺谋疯了”,评得让人忍俊不禁。这带有老同学之间玩笑的性质,张导当然没有疯,这位老哥只是表达对他作品的不理解。然而,中国的房价,是真正的疯了。
这是说的我吗?
回来,住在中科院的一个小区里,这儿的房子,去年涨到一万,令人十分吃惊,年初涨到了两万,我觉得肯定有人失去了理智,而我这次回来,价格悍然是三万二每平米,这时候老萨的脑袋只有宕机二字可以形容。
世界的房价,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涨法的。
北京四环以内,平均房价已经超过两万每平米,而很多专家还在说价格不高,因为东京的价钱比这个高。爱国的说法,日本的房子可以卖到这个价,中国的难道不该卖到么?
尽管专家们信誓旦旦,但作为一个略有理智的人,还是要不接受一回 – 尽管专家本领很大,但假如专家考证我一顿饭可以吃十斤生牛肉依然身体健康,老萨还是知道他在胡说八道。我的身体我知道,别管这人是不是专家。
房子的需求单位是家庭,中国和日本的GDP相差无几(有的说超了,有的说没有超),而中国的家庭数量是日本的七八倍,故此家庭收入水平远远低于日本(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甚至可以达到十倍以上)。对于一个年薪600万日元的日本东京职员来说,独立供应一套价值3,000万日元的住房,相当于其5年的工资,每个月还上5-6万日元的贷款轻轻松松。而对于一个年薪10万元的中国北京白领来说,独立供应一套价值150万人民币的住房,需要他15年的薪水,每个月还5-6千人民币,恐怕没有日本人那么轻松。而且,日本年薪600万日元是普通工资,而中国年薪10万,并非一个普遍现象(如果我错了,请告诉我,我是棒棰么)。并且,我没有谈到日本房屋的平方米数,并不包括阳台,公用面积也计算很少,购买到的房屋都是装修好的等一系列软性指标。
将北京的房价和东京对比,是不合理的事情。这不仅仅是不合情理,而且不合经济规律。
所谓不合经济规律,可以很简单说明。房子是刚性需求,蔬菜也是刚性需求,既然如此,房子价格如果和东京接轨合理,蔬菜和东京接轨也合理吧。那么,如果我国的大白菜涨价到一棵40块钱的水平,我国国民是否可以接受?
显然是不能接受的,大家的工资会不够买国际接轨菜的。
既然如此,大家的工资又怎能够买国际接轨房的呢?
在蔬菜,大米,服装,出租车,地铁的价格都没有和国际接轨的时候,住房和东京接轨,就没道理了。
真要接轨,你应该找一个和中国收入相似的国家,跟它接轨才对劲儿,为什么专家都不这样研究呢?
这是我等小民不理解的地方。
说到这里,中国房子已经不合经济规律,大约没什么可以争论的。
不,人家还会有很多理由 – 世界人民都要到北京来买房。而且,中国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完全可以象东京人一样买得起国际接轨房。还有一个北京特殊化的说法,就是说北京是中国房价特区,全国人民都要买北京房,所以它的价格涨起来了。
以我残存的理智来看,这都是不合理的 – 世界人民到北京来买房,除了在北京有生意的,恐怕未必会那样多。我一个亲戚在澳大利亚悉尼(距离市中心1小时车程)买了个带游泳池的别墅,价格不比北京的所谓别墅高,然后告诉我 – 我那院子里,有五六十种树。。。
Ok,这样的环境,如果在澳大利亚有份正当工作,国际友人上北京来买房干吗?
那么,富人呢?
[待续]
本帖一共被 6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日本的老百姓不也是房子是最大资产嘛(未证实),这一点国内向国外靠齐也不是啥太不理智的。
您提到的那个小区两年涨到300%可够猛的,也绝不是平头老百姓这价能买得起的。
大家且看能涨到多少吧。
有些人逐步套现移民国外,买单的还是老百姓.不用争老百姓有没有能力消费$3万/平米的问题,和股票一样,大家都在接力,有买家进入低端市场,就有卖家进入中价和高价房市.
老五你说的是中国吗?
在以GDP为纲的时代,在以保8为政治目标的时代,在财政赤字已经接近红线的时代,默许房价上涨无疑是不扩大赤字政策下的权宜之计.
有房的可以旁观,享受观光电梯的服务,没房的当忍者,别瞎掺合.
山顶洞一个穴居单位,完全可以买个千儿八百的,俺完全支持。。。。
老萨补补课!
30,000,000的贷款,每月付5,6万,利率是不是太低了。
看一下2008年长三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上海 26675, 19398
浙江 22727, 15158
江苏 18680, 11978
按中位数算这几个数字只会更低。
这意味着,如果房子的位置不是远得离谱的话,一个中等收入的居民穷尽十几年积蓄还未必能拿出首付。对于二十多岁处于婚龄的人来说,没有一方乃至双方父母的支持根本买不起房。当然罗,你也可以认为这些穷人不属于“主要”买房的人群
又种了3棵,都在自己的后院里。
赤果果的炫耀,棒槌表打我。。。
中国的房价不明白,多伦多的也不明白,反正就是没完没了的涨,几乎每个房子都是一堆人在抢,全然不管本地10%的失业率
当然,比起中国,加拿大可以说没涨
我这里又有人开始囤房了,有的已经背了两栋房的债,居然还敢建第三套,还赤裸裸的对Builder说:不要你8个月内完工,我给你一年半时间.
咱就一打酱油的,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大批望子成龙的家长咬牙卖掉别处的大房子来买海淀的小房子,只为了自己小孩儿从小学开始就能从名校到名校,最后成为象老萨那样的人。
个人10万块年收入,如果是总收入(包括炒股和各种灰色收入),其实已经是北京的普通白领收入水平了。不到这个标准的基本也都是些年轻人,他们买房的时候家里多少都能补贴一点。
外地留京的年青人会苦一点。
不是东西贵,税高。按照Dr. Max的说法大部分是转移支付,劫贫济富的转移支付。
现行利率下的等额本息还款法,贷款300万,20年期的话,每月还18000多点